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阅读理解题”加强能力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0ok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们借鉴语文学科中阅读理解题的形式,展开了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阅读理解题”的评价探索。“阅读理解题”就是给出一段阅读文字材料或图表描述,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探索、发现、运用数学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本文就如何依托“阅读理解题”,加强数学能力培养,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充分展现数学规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规律的应用过程,引导学生去抽象、概括规律,积极探索、发现和运用规律,从中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比如:
  1.填表:
  
  2.观察比较a与b的乘积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将发现的规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的发现,如果a与b的积是300,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5,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二、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类比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精心选择与课本上相关的知识点或思想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回顾总结,举一反三,类比迁移,从中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比如:
  在“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还记得规律的发现过程吗?下面请你来猜想和发现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和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
  1.在下面各数中,先用“”画出末两位数能被4整除的数,再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4整除。
  124 242 264 318 556 846 896 900
  从上面可以发现,一个数____,这个数就能被4整除。举例验证是()。
  2.在下面各数中,先用“____”画出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9整除的数,再算一算这些数能不能被9整除。
  72 108 414 663 837 1125 245
  从上面可以发现,一个数_____,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举例验证是()。
  
  三、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给学生提供猜想、尝试、探索、发现规律或模型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比如: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是学好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你善于猜想吗?试一试!
  在“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新的数,比如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下面的数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写出你的猜想。
  6=3 3 8=3 5 10=3 7=5 5
  12=5 7 14=3 11=7 7
  16=3 13=5 11 18=5 13=7 11
  20=3 17=7 13
  22=3 19=5 17=11 11
  24=5 19=7 17=11 13
  26=() ()=() ()……
  你的大胆猜想是()。
  我国数学家()在这一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这种探索和钻研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同学们学习。
  
  四、设计“阅读理解题”,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注意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增强探索性,注重思考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能力。比如:
  张师傅家有一张长6.28分米,宽4分米的白铁皮,他想用它做一个高4分米的圆柱形无盖水桶。于是,他想到店里去配个底。可店里不能直接配到圆形的白铁皮,必须按需要剪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加工成圆形。
  (1)请你帮张师傅想个办法,至少要剪一块多大的白铁皮(长方形或正方形)就可以配成水桶的底了。(计算并简要说明)
  (2)算一算,做成的这个水桶一次可盛水多少千克?(1立方分米水重1千克)
其他文献
尽管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能听能说普通话,但是依然带有浓重的方言腔调。为了普及和发展民族母语。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很多学校以推普工作为契机。开展
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扩大其词汇和语法知识,增强其英语节奏感和语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应该充分认识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歌曲的独特形式,以歌促学,寓教于乐。    一、调节情绪,营造氛围    1.课前唱歌曲师生互相问候  课前师生互相问候也可以采用歌曲的形式。比如早上我们师生相互问候Good morning,teacher. Good morning,chil
刘健,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先后在《小学教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小学教学参考》《当代教育论坛》《现代教育科学》等刊物发表文章20篇,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数学阶梯训练》《六年级数学奥赛起跑线》两部书中担任编委。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并结题5个。  教学感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数学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