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更加开放,班主任面对的学生越来越自主化、个性化,加强班集体建设的任务也就越来越艰巨。笔者认为,班集体应该充满爱心、注重人格互动、有效运用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向往和激情。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正确、健康的集体压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具有竞争与合作精神,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爱”是形成和谐班集体的前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 ,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没有爱心是不可能的。教师要言传身教,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道理。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就会主动提出照顾有困难的学生,这就是爱的感染力。教师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在他的生活中,不断地体验人与人之间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等美好感情,进而逐渐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由于这种认识和信念有着坚实的思想感情基础,学生不仅会由单纯接受别人的爱,转变为对同学、老师、父母的爱,而且还会形成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和信念,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班集体才是和谐、牢固的。
人格平等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动力源泉
19 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教育力量。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所以,班主任的人格和表率作用,影响着集体核心的形成,影响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影响着班级正确舆论和良好纪律的形成。只有班主任自身做好了,才能服“众”,才能管好班,教好书。
因此,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始终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班级的主人,做到认真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决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萌发了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良好的班集体就容易形成。集体意识产生后,再经过不断强化,就会成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即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个道德意识仍将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竞争与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德育管理心理学认为,学校的班集体是学校组织中最基本的集体,是一个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集体,在集体中人际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人际影响是研究人们相互影响的基本的心理方式,如社会干扰、模仿、暗示、感染、从众、服从等。下面从集体心理及人际影响作用来谈谈管理班级的体会和认识。
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向往和激情。班集体怎样才能焕发朝气、吸引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学生呢?这需要班主任抓住每次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活动中。再适时适量地组织一些校外活动,效果会更佳,例如:多举行野外郊游活动,学生离开自己的家庭、学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依靠或求助于集体的力量。如果集体及时地满足每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学生们会亲身体验到一种不同于平时生活经历的新奇感。
当然,教师只从心理上影响学生是不够的,只有当不断地给予、不断地被给予时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源泉来自于集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集体的亲近及依恋感。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健康的集体氛围。人类自古至今都有着强烈地从众心理,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想象深远。因此,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即良好的“班风”非常重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应时刻警惕对这些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对班干部放任,不仅妨碍班干部的健康成长还会分解集体的凝聚力。
另外,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与学生们一起活动、交谈,从中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虚荣心膨胀以及团伙义气等不良现象,还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班集体中树立自信心,奋发进取。班集体形成之后班主任就应走向幕后,让学生们充分自制,让干部发挥模范作用,使学生们自觉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友伴关系,是学生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交往的愿望更为强烈,他们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斥,有时会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老好人”“哥们义气”会导致友伴关系沦为庸俗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正确引导,让学生们重视个性因素,在相互交往中互让互谅,努力克服个性中的弱点。对有些交往有困难的、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有意识地给他们一些机会和职务,让他们为班集体服务,促进他们走出自我,与同学、老师多接触,恢复自信。集体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培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在信息社会,“老实、谦虚、忍耐”已不再是新时代要求的最佳品质,新时代需要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团队精神。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培养每名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精神。班集体内部的竞争时时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舆论和压力下提倡公平竞争。
“爱”是形成和谐班集体的前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 ,爱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要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没有爱心是不可能的。教师要言传身教,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道理。学生意识到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就会主动提出照顾有困难的学生,这就是爱的感染力。教师爱学生,就会使学生在他的生活中,不断地体验人与人之间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等美好感情,进而逐渐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由于这种认识和信念有着坚实的思想感情基础,学生不仅会由单纯接受别人的爱,转变为对同学、老师、父母的爱,而且还会形成爱集体、爱祖国的高尚感情和信念,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班集体才是和谐、牢固的。
人格平等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动力源泉
19 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说,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是巨大的,是任何教科书、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代替不了的一种教育力量。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所以,班主任的人格和表率作用,影响着集体核心的形成,影响着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影响着班级正确舆论和良好纪律的形成。只有班主任自身做好了,才能服“众”,才能管好班,教好书。
因此,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始终把学生看做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班级的主人,做到认真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决不包办代替,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萌发了主人翁的意识,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良好的班集体就容易形成。集体意识产生后,再经过不断强化,就会成为学生道德意识的一部分。即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个道德意识仍将起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够以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身份,以主人翁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
竞争与合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德育管理心理学认为,学校的班集体是学校组织中最基本的集体,是一个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集体,在集体中人际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人际影响是研究人们相互影响的基本的心理方式,如社会干扰、模仿、暗示、感染、从众、服从等。下面从集体心理及人际影响作用来谈谈管理班级的体会和认识。
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向往和激情。班集体怎样才能焕发朝气、吸引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学生呢?这需要班主任抓住每次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觉融入到活动中。再适时适量地组织一些校外活动,效果会更佳,例如:多举行野外郊游活动,学生离开自己的家庭、学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依靠或求助于集体的力量。如果集体及时地满足每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学生们会亲身体验到一种不同于平时生活经历的新奇感。
当然,教师只从心理上影响学生是不够的,只有当不断地给予、不断地被给予时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源泉来自于集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集体的亲近及依恋感。
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健康的集体氛围。人类自古至今都有着强烈地从众心理,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想象深远。因此,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即良好的“班风”非常重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应时刻警惕对这些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对班干部放任,不仅妨碍班干部的健康成长还会分解集体的凝聚力。
另外,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与学生们一起活动、交谈,从中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虚荣心膨胀以及团伙义气等不良现象,还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在班集体中树立自信心,奋发进取。班集体形成之后班主任就应走向幕后,让学生们充分自制,让干部发挥模范作用,使学生们自觉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友伴关系,是学生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交往的愿望更为强烈,他们害怕孤独、害怕被排斥,有时会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老好人”“哥们义气”会导致友伴关系沦为庸俗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正确引导,让学生们重视个性因素,在相互交往中互让互谅,努力克服个性中的弱点。对有些交往有困难的、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应有意识地给他们一些机会和职务,让他们为班集体服务,促进他们走出自我,与同学、老师多接触,恢复自信。集体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培养竞争与合作精神适应时代发展。在信息社会,“老实、谦虚、忍耐”已不再是新时代要求的最佳品质,新时代需要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团队精神。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培养每名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精神。班集体内部的竞争时时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舆论和压力下提倡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