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一般有这样几种解释,一是指有历史积淀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相当于英文中的“culture”。二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对应的是“civilization”。三是通俗意义上的,比如老百姓说的“这个人有没有文化”,它指的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对应的是“literacy”。还有一种更多地指向文化心理——可以是一种内化了的生活教养,体现在饮食起居、待人接物上,这和学历不画等号。乡下的老太太,大字不识一箩,但说话得体、举止优雅,显得非常有教养,我们就不能说她“没文化”。有的人名牌大学毕业,但不懂起码的礼节,言谈举止粗鲁,我们照样可以说他“没文化”。
文化的定义如斯,它的形成、显现和效用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就是“潜移默化中养成,不经意间显露,重要时刻起决定作用”。 英文单词“culture”来自拉丁语“colore”,意为耕耘——中国有“百日耕耘,一朝收获”的成语,说明文化是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它是生活教育的结果,不是单靠认知层面的知识教育获得的。比如你给人倒茶,右手快递到客人面前时,你的左手会去搭一下茶杯。这一搭不是茶杯捧不住了要用两只手,它没有物理功效,它是文化功效,表达的是对客人的尊敬。但如果有人问,你是什么时候养成、谁教你这种“文化”的?你还答不出来呢。如果再问,你在把茶端给客人时,思维上有要搭上“文化左手”的念头吗?没有,这个动作差不多是不经思维的、下意识的动作,这就叫“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可以是很玄妙的理论,但落实到日常举止上就是这样浅显,所以说文化是浸润于血、内化于骨的东西。清朝时候有民族歧视,满族人考试可以加分;汉族太庞大了,不敢歧视,不减分也不加分。但对别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就戴有色眼镜,比如彝族子弟,就不能考科举。考试无门,仕途又只能在这里,有人就假冒——那时候没有户口本,彝族子弟说汉语、穿上汉服,谁识得出来?但你混不进去,管门的有办法——他在门口放一盆滚烫的热水,让每一个进去的都洗脚。你不明白啊,考试怎么还先洗脚,哪门子事啊,但不理解也要执行,你就懵懵懂懂地脱鞋伸脚,脚受烫了,如果是汉人,就会“啊呀”地叫。管门的听见“啊呀”了就放行,但冒名汉人的彝族人受惊,他不叫“啊呀”,他下意识叫出来的是“阿支格”!立刻就被捉住,先庭杖三十,再赶到马路上去……这就是文化的“不经意间显露”。
文化的功效,“重要时刻起决定作用”,小而言之可以是一杯茶,你不会用“文化左手”,就会得罪客人,如果这个客人是招聘的老板,你的就业机会就泡汤,这样的人招去,办公室里端茶都不配。大而言之更不必说,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可以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我们的社会能否成功转型都和文化有极大的关系。人和人的竞争,到了最后剩下的就是文化层面的竞争。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竞争许多也都是文化的冲突和竞争,现代国家强盛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的软实力上,美国的枪炮固然厉害,但好莱坞、可口可乐、NBA对世人的影响更大,这种侵入“润物细无声”,可以钻入整整一代人的心灵,让一个民族不知不觉就中了它的招。
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是文化教育,但当今的语文教育为人诟病,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过多着眼于认知层面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对教材中内含的隐性的文化、审美和语文表达方式上的妙秘关注太少。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开国大典》(人教版五上):“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般的文本解读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开国大典参加的人数很多、来自各行各业、大会很壮观等等。但这些都停留在字面上,是文本的表面信息,一目了然。里面还有一些是不推敲发现不了的、隐性的,也是很有趣的文化信息。我们知道,写这样的文字,排序很讲究,排在最前面的当然最重要,所以这里的次序是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也就是说,作者落笔时,他有个文化铺垫,但这个“文化”说白了就是“官本位”文化,谁官最大谁最重要,这个文化心理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排法,所以他着墨时差不多无需思量,下意识落到纸上。但如果摆到桌面上分析,问:“对一个国家来说,谁最重要?”作者肯定会说,人民啦——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好,你说得很对,那么你写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人民排在第一?结果他就被问得哑口无言。
还不敢对这个作者齿冷,我们和他差不多也是“一丘之貉”。比如今天你要主持一个会议,是教育局长、校长、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加的一个大会,你主持的时候是怎么介绍的?“今天参加会议的,有教育局长、校长、全体教师和学生……”但别人问你:对一个学校来说谁最重要?你肯定说学生——我们天天在说“以生为本”,学生一天不来学校就要关门,教育局长三个月不来也没事。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把学生放前面?结果你也是哑口无言,当然你可以狡辩:这是习惯呀,由来已久,大家都这样啊……
