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览杂书病自愈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鲁迅说过这样的话,“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二要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近日就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浑身酸痛,懒得出门。闲来无事,拿起那本放在床头很有一段时间的《我的笔名》翻看起来。这本毛边本是编者董宁文先生送的。
  编者董宁文先生爱用“闲览”、“闲阅”这样的字眼。“闲”暗含了读书的姿势、姿态的意味。在我是喜欢无拘无束趣味的读书和读趣味的书的,这本《我的笔名》就陪伴了我近一周的休养。倚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把小刀,边裁边读,自得其乐。一张张轻轻地裁开,慢慢地翻阅。裁纸的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丝毫不亚于阅读本身。
  其实“闲”更是一种心态、一种趣味,而并非真的没有事情干。陈平原先生曾提倡要读文学等无用之书,说:“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为读书而读书,不为学位、不为应试,抛却功利自由自在地读书,才不失为读书的上乘境界。而这种境界其实是只有抱着一种闲览玩赏的自由心态时才可能接近或达到的。
  此书装帧得精致而不失大气厚重,颇有韵味。更有值得提及的题签艺术。有黄苗子先生的封面题签,王世襄先生的扉页题签,还有由贾植芳、忆明珠、冀汸、韩羽、来新夏、周退密等诸先生题写的辑封题签,这些书法都各有特色。书中文章还配以照片、书影、漫画,这都与文章内容相映成趣,图文互动,这是延续“我的”系列丛书的一贯风格的。
  翻阅《我的笔名》,在神清气爽、悠然从容之余,似乎还觉得少了些什么,果然,编者董宁文先生早已为读者着想了,一如他为人一样热情周到。他在简短的“编后记”中,就用了不少的篇幅抄录了有关钱钟书先生名字和流沙河先生笔名的由来,并说明了书中没有黄裳、流沙河二位先生文章的原因,以释读者之疑。
  然而没有黄裳先生的文章,毕竟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于是,我想起了自己一商榷文章《“黄裳”是“黄宗英的衣裳”吗?》。此文的写作是缘于桑农先生的一篇短文《是谐谑,不是称誉》(《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9月15日)。桑农先生在文中谈论了“黄裳”名字的由来。桑文在述及黄裳对黄宗英的爱慕之后,称:“黄裳本不姓黄,取笔名‘黄裳’,典出自《诗经》,字面义是‘黄的衣裳’,也含有陶渊明《闲情赋》所谓‘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之意”。桑文的意思是,所谓“黄的衣裳”就是“黄宗英的衣裳”。然而,桑文并没有说出这种说法的具体出处,只是笼统地谓:“当时,朋友间都知道这么回事”。我想,这恐有臆断之嫌。对此,我就撰文商榷,发表在《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6日第三版上。现摘录如下,不知能否对此遗憾起到一点点弥补的作用:
  
  黄裳青年时代对黄宗英爱慕是确有其事的,这种感情黄裳本人并不掩饰。他在1944年8月9日致黄宗江的信中说:“我过去没有遇到过淑女,遇见小妹(指黄宗英——笔者注),又为她当时那种风头所掩盖,无勇气上,岂真要由‘神女’来启蒙不成?”当年6月17日致黄宗江的信中又言:“可以说‘She is the most unforgetable girl that I have ever met’也。”
  虽然,黄裳曾对黄宗英一往情深,但这与“黄裳”笔名的含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能据此断言黄裳取“黄的衣裳”之义。遍查黄裳出版的集子,未见到这种说法的根据。黄裳笔名取自“黄的衣裳”的说法只是圈子内的传言,却从未得到黄裳本人的确认。笔者在今年6月12号参加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黄裳散文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上就看到一段颇有趣味的事情。在发言时,谢蔚明先生突然要给大家说一个关于黄裳笔名来历的秘密,即这个名字取自黄宗英的衣裳的意思(大意如此)。谢的语音未落,旁边的黄宗江先生立刻大嗓门的反驳这种说法,他说:黄裳这个名字本来是容鼎昌送我的,我没有接受,他就留给自己了。也就是说关于黄裳的笔名的来历至少有两种说法。读李辉先生编的《来燕榭书札》,在代序中谈及黄裳笔名来历取“黄的衣裳”之义时,李辉先生只是说这是他听过的“一个有趣的说法”,接着他又照录了黄宗江的解释:“我下海卖艺,他初赠我艺名曰黄裳,我以其过于辉煌,未敢加身于登台之际,他便自己用笔名登场。”黄宗江言黄裳这个名字过于辉煌,由此,似可推测容鼎昌起黄裳为名的本意可能更倾向于取“黄”这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尊贵、至高无上的意义,而与黄宗英无关。鉴于黄宗江与黄裳的亲密关系,应该说后一种说法更可征信。其实在这篇代序中,李辉也是取信第二种说法的。基于此,我想,桑文认定黄裳这个笔名就是因为对黄宗英的爱慕而取“黄的衣裳”之义,不妥当、不严谨,更有误导之嫌矣。
  
  用了这么长的引文,无非是想稍稍弥补一下缺憾,博诸同好一笑。然思及桑农先生在此书中也有大作《疑似笔名》,在此只能向他道一声得罪了。
  看完《我的笔名》,病已好了大半。听说《我的闲章》也即将付梓了,这大概也是一本值得期待的书,一本适合“养病”的好书。然而希望自己不要再在病中“闲览”,生病毕竟是一件受罪又费钱的事情,但愿自己平时也能多些读此种书籍的闲暇从容之心境。
  (《我的笔名》,董宁文编,岳麓书社2007年版)
其他文献
