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的确,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又何谈理解,何谈说话呢?朗读能加深句子的理解,增强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种作用。在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在读中品味语文的味道。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还要发出声音,“读得字字响亮”。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读”是语文教学的载体,经过口语的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切地领略其内在的精微之处。经过反复的回味、咀嚼,文本中蕴藏和潜在的绮情妙理、真知真义、声律韵致,就会渐次展开。恰如游山玩水,经过曲径通幽,看到柳暗花明的奇观。真正做到朱熹所说的“使其所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是读出了语文的味道来了。
二.在朗读中激发兴趣,发现美
“单元提示”是学习一个单元课文的入口处,它指出一个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方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多彩四季”:“‘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这一小段的单元提示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学过的内容,可谓高屋建瓴。而且这些语段很有文采,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古诗文讲究语体美、意境美、音调美、气韵美,在朗读中能参透更加丰富的内容,发现美的韵致。
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如《十三岁的际遇》文笔精美,情感丰富,时代感强烈,学生诵读这样的文章,能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灵感。“旧书常诵出新意”。又如《再别康桥》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清新的语言,流动的画面,深挚的感情。都能引起我们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
三.在朗读中揣摩语言,理解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上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桥梁,只有通过品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枣核》,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到要枣核原来是为了种枣树,枣树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是思乡之情的集中体现。几颗枣核,原来蕴涵的是无限深情。
特别是语言艰深的文章,或者文章的精华部分,更需要精读,反复揣摩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有时甚至需要逐字逐句地揣摩。只有认真的朗读才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意图。如《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那段:“……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结合背景了解当时的国情,读出那种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厌恶之情。
四.在朗读中启发想象,沟通心灵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进佳境,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甚至是小说都可以在朗读中激发想象,和作者产生共鸣,碰撞思维的火花。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通过朗读可以领会到许多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在诵读中跟踪作者的思想想象的轨迹,丰富内容。如李煜的《西江月》在反复的朗读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词人,一个人在深锁的庭院中无言走上西楼,神情凝重,步履沉重,一弯残月映照着词人孑然身影。一起感受离乡去国的锥心之痛。
吟诵诗词慢慢读,注意节奏、速度、轻重、表情。可达到领略诗词意境的韵味、情致。散文同样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和作者接近,对话。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在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位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的肥胖的父亲的背影,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这样的文章读来怎能不激起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发现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的感情。细腻而简练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力有效地调动起来。
总之,朗读是让语文课回归本位。朗读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要力求造成一种“情境”,这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就应充分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把朗读作为一种享受,从享受中体验感情,品味精妙。相信只有以品读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味道中,才能真正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安艳霞,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还要发出声音,“读得字字响亮”。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读”是语文教学的载体,经过口语的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切地领略其内在的精微之处。经过反复的回味、咀嚼,文本中蕴藏和潜在的绮情妙理、真知真义、声律韵致,就会渐次展开。恰如游山玩水,经过曲径通幽,看到柳暗花明的奇观。真正做到朱熹所说的“使其所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是读出了语文的味道来了。
二.在朗读中激发兴趣,发现美
“单元提示”是学习一个单元课文的入口处,它指出一个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方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多彩四季”:“‘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这一小段的单元提示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学过的内容,可谓高屋建瓴。而且这些语段很有文采,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古诗文讲究语体美、意境美、音调美、气韵美,在朗读中能参透更加丰富的内容,发现美的韵致。
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如《十三岁的际遇》文笔精美,情感丰富,时代感强烈,学生诵读这样的文章,能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灵感。“旧书常诵出新意”。又如《再别康桥》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清新的语言,流动的画面,深挚的感情。都能引起我们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
三.在朗读中揣摩语言,理解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上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桥梁,只有通过品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枣核》,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到要枣核原来是为了种枣树,枣树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是思乡之情的集中体现。几颗枣核,原来蕴涵的是无限深情。
特别是语言艰深的文章,或者文章的精华部分,更需要精读,反复揣摩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有时甚至需要逐字逐句地揣摩。只有认真的朗读才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意图。如《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那段:“……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结合背景了解当时的国情,读出那种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厌恶之情。
四.在朗读中启发想象,沟通心灵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进佳境,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甚至是小说都可以在朗读中激发想象,和作者产生共鸣,碰撞思维的火花。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通过朗读可以领会到许多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在诵读中跟踪作者的思想想象的轨迹,丰富内容。如李煜的《西江月》在反复的朗读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词人,一个人在深锁的庭院中无言走上西楼,神情凝重,步履沉重,一弯残月映照着词人孑然身影。一起感受离乡去国的锥心之痛。
吟诵诗词慢慢读,注意节奏、速度、轻重、表情。可达到领略诗词意境的韵味、情致。散文同样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和作者接近,对话。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在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位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的肥胖的父亲的背影,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这样的文章读来怎能不激起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发现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的感情。细腻而简练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力有效地调动起来。
总之,朗读是让语文课回归本位。朗读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要力求造成一种“情境”,这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就应充分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把朗读作为一种享受,从享受中体验感情,品味精妙。相信只有以品读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味道中,才能真正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安艳霞,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