对,这就是文化的特点,也是文化的力量。有时候文化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好坏,存在的就有它的合理成分。但应该指出的是,对某些所谓的真理,许多人抱的是“功利主义文化观”,用得着的时候我们就将它大旗一样地扯起来迎风招展,用不着时就卷着掖着不让人瞧见。它冠冕堂皇,我们熟视无睹,大家都过去了,但如果有了文化自觉和对文化的敏感,这样的东西就成了很有趣的狐狸尾巴。
回过来说,像《开国大典》第一段这样的文字,我们语文老师怎么教好呢?“参加的人数很多,来自各行各业,大会很壮观”,当然要教,这是基本的教学内容,背后的“官本位思想”提不提由你——无论怎么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脑子都会被这个思想侵蚀,这不是由老师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这只“大染缸”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借此让孩子关注文化,关注语文的秘妙,内容不变,但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呈现不同的意味。如果再来“读写结合”一下则更好,我们来改写一下:“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总数达三十万人……”这也可以啊,且是“以民为本”的进步文化垫底。再进一步的,你可以置换背景,进行仿写,现在有这么个全国性的庆典大会,由你来报道,你第一段该如何写、怎么个排序法?“工人”第一吗?教材中的时代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但现在工人在哪里?成草根了,不删也要排末位。那第一位排谁呢?我们不排主席,我们排“科学工作者”!我们的政府不是提倡“科学就是生产力”嘛,你看,作文的时代文化色彩就出来了……
学校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众多,但影视文化应该是其中的一章。影视反映的生活面更广,内容更加丰富复杂,更富有文化气息,也因为感性、生动、形象,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也更能够接受。但当下的影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黄很暴力的文化也混杂其间,如果没有正确引导,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全盘接受,也是贻害无穷。而这引导者首先自己就得有正确的文化观念,相当的文化涵养和文化能力——包括感知、分析文化的能力,甄别、选择文化的能力。引导者自己对影视文化不接触、不了解,也没有一双“文化的慧眼”,还好为人师,那于别人就是问道于盲。我们以张艺谋的《英雄》为例,《英雄》这个片子情节、画面、音乐都很不错,其中一些细节还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氤氲之气。有一章写张曼玉和章子怡扮演的两个美女对打:在一片唯美的林子中,天地间黄叶纷飞,两个衣着鲜红的曼妙女子,一招一式对仗论剑。场景的美轮美奂,反差强烈的黄红搭配,精心设计的动作造型,使得本来难看的女人厮打显得舞蹈一般的优美。两人为男主角争风吃醋,但张曼玉资历老、武功好,不屑于和章子怡动手,所以她开始就说“我不跟你动手”。面对章子怡一味地死缠烂打,她见招拆招,好整以暇地应付。但后来不小心,章子怡狂乱飞刀,张曼玉俯首避过,但她的一缕头发被轻轻地削下。这时候有个特写的慢动作,那一缕青丝缓缓地落下,左上方是张曼玉凝视的眼神。这之后的张曼玉和此前判若两人,一边说“既然你要找死,我就成全你”,一边就重拳出击、痛下杀手,结果章子怡也果然中剑倒地,香消玉殒。青丝缓缓地落下张曼玉凝重的表情,这些在电影中都一晃而过,但于人物的情感逻辑发展却非常重要。不然我们会问:你不是说“我不跟你动手”,怎么后来又出尔反尔了呢?换一个说法就是,张曼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气,动了杀人之念呢?那原因就出在缓缓落下的青丝上。割一丝头发于我们没有什么,现代人谁不隔三差五剪个头发?但电影中的女子是古人,而古人的头发观念是有别于今人的。“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你现在伤了我的头发,伤了我的身,让我背了不孝的名分,我自然要生气要动杀机了。类似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也有,曹操发兵宛城时有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结果大家都非常小心,仔细地避让而过。没料到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这下怎么办?先是要求抹脖子,但执法官对照《春秋》,说刑不上大夫,结果曹操就手起剑落,割下一束头发说:“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所以说,《英雄》里的这一丝头发不仅是物质性的,它更是一缕文化的头发,这头发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是作者他不看重,是读者他看不懂。可惜的是,张艺谋那样有文化底蕴的、有文化担当的人,与我们渐行渐远——他后来拍的许多电影也是越来越没文化了。现在许多所谓的艺术家,一身铜臭,为迎合低级趣味,对下三滥的东西趋之若鹜,所以在下若是古代女子,一定哀怨地责备:“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如何让孩子喝好“文化的开口奶”,也即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把好文化关,是个很大的题目,文化的主体性,文化和道德,文化的融入、传承、发展、超越,理性的文化选择,如何看待当今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困惑和不良文化对下一代的冲击等等都是,其中有许多为我们教师力所不逮,但有些是我们可以也是应该有所担当的。