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时期的西府地区(核心位置为今宝鸡市的凤翔与岐山,称“西秦腔”)。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在2006年经国务院审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调查“广场秦腔”这一西安市区内艺术活动,它具有自身显著的地域性,虽然只是老百姓文化艺术中的常态,却不难表现出这个地区的文艺走向,比如我们到了东北,广场文艺活动自然少不了“二人转、扭秧歌“;到了云南随处也可见的是“采花灯”;到了河南变是“豫剧”等等。
调查西安市区内“广场秦腔”这一具有普遍性的西安市区群众艺术活动,我先后对几个唱秦腔团队进行实地访问。在调查中发现,“广场秦腔”演出的团体主要以老年人居多,最后绝对针对老年人表演这个特殊的秦腔群体作为调差。
一、 初探——第一次访问
时间:2013年5月1日,下午4点左右
地点:莲湖公园
访谈对象:演出秦腔的老年人
访谈资料
视角表达
我:“奶奶,请问你们是每周都到这里演出么?时常能见到你们,但是好像时间又不固定。”
老太太:“不是,只有周一、周四下午两点到四点,今是五一我们加演。”
我:“今天已经演出完了么?”(ps;我到那的时候部分人员已经开始整理准备离开)
老太太:“”对啊,你赶下周再来,这周四我们就休息了。 之前来莲湖公园时,偶尔几次晴天都看到有老年人在此表演秦腔,但似乎不是每天都有演出,经询问才知道并不是每天都有,
我:“奶奶您几岁了?我看团里都是爷爷奶奶,他们最大的几岁?”
老太太:“我62了,我们这里最大的一个奶奶有85了,今天没有来。”
我:“你们的乐器都好齐全,我看板胡、扬琴什么的都有,感觉你们都好专业。”
老太太:”我们这里可是有陕歌退休的同志哦,当然专业……….哈哈哈” 他们虽然是街边老年人秦腔团,可是乐器配备都很齐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可以说是一个匹配很完整的团队所以对他们产生兴趣。
我:”今天算是错过了,下次再好好听你们演出。你们刚刚演的曲目是什么?”
老太太:”《铡美案》.”
我:这个…..这个…..不是很熟悉。
老太太:陈世美、秦香莲你知道么?
我:哦!!!奶奶今天演的是什么角色?
老太太:“太后!我着急走,下回见啊,姑娘。”
.
.
.
于是就结束这次访谈。 《铡美案》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三侠五义戏,包公断案故事,京剧裘派代表剧目。豫剧又名《秦香莲》。主要讲述陈世美抛弃妻儿甚至追杀妻儿最后被包青天正法的故事。
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一步做访谈,资料上有所欠缺,但不难看出“广场秦腔”已经形成规模,在这个团队中有固定的团员进行演出。在这次初探中给我留下许多问题,比如:西安老年人秦腔的发展是怎样的?(因为可以看出团队中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人士,那些非专业的是如何掌握秦腔表演要领?)支持秦腔团队活动的资金哪里来?等等因此我又进一步进行访问考察。
二 、再探——“蹲点”进行考察
初探中,着急的结束了访问,并且很多问题并未解答,我考虑到如果我只是大街小巷找秦腔团队进行考察,每次只是走一步试着打一枪追捕想要的问题,这样或许收益根本不大,于是我选择对固定的秦腔团队做长期“蹲点式”考察。
时间:从5月初开始到6月中旬不定期的访问
地点:小寨新善寺西街老年干休所大门口
人物:分别对唱秦腔的老人以及拉秦的老人进行访问
吸取了第一次经验后,对方谈提炼了一些内容,在一个月不定期考察中基本已经和这个团队“混熟”,团里几个老年人都知道了姓名,除了就表演本身也谈及了很多问题,甚至笔者自己还曾一度加入他们的演出。在这里就几个重点进行双窗口描写。
訪谈资料
视角表达
第一位:王志超老人
我:“奶奶刚刚唱的是哪一出戏?”
王奶奶:“《生死牌》,饿斯一段。”
我:“您唱的真好。”
王奶奶;“光这都唱了30年。”
我:“您唱的是哪个角色?”
