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孩子,促使孩子流浪的最后一股力量
到了开学的日子,晓敏跟爷爷奶奶说:不去上学了。爷爷和奶奶认为,不去上学也好,晓敏在学校“偷东西”的事太给自己丢人了。
村里很多人靠种牛蒡赚钱,到了种植季节都是雇人帮忙,干一天给40块钱。奶奶让晓敏去帮人种牛蒡,晓敏不干。又不上学,又不干活,奶奶觉得晓敏耍赖。
恰好当时三叔回来探亲,爷爷奶奶就让三叔带晓敏去北京见见世面。三叔在北京开了个店铺卖五金,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到了北京后,却发现三婶不太愿意收留晓敏。晓敏是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不愿寄人篱下。三叔就在家附近租了个房子,让晓敏一个人在那里住。三叔也觉得,晓敏该打工赚钱了,于是给她找了个超市导购的工作。
晓敏才13岁,正是玩乐、做梦的年纪。虽然晓敏按三叔的意思跟超市负责人谎报自己已经18岁了,但是举止行为却脱不了孩子气。她把可乐瓶子颠过来倒过去,让超市负责人看得心烦意乱。晓敏还是想上学,她拿了一支笔,带回了住处。超市负责人、三叔、爷爷、奶奶又把这解释为“偷窃”。奶奶在电话里一提起这件事,就恨得咬牙切齿:“别人对你那么好,你怎么就不知恩图报呢。给你找那么好的工作,你还改不了偷东西的毛病,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晓敏烦躁地堵上了耳朵。
晓敏说,丢了工作的日子她只能一个人待在出租房里,什么也干不了,很无聊。有一天她出门溜达,来北京这么久,她还不知道北京到底啥样子。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直到有民警发现她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就把她带回派出所,问她家里的电话。晓敏本想说爸爸的电话,这样民警就会因为跟爸爸交流困难而放弃,她不敢说三叔的电话,怕回去挨揍。可鬼使神差,晓敏说出来的恰恰是三叔的电话。
三叔把晓敏带回家后,果然劈头盖脸地一顿胖揍。三叔还在门外加了一把锁,防止晓敏再乱跑。有时候三叔晚上喝了酒会来训斥晓敏一顿,喝醉了酒的人下手更是没轻没重,晓敏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跳窗逃走了。她觉得外面的世界再不济,至少是自由的,至少没人再打她。
那些在救助站的日子有温暖的朋友
外面的世界很复杂,但晓敏很懂得保护自己,只在派出所附近溜达,警察给她的好印象在小时候那次因为“保护费”报警时就留下了。当民警发现了她,她再也不说三叔的电话,也不说自己家在哪里,回到家又将面临无尽的指责和棍棒,她宁愿选择自由的生活。
民警把晓敏送到了北京通州救助站。救助站里的日子真苦,虽然有的吃有的住,但是每天一大早晓敏就要和其他流浪儿童起来锻炼,重复一个动作:蹲下起来,起来蹲下。晓敏最后受不了了,说出了老家地址。
晓敏被通州救助站移交到了济南救助站。在她眼里,济南救助站就像天堂一样。在那里,晓敏享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那里太好了,有暖气,石叔叔、子阳叔叔、吕奕姐姐都对我很好,山东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也去看我们。”
对于晓敏来说,能在救助站结识一些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小伙伴,是更难得的事,大家彼此之间没有歧视,更没有人再指责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理解我。我在救助站有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说话。我希望能在济南上学……”
小姑娘文文,是晓敏在救助站结识的最好的朋友。文文早年被父母送人,后来又被收养人家送了回去。父母在济南打工,她就从广西一路扒火车来到济南。父母不要她,她被济南救助站暂时收留。“就算在济南捡垃圾,也不想回家”,这是晓敏和文文的共同想法。
济南救助站再好,也只能是暂居之地。晓敏被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回爷爷奶奶家时,家门口围满了指指点点的人,爷爷奶奶觉得特别丢人。晓敏不愿意下车,村里人生拉硬拽把晓敏推到家里。晓敏只待了一刻钟,她就又跳上了救助站的车。临走,爷爷塞给晓敏一件棉衣,怕孩子在外边冻着,那时正是数九寒天。
