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中职教育中如何加强体育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在满足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还应力求加强对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探讨研究,使中职体育教学具有时代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加大,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出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学校规模和在校人数都与普通中学大体相当,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中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体育教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从事中职体育教学二十年,浅谈一下在中职教育中如何加强体育教学。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特征要求
  (一)强身健体,具有健身性
  所谓健身性是指学生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要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增强体质、改善机能、愉悦身心的特征。通过体育的健身功能,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具有现代化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快乐体育,具有趣味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强的项目易于学生接受;一般说,竞技项目和现代流行的项目多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上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校在新生刚入学我们向学生公布我校近年已开设的体育项目,并向学生征求喜爱的项目,力求做到我校开设的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的快乐。
  (三)注重实效,具有实用性
  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特点是指学生在校学习与掌握的运动技能,走出学校以后,仍然能够有条件不间断地开展下去,达到学以致用。为此,在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健身项目的大众性、普遍性特点。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舞蹈、健美操、健美、瑜珈、武术、气排球等。使中职毕业生成长为本单位体育活动的骨干,组织指导本单位职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所学习的一些实用体育技能。
  (四)以职定教,具有专业性
  所谓专业性,就是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从而体现中职体育教学的实践性、专业性,为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做准备。如计算机专业是中职学校的热门专业,研究表明,长期从事计算机操作,容易引起脑神经疲劳、视力下降,且人体长期处于坐姿,脊柱处于压迫状态,造成肩酸背痛和下肢静脉曲张等症状。我们要通过体育课的开设,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身体练习,如头部、颈部、腰部的健身操以及向学生传授倒立的技巧,提高与专业相关的身体素质,可以很好地防治上述症状。
  (五)关注未来,具有终身性
  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中职是“终身体育”实施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需要在校期间的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终身体育理念,使中职体育教学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根据学生的专业与爱好传授学生的专项技能,使每位学生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掌握一两项科学的健身方法,并坚持开展下去,为终身体育锻炼与娱乐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前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的教师认为中职体育就是随便领着学生玩玩,没有深刻认识体育的育人作用;有的教师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健康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及习惯的培养;有的教师只照本宣科跑教学大纲,不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增加些新的学生喜欢的东西。
  (二)缺乏新的教学手段
  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一上体育课不是打打篮球就是跑跑步,显得陈旧单一,缺乏生动活泼。
  (三)缺乏大体育观念
  大部分教师只是为了上体育而上体育,重育体,轻育心,不重视学生对体育美好感情的培养,让学生觉得体育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事情,没有形成大体育观念,没有对终身锻炼、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的培养,也缺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三、应对措施
  (一)拓宽思路,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一,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第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方法去完成动作,让学生有目的的质疑和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思考、发现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三,通过各种体育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技能,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线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切实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从实际出发,注重职业特征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对专业、工种来说处于服务性地位,不同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而不同专业技能需要相应的体能保证。如厨师对手腕力量要求比较高,海员必须学会游泳,保安必须熟练掌握擒拿格斗,宾馆服务必须熟练托盘,服务业必须接受形体教育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在保证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应该根据学生所学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受到一定的专门训练,获得本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和实用技能。在教学中,尝试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专业身体素质入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他们具备适应专业岗位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如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的身体具有较好灵敏性和协调性,其体育教学应围绕专业实际,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内容,实行有专业针对性的身体锻炼,如健身跑、球类、健美操等项目。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   (三)以学生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普遍入学成绩差,常被传统的教学观念视为中考的失败者,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就业的压力,造成学生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感、害怕考试、害怕与人交往。而有关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是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的有效手段。同时,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在持续紧张的学习、工作压力下,或是在情绪消极低沉的时候,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对消除疲劳,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健康教育专题列为体育与健康必修课。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很有必要。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采用激励和肯定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教师要通过创设运动情景,着力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变化,培养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
  (四)加强品德修养,实施德育渗透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则是通过体育教学去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在具体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德育渗透:其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如通过队列练习,有目的地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其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如在短跑教学中,结合技术动作要领,要求学生遵守规则,打消抢跑等投机心理,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德育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其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德育渗透力度。主要是利用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环境,结合体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
  总之,重视中专生体育能力培养,是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作为中职体育教育工作者,要集思广益,不断创新中职体育教学,以适应不同时期对中职体育教学的要求,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俨先元. 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建嘉. 体育、体育与健康一课程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卜令香.中职体育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1(5):709.
  [4] 曲宗湖,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电子商务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信任是影响跨组织电子商务绩效的核心因素,而跨组织电子商务技术的使用使得传统的人际信任关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文化与电子商务相冲突的情景特征,研究中国文化情景下跨组织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机理、以及促进跨组织电子商务的信任制度机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间关系联系渠道的信息化倾向也愈发明显,EDI技术、跨组织信息系统、外
【摘要】食品安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食品安全是食品消费的前提。文章从美国食品安全立法的过程、美国食品安全法解读美国食品安全法的成功经验,其经验对我们食品安全的启示。  【关键词】食品安全 政府责任 启示  引言  食品安全的准确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的安全是关系着人们生存权的基本权利,食品安全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与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在1991年,国际营
校长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因为'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长期沉浸于生命化教育课题中,能使思维变得开阔,心思变得细腻。走进课堂,就多了些脚踏实地,少了急功近利和
摘 要:文章研究重点主要是在高职党支部开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怎样加强教育方式创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重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教育平台,用以开展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和加强党支部活动的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高职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01-0018-01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