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当年滂喜斋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e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煊赫一时的吴县潘家,正经历着风雨飘摇、内外逢忧的惨淡时光。这一年正月,主人潘祖年因腹疾就医沪上,遽然长逝。其时祖年“子孙先卒,嗣曾孙犹在襁褓”。悲痛之余,潘家人惊讶地发现,尽管没有得到族人许可,记载家族藏书精品的《滂喜斋藏书记》却已在几个月后不胫而走,风行肆中。更让潘家人不能忍受的是,刊行者陈乃乾,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但对自己印行此书的举动毫不隐讳,还在序言中对刚去世的潘祖年作了“后嗣不肖,不能绍述其业”的评价。这让吴中士大夫们也愤愤不平起来,纷纷来书诘责。可以想象,享受了数十年“诗书传家、冠冕吴趋”荣光的世家望族,面对的是怎样一种耻辱。
  滂喜斋,本是祖年兄长祖荫的藏书楼名。祖荫长祖年四十岁,历任工、刑、礼、兵等部尚书,是晚清重臣。而为政之余刻苦治学,喜藏金石、图书。支伟成曾在《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中说:“公幼好学,涉猎百家。尤喜搜罗善本书、金石碑版之属”,因此“滂熹斋所储,不以繁富相炫,顾多精品”。祖荫藏书印曰“分廛百宋,移架千元”,藏书之精且富,可见一斑。
  至于《滂喜斋藏书记》的成书,则不得不提到叶昌炽。叶是潘祖荫的同乡晚辈,始终对祖荫执弟子之礼,感情十分真挚,曾回忆道:“(潘)师开藩吾吴,奖掖寒暖,唯恐不及,昌炽受知最深。”作为《藏书纪事诗》的作者,叶氏又精通版本目录之学。因此当光绪癸未(1883)年祖荫丁忧家居,即聘请叶昌炽教授幼弟祖年,同时令其整理藏书。叶氏每读一书,潘祖荫就为他讲述刊刻源流及递藏原委,再由叶昌炽记述成文,汇编为两卷本《滂熹斋读书记》。祖荫身后无子,所藏金石图书并此《读书记》,遂归祖年保管。经过老师叶昌炽的许可,祖年在《读书记》的基础上“增补多则,改订三卷”,易其名为《滂喜斋藏书记》,并按照叶昌炽的意见,准备以潘祖荫的名义印行。正当雕刻已就,准备行世之际,样本恰为当时另一位著名学者缪荃孙所得。荃孙字筱珊,号艺风,也以版本目录之学名家,且与祖荫颇有交往,便按《藏书记》所载,来信索借宋刻本某种。祖年爱惜先人遗物,又惧借书者将接踵而至,所以没有答应缪氏请求,双方因此互有不快,而《藏书记》的面世,就此寝息。
  在图书大多公藏的今天,编纂一本近于“馆藏善本目录”之类的小册子,看上去似乎不是什么大事。而在图书仍属私藏的时代,刊刻这样的目录,往往会引起一些麻烦——特别是在有能力庇护这些藏品的主人死去之后。如果考虑到这点,潘祖年的吝于借书,惧于印书,也就情有可原。但有些事情并非潘家所能左右,按样本传抄的《藏书记》还是在藏书界流传开来,并最终出现了陈乃乾的印本。陈是浙江海宁人,此时正在上海与人合伙经营着一家书店。陈氏并非不知祖年的苦衷,但是在序言中,他振振有词地宣称:“藏书贵乎能读,物必聚于所好。苟不能读,则藏舟于壑,愚莫甚焉。”并以功臣自居:“念文勤(祖荫)累积之劳与夫鞠裳先生(昌炽)缀录之苦心,没而不彰,后死之责,敢昭告于二公之灵而刊传之。”对潘家主人,也是《藏书记》著作人之一的潘祖年,更是肆意抨击,毫不忌讳。文末还不忘加上极具挑衅意味的一句:“潘氏子其大怒所无惮。”
  一般而言,当盗印者遇见版权人的时候,是会自动偃旗息鼓的——不能说古人版权观念不强,我们甚至在宋代的刊本上就发现了类似版权声明的牌记——那么,陈乃乾为什么偏有如此胆量呢?或许我们可以从陈序的写作时间中找到答案。如果此文真如落款那样是在甲子(1924)冬写成的,此时潘祖年已经病入膏肓,虽一息尚存,而子孙先逝,后嗣乏人,宜乎陈氏藐视如无物,诚可自夸“大怒所无惮”了。不过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推测:前人为文,因为种种原因,多有补作的情况存在,往往不以真实的写作时间示人。陈氏刊行《藏书记》既在祖年骨灰未冷之时,而铅印本为工甚速,此序言的写作,也未必不在祖年黄土未干之际。或许将1925年的文字,署上1924年的时间,是否可以减轻一点“身后侵凌”的舆论压力呢?
