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中的运动规律在二维动画制作中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动画短片的制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人物动作不但要运用好动画的运动规律,还要按照每一种不同形态来区分好其一般性和特殊性。在文章中,笔者将以动画运动规律的概述和在二维动画中的作用为根本,深入分析不同形态人物在二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供相关部门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二维动画;人物;运动规律
一、动画运动规律概述
动画运动规律是在动画中,合理地表现出现实物理世界中的自然现象,是对动画中的动作结构进行处理的规律,介绍了空间、时间、速度以及张数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的科学依据,与自然现象的规律问题有关,是基于遵循科学规律以及自然法则,将自然现象真实地再现,使动画得以实现。在创作动画的时候,为了将这些动作和运动规律紧密联系起来,动画中的各个动作都要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体现出动画人物的动态,使动作表现更加自然、合理及顺畅。另外,动画运动规律都是以人物、动物及自然现象等日常生活动作为参考进行表现的,因此,动画的制作基本上都是以人、动物及拟人的物体等角色为主要剧情。人物动作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活动都是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支配,但是受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相同的动作也存在一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动作大家早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是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给人一种独特的角色魅力,要根据角色的性格、身份、体型等特点,在充分考虑好基本人物动画规律的基础上,把这些动作差異给予夸大化的表现,按照剧情的要求,才能更加深入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
二、运动规律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动画中角色的动作是用一张张静态的图像合成的,为了吸引观众,在对动作进行夸张的同时,要让人感觉到这些动作与现实中的动作非常接近。因此,通过的适度夸张,在动画片的制作中,掌握和运用好人物运动规律,才能制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角色动作。如:经典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唐老鸭在行走的时候,其双腿的抬升幅度,手臂的摆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整个身体的曲线、运动弧度都比现实中人们行走时的幅度要大很多,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诙谐、夸张。而在角色动作制作过程中,在严格遵循人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要合理运用人物的运动规律,对角色的动作进行夸张,只有这样,合成后的动作才不会脱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才会栩栩如生,这种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增强了整个动画中角色表演的可信度。因此,在二维动画片的制作中,运动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画是一门动态的艺术,自第一部动画片产生以来,动画师通过对片中角色的动作表演,营造出幽默的剧情氛围和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动作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背后的指导原则就是运动规律。
三、不同形态角色在二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1.不同体型角色中走路姿势的区别
在一般情况的走路动作规律,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是人物脚的着地,离地弯曲,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前后摆动,保持跟脚相反的方向。两腿迈开最远距离时,人的高度最低。当两腿相交时,人处在最高高度,具体起伏效果要看人的身高进行比例的调整,使人物行走起来呈波浪型的运动变化。脚的形状在走路的动作中变化较多,分别是脚跟、脚掌、脚趾之间的变化是让走路变得生动的部位。