王奶奶:“胡子生、许生,饿唱地许生。”
我:奶奶杂团叫啥名字?有多少人。
王奶奶:“兴善社区秦腔社”,这演出人不固定,团里人有几百个了。”
我:啊!你们团队真专业!人不少!这个团应该有几年历史了吧?
王奶奶:(露出笑脸,很自豪的说)饿上报纸电视都5、6次了,饿们还参加过“曲江大赛”,在这里都唱了十几年了…….(很兴奋的说了很多)
我:“您声音依然那么洪亮,奶奶一定是专业的吧?”
王奶奶:“年轻时候一直唱京剧,老了就唱秦腔!饿学生都有好多,(说着变指了指旁边几位老人)骤都斯饿地学生。” 王奶奶已经是90岁高龄,交谈过程透露了她姓名叫:王志超,并和我说自己有一定的名气,上过电视和报纸。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原因还是本身其唱功好,她是这个团的团长。几次见她只是在街边演出的时候都可谓是盛装出席,她自己花钱买了戏服,也不吝啬的把服装借给别的老人。
能看出这位老人是真的爱秦腔,更觉得是秦腔的力量让这个90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儿那么好,应该是从小唱京剧的原因,声音并没有因为年纪的原因而虚弱,相反是洪亮甚至可以说是高亢的,她最擅长的是生角。老人曾给我说要教授我秦腔,我表示自己不是陕西人唱秦腔比较困难,老人坚定的告诉我只要会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老人不仅是热爱还对这门艺术有传承,可谓是把许多精力都投到了这里。
第二位:张月英老人
我:“刚才您和王奶奶搭戏唱的是哪一出?您唱的是哪个角?”
张奶奶:“《辕门斩子》,老王唱地六郎,饿斯佘太君
我:“刚刚看你已经演出了几次了,你们每场轮流几次?”
张奶奶:“今天天气不好,搁到平时来好多团员一人也只能唱一次,人没来齐的情况下一人要轮三次。过几天饿们又要演出,所以要去演出的又在这里聚一起排练。”
我:“我感觉您对他们唱的每场戏你都熟悉,忘词了您还提醒,一看就知道您是专业的,一定唱了很多年了吧?”
张奶奶;“饿不斯专业滴,只是从小就爱这,小时候想学没条件,一有人演出就会去听,后来有了广播,饿就一遍遍听了学着唱,词也背的滚瓜烂熟。” 张奶奶本名张月英,年龄70。张奶奶在王奶奶演唱过程中穿插着她的演唱,并且也在别的老人演唱时也会穿插着演唱,有时候是给别人搭戏,有时候是在提醒演唱者戏词,在人手不够时候还打起梆子和板子。可见她对戏曲的熟练程度。
在一次交谈中,张奶奶邀我跟着她打梆子,我表示不会时,老人给我说只要听着她的板子,节奏应和着她的梆子走就可以。老人还留给我联系方式,让我有什么不懂的去找她。
在交谈中得知,奶奶对每场戏那么娴熟的演唱并非是科班出生,而是从小的爱好,完全是自学成才。
第三位 :杨奶奶
我:“您多大年纪了,看您唱那么好一定也唱了很多年了吧?”
杨奶奶:“67,我就从省委党校退休后就一直唱算算也就7年多吧。”
我:“您是之前就会么?”
杨奶奶:“我也是退休这几年,闲着没事以后才逐渐跟着学,越唱才越爱。”
我:“你团里东西那么多桌子椅子的,平时老人带回去也不方便吧?有没有哪支持你们给你们经费?”
杨奶奶:“我们这个团属于兴善社区,平时这些东西我们都堆放到社区活动站那,我们党校家属院也在旁边,也可以堆放。”
我:“那你们平时演出活动也是社区负责安排么?”
