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内学者何自然关于语用含糊的论述开启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多年来学术界也不乏对语用模糊和语义模糊的对比研究。本文在俞东明,李秋梅,林波等学者基础上,旨在对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的概念,产生的根源及它们的区分方法作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语义模糊 语用模糊 根源 对比
美国学者扎德1965年在他的《模糊集》中,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引发了人们对模糊理论的进一步关注,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国内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讨论开始于石安石在1988年发表的《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随后,符达维(1990),陈维振(2001),张华茹(2004)等也参与到了这一讨论。目前,对于语义模糊,语言学界已经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而对于言语交际中产生的语用模糊还相对较少,以何自然(1990),俞东明(1997),林波(2000),李秋梅(2003)为代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旨在对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的界定,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的区分方法作进一步分析。
一、语义模糊产生的根源
语义模糊产生的根源,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1)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导致了语言符号的模糊性;(2)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造成了语义模糊;(3 )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下面就以上三种观点作进一步论述。
1.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产生的语义模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客观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整体,反映在人脑中就形成了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所以模糊性根植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这一根本属性。例如我们不能准确地确定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颜色,因为颜色从一种到另外一种的过渡是连续的而不是界限分明的。所以我们在语言符号中只能概括颜色的基本类型。
2.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导致语义模糊。客观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的事实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人类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客观存在的了解。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造成了人类的认识也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模糊到精确,由浅显到深入,由表面到本质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语言符号中就出现了语言的模糊性。即人们对客观事物还不能全面了解时,给事物命名就只能体现对这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如“鲸鱼”、“鳄鱼”本不是鱼,可由于人们当时对它们认识的局限造成了语义的模糊性。
3.语义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波兰语义学家沙夫(L. A. Schaff)指出:“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如果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模糊性,会使交际变得贫乏,从而使语言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限制,结果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交际就很难进行。”(1979:355)例如,问路的时候,人们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大致的回答,如向左走,往右拐,向前走等。恐怕很少人希望对方通过精确的语言来描述路线,这样反而使会更加迷糊,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即使是确切的数字在特定的语境中也会产生模糊语义。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虽然“三千”是明确的数字,但是没有人会真的认为瀑布就是三千尺。再例如何自然在1990年《浅论语用含糊》一文中提及到了“额”与“脸”的论述。额是否包含在脸的范围内人们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当然对交际而言,这种区分往往是不必要的。
二、语用模糊产生的根源
与语义模糊不同,语用模糊通常发生在话语交际层面。语用模糊的产生通常由以下因素造成。
1.语境根源。语境这一术语在语用学中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语用模糊的产生和消除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由于语用过程的动态发展过程,即使没有任何语义模糊的句子在特定语境下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模糊。例如“今天天气真冷。”在语义学上它是没有任何模糊性的。但是从语用学角度,它可以表示的言外之力根据语境的不同可以含有“命令”,“请求”,“抱怨”等。
2.交际需要根源。在实际生活当中,交际用语与理想的语言是相差甚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理解话语的字面意思是不够的,那样会让自己和别人陷入麻烦。因此语用模糊的产生是在交际需要下产生的。如果让语言永远停留在它的表面意思,那么也就不需要讲究礼貌,面子之类的东西了。
三、区分二者的方法