在把握好普通人物造型走路的前提下,接下来就要考虑人物风格的特殊性。在画一个体型肥胖的人走路时候,不管是正面走路还是侧面走路,都要考虑人物重心的改变,在走路时,重心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在每次抬脚时,抬起的脚会把身体的重量向前带,并把重心转移大另一只脚的那一侧。肩膀的左右倾斜的线条都与臀部的移动方向的平行线相反。除了重心之外,手臂的摆动也要有较独特的摆动法,由于身体和手臂的肥胖,走路摆动手臂时肌肉之间会产生摩擦,为了能够长久走路避免持续摩擦的阻碍,手臂都会向两边较为张开的方式进行走路,这种效果越夸大就会越显得比较滑稽可爱。
角色走路除了有身材胖瘦之分的区别,另有男女走路的步伐差异,在一般情况下,两脚走得大大咧咧,分得很开的情况下,会显得人物比较具有阳刚气,而双脚并拢地走,动作就会从一个阳刚的步子变成柔弱脚步。在绘制较为女性走路时,女性为了保护跨部从而双腿并拢,或者穿裙子时限制到动作幅度,这样会导致步伐距离较小,走路的步伐都是小碎步,身体的上下移动幅度会显得较小。绘制男子走路时,特别是画强壮型男子走路会因身体结构关系强调两腿叉开踏步前进,每走一步头部和身体都有很大幅度的上下浮动。
2.不同体型角色中跳跃姿势的差异
在绘制一款比较为肥胖滑稽的角色时,跳跃动作的各个倾斜的方向就要扩大,角色越肥胖,他所倾斜的幅度越大才能支撑起角色的重量感,就好比身体沉重的角色行动起来肯定没有敏捷角色那样少的多余动作。在一开始准备跳跃阶段时,双手甩向身后,由于身体重量带来的载重压力使身体向下蹲的幅度更大,几乎可以呈贴地面的趋势,而且蓄力总做会持续较久。跳起来时,身体肥胖所突出的肌肉会有往下斜的趋势。跳起来过程身体肌肉又反方向反弹,由于身体重量不方便控制平衡,双手会张开用一辅助身体平衡的效果。在落到地面时,双腿和身体弯曲的服务基本和起跳准备的幅度一样。
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运动规律的动作表现,但如果只是单纯利用运动规律,所表现的角色就会显得单一,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个性。在准备表现好角色动画时,要在绘制好动作规律做基础的前提下,要考虑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动,这种角色应该应用什么方式去表现他的动态。还要大胆勇于创新,除了行军姿可以做一样之外,很多角色各种各样的人,甚至动物的走路、奔跑、跳跃都是不完全一样的,除了有体型的差异之外,还有心情上的差异。所以在绘制越是基本的动作时,就越是注意好角色的表演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动画,提高动画制作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宇佳.探究二维动画中运动规律的应用[J].鸭绿江,2016(4).
[2] 彭伟.关于动画运动规模教学的非主流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
[3] 潘杰.造型设计与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设计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
作者简介:郑伟,专业:动画,班级:B1408,学号:0412140810,学校:辽东学院,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二维动画;人物;运动规律
一、动画运动规律概述
动画运动规律是在动画中,合理地表现出现实物理世界中的自然现象,是对动画中的动作结构进行处理的规律,介绍了空间、时间、速度以及张数的概念。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的科学依据,与自然现象的规律问题有关,是基于遵循科学规律以及自然法则,将自然现象真实地再现,使动画得以实现。在创作动画的时候,为了将这些动作和运动规律紧密联系起来,动画中的各个动作都要具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完美的体现出动画人物的动态,使动作表现更加自然、合理及顺畅。另外,动画运动规律都是以人物、动物及自然现象等日常生活动作为参考进行表现的,因此,动画的制作基本上都是以人、动物及拟人的物体等角色为主要剧情。人物动作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活动都是由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支配,但是受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相同的动作也存在一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动作大家早就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但是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给人一种独特的角色魅力,要根据角色的性格、身份、体型等特点,在充分考虑好基本人物动画规律的基础上,把这些动作差異给予夸大化的表现,按照剧情的要求,才能更加深入地刻画出人物的动作。
二、运动规律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作用