杨奶奶:“是呢,马上七一建党,国庆我们都要出去演出。” 由于笔者自己并非陕西本地人,再加上受访者都是老年人,在采访过程中碰到语言上的障碍就会询问这问奶奶,有时候她就直接写到我的本子上,她的字迹是规整清秀的繁体楷书,我断定这问奶奶一定是一位老知识份子出身。在询问过后得知,她是省委党校退休老干部。
可能因为自身文化修养的缘故,她只是在退休这几年中跟随着团里的活动,在老人们中互相学习中,她也已经熟练的掌握几出戏的演出。
第四位:拉二胡的冯爷爷
(在一次回家途中,偶然与到拉二胡的冯爷爷便和我交谈起来)
我:爷爷,平时看每场你都在拉,我感觉您就是团里的核心主力。”
冯爷爷:“(会心一笑)没有没有不敢当。”
我:“爷爷您这功底一定是专业的吧?”
冯爷爷:“专业的到不是拉二胡已经拉了40多年了。”
我:“那您当初是跟谁学的?”
冯爷爷:”我们那会“文艺下放”,像你们这样的艺术院校都下放了,从学校出来工作的工作,做生意的做生意。当时我工厂有几个是专业的,我就一直跟著学习摸索,之后时代好了,我自己又去找过老师学习。”
我:“文艺下放,具体是什么时候呢?”
冯爷爷:“六十年代吧,1962到1963这段。”
我:“爷爷您也太谦虚了,我觉得你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但功底一点不弱,你觉得团里演出存在什么问题?”
冯爷爷:“他们唱的几乎就没有节奏,都是跟着板走,有时候甚至连板都跟不上,我给他们伴奏都是在跟他们走。秦腔谱子2\4, 4\4,1\4拍子的,3\4的少。” 冯爷爷67岁,是整个团的主要伴奏二胡,每场都在,别的老人有时在有时不在。在碰巧遇到他的情况下,也就私密的聊起了秦腔团的状况。
在交谈中获取了重要的信息“文艺下放”,百度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并不是很多,好像是当时文革时期的历史,文艺下放中的“知青”对当时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很大作用。由于一些缘故我对当时的信息认知量有限,并不能清楚知道当时“文艺下放”时期具体的情况。
其次,老人指出了秦腔团的弊端,毕竟不是专业团队,每个演出者并不能按照谱面规定的节奏来演出,,也许正是戏曲中所说的“有板无眼”,西皮唱段的第一个字是“眼”上起,末一个字是“板”上收,叫做“眼起板收”。戏曲中“心板”是最难掌握,怎么唱都在节奏里,甚至散板和摇板也会很有节奏感,虽然它们没有规定的节奏.但是比有节奏的更难唱 。这大概也是专业唱将和业余唱将技术上的一大鸿沟。
三、思考
从这次算是小小规模的“田野工作”中,我获取了很多信息量,真切的体会到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要上升到理论。在综上所述中,我用红色字体打出话语是我接下来的思考。
1、 老年秦腔的“传承”问题
从上面调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在广场这种公共场合演出的老人,他们中不排除有专业人士,可大多数都是业余的人群。
他们中有自学成才的,有通过老年人之间互相交流而学成的。他们有的甚至年轻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喜欢秦腔,老了以后才觉察到秦腔这门古老艺术的文化底蕴。这不由的让我想起田青先生说的一句话:“年轻人喜欢浮躁的音乐,因为你还没有老去,昆曲已经等了你600年,不怕再等你30年。”对于田先生这一观点我拍手赞同,秦腔和昆曲等等古老剧种,它们或许会受到时代的冲击,但历经了几百年,它们依旧在那。现在纵然有大批喜欢摇滚的青年,也不乏我们这类喜欢秦腔的青年,更不乏随着岁月增地大量的老年秦腔迷。
另一个角度上说,政府已经对秦腔这些本地艺术文化起了保护作用,在社区广泛的推行,落实到了根本的老百姓身上。老年人在互动中互相学习,但这远远不够,希望在以后他们的演出中能获得更多专业人士的指点。从“传承”上不管是秦腔还是其它艺术行当,我认为只有把“自救与被救”发挥好,才能真正长远弘扬。 2、 “梆子与板子”是同一个节奏吗?