其前提是通过学习和思考,让我们自己拥有一定的文化视野,比较敏锐的文化视觉,有内在的文化自觉,不然捕捉文化精神变革,梳理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帮助孩子进行理性的文化选择,展开文化对话,培养文化融通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用优秀文化来熏陶孩子,也就无从谈起。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310012)
文化的定义如斯,它的形成、显现和效用则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就是“潜移默化中养成,不经意间显露,重要时刻起决定作用”。 英文单词“culture”来自拉丁语“colore”,意为耕耘——中国有“百日耕耘,一朝收获”的成语,说明文化是在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它是生活教育的结果,不是单靠认知层面的知识教育获得的。比如你给人倒茶,右手快递到客人面前时,你的左手会去搭一下茶杯。这一搭不是茶杯捧不住了要用两只手,它没有物理功效,它是文化功效,表达的是对客人的尊敬。但如果有人问,你是什么时候养成、谁教你这种“文化”的?你还答不出来呢。如果再问,你在把茶端给客人时,思维上有要搭上“文化左手”的念头吗?没有,这个动作差不多是不经思维的、下意识的动作,这就叫“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可以是很玄妙的理论,但落实到日常举止上就是这样浅显,所以说文化是浸润于血、内化于骨的东西。清朝时候有民族歧视,满族人考试可以加分;汉族太庞大了,不敢歧视,不减分也不加分。但对别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就戴有色眼镜,比如彝族子弟,就不能考科举。考试无门,仕途又只能在这里,有人就假冒——那时候没有户口本,彝族子弟说汉语、穿上汉服,谁识得出来?但你混不进去,管门的有办法——他在门口放一盆滚烫的热水,让每一个进去的都洗脚。你不明白啊,考试怎么还先洗脚,哪门子事啊,但不理解也要执行,你就懵懵懂懂地脱鞋伸脚,脚受烫了,如果是汉人,就会“啊呀”地叫。管门的听见“啊呀”了就放行,但冒名汉人的彝族人受惊,他不叫“啊呀”,他下意识叫出来的是“阿支格”!立刻就被捉住,先庭杖三十,再赶到马路上去……这就是文化的“不经意间显露”。
文化的功效,“重要时刻起决定作用”,小而言之可以是一杯茶,你不会用“文化左手”,就会得罪客人,如果这个客人是招聘的老板,你的就业机会就泡汤,这样的人招去,办公室里端茶都不配。大而言之更不必说,文化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可以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我们的社会能否成功转型都和文化有极大的关系。人和人的竞争,到了最后剩下的就是文化层面的竞争。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竞争许多也都是文化的冲突和竞争,现代国家强盛更多地体现在文化的软实力上,美国的枪炮固然厉害,但好莱坞、可口可乐、NBA对世人的影响更大,这种侵入“润物细无声”,可以钻入整整一代人的心灵,让一个民族不知不觉就中了它的招。
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是文化教育,但当今的语文教育为人诟病,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过多着眼于认知层面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对教材中内含的隐性的文化、审美和语文表达方式上的妙秘关注太少。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开国大典》(人教版五上):“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呢?一般的文本解读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开国大典参加的人数很多、来自各行各业、大会很壮观等等。但这些都停留在字面上,是文本的表面信息,一目了然。里面还有一些是不推敲发现不了的、隐性的,也是很有趣的文化信息。我们知道,写这样的文字,排序很讲究,排在最前面的当然最重要,所以这里的次序是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也就是说,作者落笔时,他有个文化铺垫,但这个“文化”说白了就是“官本位”文化,谁官最大谁最重要,这个文化心理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排法,所以他着墨时差不多无需思量,下意识落到纸上。但如果摆到桌面上分析,问:“对一个国家来说,谁最重要?”作者肯定会说,人民啦——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好,你说得很对,那么你写的时候为什么不把人民排在第一?结果他就被问得哑口无言。
还不敢对这个作者齿冷,我们和他差不多也是“一丘之貉”。比如今天你要主持一个会议,是教育局长、校长、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加的一个大会,你主持的时候是怎么介绍的?“今天参加会议的,有教育局长、校长、全体教师和学生……”但别人问你:对一个学校来说谁最重要?你肯定说学生——我们天天在说“以生为本”,学生一天不来学校就要关门,教育局长三个月不来也没事。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把学生放前面?结果你也是哑口无言,当然你可以狡辩:这是习惯呀,由来已久,大家都这样啊……