  当然,这些猜测都已无从考证。不过陈氏铅印本的质量却实在不敢恭维。陈本问世以后,秘庋不宣的《藏书记》价值顿减。潘氏后人承厚、承弼兄弟对陈氏之序大为不满,家族荣誉感促使他们在三年之后取原稿本印行,是为潘编本。今天所能见到的《滂喜斋藏书记》就是这两个本子。两相对照,高下立判。例如:陈本将三国陆绩的名字写作陆续;唐伯虎的闲章“南京解元”成了“南北解元”;宋代著名学者刘敞字“原父”,讹为“原文”;“鸠工庀材”,写成了“鸠工庇材”;而《周礼》的经文“车为多”,也误为“车无多”;遗漏藏印按语的情况也有不少;而其他讹误舛乱之处更是触眼皆在,不忍卒读,也不烦详举。值得说明的是,这样一本错误百出的本子,却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被广陵古籍刊印社和中华书局据以影印,殊不可解。好在后出的《续修四库》本,以及200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柳向春点校本,选择的底本都是潘氏刻本。
  还有一个细节颇值玩味。在这两个本子的序跋中,都提到了繆荃孙借书一事。不过不论是给潘本作序的王季烈,还是潘承厚本人跋语,都没有直书艺风老人的姓名。大概是觉得学人之间虽有龃龉,而艺风毕竟是老师宿儒,时过境迁,没有必要再起事端。包容隐讳之苦心,息事宁人之态度,实可为后人法。相反,陈乃乾在序言中却一语点破缪氏名讳,如果联想起陈乃乾对缪氏的一贯态度,则适足令人齿冷。在张静庐所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中华书局1954年)一书中有陈氏《上海书林梦忆录》一文,时时流露出对繆荃孙的不满:“盖其临终时已预为其子售书计矣。昔人以鬻书为不孝,今筱珊之贻误乃如此。”“筱珊晚年以代人编藏书目录为生财之道,人亦以专家目之……然筱珊对于此事,实未经心,仅规定一种格式,属子侄辈依样填写而已。”此文写成,不少人对陈如此臧否前贤很不以为然,陈氏因此特意有一辩白见于文末,曰“艺风德高望重,其事业文章自有定评,非后生所愿妄谈”云云,然本书所录缪艺风《琉璃厂书肆后记》文后,即有陈氏跋语一则,则对于艺风事业文章正“谈兴方炽”:
  
  江阴缪筱珊太史校定诸书,每多脱误,为通人所讥;自撰《藏书记》,于宋明刻鉴别未确;著录之旧钞本有某氏手跋云云者,大半出写官传钞,尤不能免欺世盗名之嫌。然其爱书之笃一时无两,视世之伧夫暴富附庸风雅者,真不可以道里计也。乃逝世逾岁,坯土未干,而艺风堂藏书已为肆贾捆载以去。乃乾昔挹麈谈,倾逢摇落,百感交并。此《琉璃厂书肆后记》一卷,为太史未刻手稿,书贾临其家点书时所获,余取与李南涧先生前记合印之,以存书林掌故,亦以志予怀之怏怏也。乙丑中秋,海宁陈乃乾。
  
  在对繆荃孙大贬一通之后,又拿艺风和“伧夫暴富,附庸风雅”之流相比,虽扬而实抑。再看下文,原来陈氏念念不忘的正是艺风老人的遗书,但很不幸,有人捷足先登,于是只能怏怏于怀。对于艺风的未刊遗著,则又取来便印,至于是否得到老人后裔的同意,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古人常有以著述相托付的举动,但多见于师弟之间的薪火相传,受托者亦往往以此自勉:叶昌炽临去时,遗命将一切手稿归潘祖年保守;而祖年也不负重托,将叶氏遗著《奇觚庼文集》、《寒山志》、《辛日簃诗隐》独力校刊行世,且“所售书值,尽归叶氏”。陈乃乾业已认潘祖年为“不肖后嗣”,指繆荃孙为“欺世盗名”,既不受其托,复刻印其书,则不知“所售书值”归于何处矣。
  据说陈乃乾也是著名藏书家的后人,但他对于同时代的藏书家似乎并无好感。同样是在那篇《上海书林梦忆录》中,陈氏便数次断定“今日藏书家为不识书趣甚则目不识丁之富商大贾”。对于那些家道中落的文献大家,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得书经验:“旧家之气焰依然仍在,故其态度常在可卖可不卖、似卖与非卖之间,若不运用手腕,便无成交之望。”具体什么手腕语焉不详,但想一想滂喜斋和艺风堂后人的遭遇,也可略知一二了。