在和“兴善社区秦腔社“接触一段时间后,我亲身加入他们武场的伴奏行列中,并负责打梆子。老人们教授我拿板子的方法告诉我: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握住板子时,五指抓梆子,手心握控,五指放松大拇指下其余四指上捏,一定要空心,这样声音才清脆明亮,并告诉我节奏跟着板子走。
我开始怀揣着忐忑的心,一直紧身跟着板子走,后来几场我也仔细观察过伴奏的老人也是按照此套路走。几经我思考,我觉得“梆子”和“板子”这两伴奏乐器真的是同一节奏?
虽同为体鸣乐器,但材料不同发出声音也不同,关于二者的记载不多。“梆子”多用紫檀、红木或枣木制作,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板子”多用竹子做成,音响亮、圆厚,它分为“开场板”和“演唱板”,板子演奏讲究“五功三技”,“三技”指的是“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训练,“五功”即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所以单就二者这几方面特征就能断定二者节奏应该不是在一起。单就“梆子”和“板子”二者关系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3、“文艺下放”——时代留给我们的艺术问题
由于涉及特殊年代,特殊政治背景下有的問题我们不能一一展开讨论,在文化艺术发展的长流中,每一段历史都是值得尊重和研究。关于那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还需要更多音乐学工作者的关注来丰盈资料。
如:戴家枋先生学术著作《走向毁灭——“文革”文化部长于会泳沉浮录》、《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这类学术文章,在还原那个年代文化变迁的同时,以旧资料的重现给学术界一些新鲜的血液。
四、后记
在结束一整年“民族音乐学与田野工作”学习之后感受颇多,特别是在进行这次调查中算是小小的田野工作深有体会。首先,平时学习的理论离不开实践,在实践后又要吧其上升到理论,这是作为一个音乐学学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深刻意识到在做学术前,该先充分学会处人办事的道理。不管是在对于受访者的态度还是对学术的热忱,别人都是看到眼里,要做到问心无愧,只有完善好自己的情商才能在智商上达到飞跃。最后,感谢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和老师的辛苦授课,这是第一次让我感到论文原创不愁字数,对探求学科知识的意愿欲望大大增进,对我今后学习开启了重要导航。
调查西安市区内“广场秦腔”这一具有普遍性的西安市区群众艺术活动,我先后对几个唱秦腔团队进行实地访问。在调查中发现,“广场秦腔”演出的团体主要以老年人居多,最后绝对针对老年人表演这个特殊的秦腔群体作为调差。
一、 初探——第一次访问
时间:2013年5月1日,下午4点左右
地点:莲湖公园
访谈对象:演出秦腔的老年人
访谈资料
视角表达
我:“奶奶,请问你们是每周都到这里演出么?时常能见到你们,但是好像时间又不固定。”
老太太:“不是,只有周一、周四下午两点到四点,今是五一我们加演。”
我:“今天已经演出完了么?”(ps;我到那的时候部分人员已经开始整理准备离开)
老太太:“”对啊,你赶下周再来,这周四我们就休息了。 之前来莲湖公园时,偶尔几次晴天都看到有老年人在此表演秦腔,但似乎不是每天都有演出,经询问才知道并不是每天都有,
我:“奶奶您几岁了?我看团里都是爷爷奶奶,他们最大的几岁?”
老太太:“我62了,我们这里最大的一个奶奶有85了,今天没有来。”
我:“你们的乐器都好齐全,我看板胡、扬琴什么的都有,感觉你们都好专业。”
老太太:”我们这里可是有陕歌退休的同志哦,当然专业……….哈哈哈” 他们虽然是街边老年人秦腔团,可是乐器配备都很齐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可以说是一个匹配很完整的团队所以对他们产生兴趣。
我:”今天算是错过了,下次再好好听你们演出。你们刚刚演的曲目是什么?”
老太太:”《铡美案》.”
我:这个…..这个…..不是很熟悉。
老太太:陈世美、秦香莲你知道么?
我:哦!!!奶奶今天演的是什么角色?
老太太:“太后!我着急走,下回见啊,姑娘。”
.
.
.
