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来源学生间的阅读动机存在差别。农村学生纯粹为乐趣而读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认为读书有助于了解生活环境的人数也较多;城镇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阅读目的的比例略高于乡村学生,为其他目标而阅读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学生;城镇学生的阅读量远高于乡村学生,但在阅读内容取向上无差异。本文分析阅读行为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可能联系,列出了弥合差异的几条措施。
【关键词】城镇学生;乡村学生阅读观念;阅读行为;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卷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内容约占50%。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受家庭、社会环境的显著影响,城市(镇)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于农村学生。这揭示了语文教育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也为语文教师提示了减小城乡生源阅读能力差异的努力方向。因此,有必要在一致的教学环境和相同的考查方式下,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成长背景(城镇或乡村)的关系,查找阅读态度、广度、深度和强度等与阅读能力的定量关系,以便有的放矢地制订分类教学指导计划,提高阅读板块的教学效率。
一、方法
将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16年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按户籍分为城镇和乡村两类,再分别从每类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表1)调查对象的阅读态度、广度、深度和强度,
二、结果
(一)城乡生源间阅读观念和阅读行为差异
总体来看,调查学生中阅读活动的第一目的是获得乐趣,其次是了解社会和自然,为认识自我和提高修养而读书的比例较低 (图1)。尽管如此,不同来源学生间的阅读动机仍存在差别,农村学生纯粹为乐趣而读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认为读书有助于了解生活环境的人数也较多;城镇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阅读目的的比例略高于乡村学生,为其他目标而阅读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学生。
(二)城乡生源阅读量比较
不管是乡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拥有课外读书计划或阅读书目的比例均极低,前者为1%,后者为4%。有8%的城镇学生了解因不同目的和内容而应采取不同阅读方法,乡村学生的相应比例则为5%。抽样学生入学前的课外阅读量受生源的显著影响(图2),有46%的乡村学生完整阅读过6—10本课外书籍,而有58%的城镇学生的课外图书阅读量超过20本。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取向,城镇学生选填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比例分别为68%、12%、13%和7%,乡村学生的相应比例为70%、9%、15%和6%,生源间趋势相同、差异不明显。有25%的城镇学生有阅读时做笔记或批注的习惯,乡村学生的这一比例为13%,差异显著。与人分享过阅读内容和体验的调查学生比例在生源间无明显差别,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6%和33%。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次抽样的200名学生以获得乐趣作为阅读目的的比例超过40%,远高于其他目的。这不同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的调查结果,那里的青少年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7年4月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国民的年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本文考察的200名学生中,大多数的阅读量未达到这一数值,而乡村学生比城镇学生的阅读量更低。
未重视阅读方法对阅读结果的作用、缺少读书计划,也是本次抽样调查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的目的在于汲取信息,若不能针对短期的应试目标和长期心智发展、人格健全目标而制订适合的阅读计划,学生的阅读活动很可能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阅读活动缺少规划,是本次抽样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乡村学生阅读成绩较低,则和他们较低的阅读量密切相關。为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学生开展关于阅读观念的讲座,使其全面理解阅读对于考试成绩、人生品质的意义;(2)为学生提供内容搭配合理的阅读参考书目,应特别注意乡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前期阅读基础的差异;(3)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其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要旨,并在阅读书目中做相应推荐;(4)建立督促、考察、交流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成果。
参考文献
[1]温红博,梁凯丽,刘先伟.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3).
[2]张改丽.随迁子女语文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潘爱兰.城乡中学生语文素养差距的案例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翟宣宣.河南省城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5]刘启营.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8).
[6]张贺.人均读书近8本[N].人民日报,2017-4-19.
作者简介:冯莉,女,1971年生,甘肃省靖远县人,中学语文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城镇学生;乡村学生阅读观念;阅读行为;阅读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卷中,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内容约占50%。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受家庭、社会环境的显著影响,城市(镇)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于农村学生。这揭示了语文教育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也为语文教师提示了减小城乡生源阅读能力差异的努力方向。因此,有必要在一致的教学环境和相同的考查方式下,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成长背景(城镇或乡村)的关系,查找阅读态度、广度、深度和强度等与阅读能力的定量关系,以便有的放矢地制订分类教学指导计划,提高阅读板块的教学效率。
一、方法
将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16年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按户籍分为城镇和乡村两类,再分别从每类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表1)调查对象的阅读态度、广度、深度和强度,
二、结果
(一)城乡生源间阅读观念和阅读行为差异
总体来看,调查学生中阅读活动的第一目的是获得乐趣,其次是了解社会和自然,为认识自我和提高修养而读书的比例较低 (图1)。尽管如此,不同来源学生间的阅读动机仍存在差别,农村学生纯粹为乐趣而读书的比例高于城镇学生,认为读书有助于了解生活环境的人数也较多;城镇学生以提高学习成绩为阅读目的的比例略高于乡村学生,为其他目标而阅读的比例远高于乡村学生。
(二)城乡生源阅读量比较
不管是乡村学生,还是城镇学生,拥有课外读书计划或阅读书目的比例均极低,前者为1%,后者为4%。有8%的城镇学生了解因不同目的和内容而应采取不同阅读方法,乡村学生的相应比例则为5%。抽样学生入学前的课外阅读量受生源的显著影响(图2),有46%的乡村学生完整阅读过6—10本课外书籍,而有58%的城镇学生的课外图书阅读量超过20本。对于课外阅读的内容取向,城镇学生选填文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比例分别为68%、12%、13%和7%,乡村学生的相应比例为70%、9%、15%和6%,生源间趋势相同、差异不明显。有25%的城镇学生有阅读时做笔记或批注的习惯,乡村学生的这一比例为13%,差异显著。与人分享过阅读内容和体验的调查学生比例在生源间无明显差别,城镇和乡村学生的比例分别为36%和33%。
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次抽样的200名学生以获得乐趣作为阅读目的的比例超过40%,远高于其他目的。这不同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的调查结果,那里的青少年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修养为阅读的主要目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于2017年4月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国民的年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本文考察的200名学生中,大多数的阅读量未达到这一数值,而乡村学生比城镇学生的阅读量更低。
未重视阅读方法对阅读结果的作用、缺少读书计划,也是本次抽样调查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的目的在于汲取信息,若不能针对短期的应试目标和长期心智发展、人格健全目标而制订适合的阅读计划,学生的阅读活动很可能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综上所述,阅读活动缺少规划,是本次抽样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乡村学生阅读成绩较低,则和他们较低的阅读量密切相關。为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学生开展关于阅读观念的讲座,使其全面理解阅读对于考试成绩、人生品质的意义;(2)为学生提供内容搭配合理的阅读参考书目,应特别注意乡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前期阅读基础的差异;(3)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其掌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的要旨,并在阅读书目中做相应推荐;(4)建立督促、考察、交流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成果。
参考文献
[1]温红博,梁凯丽,刘先伟.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3).
[2]张改丽.随迁子女语文阅读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潘爱兰.城乡中学生语文素养差距的案例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翟宣宣.河南省城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5]刘启营.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5(8).
[6]张贺.人均读书近8本[N].人民日报,2017-4-19.
作者简介:冯莉,女,1971年生,甘肃省靖远县人,中学语文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