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给中国设陷阱,既不是秘密,也不是新鲜话题。因为美国给中国设陷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最近有两则讯息可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一则是,到5月16日,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已经达到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5月16日在写给国会领导人信中说,从16日开始,美国财政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直到2011年8月2日,届时美国的借款权限将用完。他希望国会应当尽快采取行动,如果国会不在8月初之前提高债务上限,以保护市场的「充分信任和美国的信誉」,美国将被迫面对一系列债务违约,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一则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陆的CPI不断攀高,2011年4月份,仍保持同比上涨5.3%的高位,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尽管决策层采取了一系列试图控制通货膨胀的宏观措施,其中包括自2010年初以来已经11次上调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4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了,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的歴史高位,但目前看来仍然收效甚微。央行的货币政策步步从紧,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却仍居高不下。前4个月,整个社会的新增信贷总额又高达近3万亿人民币。CPI仍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
两则讯息传递的消息都非常明确:美国的债务额度用完了。言下之意,为了保护市场的「充分信任和美国的信誉」,美国将会继续升高债务上限。因为,美国的公共债务上限从来都形同虚设,美国的债务上限是在1917年首次设定,以便政府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资金,而不需要反复向国会请求拨款。自1960年以来,该债务上限已上调78次,几乎每8个月就上调一次;2001年以来,美国也已经10次上调了债务上限,债务上限似乎从未对美国形成真正的威胁。
美国富人摆阔 中国穷人买单
而在中国,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仍无法扼制CPI上升趋势。
看似不相连的两个讯息,却是全球经济形势下「你侬我侬」典型现象。
首先看美国。为了不让「美国家庭购房买车和供孩子上学的成本上升;为了不让美国本土企业借贷、投资和设备购置花费更多」,美国必须增加债务额度。美国政府巨额财政赤字,顺理成章导致超发美元或者美债,为了不引起美国本土CPI上升,美国就利用美元优势,强行推高国际原物料价格,把国内通胀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也是後凯恩斯学派的一位重量级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生前所坚持多年的一个基本观点:政府巨额财政赤字→货币超发→通货膨胀(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推动CPI(美国转嫁後使得全球原物料价格)上涨。这就是为何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後,全球原物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
再看地球其它地方,特别是中国,因为经济一直处在投资拉动或者出口拉动(4月份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14.2亿美元),就必须承接美国传递过来的原物料上涨影响。其结果是:美国转嫁推动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性、出口型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产品批发价格上升→各种运输业和商业的营业成本快速增加→流动货币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CPI上升。
从如上的简单分析就可看出,只要美国不想「对美国公民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後果」,他就会把後果「转嫁」给中国及世界。
最近有两则讯息可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一则是,到5月16日,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已经达到法定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5月16日在写给国会领导人信中说,从16日开始,美国财政进入「债务发行暂停期」,直到2011年8月2日,届时美国的借款权限将用完。他希望国会应当尽快采取行动,如果国会不在8月初之前提高债务上限,以保护市场的「充分信任和美国的信誉」,美国将被迫面对一系列债务违约,这将对美国经济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一则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大陆的CPI不断攀高,2011年4月份,仍保持同比上涨5.3%的高位,食品价格上涨11.5%,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尽管决策层采取了一系列试图控制通货膨胀的宏观措施,其中包括自2010年初以来已经11次上调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4次提高银行基准利率了,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0.5%的歴史高位,但目前看来仍然收效甚微。央行的货币政策步步从紧,但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却仍居高不下。前4个月,整个社会的新增信贷总额又高达近3万亿人民币。CPI仍保持继续上升的趋势。
两则讯息传递的消息都非常明确:美国的债务额度用完了。言下之意,为了保护市场的「充分信任和美国的信誉」,美国将会继续升高债务上限。因为,美国的公共债务上限从来都形同虚设,美国的债务上限是在1917年首次设定,以便政府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资金,而不需要反复向国会请求拨款。自1960年以来,该债务上限已上调78次,几乎每8个月就上调一次;2001年以来,美国也已经10次上调了债务上限,债务上限似乎从未对美国形成真正的威胁。
美国富人摆阔 中国穷人买单
而在中国,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仍无法扼制CPI上升趋势。
看似不相连的两个讯息,却是全球经济形势下「你侬我侬」典型现象。
首先看美国。为了不让「美国家庭购房买车和供孩子上学的成本上升;为了不让美国本土企业借贷、投资和设备购置花费更多」,美国必须增加债务额度。美国政府巨额财政赤字,顺理成章导致超发美元或者美债,为了不引起美国本土CPI上升,美国就利用美元优势,强行推高国际原物料价格,把国内通胀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这也是後凯恩斯学派的一位重量级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Hyman P. Minsky)生前所坚持多年的一个基本观点:政府巨额财政赤字→货币超发→通货膨胀(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推动CPI(美国转嫁後使得全球原物料价格)上涨。这就是为何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後,全球原物料价格普遍上涨的原因。
再看地球其它地方,特别是中国,因为经济一直处在投资拉动或者出口拉动(4月份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14.2亿美元),就必须承接美国传递过来的原物料上涨影响。其结果是:美国转嫁推动原材料成本上升→生产性、出口型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产品批发价格上升→各种运输业和商业的营业成本快速增加→流动货币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CPI上升。
从如上的简单分析就可看出,只要美国不想「对美国公民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後果」,他就会把後果「转嫁」给中国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