于是就结束这次访谈。 《铡美案》是中国戏曲的传统剧目,三侠五义戏,包公断案故事,京剧裘派代表剧目。豫剧又名《秦香莲》。主要讲述陈世美抛弃妻儿甚至追杀妻儿最后被包青天正法的故事。
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一步做访谈,资料上有所欠缺,但不难看出“广场秦腔”已经形成规模,在这个团队中有固定的团员进行演出。在这次初探中给我留下许多问题,比如:西安老年人秦腔的发展是怎样的?(因为可以看出团队中有专业人士也有非专业人士,那些非专业的是如何掌握秦腔表演要领?)支持秦腔团队活动的资金哪里来?等等因此我又进一步进行访问考察。
二 、再探——“蹲点”进行考察
初探中,着急的结束了访问,并且很多问题并未解答,我考虑到如果我只是大街小巷找秦腔团队进行考察,每次只是走一步试着打一枪追捕想要的问题,这样或许收益根本不大,于是我选择对固定的秦腔团队做长期“蹲点式”考察。
时间:从5月初开始到6月中旬不定期的访问
地点:小寨新善寺西街老年干休所大门口
人物:分别对唱秦腔的老人以及拉秦的老人进行访问
吸取了第一次经验后,对方谈提炼了一些内容,在一个月不定期考察中基本已经和这个团队“混熟”,团里几个老年人都知道了姓名,除了就表演本身也谈及了很多问题,甚至笔者自己还曾一度加入他们的演出。在这里就几个重点进行双窗口描写。
訪谈资料
视角表达
第一位:王志超老人
我:“奶奶刚刚唱的是哪一出戏?”
王奶奶:“《生死牌》,饿斯一段。”
我:“您唱的真好。”
王奶奶;“光这都唱了30年。”
我:“您唱的是哪个角色?”
王奶奶:“胡子生、许生,饿唱地许生。”
我:奶奶杂团叫啥名字?有多少人。
王奶奶:“兴善社区秦腔社”,这演出人不固定,团里人有几百个了。”
我:啊!你们团队真专业!人不少!这个团应该有几年历史了吧?
王奶奶:(露出笑脸,很自豪的说)饿上报纸电视都5、6次了,饿们还参加过“曲江大赛”,在这里都唱了十几年了…….(很兴奋的说了很多)
我:“您声音依然那么洪亮,奶奶一定是专业的吧?”
王奶奶:“年轻时候一直唱京剧,老了就唱秦腔!饿学生都有好多,(说着变指了指旁边几位老人)骤都斯饿地学生。” 王奶奶已经是90岁高龄,交谈过程透露了她姓名叫:王志超,并和我说自己有一定的名气,上过电视和报纸。不知道是因为年龄原因还是本身其唱功好,她是这个团的团长。几次见她只是在街边演出的时候都可谓是盛装出席,她自己花钱买了戏服,也不吝啬的把服装借给别的老人。
能看出这位老人是真的爱秦腔,更觉得是秦腔的力量让这个90岁高龄的老人精神儿那么好,应该是从小唱京剧的原因,声音并没有因为年纪的原因而虚弱,相反是洪亮甚至可以说是高亢的,她最擅长的是生角。老人曾给我说要教授我秦腔,我表示自己不是陕西人唱秦腔比较困难,老人坚定的告诉我只要会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老人不仅是热爱还对这门艺术有传承,可谓是把许多精力都投到了这里。
第二位:张月英老人
我:“刚才您和王奶奶搭戏唱的是哪一出?您唱的是哪个角?”
张奶奶:“《辕门斩子》,老王唱地六郎,饿斯佘太君
我:“刚刚看你已经演出了几次了,你们每场轮流几次?”
张奶奶:“今天天气不好,搁到平时来好多团员一人也只能唱一次,人没来齐的情况下一人要轮三次。过几天饿们又要演出,所以要去演出的又在这里聚一起排练。”
我:“我感觉您对他们唱的每场戏你都熟悉,忘词了您还提醒,一看就知道您是专业的,一定唱了很多年了吧?”