对,这就是文化的特点,也是文化的力量。有时候文化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好坏,存在的就有它的合理成分。但应该指出的是,对某些所谓的真理,许多人抱的是“功利主义文化观”,用得着的时候我们就将它大旗一样地扯起来迎风招展,用不着时就卷着掖着不让人瞧见。它冠冕堂皇,我们熟视无睹,大家都过去了,但如果有了文化自觉和对文化的敏感,这样的东西就成了很有趣的狐狸尾巴。
回过来说,像《开国大典》第一段这样的文字,我们语文老师怎么教好呢?“参加的人数很多,来自各行各业,大会很壮观”,当然要教,这是基本的教学内容,背后的“官本位思想”提不提由你——无论怎么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脑子都会被这个思想侵蚀,这不是由老师决定的,而是由社会这只“大染缸”决定的。但我们可以借此让孩子关注文化,关注语文的秘妙,内容不变,但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呈现不同的意味。如果再来“读写结合”一下则更好,我们来改写一下:“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总数达三十万人……”这也可以啊,且是“以民为本”的进步文化垫底。再进一步的,你可以置换背景,进行仿写,现在有这么个全国性的庆典大会,由你来报道,你第一段该如何写、怎么个排序法?“工人”第一吗?教材中的时代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代,但现在工人在哪里?成草根了,不删也要排末位。那第一位排谁呢?我们不排主席,我们排“科学工作者”!我们的政府不是提倡“科学就是生产力”嘛,你看,作文的时代文化色彩就出来了……
学校的文化教育手段和途径众多,但影视文化应该是其中的一章。影视反映的生活面更广,内容更加丰富复杂,更富有文化气息,也因为感性、生动、形象,为学生们所喜闻乐见,也更能够接受。但当下的影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黄很暴力的文化也混杂其间,如果没有正确引导,让没有辨别能力的孩子全盘接受,也是贻害无穷。而这引导者首先自己就得有正确的文化观念,相当的文化涵养和文化能力——包括感知、分析文化的能力,甄别、选择文化的能力。引导者自己对影视文化不接触、不了解,也没有一双“文化的慧眼”,还好为人师,那于别人就是问道于盲。我们以张艺谋的《英雄》为例,《英雄》这个片子情节、画面、音乐都很不错,其中一些细节还充满着中国文化的氤氲之气。有一章写张曼玉和章子怡扮演的两个美女对打:在一片唯美的林子中,天地间黄叶纷飞,两个衣着鲜红的曼妙女子,一招一式对仗论剑。场景的美轮美奂,反差强烈的黄红搭配,精心设计的动作造型,使得本来难看的女人厮打显得舞蹈一般的优美。两人为男主角争风吃醋,但张曼玉资历老、武功好,不屑于和章子怡动手,所以她开始就说“我不跟你动手”。面对章子怡一味地死缠烂打,她见招拆招,好整以暇地应付。但后来不小心,章子怡狂乱飞刀,张曼玉俯首避过,但她的一缕头发被轻轻地削下。这时候有个特写的慢动作,那一缕青丝缓缓地落下,左上方是张曼玉凝视的眼神。这之后的张曼玉和此前判若两人,一边说“既然你要找死,我就成全你”,一边就重拳出击、痛下杀手,结果章子怡也果然中剑倒地,香消玉殒。青丝缓缓地落下张曼玉凝重的表情,这些在电影中都一晃而过,但于人物的情感逻辑发展却非常重要。不然我们会问:你不是说“我不跟你动手”,怎么后来又出尔反尔了呢?换一个说法就是,张曼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气,动了杀人之念呢?那原因就出在缓缓落下的青丝上。割一丝头发于我们没有什么,现代人谁不隔三差五剪个头发?但电影中的女子是古人,而古人的头发观念是有别于今人的。“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你现在伤了我的头发,伤了我的身,让我背了不孝的名分,我自然要生气要动杀机了。类似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也有,曹操发兵宛城时有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结果大家都非常小心,仔细地避让而过。没料到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践踏了庄稼,这下怎么办?先是要求抹脖子,但执法官对照《春秋》,说刑不上大夫,结果曹操就手起剑落,割下一束头发说:“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所以说,《英雄》里的这一丝头发不仅是物质性的,它更是一缕文化的头发,这头发如果没有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是作者他不看重,是读者他看不懂。可惜的是,张艺谋那样有文化底蕴的、有文化担当的人,与我们渐行渐远——他后来拍的许多电影也是越来越没文化了。现在许多所谓的艺术家,一身铜臭,为迎合低级趣味,对下三滥的东西趋之若鹜,所以在下若是古代女子,一定哀怨地责备:“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如何让孩子喝好“文化的开口奶”,也即如何在基础教育中把好文化关,是个很大的题目,文化的主体性,文化和道德,文化的融入、传承、发展、超越,理性的文化选择,如何看待当今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困惑和不良文化对下一代的冲击等等都是,其中有许多为我们教师力所不逮,但有些是我们可以也是应该有所担当的。其前提是通过学习和思考,让我们自己拥有一定的文化视野,比较敏锐的文化视觉,有内在的文化自觉,不然捕捉文化精神变革,梳理良莠不齐的社会文化,帮助孩子进行理性的文化选择,展开文化对话,培养文化融通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用优秀文化来熏陶孩子,也就无从谈起。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