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缺失造成的学习困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造成学习困难。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教学内容对學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早有了一定程度的经验。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这一单元的知识,对平时生活中购物经历比较多的学生来说,学起来非常简单,但对于没有这方面经历或经历很少的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就有了困难,成了“学困生”。
在小学数学中,容易因为生活经验缺失造成学习困难的学习内容还有“千克、克、吨的认识”、“周长”、“年、月、日”、“可能性”等等,如何帮助因生活经验缺失而形成的“学困生”,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二点:
1、对于与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开学初就罗列出来,请家长就这些内容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多接触,积累生活经验,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2、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一对数学课堂中的“伴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减少“学困生”的产生。例如在教学“吨”这一概念时,我针对班里学生农村的多,家长搞货运的多,主要通过粮食的多少、车辆载重量的多少来帮助学生掌握“吨”。
二、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要求过高,偏离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大大高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的现象,例如“20以内加减法”按标准要求每分钟只要能完成8—10道题就可以了,可是几乎每位教师的要求都比这个要求高,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每分钟只能完成8—10道题的学生就已经是“学困生”了。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考试成绩在八十分以下的学生已经不多,但在教师眼中的“学困生”却在增多。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得第一,教师在巴不得个个学生都能考一百分,对所有的孩子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目标,而又在教学中把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制定的过高目标的学生当作“学困生”。例如一个学生每次数学考试都在七十几分、八十几分之间徘徊,按理说他已经基本上学会了该学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因为他的这个成绩在班中排名倒数,而成了教师眼中的“学困生”。因此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受到同学的嘲讽,受到家长的打骂。久而久之,这个学生上课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出错受老师的批评,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厌恶,成绩越来越差,从一个假“学困生”也变成了真“学困生”。
三、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
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在心理学上已经被证明,在很多场合人们却回避这一事实,但是这一客观事实是不以我们的好恶而能改变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在相同的基础和一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后5名学生计算速度只有全班平均的1/3左右。“心理学的测量表明,人的智力按正态分布。举例来说,在100个随机抽取的同岁儿童中,IQ在100——115的约有34人,IQ在85——100的也是约有34人。两者加起来是68人。在85分以下者约16人,在115分以上的也约是16人。” [1]对智力水平的差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体现,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同的教学要求,使用相同的教学时间,造成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针对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造成的“学困生”,在转化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内容上帮助他们降低难度。某些数学问题是非常抽象的,“学困生”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降低难度,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是帮助“学困生”学习的最好方法。例如可以举例子、动手做一做等。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要放慢速度,增加复习回顾的次数,重点处及时释疑。正常学生一节课能学完的内容,“学困生”往往需要几倍的时间,所以教师对他们不但在课内要多加以关注,而且在课外也要下足功夫,经常单独辅导。
3、对“学困生”要降低目标要求。在作业、测评、激励等方面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分类推进。例如在作业和测评中,对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可以对他们不作要求,在激励方面只要他们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进行表扬。
造成“学困生”的因素很多,根据有关研究,学习成绩和影响因素之间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
学习成绩=f(学习动机,原有知识,IQ水平) [3]
因此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还有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等,他人在这些方面的论述已经有很多,本文就不在重复。
最后,我认为解决“学困生”这个棘手的问题要抓住三个字,一是“早”,二是“准”,三是“恒”。
“早”就是发现“学困生”要早,不要等某个学生学习成绩落下一大截了才发现他学习上有困难,要从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情况,甚至表情上去发现学生学习上是否有困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对“学困生”要以“防”为主,在日常的教学中防止“学困生”的出现,防微杜渐,比等出现“学困生”再去转化要简单的多。
“准”就是要找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每个“学困生”的成因是不同的,有的“学困生”的成因可能还不止一个,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成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不能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违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然会事倍功半,取不到理想的效果。
“恒”就是转化“学困生”要有恒心。“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要天天做,日日做。小学生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学困生”转化工作容易出现反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做到不气恼、不灰心,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及时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小步前进,逐步避免反复,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份十分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才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皮连生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因为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造成学习困难。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教学内容对學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他们在生活中早有了一定程度的经验。例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这一单元的知识,对平时生活中购物经历比较多的学生来说,学起来非常简单,但对于没有这方面经历或经历很少的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就有了困难,成了“学困生”。