  或许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强烈的版权观念。《滂喜斋藏书记》的刊印风波,潘家除了自印家刻本以正视听之外,没有看到其他的举动。在那个时代,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象征着财富与地位,不过这种情形不久便成为了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潘家文物图书大多捐献国家,而潘氏兄弟中的承弼也进入上海图书馆,成为著名版本目录学家。至于陈乃乾,后来一生以书为业,主持过多个在新中国成立前享有盛誉的书店,编过不少有用的工具书,及门弟子也多有成就,新中国成立后还主持影印整理了许多要籍,也不愧学者之称。不过在“文革”中,陈乃乾也与潘承弼一样受到冲击,甚至被下放至浙江老家,1971年老死女儿家中。不知道晚年的他回忆年轻时的这桩往事,又有着怎样的唏嘘?
  我只能说,八十年后的今天,追溯恩怨已经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滂喜斋藏书记》,潘祖荫著,2007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28元)
其他文献
俄文本《赫鲁晓夫回忆录》(全译本)出版    2006年岁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压岁”大餐,这就是俄国“莫斯科新闻”信息公司1999年版俄文本《赫鲁晓夫回忆录》全译本的出版。全书精装三厚册,两百万字,定价一百九十八元,称得上是2006年度出版界唱大轴戏的巨著了。虽然2007年已经过去,至今尚未见到报刊(包括某些专业的读书报)上有什么关于这部书的出版报道或评价文章,京、沪、穗三地个别知名
一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革”中期时的事。当时社会混乱,经济凋敝,为了赚取一点外汇,武汉长江食品厂接到做出口饼干的任务。谁都知道,境外饼干品种如过江之鲫,要想争得一席之地,除了饼干本身的质量,包装装潢是能否打开一片天地的决定因素。当时什么都讲政治第一,省、市有关领导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将出口饼干一事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抓起来。包装装潢干系甚大,为此,省领导特批,将从日本进口的马
曾有显赫家世    在曾被打入另册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有一位叫毕倚虹(1892—1926),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振达,笔名几庵、清波、逐客、松鹰、娑婆生等。早年,袁克文(袁世凯次子)慧眼识珠,称毕倚虹为“小说无敌手”,有挽诗哀悼云:“绝代文章传小说,弥天泪语几人知。”甚为遗憾的是,这位三十四岁即告别人世的天才作家,如今提起来并没有几个人知晓,他的大部分著作积满灰尘,寂寞地躺在故纸堆里,无人问津,也
