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22日上午九时,由敦煌研究院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的“《敦煌研究》出版100期座谈会”在兰州市宁卧庄宾馆举行。
出席这次座谈会的领导有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以及文化厅厅长马少青、文物局局长苏国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玉政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研究》创始人段文杰先生亦亲临现场。参加这次座谈会的还有马世长、陈国灿、黄克忠、赵和平、邓文宽、郑炳林、李并成、李重申、彭长城、杨士宏等省内外的敦煌学专家学者及期刊杂志的代表共一百多人。
座谈会由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纪新民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主编樊锦诗首先发言,她回顾了《敦煌研究》创刊及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敦煌研究》各栏目及刊发文章的情况,对历年来发表的学术成果作了总结,对期刊的发展和未来的使命作了展望。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在讲话中说:《敦煌研究》虽然只是一本期刊,但从80年代一直到今天,这个期刊所走过的道路,也可以说是敦煌研究院走过的路程和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敦煌研究院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把抢救、保护放在第一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敦煌研究的学人。正因为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出现、它的研究的深化,能为我们认识、利用、传承敦煌文化提供理论和史实方面的依据。励部长最后祝《敦煌研究》期刊越办越好。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苏国庆祝贺《敦煌研究》历年来取得的很好的成绩,感谢所有为此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希望以后此刊会办得更好。并欣然赋诗一首:“刊出百期岁蹉跎,风雨励磨奈若何。纵述石窟千年史,横说佛国故事多。栏目精彩学人爱,文章华实载史河。期刊方阵创双高,敦煌研究奏凯歌。”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玉政指出:《敦煌研究》自创刊以来,以刊发敦煌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敦煌学的最新资料、促进国内外敦煌学的研究、推动国际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以浓郁的敦煌文化特色和鲜明的学术风格始终瞄准敦煌学研究的前沿,在国际敦煌学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陈国灿先生说:近二十年的实践表明,发行了100期的《敦煌研究》,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不仅没有辜负老一代学者的期望,而且办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成为国际敦煌学领域里的一面大旗。其作用和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老一辈学者的期待。首先,《敦煌研究》一直发挥着推动我国敦煌学发展的作用。其次,《敦煌研究》推动了我国敦煌学者与国际敦煌学界交流;第三,《敦煌研究》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为我国敦煌学界队伍的扩大输送了人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认为,《敦煌研究》从创刊之后具有这样的一些优势:一是刊期多,二是注意刊发石窟艺术与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很多敦煌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敦煌石窟艺术和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快从《敦煌研究》上发表出来,这样便于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专家从《敦煌研究》上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敦煌研究》从创刊以来发表很多代表敦煌学各个学术领域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具有引导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发展、提升研究水平的作用。随着敦煌学研究深化和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敦煌研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的研究上,对中古西北区域史地和中外石窟艺术研究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最雄先生代表基金会向《敦煌研究》表示祝贺,并表示基金会希望通过这些公益活动(此次座谈会就是基金会资助的)有益于推动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的研究,激发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为弘扬敦煌文化做出贡献。
与会的专家学者除了对《敦煌研究》出刊百期表示祝贺,对《敦煌研究》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外,也对本刊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读者》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社长彭长城先生、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马世长先生、中国文物研究所黄克忠先生、文物出版社编审黄文昆先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胡小鹏先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进宝先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和平先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廷亮先生、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施萍婷先生、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先生、《文物》编辑部副主任李缙云先生等先后发言。马世长先生、黄克忠先生与王旭东先生倡议将双月刊变为月刊,并将保护专刊以每季一刊的形式固定下来;胡小鹏先生建议将石窟考古和石窟保护与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分开,办成两版;刘进宝先生希望多发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书评;赵和平先生建议要抓住增刊的机会,安排好增刊的内容,充分合理的利用增刊;施萍婷先生希望《敦煌研究》编辑部能够把敦煌研究院(所)成立前后的历史性文章收集整理出版,并把院内所做的重要工作记录下来。对来稿严格把关,提高刊物的编校质量。鼓长城先生和李缙云先生作为期刊杂志社的同仁,希望彼此之间多做交流,加强合作。
