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也应有新常态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经济发展新常态简单地说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也应有新常态,其核心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回归教育本质。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 教育绝不应该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枷锁和禁锢,教育应回归到“人”的本原上来,让“人”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做到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与个性,解放学生的身心,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想象、创造,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智。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重视内涵提升。教育新常态下的学校管理不应再侧重于硬件建设和规模扩张,而应致力于追求教育的价值重塑和内涵超越。学校应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凝练先进的学校文化;应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应建设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应打造体现 “学生为中心、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应形成根植于学校历史、现实、未来的文化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追求绿色质量。爱因斯坦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因而,新常态下的教育应不再以“分”为向导、以“考”为法宝、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是要基于“人”的哲学思考与追问,把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公民作为己任。要着力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绝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质量”;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优化教学方式。新常态下的教育,不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不是让每个学生去适应同一种教育方式,而是要以灵活的、智慧的教育方式去适合每个学生。要将“工业化生产”的教育方式改变成“农民种田”的方式,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顺其自然,绝不揠苗助长,绝不急功近利,绝不用压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育学生。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运用多元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应当是激励人、发展人、发现人,而不是筛选人、限制人、淘汰人。学校应该为学生拓展更大的学习空间,提供更多的自主发展机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看“冷冰冰的分”,而应更多关注“活生生的人”。学校应把学生的品德看得比分数更重要,把成人看得比成才更重要,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我们应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充分挖掘、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校长)
其他文献
针对无线小区自组织网络节点连接性不高的问题,在网络节点所处的平面上引入空间约束机制,通过加入位置信息和增大平面以降低网络节点间干扰的方法来减小网络总干扰。分析了网络源节点的广播成功率,计算了网络节点的空间位置下界,并分别就单数据流和多数据流的情况下网络的有效性加以讨论。实验仿真表明,这种新型的网络拓扑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相关性能。
<正>课改催生了太多的理论和实践专家,课改催生了太多的教学模式,课改也成就了不少的学校典型。宜兴市实验学校也是,而且是典型中的"另类"。该校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王俊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教育学视角下的智慧,就是"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朱永新语)教育智慧的本质就是让学生生命觉醒、思想解放和个性张扬,最终
班级纪律不好,两名教师用了如下不同的处理方法:一位教师为了弄清缘由,在班上安插了"眼线"及时向教师报告,结果教师如愿掌握了"情报",处理了一批学生,班级纪律是安定了,但是学生间
教学忙,教育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有不少人致力于为教师寻找“解乏”的妙法、智策。依我看,“解乏还需‘患乏’人”,最终能不能走出职业倦怠,取决于我们自身。  我献一计,或许对广大教育同仁不无裨益:无妨学会“闭目养神”。  我们是需要不时“闭目”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许多人的工作常态,超负荷运转使大家身心俱疲,心力交瘁。“闭目”能让我们小憩片刻,缓口气,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蓄积一点用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