张奶奶;“饿不斯专业滴,只是从小就爱这,小时候想学没条件,一有人演出就会去听,后来有了广播,饿就一遍遍听了学着唱,词也背的滚瓜烂熟。” 张奶奶本名张月英,年龄70。张奶奶在王奶奶演唱过程中穿插着她的演唱,并且也在别的老人演唱时也会穿插着演唱,有时候是给别人搭戏,有时候是在提醒演唱者戏词,在人手不够时候还打起梆子和板子。可见她对戏曲的熟练程度。
在一次交谈中,张奶奶邀我跟着她打梆子,我表示不会时,老人给我说只要听着她的板子,节奏应和着她的梆子走就可以。老人还留给我联系方式,让我有什么不懂的去找她。
在交谈中得知,奶奶对每场戏那么娴熟的演唱并非是科班出生,而是从小的爱好,完全是自学成才。
第三位 :杨奶奶
我:“您多大年纪了,看您唱那么好一定也唱了很多年了吧?”
杨奶奶:“67,我就从省委党校退休后就一直唱算算也就7年多吧。”
我:“您是之前就会么?”
杨奶奶:“我也是退休这几年,闲着没事以后才逐渐跟着学,越唱才越爱。”
我:“你团里东西那么多桌子椅子的,平时老人带回去也不方便吧?有没有哪支持你们给你们经费?”
杨奶奶:“我们这个团属于兴善社区,平时这些东西我们都堆放到社区活动站那,我们党校家属院也在旁边,也可以堆放。”
我:“那你们平时演出活动也是社区负责安排么?”
杨奶奶:“是呢,马上七一建党,国庆我们都要出去演出。” 由于笔者自己并非陕西本地人,再加上受访者都是老年人,在采访过程中碰到语言上的障碍就会询问这问奶奶,有时候她就直接写到我的本子上,她的字迹是规整清秀的繁体楷书,我断定这问奶奶一定是一位老知识份子出身。在询问过后得知,她是省委党校退休老干部。
可能因为自身文化修养的缘故,她只是在退休这几年中跟随着团里的活动,在老人们中互相学习中,她也已经熟练的掌握几出戏的演出。
第四位:拉二胡的冯爷爷
(在一次回家途中,偶然与到拉二胡的冯爷爷便和我交谈起来)
我:爷爷,平时看每场你都在拉,我感觉您就是团里的核心主力。”
冯爷爷:“(会心一笑)没有没有不敢当。”
我:“爷爷您这功底一定是专业的吧?”
冯爷爷:“专业的到不是拉二胡已经拉了40多年了。”
我:“那您当初是跟谁学的?”
冯爷爷:”我们那会“文艺下放”,像你们这样的艺术院校都下放了,从学校出来工作的工作,做生意的做生意。当时我工厂有几个是专业的,我就一直跟著学习摸索,之后时代好了,我自己又去找过老师学习。”
我:“文艺下放,具体是什么时候呢?”
冯爷爷:“六十年代吧,1962到1963这段。”
我:“爷爷您也太谦虚了,我觉得你虽不是专业院校毕业但功底一点不弱,你觉得团里演出存在什么问题?”