在小学数学中,容易因为生活经验缺失造成学习困难的学习内容还有“千克、克、吨的认识”、“周长”、“年、月、日”、“可能性”等等,如何帮助因生活经验缺失而形成的“学困生”,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二点:
1、对于与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开学初就罗列出来,请家长就这些内容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孩子多接触,积累生活经验,为后面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2、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它们成为一对数学课堂中的“伴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参与探索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减少“学困生”的产生。例如在教学“吨”这一概念时,我针对班里学生农村的多,家长搞货运的多,主要通过粮食的多少、车辆载重量的多少来帮助学生掌握“吨”。
二、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要求过高,偏离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在教学中,经常见到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大大高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的现象,例如“20以内加减法”按标准要求每分钟只要能完成8—10道题就可以了,可是几乎每位教师的要求都比这个要求高,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每分钟只能完成8—10道题的学生就已经是“学困生”了。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考试成绩在八十分以下的学生已经不多,但在教师眼中的“学困生”却在增多。家长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每次考试都得第一,教师在巴不得个个学生都能考一百分,对所有的孩子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目标,而又在教学中把一些不能达到老师制定的过高目标的学生当作“学困生”。例如一个学生每次数学考试都在七十几分、八十几分之间徘徊,按理说他已经基本上学会了该学的内容,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因为他的这个成绩在班中排名倒数,而成了教师眼中的“学困生”。因此他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受到同学的嘲讽,受到家长的打骂。久而久之,这个学生上课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出错受老师的批评,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厌恶,成绩越来越差,从一个假“学困生”也变成了真“学困生”。
三、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
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在心理学上已经被证明,在很多场合人们却回避这一事实,但是这一客观事实是不以我们的好恶而能改变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在相同的基础和一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后5名学生计算速度只有全班平均的1/3左右。“心理学的测量表明,人的智力按正态分布。举例来说,在100个随机抽取的同岁儿童中,IQ在100——115的约有34人,IQ在85——100的也是约有34人。两者加起来是68人。在85分以下者约16人,在115分以上的也约是16人。” [1]对智力水平的差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体现,对所有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同的教学要求,使用相同的教学时间,造成小部分学生学习困难。
针对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造成的“学困生”,在转化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内容上帮助他们降低难度。某些数学问题是非常抽象的,“学困生”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降低难度,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是帮助“学困生”学习的最好方法。例如可以举例子、动手做一做等。
2、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要放慢速度,增加复习回顾的次数,重点处及时释疑。正常学生一节课能学完的内容,“学困生”往往需要几倍的时间,所以教师对他们不但在课内要多加以关注,而且在课外也要下足功夫,经常单独辅导。
3、对“学困生”要降低目标要求。在作业、测评、激励等方面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分类推进。例如在作业和测评中,对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可以对他们不作要求,在激励方面只要他们有一点微小的进步就进行表扬。
造成“学困生”的因素很多,根据有关研究,学习成绩和影响因素之间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
学习成绩=f(学习动机,原有知识,IQ水平) [3]
因此引起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还有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等,他人在这些方面的论述已经有很多,本文就不在重复。
最后,我认为解决“学困生”这个棘手的问题要抓住三个字,一是“早”,二是“准”,三是“恒”。
“早”就是发现“学困生”要早,不要等某个学生学习成绩落下一大截了才发现他学习上有困难,要从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情况,甚至表情上去发现学生学习上是否有困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对“学困生”要以“防”为主,在日常的教学中防止“学困生”的出现,防微杜渐,比等出现“学困生”再去转化要简单的多。
“准”就是要找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每个“学困生”的成因是不同的,有的“学困生”的成因可能还不止一个,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成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果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教师不能抓准学生的心理特点,违反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必然会事倍功半,取不到理想的效果。
“恒”就是转化“学困生”要有恒心。“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要天天做,日日做。小学生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学困生”转化工作容易出现反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做到不气恼、不灰心,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及时给学生以鼓励,使他们小步前进,逐步避免反复,这样会使学生采取积极进取态度,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改变对数学的厌学态度,学习成绩提高会很快,使学困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形成良性循环。“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份十分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才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皮连生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