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收拾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例,结合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性质及各阶段病情综合用药治疗。结果:2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前后惊厥程度评估,治疗前患儿惊厥评估分为38.55-4.75,治疗后患儿惊厥评估分为27.75-2.85,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能及早维持患儿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临床首选治疗药物,临床至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中图分类号】R7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167-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围生期缺氧窒息引起的脑损伤,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的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严重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引起儿童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012年我院收拾的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儿20例,结合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性质综合治疗,具体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我院收拾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例,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20例患儿均不足月,患儿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经临床诊断(颅脑超声检查、CT检查)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1.2 方法临床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首选药物治疗,常用的是含有神经节苷脂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1] 。临床上常用的有施捷因和申捷,前者是阿根廷TRB药厂生产,注射液20mg,2ml/支;后者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型:注射液2ml,20mg。
急性期患儿:脑损伤后越早使用越好,不会引起惊厥。一般剂量20mg/日,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疗程7~1 0天。
恢复期患儿:脑病治疗好转后应定期到智力专科随访,定期智力评分及评估,根据情况可酌情给予多个疗程治疗。一般每月1疗程,每疗程l 0天,20mg/次,静滴。
1.3 统计分析临床采用spss19.0软件压缩包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数据资料采用平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达,对比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2 结果
2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前后惊厥程度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计划表进行,治疗前患儿惊厥评估分为38.55-4.75,治疗后患儿惊厥评估分为27.75-2.85,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近年来随着对HIE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其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临床上多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早期应用亚低温、维持内环境稳定、高压氧及脑保护药物等,其中脑保护药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对防止损伤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神经节苷脂作为细胞膜的一种成分,在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神经元修复等方面已备受关注。
目前临床常用药为施捷因和申捷,其主要靠神经节苷脂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其中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主,神经节苷脂在HIE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稳定细胞膜,防止细胞凋亡缺氧缺血后出现能量代谢障碍,大量乳酸堆积,细胞功能障碍,离子泵失衡造成细胞水肿、变性,膜成分丢失,磷脂结构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坏死。研究表明,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整合到细胞膜上,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可通过调节细胞膜及核膜上Ca2+通道,防止Ca2+内流,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缺氧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PKC),可引起PKC从胞质向质膜的易位造成细胞坏死和膜上Na+-K+ATP酶失活, Ca2+内流增加,细胞水肿。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可明显减少过氧化物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的积聚,而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蛋白激酶介导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2] 。抑制活性氧的产生缺氧缺血后细胞质和线粒体内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加,攻击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细胞膜的断裂和细胞的死亡。大量研究显示,外源性GM1可明显地抑制活性氧产生的慢反应物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进而阻断自由基形成的花生四烯酸途径;早期应用可明显地减少前列腺素和其他血管舒缓素在缺血性脑内聚集;GM1还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N0的合成 N0是在NOS作用下,精氨酸向瓜氨酸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弱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时,NOS活性明显增加,产生大量N0,与过氧化物结合,激活脂质过氧化,此外N0还可增加谷氨酸的释放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外源性给予神经鞘氨醇(GM1分子组成成分)可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及活性氧的产生,同时通过调节离子泵功能,抑制Ca2+/钙调蛋白调控神经细胞N0合酶(nNOS)的活性,并通过信号传递系统抑制N0的合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具有类神经生长因子(NGF)样作用 GM1具有神经生长因子样的作用,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3] 。体外研究显示,GM1和NGF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谷氨酸所诱导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具有促进轴突再生和营养神经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显示,2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前后惊厥程度评估,治疗前患儿惊厥评估分为38.55-4.75,治疗后患儿惊厥评估分为27.75-2.85,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惊厥的发生,同时通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能及早维持患儿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众所周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然是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严重者可造成将来的智力和运动障碍。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多主张综合治疗,包括早期亚低温、三支持、三对症、脑保护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等,其中脑保护药物依然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明显改善损伤后脑细胞功能恢复,提高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减轻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脑保护药物有:胞磷胆碱、脑活素、果糖和神经节苷脂等,其中神经节苷脂作为细胞膜的成分,由于在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和轴突生长及脑发育等方面优于其他药物,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脑保护药。
参考文献
[1] 周武.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中外医学研究 .2014,08: 22-23.
[2] 张延义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5例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16): 61-62,65.