冯爷爷:“他们唱的几乎就没有节奏,都是跟着板走,有时候甚至连板都跟不上,我给他们伴奏都是在跟他们走。秦腔谱子2\4, 4\4,1\4拍子的,3\4的少。” 冯爷爷67岁,是整个团的主要伴奏二胡,每场都在,别的老人有时在有时不在。在碰巧遇到他的情况下,也就私密的聊起了秦腔团的状况。
在交谈中获取了重要的信息“文艺下放”,百度了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并不是很多,好像是当时文革时期的历史,文艺下放中的“知青”对当时文化发展中产生了很大作用。由于一些缘故我对当时的信息认知量有限,并不能清楚知道当时“文艺下放”时期具体的情况。
其次,老人指出了秦腔团的弊端,毕竟不是专业团队,每个演出者并不能按照谱面规定的节奏来演出,,也许正是戏曲中所说的“有板无眼”,西皮唱段的第一个字是“眼”上起,末一个字是“板”上收,叫做“眼起板收”。戏曲中“心板”是最难掌握,怎么唱都在节奏里,甚至散板和摇板也会很有节奏感,虽然它们没有规定的节奏.但是比有节奏的更难唱 。这大概也是专业唱将和业余唱将技术上的一大鸿沟。
三、思考
从这次算是小小规模的“田野工作”中,我获取了很多信息量,真切的体会到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要上升到理论。在综上所述中,我用红色字体打出话语是我接下来的思考。
1、 老年秦腔的“传承”问题
从上面调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在广场这种公共场合演出的老人,他们中不排除有专业人士,可大多数都是业余的人群。
他们中有自学成才的,有通过老年人之间互相交流而学成的。他们有的甚至年轻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喜欢秦腔,老了以后才觉察到秦腔这门古老艺术的文化底蕴。这不由的让我想起田青先生说的一句话:“年轻人喜欢浮躁的音乐,因为你还没有老去,昆曲已经等了你600年,不怕再等你30年。”对于田先生这一观点我拍手赞同,秦腔和昆曲等等古老剧种,它们或许会受到时代的冲击,但历经了几百年,它们依旧在那。现在纵然有大批喜欢摇滚的青年,也不乏我们这类喜欢秦腔的青年,更不乏随着岁月增地大量的老年秦腔迷。
另一个角度上说,政府已经对秦腔这些本地艺术文化起了保护作用,在社区广泛的推行,落实到了根本的老百姓身上。老年人在互动中互相学习,但这远远不够,希望在以后他们的演出中能获得更多专业人士的指点。从“传承”上不管是秦腔还是其它艺术行当,我认为只有把“自救与被救”发挥好,才能真正长远弘扬。 2、 “梆子与板子”是同一个节奏吗?
在和“兴善社区秦腔社“接触一段时间后,我亲身加入他们武场的伴奏行列中,并负责打梆子。老人们教授我拿板子的方法告诉我:左手执长方形、右手执圆柱形木棒,握住板子时,五指抓梆子,手心握控,五指放松大拇指下其余四指上捏,一定要空心,这样声音才清脆明亮,并告诉我节奏跟着板子走。
我开始怀揣着忐忑的心,一直紧身跟着板子走,后来几场我也仔细观察过伴奏的老人也是按照此套路走。几经我思考,我觉得“梆子”和“板子”这两伴奏乐器真的是同一节奏?
虽同为体鸣乐器,但材料不同发出声音也不同,关于二者的记载不多。“梆子”多用紫檀、红木或枣木制作,音色清脆、坚实,无固定音高。常使用在强拍上,藉以增加戏剧气氛。“板子”多用竹子做成,音响亮、圆厚,它分为“开场板”和“演唱板”,板子演奏讲究“五功三技”,“三技”指的是“臂”、“肘”、“腕”三方面的基本训练,“五功”即节子的基本功分为五种,即:“搧”、“撩”、“颠”、“摇”、“抖”。
所以单就二者这几方面特征就能断定二者节奏应该不是在一起。单就“梆子”和“板子”二者关系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3、“文艺下放”——时代留给我们的艺术问题
由于涉及特殊年代,特殊政治背景下有的問题我们不能一一展开讨论,在文化艺术发展的长流中,每一段历史都是值得尊重和研究。关于那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发展还需要更多音乐学工作者的关注来丰盈资料。
如:戴家枋先生学术著作《走向毁灭——“文革”文化部长于会泳沉浮录》、《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这类学术文章,在还原那个年代文化变迁的同时,以旧资料的重现给学术界一些新鲜的血液。
四、后记
在结束一整年“民族音乐学与田野工作”学习之后感受颇多,特别是在进行这次调查中算是小小的田野工作深有体会。首先,平时学习的理论离不开实践,在实践后又要吧其上升到理论,这是作为一个音乐学学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其次,深刻意识到在做学术前,该先充分学会处人办事的道理。不管是在对于受访者的态度还是对学术的热忱,别人都是看到眼里,要做到问心无愧,只有完善好自己的情商才能在智商上达到飞跃。最后,感谢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和老师的辛苦授课,这是第一次让我感到论文原创不愁字数,对探求学科知识的意愿欲望大大增进,对我今后学习开启了重要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