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教学管理部门在工程硕士学位培养方面的经验总结。首先介绍了学位论文指导规范和论文评价标准的建立过程,然后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多个方面介绍了工程硕士类研究生课程教育的特点,接下来重点强调了教学管理部门在工程硕士培养轨迹的各个环节上发挥的作用,最后讨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体工作思路。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规范;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教务管理系统
引言
自从1998年第一次承担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以来,本单位在不断领会和贯彻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1]的基础上,在学校研究生院的领导下,逐渐积累起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本文从培养方案和过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本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经验积累,希望和各位同行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2][3]。下面具体从培养规范、学位教育和日程管理等角度展开介绍。
一、跟踪工程硕士的培养轨迹,完善学位论文的指导规范和评价标准
2000年,当首批入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时,为保证指导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平,我系在研究生院制订的双导师制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特别规定:企业方导师必须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并为课题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很快又发现存在校内导师和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这是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在其工作单位进行,校内导师难以了解工作进度和碰到的具体问题,也难以保证学位论文水平。针对这一新问题,第二年暑期的学位分委员会上即讨论制定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和补充规定:
1. 学生在论文工作期间,须每三个月向校内导师提交一篇书面报告,含其论文工作内容及工作进展;每半年向校内导师作一次面对面的学术汇报。
2. 学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三个月须进行一次预答辩,要求校内导师和至少2位其他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参加。
3. 设计报告类学位论文须有设计说明。具体的,新产品设计类要附有设计图纸,产品研制报告,审核、批准和研制人的签字;研究报告类要有研究成果。
4. 研究型学位论文须发表或被录用一篇论文。
5. 学生在申请答辩时,须提交由其工作单位盖章的证明,证明该论文工作由学生本人完成,并同意学生以该论文申请工程硕士学位。
经过学生的刻苦努力和教师的辛勤培养,我系首批工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实践证明,上述规定对保证首批工程硕士质量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随后的两年间,在总结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学位分委员会又根据研究生院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对论文工作要求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1. 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必须已在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工作3年以上,且培养计划中要明确列出补修课程目录。
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聘请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1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企业联合指导教师不得代替)。
3. 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必须有系学位委员参加,且答辩委员会必须有1名来自企业(联合指导教师除外)的专家。
至此,在首批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五年后,我们制订并完善了详细的指导规范,对录取、制订培养计划、预答辩和答辩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6年,学位分委员会归纳了本专业领域的学位论文形式和相应的评价标准,按工程设计类、技术研究类、工程管理类、应用软件开发类和工程规划类等六个种类对论文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对各种类型的学位论文制定了针对性的质量要求,基本涵盖了本专业的工程硕士培养类型。
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探索“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培养理念
在研究生院制定的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为尽可能满足培养对象的要求,我们精心制定了四种不同的教学计划:
1. 学术研究型——课程设置基本与工学硕士相同——针对在研究所工作的学生。
2. 复合型人才培养型——课程设置中有市场和经济类课程——针对在公司工作的学生。
3. 课程设置涵盖多个二级学科——针对国防和军工单位的学生[4]。
4. 常规型——以某一专业为主的课程设置。
由于工程硕士面对的教育培养对象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承担研发和技术管理等繁重工作的同时在职学习;有实践经验,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欲望强烈;离开学校时间长;年龄较大,已成家甚至有子女。针对这些特点,授课教师在对课程内容、重点进行灵活调整,对授课形式和方式做适度变化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适应工程硕士教学环节。
1. 讲授内容重基本概念,重应用和实践。具体表现在加强基础理论课中基本概念的讲授,尽可能减少繁杂的数学推导;专业基础类课程精讲理论,多讲技术,多介绍工程知识和应用背景;专业技术课加入设计内容。
2. 授课方法注意面授和讨论、辅导答疑相结合,包括面对面答疑、E-MAIL答疑和电话答疑等多种形式。
3. 尝试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先将光盘寄给学生观看自学,然后集中面授一段时间,并加强课堂讨论环节。
4. 难度大的课程增加课程学时。对于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根据学习情况适当增加学时数,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 学科前沿课程将面授、学术讲座和自学总结相结合。要求学生利用出差、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到校时间抓紧机会听取相关领域的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到博士生课堂听学科前沿课程,并要求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听课报告。
三、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纳入教学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科生和全日制脱产研究生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工程硕士培养制度之后,我们迅速将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也纳入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
具体的,对于应届直接攻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需要进工作站完成学位培养,入学时可能论文选题方向或者导师未定,我们将根据他们将来的课题方向协助制定培养计划;进站后,如果遇到课题是否合适和导师是否得当等问题,也由我们协助解决。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教学计划也是经过与我们讨论后共同制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有其他特殊要求,我们也直接帮助解决。在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时,我们逐一了解学生的选题方向,推荐并协助最终确定导师。
系学位分委员会对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教师和学生,工作在工程硕士培养的第一线,是培养环节中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者,所以我们及时将出现的问题反映到学位分委员会。后者讨论制定合适的规定,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在健康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国家的各个岗位上发挥出与其学位相称的作用。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工程硕士培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比如学生分布的学科严重不均衡,有的学科一名导师同一届就需要带三四个学生,如何保证指导质量?在教师们已承担了繁重的校内学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时间和精力编写适合工程硕士的课程教材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将配合系学位分委员会和指导教师,贯彻落实好研究生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同意开展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1996。
2.吕福扣,关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184-185。
3.黄明福,陈玲,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分析、思考与对策,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5-117。