这孩子珍贵也尊贵,让我欲语踌躇,怕我的性格、气质、价值取向,伤害了我自己对他的喜爱甚至敬爱。  “子尤的名字是我起的,取自由的谐音。”妈妈柳红在《谁的青春有我狂》一书的前言中说:“我亲爱的儿子子尤是世界上最美、最真、最善、最有智慧、最有涵养、最有境界、最有趣味、最明事理的好孩子。”在子尤“化作星星飞上天”的二十四小时后,柳红妈妈将这样的文字置于儿子文集的挡头。  评说任何一个人都很难;评价一个孩子
写过《香椿》一文后,很多朋友都这么劝我:你不要守着宝山不识宝呀,像张充和这么一位硕果仅存的世纪老人,一身都是可以入书入画的故事,你可得要逮着空儿就去看看老人家,多听她讲故事。她的那些宝贵记忆,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就是一笔文化财富;毕竟是年过九旬的老人,带走了,就可惜了。  我跟张先生说,她直摇头:“我没有什么值得写的故事。好些年前,就有人说要给我写传记,被我一口回绝了。我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值得立传的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游戏、享乐和哗众取宠的时代,《小团圆》来了,像一朵当季的花非常适时地开了。对于读者来说,已经看过那么多繁花似锦的张氏文字和胡兰成的叙述,这本书的出现是多么的刺激!  最刺激的当然是情事和性事,这本书就是满足了所有张迷对于张爱玲的情事和性事的窥探。书中写了主人公九莉的三段恋情,让读者知道了:原来,张爱玲有那么多的情事,还堕过胎;原来,张爱玲对于胡兰成的感受是这样刻骨缠绵啊;原来,张氏
面对着苍茫的宇宙,人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且人类往往不能充分觉知他所生存的境况以及自身的能力,遂使生命陷溺于茫昧的偏执之中,其“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迷,也就会落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伤了。然而人生的茫昧不是必然的,在特殊的机缘,诸如生离之哀、死别之恸、贬谪之苦、富贵之幻等生活中突来的激荡下,往往能扯断生命与俗情间的脐带,使自己于天地寥廓、四顾茫然中有重新谛视生命的机会,而一场大梦,乃有醒觉之时。于是
胡适在抗战之前一直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中日冲突,一度也参与“低调俱乐部”的活动。对于和平的努力,他认为“无妨一试”,并且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所以也被戴上“主和派”的帽子。但是从“八·一三”沪战后,尤其是1938年9月出任驻美大使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胡适开始由主和转而主战,他到处发表演说,宣扬中国的抗战决心,争取美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他到任后发表的第一篇演说,题目便是《日本侵华之战》(Ja
说起丰子恺可能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子恺漫画”广为流传,在各类书籍多如瀚海的今天,他的画集仍为人们所喜爱而畅销,画作仍不断被各类报刊所登载,一如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子恺漫画”刚刚亮相时,他的友人朱自清所言:“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丰子恺的成就多方面,他集学者、画家与诗人于一身。历年
李辉在2009年2月18日《北京晚报》上发文质疑文怀沙生于1910年。认为“在2009年的今天,所谓‘百岁’老人,真实年龄应是八十八岁左右。”但从真实的历史事实分析,他这说法还是经不起推敲的。其理由如次:    一、“三十岁刚出头”,就最早诠释鲁迅旧体诗,是文怀沙生于1910年的铁证    以研究考证新文学诸问题严谨著称的龚明德在《新文学散札·鲁诗研究的奠基之书》(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中说:“
俄文本《赫鲁晓夫回忆录》(全译本)出版    2006年岁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了一部“压岁”大餐,这就是俄国“莫斯科新闻”信息公司1999年版俄文本《赫鲁晓夫回忆录》全译本的出版。全书精装三厚册,两百万字,定价一百九十八元,称得上是2006年度出版界唱大轴戏的巨著了。虽然2007年已经过去,至今尚未见到报刊(包括某些专业的读书报)上有什么关于这部书的出版报道或评价文章,京、沪、穗三地个别知名
一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革”中期时的事。当时社会混乱,经济凋敝,为了赚取一点外汇,武汉长江食品厂接到做出口饼干的任务。谁都知道,境外饼干品种如过江之鲫,要想争得一席之地,除了饼干本身的质量,包装装潢是能否打开一片天地的决定因素。当时什么都讲政治第一,省、市有关领导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系统各部门负责人,将出口饼干一事当作重大政治任务抓起来。包装装潢干系甚大,为此,省领导特批,将从日本进口的马
曾有显赫家世    在曾被打入另册的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有一位叫毕倚虹(1892—1926),江苏仪征人氏,原名毕振达,笔名几庵、清波、逐客、松鹰、娑婆生等。早年,袁克文(袁世凯次子)慧眼识珠,称毕倚虹为“小说无敌手”,有挽诗哀悼云:“绝代文章传小说,弥天泪语几人知。”甚为遗憾的是,这位三十四岁即告别人世的天才作家,如今提起来并没有几个人知晓,他的大部分著作积满灰尘,寂寞地躺在故纸堆里,无人问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