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实录与评析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jx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把一定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的活动,巩固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2.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感悟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学会有序思考,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摆数的过程中探索数位不同引起数的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分别板书1、10):这是几和几?
  生:这两个数是1和10。
  师:老师手里有1个圆片,你们能不能用这一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呢?
  生:不能表示。
  师: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数位顺序表,能用这个圆片分别表示出1和10吗?
  生:这就能表示了。(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
  


  师: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多少?如果把它放在十位上呢?
  生:1个圆片放在个位上表示1个1,放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10)。
  小结:把1个圆片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就能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有更多的圆片,又能表示多少个不同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摆一摆,想一想”(板書课题)从中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评析:数值和数位的复习,是本课知识的生长点与着力点。通过对1与10这两个最简单的数的认识,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独立操作,感知有序性
  1.学生试摆。
  师:刚才我们用1个圆片在不同的数位上摆出了1和10,下面请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的仅有的2个圆片,试着在数位表上摆一摆,并且把摆出的数填在实验报告单上。
  2.交流摆法。
  生1:我摆出了2、20、11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1: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最后十位上放一个、个位上放一个,就得到数11。
  师:请这位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看,一边摆,一边把摆的数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师:还有不同摆法吗?
  生2:我摆出了20、11、2三个数。
  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2:我是先摆十位,把2个圆片都放到十位上得到数20,再从十位拿一个圆片放到个位就得到数11,再从十位拿一个放到个位就得到数2。
  (教师继续请同学上台摆给大家看。一边摆,一边把摆出的数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参看前表。)
  师:这位同学是从哪位摆起的?
  生:从十位摆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摆法?
  生3:我是先摆个位,把2个圆片放到个位上得到数2,又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得到数11,最后从个位拿一个放到十位就得到数20。(参看前表。)
  3.小结摆法。(略)
  【评析:学会有序观察、有序操作、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指向。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摆的顺序,所以,多次让学生演示摆与说的过程以及如何才能摆得不重复不遗漏,以便更好地通过数形结合来巩固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数感是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教师多次让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对直观教具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操作中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抽象出数学符号,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三、合作体验,理解有序性
  1.用3个圆片摆数(熟悉方法)。
  师:把同桌的圆片合在一起(3个),同桌合作摆一摆。要求左边的同学摆,右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让两组同桌到黑板上演示。)
  


  2.用4个圆片摆数(巩固方法)。
  师:请同学们继续合作用4个圆片摆数。要求右边的同学摆,左边的同学边看边在报告单上填写摆出的所有的数。
  


  【评析:在合作操作演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做到了眼、耳、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每个学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体现了开放的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带来了生机与魅力,这正是新课程最需要的。】
  四、深入探索,逐步提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操作过程,回答老师的问题。用1个圆片摆出了哪几个数?
  (生答略)
  师:那么,用2个圆片摆出了哪些数?用3个圆片、4个圆片呢?
  (生答略)
  师:刚才我们用圆片摆数,请观察摆出的这些数(教师手指前面一个表格),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
  生1: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我发现后面一个数都比前面一个数大9。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生2:我发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等于圆片的个数。比如,用3个圆片摆出的数:3=0+3 3=1+2 3=2+1 3=3+0。
  【评析:本环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新课程最需要的,也正是教师引导的价值所在。老师不断地鼓励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课堂充盈着自主探究的氛围,弥漫着师生共赏、共享、共识的“学习共同体”气息。】
  五、尝试讨论,运用规律
  1.运用规律摆数。
  师:下面请利用你们自己发现的这些规律,直接写出用5个、6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小组讨论,一边说数,一边填写报告单。
  生1:我们组是把5个圆片都放到个位上得到数字5,然后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14,再移动一个到十位上是23,像这样依次移动圆片,得到32、41、50。
  生2:根据用4个圆片摆数的规律,可以直接写出用5个圆片摆出的数,就是在4的下面写5,13的下面写14,22的下面写23,31的下面写32,40的下面写41,最后写50。
  ……
  2.拓宽运用。
  师:你们能不能继续利用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很快说出用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所摆出的数呢?
  


  【评析:教师的“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教学的智慧,也是一种文化。在学生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出,“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六、总结归纳,课外延伸
  师:通过这堂课的活动,老师相信你一定学到了不少知识,能跟大家说一说吗?
  生1:我学会用一个或几个圆片摆出不同的数。
  生2: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有顺序,才不会遗漏。
  生3:我学会了摆数的时候要么从个位开始摆,要么从十位开始摆。
  生4:我还学会了先从个位开始摆,然后逐渐向十位移动一个圆片。
  生5:我还学会了应用规律来摆数。
  ……
  师: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发现许多规律。正确应用规律就会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评析: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学科知识,也应该重视师生交往、师生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镇中枢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教学一篇课文如同写一篇文章,应当追求整体完美。好的课堂收尾同文章的结尾一样,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能照应开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感受和理解,获得释疑后的快感,又可以让学生汲取文本中思想和艺术的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前不久,在学校“同课互补”教研活动中,笔者两次听《父亲、树林和鸟》(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社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深感教法不同,效果迥异。    [片段一]  开课:  教师
期刊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我们小学教育要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质疑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鼓励(敢问),二是引导(善问),三是创新(会问)。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在教
期刊
一、为什么要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    张西海先生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写道: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闻一闻,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设计思路:《画家和牧童》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的故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描写,又有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画家戴嵩在牧童面前表现出的“一画之师
期刊
教材简介: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我”去西湖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期刊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50页。    一、教材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加法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期刊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的一种朦胧意识。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土壤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材编排形式,从原有的“小综合”到“大综合”,即从三、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编排在课文后面,再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展示成果的形式到单独成为一个学习的单元体形式呈现。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老师对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的使用和教学策略的处理处在“混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1)”是在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给人们的回报是成功。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在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仔细观察的习惯。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了解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有人把它比作“进入心灵的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观察是思维的触角,学生是通过观察来获取思维素材的。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思维,没有正确而精确的观察,就不可能展开正确而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