记得鲁迅说过这样的话,“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二要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近日就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浑身酸痛,懒得出门。闲来无事,拿起那本放在床头很有一段时间的《我的笔名》翻看起来。这本毛边本是编者董宁文先生送的。  编者董宁文先生爱用“闲览”、“闲阅”这样的字眼。“闲”暗含了读书的姿势、姿态的意味。在我是喜欢无拘无束趣味的读书
最近读了《上学记》,何兆武先生娓娓道来一个远去的、恍若隔世的故事,他在书中写道:“姚从吾先生那时候是北大历史系主任,可是我们当年都觉得姚先生口才不好,讲得不能令人满意,所以不想上他的课。姚先生还教一门史学方法,也是历史系的必修课,我就听过两堂,总觉得还不如自己借本书,一个星期就看完了。而且我知道,好多同学都不上他的课,姚先生也从来不点名,到了学期末,我们把同学的笔记借来看看,应付考试。可后来姚先生
现在,我们选编吴伯箫先生的散文,可能都不会忘记他的佳作《客居的心情》,这也是一篇我很欣赞的文章。  然而,这篇创作、初发表于1942年初的作品,作者本人好像一直有种异样的态度,迟迟任其飘零在集外,而不肯入编,1954年的《出发集》、1955年以及1979年增订的《烟尘集》、1963年以及1978年增订的《北极星》都是阙如,直至1982年去世那年出版的《忘年》才将其“收留”。  是因疏忽而遗忘?还是
刘广定先生《化学家谈红学》一文中谈到“‘茜雪’有关的问题”,对照了不同版本,认为“茜雪”可能是“茜云”之抄写错误,提出“究是‘茜雪’还是‘茜云’呢?”就实际情况而言,“茜云”才是正确的。盖雪无茜色,给丫环取名亦应合乎事理也。  我不赞同刘广定先生的这个意见。现将我的看法提出来,与刘先生商榷。  刘广定先生文中列举的各种抄本与茜雪有关的段落,第七回,除庚辰本和杨藏本外,其他各抄本均为“茜雪”;第四十
刘剑梅(以下简称梅):你把贾宝玉比成道中的基督和释迦牟尼。比成释迦,较好理解。释迦牟尼出家前是个快乐王子,但有佛性,最后终于告别宫廷。但基督的教义与佛教不同,也与曹雪芹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这该怎么解释?  刘再复(以下简称复):把贾宝玉比作未成道的基督,只是个比喻,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宝玉具有基督心肠,和爱一切人宽恕一切人的基督似的大爱大慈悲精神,并不是说,宝玉就是基督,所以我是留有余地说他还是“
和秦始皇一样,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不世出的皇帝。但由于专制制度的劣根性,在他晚年,竟卷入一场荒唐的宫廷流血惨剧之中。历史的局限性使他的雄才大略蒙上了阴影。  公元前91年,即汉武帝征和二年,在当时的京都长安,发生了一起造成数万人流血的大惨剧,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而被列为这一事件罪魁祸首的就是江充。  关于江充,不同的历史学家虽然从各个不同的度角出发,对其责难时有轻重,但基本的一点是相
周作人《儿童杂事诗》乙编第十八《高南阜》:    胶东名宿高南阜,文采风流自有真。  写得小娃诗十首,左家情趣有传人。    王仲三先生《周作人诗全编笺注》(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对此诗笺注道:“左家情趣有传人,此句极妙,既写南阜病废之后只能用左臂用笔的情况,故谓‘左家’,又说明其所写小娃儿童个个都天真活泼,聪明伶俐,并识情知趣,可作南阜的‘传人’。”  王先生对“左家情趣”及“传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