4.姚丹霖,黄楠,赵文涛,面向军事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32(1):85-87。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规范;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教务管理系统
引言
自从1998年第一次承担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以来,本单位在不断领会和贯彻国务院学位办和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1]的基础上,在学校研究生院的领导下,逐渐积累起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建立和完善了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本文从培养方案和过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本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经验积累,希望和各位同行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2][3]。下面具体从培养规范、学位教育和日程管理等角度展开介绍。
一、跟踪工程硕士的培养轨迹,完善学位论文的指导规范和评价标准
2000年,当首批入学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时,为保证指导教师具有相应的专业水平,我系在研究生院制订的双导师制培养计划的基础上特别规定:企业方导师必须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职称并为课题论文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具体指导过程中,我们很快又发现存在校内导师和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这是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在其工作单位进行,校内导师难以了解工作进度和碰到的具体问题,也难以保证学位论文水平。针对这一新问题,第二年暑期的学位分委员会上即讨论制定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和补充规定:
1. 学生在论文工作期间,须每三个月向校内导师提交一篇书面报告,含其论文工作内容及工作进展;每半年向校内导师作一次面对面的学术汇报。
2. 学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三个月须进行一次预答辩,要求校内导师和至少2位其他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参加。
3. 设计报告类学位论文须有设计说明。具体的,新产品设计类要附有设计图纸,产品研制报告,审核、批准和研制人的签字;研究报告类要有研究成果。
4. 研究型学位论文须发表或被录用一篇论文。
5. 学生在申请答辩时,须提交由其工作单位盖章的证明,证明该论文工作由学生本人完成,并同意学生以该论文申请工程硕士学位。
经过学生的刻苦努力和教师的辛勤培养,我系首批工程硕士研究生大部分于2002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并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实践证明,上述规定对保证首批工程硕士质量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随后的两年间,在总结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学位分委员会又根据研究生院的具体规定,进一步对论文工作要求作了更明确的规定:
1. 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必须已在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工作3年以上,且培养计划中要明确列出补修课程目录。
2.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聘请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1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企业联合指导教师不得代替)。
3. 预答辩和正式答辩必须有系学位委员参加,且答辩委员会必须有1名来自企业(联合指导教师除外)的专家。
至此,在首批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五年后,我们制订并完善了详细的指导规范,对录取、制订培养计划、预答辩和答辩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6年,学位分委员会归纳了本专业领域的学位论文形式和相应的评价标准,按工程设计类、技术研究类、工程管理类、应用软件开发类和工程规划类等六个种类对论文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并对各种类型的学位论文制定了针对性的质量要求,基本涵盖了本专业的工程硕士培养类型。
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探索“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培养理念
在研究生院制定的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为尽可能满足培养对象的要求,我们精心制定了四种不同的教学计划:
1. 学术研究型——课程设置基本与工学硕士相同——针对在研究所工作的学生。
2. 复合型人才培养型——课程设置中有市场和经济类课程——针对在公司工作的学生。
3. 课程设置涵盖多个二级学科——针对国防和军工单位的学生[4]。
4. 常规型——以某一专业为主的课程设置。
由于工程硕士面对的教育培养对象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承担研发和技术管理等繁重工作的同时在职学习;有实践经验,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欲望强烈;离开学校时间长;年龄较大,已成家甚至有子女。针对这些特点,授课教师在对课程内容、重点进行灵活调整,对授课形式和方式做适度变化的基础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适应工程硕士教学环节。
1. 讲授内容重基本概念,重应用和实践。具体表现在加强基础理论课中基本概念的讲授,尽可能减少繁杂的数学推导;专业基础类课程精讲理论,多讲技术,多介绍工程知识和应用背景;专业技术课加入设计内容。
2. 授课方法注意面授和讨论、辅导答疑相结合,包括面对面答疑、E-MAIL答疑和电话答疑等多种形式。
3. 尝试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先将光盘寄给学生观看自学,然后集中面授一段时间,并加强课堂讨论环节。
4. 难度大的课程增加课程学时。对于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根据学习情况适当增加学时数,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 学科前沿课程将面授、学术讲座和自学总结相结合。要求学生利用出差、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等到校时间抓紧机会听取相关领域的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到博士生课堂听学科前沿课程,并要求他们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听课报告。
三、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纳入教学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科生和全日制脱产研究生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工作。建立工程硕士培养制度之后,我们迅速将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也纳入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
具体的,对于应届直接攻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需要进工作站完成学位培养,入学时可能论文选题方向或者导师未定,我们将根据他们将来的课题方向协助制定培养计划;进站后,如果遇到课题是否合适和导师是否得当等问题,也由我们协助解决。
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教学计划也是经过与我们讨论后共同制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有其他特殊要求,我们也直接帮助解决。在开始学位论文工作时,我们逐一了解学生的选题方向,推荐并协助最终确定导师。
系学位分委员会对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教师和学生,工作在工程硕士培养的第一线,是培养环节中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者,所以我们及时将出现的问题反映到学位分委员会。后者讨论制定合适的规定,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在健康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使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国家的各个岗位上发挥出与其学位相称的作用。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在工程硕士培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比如学生分布的学科严重不均衡,有的学科一名导师同一届就需要带三四个学生,如何保证指导质量?在教师们已承担了繁重的校内学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如何安排时间和精力编写适合工程硕士的课程教材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将配合系学位分委员会和指导教师,贯彻落实好研究生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工程硕士培养理念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同意开展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试点工作的通知,1996。
2.吕福扣,关于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探讨,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1):184-185。
3.黄明福,陈玲,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分析、思考与对策,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5-117。
4.姚丹霖,黄楠,赵文涛,面向军事需求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年,32(1):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