[3] 邵波,胡文辉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08): 57-59.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中图分类号】R7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167-0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围生期缺氧窒息引起的脑损伤,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的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严重者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引起儿童脑性瘫痪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012年我院收拾的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儿20例,结合临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性质综合治疗,具体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我院收拾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例,其中男性患儿12例,女性患儿8例,20例患儿均不足月,患儿临床表现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经临床诊断(颅脑超声检查、CT检查)确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
1.2 方法临床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首选药物治疗,常用的是含有神经节苷脂是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1] 。临床上常用的有施捷因和申捷,前者是阿根廷TRB药厂生产,注射液20mg,2ml/支;后者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剂型:注射液2ml,20mg。
急性期患儿:脑损伤后越早使用越好,不会引起惊厥。一般剂量20mg/日,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疗程7~1 0天。
恢复期患儿:脑病治疗好转后应定期到智力专科随访,定期智力评分及评估,根据情况可酌情给予多个疗程治疗。一般每月1疗程,每疗程l 0天,20mg/次,静滴。
1.3 统计分析临床采用spss19.0软件压缩包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数据资料采用平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达,对比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2 结果
2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前后惊厥程度评估,评估计划采用本院自行拟定的计划表进行,治疗前患儿惊厥评估分为38.55-4.75,治疗后患儿惊厥评估分为27.75-2.85,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近年来随着对HIE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其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临床上多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早期应用亚低温、维持内环境稳定、高压氧及脑保护药物等,其中脑保护药物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对防止损伤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神经节苷脂作为细胞膜的一种成分,在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神经元修复等方面已备受关注。
目前临床常用药为施捷因和申捷,其主要靠神经节苷脂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其中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为主,神经节苷脂在HIE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稳定细胞膜,防止细胞凋亡缺氧缺血后出现能量代谢障碍,大量乳酸堆积,细胞功能障碍,离子泵失衡造成细胞水肿、变性,膜成分丢失,磷脂结构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坏死。研究表明,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可以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整合到细胞膜上,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可通过调节细胞膜及核膜上Ca2+通道,防止Ca2+内流,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缺氧缺血后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PKC),可引起PKC从胞质向质膜的易位造成细胞坏死和膜上Na+-K+ATP酶失活, Ca2+内流增加,细胞水肿。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可明显减少过氧化物诱导产生的活性氧的积聚,而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和蛋白激酶介导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2] 。抑制活性氧的产生缺氧缺血后细胞质和线粒体内氧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加,攻击细胞膜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造成细胞膜的断裂和细胞的死亡。大量研究显示,外源性GM1可明显地抑制活性氧产生的慢反应物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进而阻断自由基形成的花生四烯酸途径;早期应用可明显地减少前列腺素和其他血管舒缓素在缺血性脑内聚集;GM1还可通过抑制NMDA受体介导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N0的合成 N0是在NOS作用下,精氨酸向瓜氨酸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弱自由基。在缺氧缺血时,NOS活性明显增加,产生大量N0,与过氧化物结合,激活脂质过氧化,此外N0还可增加谷氨酸的释放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外源性给予神经鞘氨醇(GM1分子组成成分)可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谷氨酸的释放及活性氧的产生,同时通过调节离子泵功能,抑制Ca2+/钙调蛋白调控神经细胞N0合酶(nNOS)的活性,并通过信号传递系统抑制N0的合成。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具有类神经生长因子(NGF)样作用 GM1具有神经生长因子样的作用,可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3] 。体外研究显示,GM1和NGF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谷氨酸所诱导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具有促进轴突再生和营养神经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显示,20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比分析患儿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前后惊厥程度评估,治疗前患儿惊厥评估分为38.55-4.75,治疗后患儿惊厥评估分为27.75-2.85,治疗后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惊厥的发生,同时通过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能及早维持患儿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众所周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然是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严重者可造成将来的智力和运动障碍。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多主张综合治疗,包括早期亚低温、三支持、三对症、脑保护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等,其中脑保护药物依然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能明显改善损伤后脑细胞功能恢复,提高患儿智力和运动发育,减轻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常用的脑保护药物有:胞磷胆碱、脑活素、果糖和神经节苷脂等,其中神经节苷脂作为细胞膜的成分,由于在维持细胞膜稳定性,促进神经元再生和轴突生长及脑发育等方面优于其他药物,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脑保护药。
参考文献
[1] 周武.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中外医学研究 .2014,08: 22-23.
[2] 张延义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5例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16): 61-62,65.
[3] 邵波,胡文辉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08):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