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悬念”的设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念”是启发式教学中常用到的一种重要手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悬念”教学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问题。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
  “悬念”指的是在欣赏戏剧、电影、文学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竹筒倒豆子般把课文内容、学习答案讲出来,而是故意“卖关子”,设置几个迷宫,使学生产生“悬念”心理,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寻找答案。“悬念”教学法通过不断地设疑、解疑的链式教学和合作学习,从而达到启迪学生心灵、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的效果。“悬念”的设置要根据课文内容性质来定。一般来说凡具有情节发展、情感脉络、逻辑关系特点的课文比较合适设置“悬念”。比如戏剧、小说、散文、诗歌、议论文、科普性说明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等。像应用文之类就不大适合运用“悬念”教学法,因为这类课文着重讲授文体格式,内容较直接简明,没有回旋的余地,教学要求也不允许花过多的时间来绕弯子。当然,也不是凡适合设置“悬念”的课文都可照样画葫芦,这只会导致教学的程式化,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使之丰富多彩,常用常新。
  语文教学中“悬念”的设置要求:
  “悬念”教学法其关键在于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悬念的设计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把握课文的内在结构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地提出有难度而又力所能及的问题。
  
  一、“悬念”的设置要有利于提领全文,深化理解,揭示主题
  
  在课文教学中,好的“悬念”设置应能提纲挈领,鞭辟入里,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把握主题。
  例如教学《伤仲永》(初中语文第二册),在布置学生阅读课文后,就可以利用课文标题中的“伤”字设“悬念”。板书如下:
  
  作者为什么“伤”仲永
     ↓
  (幼时)天资过人:五岁识书具,作诗(邑人奇之)
     ↓
  (十二三岁)见之,不能称前时之闻
     ↓
  (又七年)问之,泯然众人
  为什么:父不使学(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揭示主题:仅有天资是不够的,还要靠后天努力。
  仲永小时候天资过人。但由于父亲的短见丧失学习机会,以至长大成人,已经与一般人无异。这就是作者“伤”(痛惜)的原因。解开这个“悬念”——“伤”,就可以理解全文内容,领会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二、“悬念”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设置“悬念”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课文教学开展,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出的重要课程目标。“悬念”能诱导学生寻找答案,并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思维活动。“悬念”设置得好,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会产生积极作用。如教学初中语文第四册《死海不死》,就可利用“死海不死……最后真的死了”中的三个“死”字设悬念。可用板书提示:
  
   “死海不死……最后真的死了”
   ↓  ↓      ↓
  无生物 淹不死人 消失
  
  (为什么)咸度高 浮力大 蒸发量大于输入量
  这样,从“死”到“不死”又到“真的死”,层层设悬念,峰回路转,扑朔迷离。这看起来自我矛盾的谜局,推动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使他们在解开谜局、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不仅了解了科学原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三、“悬念”的设置要抓住要害,选好点位
  
  在一篇课文中,可以设置的“悬念”也许会有很多。分析视角不同、认识深度不同甚至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同设置的“悬念”也会不同。“悬念”从性质上来看有为揭示主题而设的,也有为理解文章内容而设的;有为人物命运而设的,也有为事件发展或某个环节而设的。从结构上来看有整体“悬念”,也有局部“悬念”;有设在开头部分的“悬念”,有设在中间部分的“悬念”,有设在结尾部分的“悬念”。但不管怎么说,好的“悬念”应能抓住主要矛盾,有利于理解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
  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一篇文章应着力设好一个总揽全局的起关键作用的“悬念”。在设好总“悬念”的前提下,也可以再设各个局部的小“悬念”。但小“悬念”只能起配合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
  以《斑羚飞渡》(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为例,可以设置多种“悬念”。但较科学的设置为:
  
  “斑羚飞渡”
    ↓
  为什么“飞渡”
    ↓
  怎样“飞渡”
    ↓
  “飞渡”结果
  
  以“斑羚飞渡”作为总悬念,诱导学生猜测“斑羚飞渡”是怎么回事?从而产生解开谜局的冲动。以下再以“为什么飞渡”、“怎样飞渡”、“飞渡结果”作为小悬念驱使学生一步步得出结果,最后教师水到渠成引导学生归纳出“赞美斑羚舍小我救大我的献身精神”的主题思想。而其他的悬念也不是不可以设,比如“斑羚是什么动物”、“镰刀头羊的结局如何”、“狩猎队围猎斑羚的过程怎样”等,但这些“悬念”与课文主题均关系不大。
  
  四、“悬念”的设置要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悬念”的设置要讲究艺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良好效果。好的“悬念”应该环环紧扣、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义务教育语文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
  
  总悬念:“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由来
  小悬念1:“讽齐王纳谏”的起因:
  妻、妾、客“美我”引起的感悟
  小悬念2:“讽齐王纳谏”的经过(设喻说理):
  
  
  小悬念3:“讽齐王纳谏”的结果:
  
  齐王纳谏,“胜于朝廷”
  
  这篇课文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由来”为总悬念,下面再依次以“讽齐王纳谏”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小悬念,逻辑严密,环环紧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解开谜局。并由于故事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非常形象生动,浅显易懂,从而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去理解课文,领会深刻道理。
  (责任编辑 刘宇帆)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术后角膜中央知觉和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92例184眼近视患者行Epi-L
瑞雷波作为一种面波,其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具有频散特性,且其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相关,因此可利用面波(瑞雷波)仪对高速公路桥头路基病害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实例,得到了桥头
周细胞因其自身特点,能够维持血管的稳定性,并能够控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周细胞的缺失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主要特征之一。当发生DR时,毛细血管周细胞的凋
0引言我国是一个近视发病率高的国家,青少年早期近视中假性近视比较多见,临床统计发生率为87%,混合性近视眼发生率为7%。全国小学生近视率达到25.3%,初中生近视率达到50.25%,高中生近视
期刊
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学习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的过程,以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活动等等,都离不开数学思维.如何突破思维障碍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原型”启发,是突破思维障碍,开发学生智力,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原型”本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把它移植到数学中来并赋予朴素的解释就是:对解决数学问题产生启发作用,有助于突破思维
某二级路上跨既有高速公路白山隧道,上跨区域内隧道埋深浅且围岩较差,隧道顶部二级路车辆荷载对隧道结构不利。分别采用地层结构法、荷载结构法对隧道衬砌进行计算,得出隧道衬砌
当今社会,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参与国际社会的今天,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消极的作用,也有积极的
目的:观察非对称性手术矫正共同性斜视的疗效。方法:选择13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包括共同性外斜视88例,共同性内斜视50例,合并垂直斜视度〈7△的20例,合并轻度眼球隐性震颤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课堂教学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这无疑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多媒体的使用能给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但教师也不能忽视过度使用多媒体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必须谨慎,有必要掌握一些使用技巧,把握合理的使用时机。在遵循适时、适机、适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于激趣——为主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