母亲的犹豫再次让孩子心碎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跟晓敏的妈妈联系,希望妈妈能收留晓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电话这端,晓敏听出了妈妈的犹豫,她哭着扔了电话。
王丽丽后来解释了她的“犹豫”,因为自己已经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现在有一个9岁的男孩儿。丈夫当然不同意冒出一个前夫的孩子来打破家庭的安宁。丈夫听说过这个孩子的遭遇,知道她出去流浪过,他害怕有这样经历的孩子来到家里会带坏自己的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继父能不能与孩子相处好也是一个很大心结。
手心手背都是肉,王丽丽愁得茶饭不思。丈夫心疼她,最终同意去救助站接晓敏“回家”。
晓敏却是死活不去,她还记得在救助站的车上跟妈妈通话时,妈妈的犹豫不决带给她的痛苦和绝望。王丽丽一跺脚,回家了。
救助站最终还是要把孩子送回家,晓敏想:那就回到家之后再出去,换个救助站。这是晓敏跟别的流浪儿童学到的。从济南救助站出来后,晓敏去过济宁救助站,去过泰安救助站,去过聊城救助站。晓敏还是希望能回到济南救助站。她在济南的马路边上边溜达边寻思:“怎么还没警察来找我?怎么还不把我送到济南救助站去?”
对于未来,晓敏的想法迥异于同龄人,“我可没说要在救助站呆一辈子。夏天我们出去流浪,冬天我们再回来。”
济南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再次跟晓敏沟通,希望晓敏能回到妈妈家里,接受妈妈的爱。
这次,晓敏同意了。她说:这是给妈妈一次机会。
心理咨询师分析:
晓敏三番五次离家出走,是因为她觉得外面比家中温暖。
在济南市救助站,有暖气,有同龄的朋友,还有一些大朋友带着玩,晓敏有了许多之前没有过的体验:温暖、友谊、关注、理解……在家里,虽然爷爷奶奶很爱晓敏,但方法不对,晓敏感受不到温暖。
孩子被送回来后,家长的焦急、担心很容易变成愤怒、丢人等常人都有的反应,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比如:家长明明很担心孩子,可见了孩子后,又说狠话:你怎么不死外边?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关心和重视。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长的坏情绪,不可能用大脑去理解家长背后的担心,他们感受到的都是家长不接纳的情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重,家长的反向表达会形成一股力量,把孩子再次推出去。所以,家长在找到孩子后,一定要消化掉那些负面的情绪,正向表达你们的爱,表达担心!
你可以拥抱住孩子,并用爱的语气表达你们是多么担心;听孩子讲讲在外面的经历,并以此判断孩子有没有受到伤害;询问孩子的感受,在外面什么感觉、在家里什么感觉,一般来说,外面的经历虽然新奇,总不如在家里舒适、有安全感,如果孩子感觉外面比家里更温暖,家长就要仔细听听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舍得抛下父母,离家出走;知道原因后,不要嘲笑孩子,更不要因为听到真话而愤怒或灰心,或认为孩子小题大做,能让孩子离家出走的,对孩子来说一定不是小事。
告诉孩子,离家出走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如果觉得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承诺一定会重视。
晓敏很幸运,她三番五次地出去,没遇到坏人,是因为她懂得保护自己,比如在公安局周围溜达,在医院里过夜。不妨也跟你的孩子讲讲自我保护的重要。
济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当中,女孩比男孩多。家长们不要以为女孩胆小不敢离家出走,正是因为她们的敏感、早熟,她们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反而更大。暑假是孩子们离家出走的高峰期,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跟孩子一起丰富暑假生活;不要把钱放在孩子容易找到的地方;听孩子讲讲一天发生了什么,孩子说无聊、郁闷、烦、生气等情绪时,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些或许就是出走的苗头呢!
