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板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板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性,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又是教学目的体现。因此,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育 提纲式板书 图标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问题式板书
教师站在讲台上,在一定意义上宛如演员站在舞台上一样,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调动各种手段,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板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
板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简明概括,既是教材的内容提要,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为教师的讲课提纲和学生的复习提纲。其次在于它的直观性,它直接作用于学生视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教师的讲授与板书配合使用,学生抬头可见,低头可记,耳闻目睹,获得的知识分外深刻。另外,板书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又是教学目的体现。因此,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板书的形式也不同。初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板书形式有四种;提纲式板书 、图表式板书、图示式板书、问题式板书等。
一、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以事物发展进程为线索,将教材要点浓缩成提纲,采用小标题形式,按顺序、分层次排列出来。
提纲式板书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紧扣教材,其基本线索与教材的编排体例大致相同,课堂上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课后便于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复习。第二,在课题统帅下,便于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第三,层次分明,易于从板书中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提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该板书形式具备这些优点,使其成为课堂上运用最能普遍、最广泛的板书形式。如初中《中国历史》第24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可设计以下板书:
文化运动
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尊孔复古反动政策。帝国主义兴风作浪。
2、新文化运动兴起 时间:1915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主要阵地:《新青年》
内容: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爱国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拒绝。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
3、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发展标志: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
4、步胜利。
5、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世界影响
二、图表式板书
图表式板书是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编排整理,用表格的形式系统归类或综合比较,将来龙去脉和各种关系条理地展现出来。它一般又分为统计表、文字表、比较表、年表等。如:
(一)“二战”中的大事年表
(二)新航路开辟简表
这种板书的优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使人过目不忘。第二,能够展现历史发展进程中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关系,易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三,把事物间的异同明显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较,掌握历史概念。
三、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用简单图示结合文字注记,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形象的展示的一种板书方式。这种板书节省文字,简明生动,直观性强,便于记忆。如,讲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可设计如下图示:
四、问题式板书
问题式板书是把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编成一系列问题,按顺序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问题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师生互动逐一解决,完成该课教学任务课的板书方式。这种板书形式在上课伊始即将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明确地交给学生,针对性强,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它适用于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的班级。如,《初中历史》第三册第18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可列如下板书:
一、武昌起义是在怎样的形式下爆发的?说出起义的时间和主力。
二、简要叙述武昌起义的过程。
三、中华民国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何时、由谁颁布的?
为什么说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五、袁世凯是怎样窃取革命果实的?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怎样?它为什么失败?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上亲手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板书应给人一种美感。板书的设计要布局合理,结构新颖,排列整齐匀称,错落有序,字迹要规范整洁;色彩要醒目而不杂乱。
总之,以上是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板书形式。随着新的教学理论的不断运用,新的板书形式还会应运而生,历史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拘一格,我们的历史教育水平才能登上一个新台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历史教育 提纲式板书 图标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问题式板书
教师站在讲台上,在一定意义上宛如演员站在舞台上一样,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调动各种手段,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板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重要教学手段,是一种简便而又有效的直观教学形式。
板书艺术在历史教学中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简明概括,既是教材的内容提要,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为教师的讲课提纲和学生的复习提纲。其次在于它的直观性,它直接作用于学生视觉,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痕迹。教师的讲授与板书配合使用,学生抬头可见,低头可记,耳闻目睹,获得的知识分外深刻。另外,板书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思路,又是教学目的体现。因此,精心设计板书,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教材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板书的形式也不同。初中历史课堂上常用的板书形式有四种;提纲式板书 、图表式板书、图示式板书、问题式板书等。
一、提纲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是以事物发展进程为线索,将教材要点浓缩成提纲,采用小标题形式,按顺序、分层次排列出来。
提纲式板书的主要优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紧扣教材,其基本线索与教材的编排体例大致相同,课堂上便于学生学习新知识,课后便于学生结合教材进行复习。第二,在课题统帅下,便于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第三,层次分明,易于从板书中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提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该板书形式具备这些优点,使其成为课堂上运用最能普遍、最广泛的板书形式。如初中《中国历史》第24课《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可设计以下板书:
文化运动
1、背景:北洋军阀统治,尊孔复古反动政策。帝国主义兴风作浪。
2、新文化运动兴起 时间:1915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主要阵地:《新青年》
内容: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爱国运动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合理要求遭拒绝。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
3、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发展标志: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
4、步胜利。
5、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无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世界影响
二、图表式板书
图表式板书是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合乎逻辑的编排整理,用表格的形式系统归类或综合比较,将来龙去脉和各种关系条理地展现出来。它一般又分为统计表、文字表、比较表、年表等。如:
(一)“二战”中的大事年表
(二)新航路开辟简表
这种板书的优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使人过目不忘。第二,能够展现历史发展进程中多层次、多角度的网络关系,易于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三,把事物间的异同明显地展示出来,便于学生比较,掌握历史概念。
三、图示式板书
图示式板书是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用简单图示结合文字注记,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形象的展示的一种板书方式。这种板书节省文字,简明生动,直观性强,便于记忆。如,讲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可设计如下图示:
四、问题式板书
问题式板书是把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编成一系列问题,按顺序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问题阅读教材,然后通过师生互动逐一解决,完成该课教学任务课的板书方式。这种板书形式在上课伊始即将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明确地交给学生,针对性强,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它适用于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的班级。如,《初中历史》第三册第18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可列如下板书:
一、武昌起义是在怎样的形式下爆发的?说出起义的时间和主力。
二、简要叙述武昌起义的过程。
三、中华民国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何时、由谁颁布的?
为什么说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五、袁世凯是怎样窃取革命果实的?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怎样?它为什么失败?
板书是教师在课堂上亲手创造美的过程,因此板书应给人一种美感。板书的设计要布局合理,结构新颖,排列整齐匀称,错落有序,字迹要规范整洁;色彩要醒目而不杂乱。
总之,以上是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板书形式。随着新的教学理论的不断运用,新的板书形式还会应运而生,历史教师只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拘一格,我们的历史教育水平才能登上一个新台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