1.语境相关性。语义学与语用学相互区别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语境。语义学是抛开语境来研究语言与客观世界以及语言内部结构的关系。语用学是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研究。一般情况下,语义模糊的产生是由于词语所固有的意义模糊造成的。它的产生和消除是不依赖语境的。例如:裙子是红色的。这里对“红色”的理解每个人头脑中都会有不同的图像。因为 “红色”是一个范围模糊的词语。这种模糊不以语境的的不同得以消除。又比如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这样典型的语用模糊的桥段: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订婚酒席上,有人提议他们报告恋爱经历,他们当然不肯,这时李梅亭借酒蒙脸说要替他们报告,这时方鸿渐警戒地望着他说:“李先生,倷是好人。”方鸿渐这一句在常人看来是夸赞李梅亭的赞美之词点醒了李梅亭,使对方马上明白了这是方鸿渐拿自己丢人的事情在警告和威胁自己。这句话是苏州一位寡妇对李说的话,这也成了李梅亭在方鸿渐手里的把柄。其言外之意是:你若把我的事情公布于众人,我就会把你的好事全给抖出来。再看一例:一男生向自己喜欢的女生表白:“你可以做我女朋友么?”女方:“你是个好人。”与上例一样,这里虽然也是一句赞美的话,但是出现在男生对女生表白的语境下,这句话又产生了新的模糊性。这里女生可能表达的是你是个好人,我愿意和你试一试或者是委婉的拒绝,你是一个好人但是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其中的意思恐怕只有女孩自己最清楚了。“你是好人。”这句话在单独看来是没有任何模糊性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不存在语义模糊,但是随着语境的不同会出现语用模糊。
2.主观动机性。语义模糊发生时,说话人一般不具有主观动机性。即不存在一定的意图。小孩话语中的语义模糊比成人多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和认知世界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他们不能运用丰富的词汇来清楚地表述他们的主客观世界。而当语用模糊发生时,说话者一般具有说话的主观动机,即:说话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为了交际双方的利益)有意使话语具有多种言外之力,有意使听话人很难以准确把握自己的谈话意图。在上面的例子当中,方鸿渐之所以对李梅亭说你是好人,是因为他不想李梅亭多嘴报告自己与孙小姐的恋爱经历。同时又不便把气氛搞得尴尬使自己失了风度。同样上文中女生面对向自己表白的男生,也是有意使自己的话语意图具有模糊性而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地,这样既保留了男生的面子也保留了自己的矜持。
3.模糊词语层面。语义模糊一般会出现模糊性词语。正是由于这些模糊性词语本身的界限不明确造成了语言的模糊性。而语用模糊中不一定要有模糊性词语出现,这在上文的例子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4.所属范畴。语义模糊指的是话语的字面意思即所指层面,是一种语义现象。它是语义学研究的范畴。而语用模糊强调的是话语同时出现的几种言外之力而导致听话者很难把握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属于言语的应用范畴,它是语用学研究的范畴。
总之,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学科。语义学要求从话语的字面意思出发,关注语言本身。而语用学作为语言在运用当中产生的另一门学科,强调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不仅要精通语言的字面用法,同时要加强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从而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Channel J. Vaguenes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0.
[2]丁晓君.围城对话的语用模糊现象[J].浙江大学学报,1999(5).
[3]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1990,(3).
[4]林波.语用模糊的动态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5]刘佐艳.关于语义模糊性的界定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
[6]李秋梅.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兼与语义模糊相对比[J] 山东外语教学,2003,(1).
[7]沙夫.语义学 [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
[8]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 (6) .
【关键词】语义模糊 语用模糊 根源 对比
美国学者扎德1965年在他的《模糊集》中,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引发了人们对模糊理论的进一步关注,模糊语言学应运而生。国内关于语言模糊性的讨论开始于石安石在1988年发表的《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随后,符达维(1990),陈维振(2001),张华茹(2004)等也参与到了这一讨论。目前,对于语义模糊,语言学界已经有了很多深入的研究,而对于言语交际中产生的语用模糊还相对较少,以何自然(1990),俞东明(1997),林波(2000),李秋梅(2003)为代表。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旨在对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的界定,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的区分方法作进一步分析。
一、语义模糊产生的根源
语义模糊产生的根源,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1)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导致了语言符号的模糊性;(2)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造成了语义模糊;(3 )模糊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属性。下面就以上三种观点作进一步论述。
1.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产生的语义模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整体。客观世界呈现的是一个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整体,反映在人脑中就形成了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所以模糊性根植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这一根本属性。例如我们不能准确地确定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颜色,因为颜色从一种到另外一种的过渡是连续的而不是界限分明的。所以我们在语言符号中只能概括颜色的基本类型。
2.人类认知世界的局限性导致语义模糊。客观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的事实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人类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客观存在的了解。事物的发展是无穷尽的,造成了人类的认识也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模糊到精确,由浅显到深入,由表面到本质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语言符号中就出现了语言的模糊性。即人们对客观事物还不能全面了解时,给事物命名就只能体现对这一事物某一方面的认识。如“鲸鱼”、“鳄鱼”本不是鱼,可由于人们当时对它们认识的局限造成了语义的模糊性。