到了开学的日子,晓敏跟爷爷奶奶说:不去上学了。爷爷和奶奶认为,不去上学也好,晓敏在学校“偷东西”的事太给自己丢人了。
村里很多人靠种牛蒡赚钱,到了种植季节都是雇人帮忙,干一天给40块钱。奶奶让晓敏去帮人种牛蒡,晓敏不干。又不上学,又不干活,奶奶觉得晓敏耍赖。
恰好当时三叔回来探亲,爷爷奶奶就让三叔带晓敏去北京见见世面。三叔在北京开了个店铺卖五金,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到了北京后,却发现三婶不太愿意收留晓敏。晓敏是个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不愿寄人篱下。三叔就在家附近租了个房子,让晓敏一个人在那里住。三叔也觉得,晓敏该打工赚钱了,于是给她找了个超市导购的工作。
晓敏才13岁,正是玩乐、做梦的年纪。虽然晓敏按三叔的意思跟超市负责人谎报自己已经18岁了,但是举止行为却脱不了孩子气。她把可乐瓶子颠过来倒过去,让超市负责人看得心烦意乱。晓敏还是想上学,她拿了一支笔,带回了住处。超市负责人、三叔、爷爷、奶奶又把这解释为“偷窃”。奶奶在电话里一提起这件事,就恨得咬牙切齿:“别人对你那么好,你怎么就不知恩图报呢。给你找那么好的工作,你还改不了偷东西的毛病,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晓敏烦躁地堵上了耳朵。
晓敏说,丢了工作的日子她只能一个人待在出租房里,什么也干不了,很无聊。有一天她出门溜达,来北京这么久,她还不知道北京到底啥样子。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直到有民警发现她一个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就把她带回派出所,问她家里的电话。晓敏本想说爸爸的电话,这样民警就会因为跟爸爸交流困难而放弃,她不敢说三叔的电话,怕回去挨揍。可鬼使神差,晓敏说出来的恰恰是三叔的电话。
三叔把晓敏带回家后,果然劈头盖脸地一顿胖揍。三叔还在门外加了一把锁,防止晓敏再乱跑。有时候三叔晚上喝了酒会来训斥晓敏一顿,喝醉了酒的人下手更是没轻没重,晓敏终于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跳窗逃走了。她觉得外面的世界再不济,至少是自由的,至少没人再打她。
那些在救助站的日子有温暖的朋友
外面的世界很复杂,但晓敏很懂得保护自己,只在派出所附近溜达,警察给她的好印象在小时候那次因为“保护费”报警时就留下了。当民警发现了她,她再也不说三叔的电话,也不说自己家在哪里,回到家又将面临无尽的指责和棍棒,她宁愿选择自由的生活。
民警把晓敏送到了北京通州救助站。救助站里的日子真苦,虽然有的吃有的住,但是每天一大早晓敏就要和其他流浪儿童起来锻炼,重复一个动作:蹲下起来,起来蹲下。晓敏最后受不了了,说出了老家地址。
晓敏被通州救助站移交到了济南救助站。在她眼里,济南救助站就像天堂一样。在那里,晓敏享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那里太好了,有暖气,石叔叔、子阳叔叔、吕奕姐姐都对我很好,山东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也去看我们。”
对于晓敏来说,能在救助站结识一些跟自己有类似经历的小伙伴,是更难得的事,大家彼此之间没有歧视,更没有人再指责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理解我。我在救助站有朋友,可以一起玩、一起说话。我希望能在济南上学……”
小姑娘文文,是晓敏在救助站结识的最好的朋友。文文早年被父母送人,后来又被收养人家送了回去。父母在济南打工,她就从广西一路扒火车来到济南。父母不要她,她被济南救助站暂时收留。“就算在济南捡垃圾,也不想回家”,这是晓敏和文文的共同想法。
济南救助站再好,也只能是暂居之地。晓敏被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回爷爷奶奶家时,家门口围满了指指点点的人,爷爷奶奶觉得特别丢人。晓敏不愿意下车,村里人生拉硬拽把晓敏推到家里。晓敏只待了一刻钟,她就又跳上了救助站的车。临走,爷爷塞给晓敏一件棉衣,怕孩子在外边冻着,那时正是数九寒天。