座谈会结束后,来宾参观了《敦煌研究》编辑部设在会场旁的历年来编辑出版物成果展。
下午与会代表一同到即将开馆的甘肃省博物馆参观。
《敦煌研究》期刊由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正式创刊。1986年,《敦煌研究》作为季刊定期公开发行。2002年以后改为双月刊,每一期120页,约20万字,为国内外学术界及时地提供新成果、新资料、新信息。至2006年底为止,本刊出版正刊100期,特刊7期,共发表敦煌学相关的各类文章2294篇,其中包括石窟考古与艺术方面论文696篇,历史文献方面论文867篇,石窟文物保护类论文187篇,其他相关资料、综述及信息稿件544篇,这些文章涉及到敦煌学的所有专业,对中国佛教考古、美术史研究、历史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民俗、古代科技、音乐舞蹈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敦煌研究》作为敦煌学研究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园地,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刊发敦煌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术资料和信息,促进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敦煌研究》目前的主要栏目有: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文献、敦煌史地、石窟保护等,此外,本刊还根据来稿情况增设其他一些相关专题,刊发敦煌学研究的各项成果。
到目前为止,《敦煌研究》在国家和省级的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1990年,本刊荣获甘肃省优秀社科期刊奖;1994年,在甘肃省首届社科期刊评级中被评为“甘肃省一级期刊”;199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199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同年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1999年,在第二届甘肃社科类期刊评级中被评为“甘肃一级名牌期刊”;1999年本刊再度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并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成为“全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2002年本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之列。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敦煌研究》以它的学术性、专业性受到了敦煌学界的好评。
出席这次座谈会的领导有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以及文化厅厅长马少青、文物局局长苏国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玉政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敦煌研究》创始人段文杰先生亦亲临现场。参加这次座谈会的还有马世长、陈国灿、黄克忠、赵和平、邓文宽、郑炳林、李并成、李重申、彭长城、杨士宏等省内外的敦煌学专家学者及期刊杂志的代表共一百多人。
座谈会由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纪新民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研究》主编樊锦诗首先发言,她回顾了《敦煌研究》创刊及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敦煌研究》各栏目及刊发文章的情况,对历年来发表的学术成果作了总结,对期刊的发展和未来的使命作了展望。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在讲话中说:《敦煌研究》虽然只是一本期刊,但从80年代一直到今天,这个期刊所走过的道路,也可以说是敦煌研究院走过的路程和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敦煌研究院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把抢救、保护放在第一位,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敦煌研究的学人。正因为敦煌学研究成果的出现、它的研究的深化,能为我们认识、利用、传承敦煌文化提供理论和史实方面的依据。励部长最后祝《敦煌研究》期刊越办越好。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苏国庆祝贺《敦煌研究》历年来取得的很好的成绩,感谢所有为此付出过辛勤劳动的人,希望以后此刊会办得更好。并欣然赋诗一首:“刊出百期岁蹉跎,风雨励磨奈若何。纵述石窟千年史,横说佛国故事多。栏目精彩学人爱,文章华实载史河。期刊方阵创双高,敦煌研究奏凯歌。”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李玉政指出:《敦煌研究》自创刊以来,以刊发敦煌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敦煌学的最新资料、促进国内外敦煌学的研究、推动国际敦煌学的发展为己任,以浓郁的敦煌文化特色和鲜明的学术风格始终瞄准敦煌学研究的前沿,在国际敦煌学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陈国灿先生说:近二十年的实践表明,发行了100期的《敦煌研究》,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不仅没有辜负老一代学者的期望,而且办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成为国际敦煌学领域里的一面大旗。