动画中角色的动作是用一张张静态的图像合成的,为了吸引观众,在对动作进行夸张的同时,要让人感觉到这些动作与现实中的动作非常接近。因此,通过的适度夸张,在动画片的制作中,掌握和运用好人物运动规律,才能制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角色动作。如:经典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中,唐老鸭在行走的时候,其双腿的抬升幅度,手臂的摆动,在运动的过程中,整个身体的曲线、运动弧度都比现实中人们行走时的幅度要大很多,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诙谐、夸张。而在角色动作制作过程中,在严格遵循人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要合理运用人物的运动规律,对角色的动作进行夸张,只有这样,合成后的动作才不会脱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才会栩栩如生,这种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动作,增强了整个动画中角色表演的可信度。因此,在二维动画片的制作中,运动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动画是一门动态的艺术,自第一部动画片产生以来,动画师通过对片中角色的动作表演,营造出幽默的剧情氛围和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动作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背后的指导原则就是运动规律。
三、不同形态角色在二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
1.不同体型角色中走路姿势的区别
在一般情况的走路动作规律,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是人物脚的着地,离地弯曲,左右两脚交替向前,双臂前后摆动,保持跟脚相反的方向。两腿迈开最远距离时,人的高度最低。当两腿相交时,人处在最高高度,具体起伏效果要看人的身高进行比例的调整,使人物行走起来呈波浪型的运动变化。脚的形状在走路的动作中变化较多,分别是脚跟、脚掌、脚趾之间的变化是让走路变得生动的部位。
在把握好普通人物造型走路的前提下,接下来就要考虑人物风格的特殊性。在画一个体型肥胖的人走路时候,不管是正面走路还是侧面走路,都要考虑人物重心的改变,在走路时,重心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在每次抬脚时,抬起的脚会把身体的重量向前带,并把重心转移大另一只脚的那一侧。肩膀的左右倾斜的线条都与臀部的移动方向的平行线相反。除了重心之外,手臂的摆动也要有较独特的摆动法,由于身体和手臂的肥胖,走路摆动手臂时肌肉之间会产生摩擦,为了能够长久走路避免持续摩擦的阻碍,手臂都会向两边较为张开的方式进行走路,这种效果越夸大就会越显得比较滑稽可爱。
角色走路除了有身材胖瘦之分的区别,另有男女走路的步伐差异,在一般情况下,两脚走得大大咧咧,分得很开的情况下,会显得人物比较具有阳刚气,而双脚并拢地走,动作就会从一个阳刚的步子变成柔弱脚步。在绘制较为女性走路时,女性为了保护跨部从而双腿并拢,或者穿裙子时限制到动作幅度,这样会导致步伐距离较小,走路的步伐都是小碎步,身体的上下移动幅度会显得较小。绘制男子走路时,特别是画强壮型男子走路会因身体结构关系强调两腿叉开踏步前进,每走一步头部和身体都有很大幅度的上下浮动。
2.不同体型角色中跳跃姿势的差异
在绘制一款比较为肥胖滑稽的角色时,跳跃动作的各个倾斜的方向就要扩大,角色越肥胖,他所倾斜的幅度越大才能支撑起角色的重量感,就好比身体沉重的角色行动起来肯定没有敏捷角色那样少的多余动作。在一开始准备跳跃阶段时,双手甩向身后,由于身体重量带来的载重压力使身体向下蹲的幅度更大,几乎可以呈贴地面的趋势,而且蓄力总做会持续较久。跳起来时,身体肥胖所突出的肌肉会有往下斜的趋势。跳起来过程身体肌肉又反方向反弹,由于身体重量不方便控制平衡,双手会张开用一辅助身体平衡的效果。在落到地面时,双腿和身体弯曲的服务基本和起跳准备的幅度一样。
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要做好运动规律的动作表现,但如果只是单纯利用运动规律,所表现的角色就会显得单一,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个性。在准备表现好角色动画时,要在绘制好动作规律做基础的前提下,要考虑是什么样的角色在动,这种角色应该应用什么方式去表现他的动态。还要大胆勇于创新,除了行军姿可以做一样之外,很多角色各种各样的人,甚至动物的走路、奔跑、跳跃都是不完全一样的,除了有体型的差异之外,还有心情上的差异。所以在绘制越是基本的动作时,就越是注意好角色的表演技巧,才能更好地表现动画,提高动画制作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宇佳.探究二维动画中运动规律的应用[J].鸭绿江,2016(4).
[2] 彭伟.关于动画运动规模教学的非主流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
[3] 潘杰.造型设计与动画运动规律课程设计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
作者简介:郑伟,专业:动画,班级:B1408,学号:0412140810,学校:辽东学院,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