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品出语文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wuy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说过:“学语文,首先把课文读好,才能体会语文味,真正感受语文。课文读好了,说话就流畅了,写文章就有顺序了。”的确,如果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又何谈理解,何谈说话呢?朗读能加深句子的理解,增强语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了这种作用。在读中品味语言的魅力,在读中品味语文的味道。
  一.在朗读中把握文意,提升语感
  朱熹提倡读书“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说,不仅要看到字形,领悟含义,还要发出声音,“读得字字响亮”。为什么需要这样?因为“读”是语文教学的载体,经过口语的反复朗读,就能更深切地领略其内在的精微之处。经过反复的回味、咀嚼,文本中蕴藏和潜在的绮情妙理、真知真义、声律韵致,就会渐次展开。恰如游山玩水,经过曲径通幽,看到柳暗花明的奇观。真正做到朱熹所说的“使其所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是读出了语文的味道来了。
  二.在朗读中激发兴趣,发现美
  “单元提示”是学习一个单元课文的入口处,它指出一个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方法。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提示“多彩四季”:“‘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是古时候一个孩子写的一首咏四季的诗。……”这一小段的单元提示可以让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俯瞰学过的内容,可谓高屋建瓴。而且这些语段很有文采,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古诗文讲究语体美、意境美、音调美、气韵美,在朗读中能参透更加丰富的内容,发现美的韵致。
  教材中的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如《十三岁的际遇》文笔精美,情感丰富,时代感强烈,学生诵读这样的文章,能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激发灵感。“旧书常诵出新意”。又如《再别康桥》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清新的语言,流动的画面,深挚的感情。都能引起我们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
  三.在朗读中揣摩语言,理解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上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所有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桥梁,只有通过品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枣核》,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到要枣核原来是为了种枣树,枣树是故乡的象征,种枣树是思乡之情的集中体现。几颗枣核,原来蕴涵的是无限深情。
  特别是语言艰深的文章,或者文章的精华部分,更需要精读,反复揣摩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有时甚至需要逐字逐句地揣摩。只有认真的朗读才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意图。如《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那段:“……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结合背景了解当时的国情,读出那种对清国留学生的讽刺和厌恶之情。
  四.在朗读中启发想象,沟通心灵
  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渐进佳境,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甚至是小说都可以在朗读中激发想象,和作者产生共鸣,碰撞思维的火花。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通过朗读可以领会到许多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在诵读中跟踪作者的思想想象的轨迹,丰富内容。如李煜的《西江月》在反复的朗读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词人,一个人在深锁的庭院中无言走上西楼,神情凝重,步履沉重,一弯残月映照着词人孑然身影。一起感受离乡去国的锥心之痛。
  吟诵诗词慢慢读,注意节奏、速度、轻重、表情。可达到领略诗词意境的韵味、情致。散文同样要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和作者接近,对话。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们在朗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位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的肥胖的父亲的背影,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动。这样的文章读来怎能不激起学生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发现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的感情。细腻而简练的语言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力有效地调动起来。
  总之,朗读是让语文课回归本位。朗读的过程,就是“意会”的过程。要力求造成一种“情境”,这正如朱熹所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如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就应充分朗读文质兼美的文章。把朗读作为一种享受,从享受中体验感情,品味精妙。相信只有以品读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味道中,才能真正闪耀出夺目的光彩。
  安艳霞,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其他文献
中学诗歌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性,是所有文学作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教学在分析句式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把握。笔者根据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对诗歌教学颇有心得和体会。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咀嚼句式语言,把握诗歌主题  古人说:“诗言志”,“言”指的是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观点、志气及人生感悟等。在古诗中可以知道作者的生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古诗之所以被称作古
时下,语文课堂中朗读之声不绝于耳,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时,往往过分注重读的声音、形式、技巧的指导,而忽略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其实,默读与朗读在文本阅读中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先有默读的理解揣摩,而后才有朗读的慷慨激昂,只有先用心的默读,在默读时用心揣摩、感悟,才能在朗读中将自己理解、感受用声音诵出来,进而读出文中的形象、情感和神韵。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默读和朗读,两翼并
创新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标志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确立和持久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形式创设情境,营造创新氛围。就是给学生提供思维的广阔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并总结规律,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刨根究底的欲望,以适应创新学习的需要。  例如教学《
读叶弥的小说,总是不由得会想起“荒诞”这个词,在糅合着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的叙述中,那些略显偏执、乖谬的人物总是隐隐传达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因素,他们的存在像一面诡异的镜子映照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之下无所不在的荒诞。就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描述的:“当一个世界可以用一般的理论方式来解释时,即使这种解释有其失误的一面,这个世界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熟悉的。但是,当一个世界突然失去了幻想和光明,人们
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基本上是纯农家子弟,受现实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学生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少,影响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口语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狭隘的交际面严重妨碍着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父辈朴实、厚道的性格在他们个性发展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爱说话,不敢说话,缺乏自信心,不愿与人交流成了严重的通病。而且我们的学生由少年向青年的心理转换,也增加了学生的羞涩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对语文漠然视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语文学习不认真,抱着“学不学一样”的心态,上课时无精打采,漠然视之,对课后的语文作业也是听之任之,不想做就放弃,尤其是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自以为语文是一本“不变的万年历”,只要过去学得好,现在可以放一放,因此,语文被学生们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认为学得再好也没数理化有用,还得依靠数理化提高分数,即便是不学,语文分数也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历来有很多学生不喜欢。面对语文的“博大精深”,学生说高深难懂;直视语文的“包罗万象”,学生说无从下手。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学习仍然处在被动中。究其因,初中阶段,如果用三年的时间仅限于六本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且不说容量小、知识面狭窄、缺乏趣味性,也更谈不上学生能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了,学生天天重复着无可创新的旧事,厌学也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文章用语什么时候可以繁,什么时候可以略,是很有讲究的;在我们使用的各种版本的語文课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现举几例,与大家共赏。  1、用墨如泼,以繁胜简,痛快淋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精妙之处在“拳打”之上。鲁提辖三拳打死凶横无理欺小凌弱的“镇关西”,这三拳作者极尽繁之妙,写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
“瘦”字在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愁苦之情,即悲情美;同时分析它在古诗词中表现的气骨美,即遒劲有骨力。本文通过分析以“瘦”入文的经典诗词,深入挖掘“瘦”字的深刻内涵。  在古代诗歌中,有一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它就是“瘦”字,比如“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李凭箜篌引》)、“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王友早就忘记了他拿到别人的第一张名片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那是一个什么人,什么身份,什么模样等等,都记不得,甚至是男是女都想不起来了。没有了一丁一点的印象。后来他也曾努力地回忆过,却是徒劳。他问了问身边年纪较长的人,社会上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名片的,结果谁也说不准,有人说好像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也有人说好像更早一点,或者好像更晚一点。其实这都无关紧要。从前谁都没见过这东西,可是自从流行起来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