3.语义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波兰语义学家沙夫(L. A. Schaff)指出:“交际需要词语的模糊性,如果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模糊性,会使交际变得贫乏,从而使语言的交际和表达作用受到限制,结果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交际就很难进行。”(1979:355)例如,问路的时候,人们往往希望得到的是大致的回答,如向左走,往右拐,向前走等。恐怕很少人希望对方通过精确的语言来描述路线,这样反而使会更加迷糊,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即使是确切的数字在特定的语境中也会产生模糊语义。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虽然“三千”是明确的数字,但是没有人会真的认为瀑布就是三千尺。再例如何自然在1990年《浅论语用含糊》一文中提及到了“额”与“脸”的论述。额是否包含在脸的范围内人们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当然对交际而言,这种区分往往是不必要的。
二、语用模糊产生的根源
与语义模糊不同,语用模糊通常发生在话语交际层面。语用模糊的产生通常由以下因素造成。
1.语境根源。语境这一术语在语用学中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语用模糊的产生和消除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由于语用过程的动态发展过程,即使没有任何语义模糊的句子在特定语境下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语用模糊。例如“今天天气真冷。”在语义学上它是没有任何模糊性的。但是从语用学角度,它可以表示的言外之力根据语境的不同可以含有“命令”,“请求”,“抱怨”等。
2.交际需要根源。在实际生活当中,交际用语与理想的语言是相差甚远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理解话语的字面意思是不够的,那样会让自己和别人陷入麻烦。因此语用模糊的产生是在交际需要下产生的。如果让语言永远停留在它的表面意思,那么也就不需要讲究礼貌,面子之类的东西了。
三、区分二者的方法
1.语境相关性。语义学与语用学相互区别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语境。语义学是抛开语境来研究语言与客观世界以及语言内部结构的关系。语用学是把语言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去研究。一般情况下,语义模糊的产生是由于词语所固有的意义模糊造成的。它的产生和消除是不依赖语境的。例如:裙子是红色的。这里对“红色”的理解每个人头脑中都会有不同的图像。因为 “红色”是一个范围模糊的词语。这种模糊不以语境的的不同得以消除。又比如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有这样典型的语用模糊的桥段: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订婚酒席上,有人提议他们报告恋爱经历,他们当然不肯,这时李梅亭借酒蒙脸说要替他们报告,这时方鸿渐警戒地望着他说:“李先生,倷是好人。”方鸿渐这一句在常人看来是夸赞李梅亭的赞美之词点醒了李梅亭,使对方马上明白了这是方鸿渐拿自己丢人的事情在警告和威胁自己。这句话是苏州一位寡妇对李说的话,这也成了李梅亭在方鸿渐手里的把柄。其言外之意是:你若把我的事情公布于众人,我就会把你的好事全给抖出来。再看一例:一男生向自己喜欢的女生表白:“你可以做我女朋友么?”女方:“你是个好人。”与上例一样,这里虽然也是一句赞美的话,但是出现在男生对女生表白的语境下,这句话又产生了新的模糊性。这里女生可能表达的是你是个好人,我愿意和你试一试或者是委婉的拒绝,你是一个好人但是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其中的意思恐怕只有女孩自己最清楚了。“你是好人。”这句话在单独看来是没有任何模糊性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不存在语义模糊,但是随着语境的不同会出现语用模糊。
2.主观动机性。语义模糊发生时,说话人一般不具有主观动机性。即不存在一定的意图。小孩话语中的语义模糊比成人多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发展和认知世界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他们不能运用丰富的词汇来清楚地表述他们的主客观世界。而当语用模糊发生时,说话者一般具有说话的主观动机,即:说话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为了交际双方的利益)有意使话语具有多种言外之力,有意使听话人很难以准确把握自己的谈话意图。在上面的例子当中,方鸿渐之所以对李梅亭说你是好人,是因为他不想李梅亭多嘴报告自己与孙小姐的恋爱经历。同时又不便把气氛搞得尴尬使自己失了风度。同样上文中女生面对向自己表白的男生,也是有意使自己的话语意图具有模糊性而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地,这样既保留了男生的面子也保留了自己的矜持。
3.模糊词语层面。语义模糊一般会出现模糊性词语。正是由于这些模糊性词语本身的界限不明确造成了语言的模糊性。而语用模糊中不一定要有模糊性词语出现,这在上文的例子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4.所属范畴。语义模糊指的是话语的字面意思即所指层面,是一种语义现象。它是语义学研究的范畴。而语用模糊强调的是话语同时出现的几种言外之力而导致听话者很难把握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属于言语的应用范畴,它是语用学研究的范畴。
总之,语义学和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两大分支学科。语义学要求从话语的字面意思出发,关注语言本身。而语用学作为语言在运用当中产生的另一门学科,强调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不仅要精通语言的字面用法,同时要加强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从而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Channel J. Vaguenes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2000.
[2]丁晓君.围城对话的语用模糊现象[J].浙江大学学报,1999(5).
[3]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1990,(3).
[4]林波.语用模糊的动态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4(4).
[5]刘佐艳.关于语义模糊性的界定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
[6]李秋梅.关于语用模糊的再思考—兼与语义模糊相对比[J] 山东外语教学,2003,(1).
[7]沙夫.语义学 [M].北京:商务印书社,1979 .
[8]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1997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