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能够影响组织和管理者对管理模式进行选择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组织和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它是组织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选择的意义,不仅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实现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目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组织的长远发展中人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模式选择;价值理念;人的假设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56-01
现实中,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它是个组织,那么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活动。在怎样管理的问题上,即以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为自己的选择,好像有些随意。如果不是随意选择,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要进行选择的意义?是哪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决定了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选择?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对下列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做出的取舍。
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虽然存在着每个具体组织管理模式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即科学管理模式,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把组织中的人看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一切均按事先规定好的规章制度、原理和原则来办事;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看重只有把人当作“社会人”,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机器人看待时,才能创造出高效率;权变管理模式,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原则和方法,一切管理活动都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而权宜应变,人是有适应性的人;人本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认为不能单纯用理性的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还要考虑人的情感能否得到满足;文化管理模式,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1]。在这些管理模式中都有个重要的前提,即对人的假设,不同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关于人的假设不同。
在相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背景下,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然要对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既使是所有管理者都有为了组织的良性运转效率和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但最终在管理实践中,仍有管理模式选择的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复杂,但主要来自于组织内外部内素的影响。不论是何种性质下的组织,作为影响管理者对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价值理念及愿景;组织的效率和利益目标;管理者的价值原则和管理水平;组织的行为周期;组织存在的经济背景;组织中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结构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组织和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它是组织在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对各种管理模式进行选择判别的前提,无论是哪种管理模式,要实现的目标都是组织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管理的核心对象都是人。所以,对管理模式运行的前提假设就变成了衡量和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依据,甚至是组织和管理者选择管理模式的最重要的偏好反映和依据。问题是,对于所有组织而言,效率和利益最大化是共同关注的,选择适合组织管理需要的管理模式当然要以此为重要依据,但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却与组织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在对待关于组织中管理对象的假设上存在很大区别的原因所在。
当把组织中管理的对象看作是纯粹理性经济人时,就会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应该选择以严格的制度和量化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当把组织中的管理对象看作是社会人时,就会选择重视群体合作的行为科学管理模式,而把组织的人看作是适应性的人时,就会选择随时而变的权变管理模式,当然,如果把人性的社会性、依赖性和主体性看的非常重要,就会选择人本管理模式和文化管理模式。对组织中管理对象的假设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而组织和管理者对人及人性的看法,在诸多影响选择管理模式的因素当中是最具根本性的。
由于在管理的实践中已经有充分证据证明,管理模式选择是重要的,甚至对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命运,如有海尔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成功,稻盛和夫先生旗下的文化管理的辉煌成就,也有如富士康严格科学管理的困惑。所以,对于组织管理而言,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不仅对能否实现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目标很重要,相比之下,对组织的长远发展中能否实现组织中人的发展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敬鲁.西方管理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7-105,185-193,206-210,281-290.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管理模式选择;价值理念;人的假设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56-01
现实中,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只要它是个组织,那么为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有自己的管理活动。在怎样管理的问题上,即以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为自己的选择,好像有些随意。如果不是随意选择,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要进行选择的意义?是哪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决定了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选择?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管理者对管理模式的选择取决于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对下列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做出的取舍。
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虽然存在着每个具体组织管理模式的差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即科学管理模式,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把组织中的人看成为理性的“经济人”,一切均按事先规定好的规章制度、原理和原则来办事;行为科学管理模式,看重只有把人当作“社会人”,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机器人看待时,才能创造出高效率;权变管理模式,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原则和方法,一切管理活动都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而权宜应变,人是有适应性的人;人本管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是企业组织的中心,认为不能单纯用理性的利润指标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好坏,还要考虑人的情感能否得到满足;文化管理模式,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在系统内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使全体成员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在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1]。在这些管理模式中都有个重要的前提,即对人的假设,不同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关于人的假设不同。
在相同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背景下,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然要对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既使是所有管理者都有为了组织的良性运转效率和获得最大利润的目的,但最终在管理实践中,仍有管理模式选择的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复杂,但主要来自于组织内外部内素的影响。不论是何种性质下的组织,作为影响管理者对管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价值理念及愿景;组织的效率和利益目标;管理者的价值原则和管理水平;组织的行为周期;组织存在的经济背景;组织中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结构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组织和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它是组织在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因素。因为它是对各种管理模式进行选择判别的前提,无论是哪种管理模式,要实现的目标都是组织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管理的核心对象都是人。所以,对管理模式运行的前提假设就变成了衡量和选择管理模式的关键依据,甚至是组织和管理者选择管理模式的最重要的偏好反映和依据。问题是,对于所有组织而言,效率和利益最大化是共同关注的,选择适合组织管理需要的管理模式当然要以此为重要依据,但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却与组织和管理者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在对待关于组织中管理对象的假设上存在很大区别的原因所在。
当把组织中管理的对象看作是纯粹理性经济人时,就会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应该选择以严格的制度和量化手段为主的管理模式,当把组织中的管理对象看作是社会人时,就会选择重视群体合作的行为科学管理模式,而把组织的人看作是适应性的人时,就会选择随时而变的权变管理模式,当然,如果把人性的社会性、依赖性和主体性看的非常重要,就会选择人本管理模式和文化管理模式。对组织中管理对象的假设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管理的核心是人,而组织和管理者对人及人性的看法,在诸多影响选择管理模式的因素当中是最具根本性的。
由于在管理的实践中已经有充分证据证明,管理模式选择是重要的,甚至对不同管理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命运,如有海尔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成功,稻盛和夫先生旗下的文化管理的辉煌成就,也有如富士康严格科学管理的困惑。所以,对于组织管理而言,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不仅对能否实现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目标很重要,相比之下,对组织的长远发展中能否实现组织中人的发展更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敬鲁.西方管理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7-105,185-193,206-210,281-290.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