母亲的犹豫再次让孩子心碎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跟晓敏的妈妈联系,希望妈妈能收留晓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电话这端,晓敏听出了妈妈的犹豫,她哭着扔了电话。
王丽丽后来解释了她的“犹豫”,因为自己已经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现在有一个9岁的男孩儿。丈夫当然不同意冒出一个前夫的孩子来打破家庭的安宁。丈夫听说过这个孩子的遭遇,知道她出去流浪过,他害怕有这样经历的孩子来到家里会带坏自己的孩子,自己作为一个继父能不能与孩子相处好也是一个很大心结。
手心手背都是肉,王丽丽愁得茶饭不思。丈夫心疼她,最终同意去救助站接晓敏“回家”。
晓敏却是死活不去,她还记得在救助站的车上跟妈妈通话时,妈妈的犹豫不决带给她的痛苦和绝望。王丽丽一跺脚,回家了。
救助站最终还是要把孩子送回家,晓敏想:那就回到家之后再出去,换个救助站。这是晓敏跟别的流浪儿童学到的。从济南救助站出来后,晓敏去过济宁救助站,去过泰安救助站,去过聊城救助站。晓敏还是希望能回到济南救助站。她在济南的马路边上边溜达边寻思:“怎么还没警察来找我?怎么还不把我送到济南救助站去?”
对于未来,晓敏的想法迥异于同龄人,“我可没说要在救助站呆一辈子。夏天我们出去流浪,冬天我们再回来。”
济南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再次跟晓敏沟通,希望晓敏能回到妈妈家里,接受妈妈的爱。
这次,晓敏同意了。她说:这是给妈妈一次机会。
心理咨询师分析:
晓敏三番五次离家出走,是因为她觉得外面比家中温暖。
在济南市救助站,有暖气,有同龄的朋友,还有一些大朋友带着玩,晓敏有了许多之前没有过的体验:温暖、友谊、关注、理解……在家里,虽然爷爷奶奶很爱晓敏,但方法不对,晓敏感受不到温暖。
孩子被送回来后,家长的焦急、担心很容易变成愤怒、丢人等常人都有的反应,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比如:家长明明很担心孩子,可见了孩子后,又说狠话:你怎么不死外边?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关心和重视。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长的坏情绪,不可能用大脑去理解家长背后的担心,他们感受到的都是家长不接纳的情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重,家长的反向表达会形成一股力量,把孩子再次推出去。所以,家长在找到孩子后,一定要消化掉那些负面的情绪,正向表达你们的爱,表达担心!
你可以拥抱住孩子,并用爱的语气表达你们是多么担心;听孩子讲讲在外面的经历,并以此判断孩子有没有受到伤害;询问孩子的感受,在外面什么感觉、在家里什么感觉,一般来说,外面的经历虽然新奇,总不如在家里舒适、有安全感,如果孩子感觉外面比家里更温暖,家长就要仔细听听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舍得抛下父母,离家出走;知道原因后,不要嘲笑孩子,更不要因为听到真话而愤怒或灰心,或认为孩子小题大做,能让孩子离家出走的,对孩子来说一定不是小事。
告诉孩子,离家出走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如果觉得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承诺一定会重视。
晓敏很幸运,她三番五次地出去,没遇到坏人,是因为她懂得保护自己,比如在公安局周围溜达,在医院里过夜。不妨也跟你的孩子讲讲自我保护的重要。
济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在离家出走的孩子当中,女孩比男孩多。家长们不要以为女孩胆小不敢离家出走,正是因为她们的敏感、早熟,她们离家出走的可能性反而更大。暑假是孩子们离家出走的高峰期,家长们一定要多加注意:跟孩子一起丰富暑假生活;不要把钱放在孩子容易找到的地方;听孩子讲讲一天发生了什么,孩子说无聊、郁闷、烦、生气等情绪时,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些或许就是出走的苗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