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就应当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强调对人的教育,以老师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育;情感熏染
“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标志。因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一句话,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不仅要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如果说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那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从小到大,语文教育伴随我们成长,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太多的“是什么”让我们迷失在字、词、句、段、篇迷宫似的分析中,一次次肢解与分割的语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内在积淀于我们生命里的,外在体现于我们言行举止的有些什么呢?教育的责任在于要将文明积淀成性格,实现对人作为精神的存在的内在关照;教育要将知识个性化,转化成人的系列品质和能力,实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我们语文老师的确应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认真思考“应该怎样”的问题了。
那么,语文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扬起人文旗帜,让学生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呢?我个人认为,灌输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和着眼学生内在人格的建构,使之具备健康的品性修养这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偏执于某一方面,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文世界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从而建构起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回归我们教育的本真。
一、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我们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纽带。因此,语文课要理直气壮地扎扎实实地抓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抓好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养成。凡是丢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语文课,也就是丢掉了语文的根基,根本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了。
二、调对人的教育
学生有了必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了吗?没有!语文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就曾经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中渗透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是一逐渐具备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的成长中的人,因此,语文教育应从关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思想光芒乍现是予以肯定、鼓励、关怀和引导,成就一批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人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理性的健康的爱,给予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以乐观的期待和宽容细致的守侯。
三、以自己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促进其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就是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的熏陶感染就应受到极大的重视。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摸、沐浴、滋润或激荡,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很多老师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曾经让我们感动至深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们的学生中为什么就不能再掀起情感的波澜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宁愿成天沉迷在光怪陆离的所谓现代与后现代的文明成果中,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聆听智慧的箴言呢?因为学生没获得情感的共鸣,没能留下思想撞击的痕迹。因此,教师此时的角色应由一个旁观者转换为一个感知者、经历者,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与语文材料所体现的人文内涵相融,用自己的激情去触动学生,站在学生一方,和他们一起去共同感知,共同承担,一起痛并快乐着。
笔者在执教《小巷深处》一文时就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我自己被课文中的盲母亲深深地感动着,她满腔无私的爱,夸父逐日般的执著与坚定都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很多人把父母的无私与关爱视作理所当然而忽略了自己也应给予父母感恩与回报,对父母缺乏关心与理解,讨厌父母的唠叨与关怀,所以,我总想把自己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让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它停留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采取了以情动人,知情并进的方式。开课前先让学生听了满文军的那首《懂你》,使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首先映入学生的脑海,让“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的深沉情怀去扣击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在一种感动的氛围中开始进入文本。
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把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划出来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与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学生们不仅从词句的分析中领略到母亲含辛茹苦、执著奉献的品质,也对文章中的伟大母爱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此时,我不仅被文章中的母亲所感动,更被学生们所流露的对亲情的理解所感染,于是趁热打铁,融入自己的激情与理解与学生们一起朗读了文章的最后四段,在朗读过程中,我哽咽了,孩子们真诚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此时,激情的碰撞与真诚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完全没有隔阂,大家都是同样地感怀母爱,念及亲恩,大家都是一样地哭并思考着,不用任何华丽煽情的语言,孩子们都已激发和深化了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
那么,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真情流露的地方,语文课尤其如此。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个体情感的激发是必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忽视这一审美规律,同时,只有教师自己投入进去,不局限于以往“冷冰冰”的分析性教学,而真正地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运用于课堂中,以自己的诚意去熏陶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中学,在情感中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让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结合当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理念,对语文教育应有的内容作一解读,旨在期望寻求更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成就真正的“人”的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育;情感熏染
“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标志。因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一句话,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学习语文,不仅要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如果说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那么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从小到大,语文教育伴随我们成长,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太多的“是什么”让我们迷失在字、词、句、段、篇迷宫似的分析中,一次次肢解与分割的语文经历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内在积淀于我们生命里的,外在体现于我们言行举止的有些什么呢?教育的责任在于要将文明积淀成性格,实现对人作为精神的存在的内在关照;教育要将知识个性化,转化成人的系列品质和能力,实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充分肯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我们语文老师的确应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认真思考“应该怎样”的问题了。
那么,语文教育究竟应该如何扬起人文旗帜,让学生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呢?我个人认为,灌输给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和着眼学生内在人格的建构,使之具备健康的品性修养这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偏执于某一方面,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人文世界的同时,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从而建构起自己美好的精神家园,回归我们教育的本真。
一、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我们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纽带。因此,语文课要理直气壮地扎扎实实地抓好语言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抓好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养成。凡是丢掉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语文课,也就是丢掉了语文的根基,根本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了。
二、调对人的教育
学生有了必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实现了吗?没有!语文学习是伴随人一生的。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就曾经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中渗透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是一逐渐具备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的成长中的人,因此,语文教育应从关心人、尊重人的角度出发,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在思想光芒乍现是予以肯定、鼓励、关怀和引导,成就一批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人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理性的健康的爱,给予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以乐观的期待和宽容细致的守侯。
三、以自己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促进其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就是解决一个问题:让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的熏陶感染就应受到极大的重视。所谓“熏陶感染”,就是让学生在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摸、沐浴、滋润或激荡,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很多老师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曾经让我们感动至深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们的学生中为什么就不能再掀起情感的波澜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宁愿成天沉迷在光怪陆离的所谓现代与后现代的文明成果中,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聆听智慧的箴言呢?因为学生没获得情感的共鸣,没能留下思想撞击的痕迹。因此,教师此时的角色应由一个旁观者转换为一个感知者、经历者,真正地把自己的情感与语文材料所体现的人文内涵相融,用自己的激情去触动学生,站在学生一方,和他们一起去共同感知,共同承担,一起痛并快乐着。
笔者在执教《小巷深处》一文时就做了这样的尝试。首先,我自己被课文中的盲母亲深深地感动着,她满腔无私的爱,夸父逐日般的执著与坚定都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很多人把父母的无私与关爱视作理所当然而忽略了自己也应给予父母感恩与回报,对父母缺乏关心与理解,讨厌父母的唠叨与关怀,所以,我总想把自己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让它“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它停留的地方”。因此,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采取了以情动人,知情并进的方式。开课前先让学生听了满文军的那首《懂你》,使辛勤劳作、无私奉献的母亲形象首先映入学生的脑海,让“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的深沉情怀去扣击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在一种感动的氛围中开始进入文本。
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把文中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划出来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与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学生们不仅从词句的分析中领略到母亲含辛茹苦、执著奉献的品质,也对文章中的伟大母爱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此时,我不仅被文章中的母亲所感动,更被学生们所流露的对亲情的理解所感染,于是趁热打铁,融入自己的激情与理解与学生们一起朗读了文章的最后四段,在朗读过程中,我哽咽了,孩子们真诚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此时,激情的碰撞与真诚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完全没有隔阂,大家都是同样地感怀母爱,念及亲恩,大家都是一样地哭并思考着,不用任何华丽煽情的语言,孩子们都已激发和深化了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
那么,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真情流露的地方,语文课尤其如此。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个体情感的激发是必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忽视这一审美规律,同时,只有教师自己投入进去,不局限于以往“冷冰冰”的分析性教学,而真正地将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运用于课堂中,以自己的诚意去熏陶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中学,在情感中体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让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结合当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理念,对语文教育应有的内容作一解读,旨在期望寻求更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法,以成就真正的“人”的教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