其作用和影响也远远超出了老一辈学者的期待。首先,《敦煌研究》一直发挥着推动我国敦煌学发展的作用。其次,《敦煌研究》推动了我国敦煌学者与国际敦煌学界交流;第三,《敦煌研究》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为我国敦煌学界队伍的扩大输送了人才。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认为,《敦煌研究》从创刊之后具有这样的一些优势:一是刊期多,二是注意刊发石窟艺术与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很多敦煌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敦煌石窟艺术和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快从《敦煌研究》上发表出来,这样便于从事敦煌学研究的专家从《敦煌研究》上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进展。《敦煌研究》从创刊以来发表很多代表敦煌学各个学术领域最高水平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具有引导学术研究、推动学术发展、提升研究水平的作用。随着敦煌学研究深化和敦煌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敦煌研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的研究上,对中古西北区域史地和中外石窟艺术研究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李最雄先生代表基金会向《敦煌研究》表示祝贺,并表示基金会希望通过这些公益活动(此次座谈会就是基金会资助的)有益于推动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的研究,激发全民保护文物的意识,为弘扬敦煌文化做出贡献。
与会的专家学者除了对《敦煌研究》出刊百期表示祝贺,对《敦煌研究》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外,也对本刊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读者》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社长彭长城先生、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马世长先生、中国文物研究所黄克忠先生、文物出版社编审黄文昆先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胡小鹏先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进宝先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赵和平先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颜廷亮先生、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施萍婷先生、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先生、《文物》编辑部副主任李缙云先生等先后发言。马世长先生、黄克忠先生与王旭东先生倡议将双月刊变为月刊,并将保护专刊以每季一刊的形式固定下来;胡小鹏先生建议将石窟考古和石窟保护与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分开,办成两版;刘进宝先生希望多发表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书评;赵和平先生建议要抓住增刊的机会,安排好增刊的内容,充分合理的利用增刊;施萍婷先生希望《敦煌研究》编辑部能够把敦煌研究院(所)成立前后的历史性文章收集整理出版,并把院内所做的重要工作记录下来。对来稿严格把关,提高刊物的编校质量。鼓长城先生和李缙云先生作为期刊杂志社的同仁,希望彼此之间多做交流,加强合作。
座谈会结束后,来宾参观了《敦煌研究》编辑部设在会场旁的历年来编辑出版物成果展。
下午与会代表一同到即将开馆的甘肃省博物馆参观。
《敦煌研究》期刊由敦煌研究院的前身敦煌文物研究所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于1981年和1982年出版了试刊第一期和第二期,1983年正式创刊。1986年,《敦煌研究》作为季刊定期公开发行。2002年以后改为双月刊,每一期120页,约20万字,为国内外学术界及时地提供新成果、新资料、新信息。至2006年底为止,本刊出版正刊100期,特刊7期,共发表敦煌学相关的各类文章2294篇,其中包括石窟考古与艺术方面论文696篇,历史文献方面论文867篇,石窟文物保护类论文187篇,其他相关资料、综述及信息稿件544篇,这些文章涉及到敦煌学的所有专业,对中国佛教考古、美术史研究、历史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民俗、古代科技、音乐舞蹈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敦煌研究》作为敦煌学研究和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学术园地,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刊发敦煌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学术资料和信息,促进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敦煌研究》目前的主要栏目有: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文献、敦煌史地、石窟保护等,此外,本刊还根据来稿情况增设其他一些相关专题,刊发敦煌学研究的各项成果。
到目前为止,《敦煌研究》在国家和省级的期刊评比中多次获奖。1990年,本刊荣获甘肃省优秀社科期刊奖;1994年,在甘肃省首届社科期刊评级中被评为“甘肃省一级期刊”;1995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全国优秀社科学术理论期刊奖”;199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同年荣获首届“中国期刊奖”;1999年,在第二届甘肃社科类期刊评级中被评为“甘肃一级名牌期刊”;1999年本刊再度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并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成为“全国中文社科核心期刊”。2002年本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之列。2005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敦煌研究》以它的学术性、专业性受到了敦煌学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