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法律现象”下的“深层共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372751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法律文化“暗合”?一看这书名,您可能就会联想到近代中国一些学者的“爱国主义”思维顽习——“举泰西之制而证之于古”,“西法之中固有与古法相同者”(沈家本《寄移文存》卷六);“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与严幼陵先生书》)。
  不过,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范忠信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仞1年版)绝非如此,它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角度。这本书的视角或思路,正如作者自己在“自序”中所言:“寻找和阐释中西法律文化的深层共性”。
  法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问题,是近年法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围绕这一话题,各家各派已经在学术论坛上进行了许多回合的交锋。《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作为“一家之言”,与这一话题显然有着联系。要“寻找和阐释中西法律传统的深层共性”,这是研究中西法文化的学者的共同心愿,但人们大多不敢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就成了一个对读者的承诺,承诺就是一个严厉约束。范忠信先生虽未正式承诺,但他毕竟正式宣称“准备这样地做贡献”。即使是“准备”,也不禁让人捏一把汗。然而,当拜读完该书后,却松了一口气,在我看来,范忠信先生有理由“准备这样地做贡献”。
  法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问题,要对这个问题作出答复,不同学科的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角度。比如,公法学者或许会关注分权与制衡是否适用于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社会;民法学者或许会关注继承法的特性,或契约法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适性。但是,一个学者要想在有生之年像做数学题一样对该问题做出全面的、标准的答案,却是万万不能的。因此,范忠信先生也并不企求全面解释,而只是就自己研究过程中“不小心碰见了 (中西法律文化之间的)一些惊人的共性”,“零星纪录下来,写成文章”(本书序言)。
  实际上,法律的“本土化”与“全球化”课题,在中国并不是今天才被提出。自清末修律以来,它就是萦绕在中国法学者心中的最为沉重的课题。不过,在近代,它的表达或提问方式与当代略有不同。那时人们喜欢问:中华法系能否复兴?中国法的现代化是否意味着“全盘西化”?这两个问题,前一个类似今天所谓的“本土化”,后一个类似今天所谓的“全球化”。而这种提问方式,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从今天的学界消失,甚至可以说,二十世纪以来的法学界有一大半的工作是在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比如,为了回答“中华法系能否复兴”,则须先讲明“中华法系”为何物?而关于“中华法系”的研究又被再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如思想层面的、制度层面的等等。但究其学术动机,却是那个已经被隐藏起来的“复兴”二字。又如,为了回答“现代化是否意味着西化”,则须先讲明“西法”为何物?而关于“西法”的研究又被再分解为各部门法理论、西方法律精神和西方法的历史等等,但始终驱使着学者们孜孜不倦地去追求的,却是“现代化”那三个字。
  很明显,正是一种问题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的法学研究,并因问题的研究而形成知识积累。
  但是,提问方式也决定了回答的方式。近百年的法学研究,焦点集中在讲明“中法”(中华法系)和“西法”分别为何物,-这种提问方式,隐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前提,那就是,“中法”与“西法”是不同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融通之处。在这个前提下,不同时期产生出不同的回答,一种回答是:“中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法,“西法”是资产阶级的法;另有一种回答是:“中法”是家族主义的法,“西法”是个人主义的法;还有一种回答是:“中法”是小农经济的法,“西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又有一种回答是:“中法”是专制国家的法,“西法”是民主国家的法。总之,对“中法”和“西法”的认识,是在分殊的大前提下进行研究,包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比较法研究,虽说比较,但其重心都在讲明不同或差异。换言之,这是一个找寻特殊性的过程,一个对殊相进行揭示的过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特殊性,有学者也谈共性。他们说,西方的国际法,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西方的行政法,与中国的职官制度无异;西方有民法,中国有户部的令或例;西方重视私人权利,杨朱也讲“为己”;西方有市民社会,中国的市民社会在宋代已见端倪。总之,西人的观念或制度,在中国皆古已有之。不过,说是如此说,我总觉得,没有具体制度的比较,只是笼统定性,缺了些名实之辨,有点指鹿为马的味道,因此,尽管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或有可取,但 学说本身却不能服众。这种比较,八十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提出了严厉批评:“故吾最恶舞文贱儒,动以西学缘附中学者。以名其为开新,实则保守,煽思想界之奴性而益滋之也。”(《饮冰室文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殊相的解释继续发展,“民间法”、“习惯法”、“本土资源”等概念相继提出。这些概念的最大功效,是使人们不再满足于宏观地谈论法律的性质,那种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究其实质,这种研究仍然没有脱离解释殊相的思路。在解释殊相的思路下,学问做得越细,殊相就显得越清晰。学问做得细了,对知识积累固然有好处,但同时也生出不少困惑。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中西双方的差异真的如此之大?
  正是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话语也登陆中国。中国法律的全球化,尚未完全成为事实,但作为一种趋势却已显得不可避免。然而,以往关于殊相的研究,勉强能讲明民族法律体系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意义。但是,法律全球化的基点何在?这个问题却是中国法学界缺乏回应的。这个问题不回答,所谓的法律全球化只是一句空话。因为,我们总不能老是用“西法如此”来作为中国相关法律制订或修改的理由吧。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否真如两种概念表面上显示的一样,具有不可沟通的、对立的性质?换言之,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也是不得不讲明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须讲明一件事,那就是中法与西法的共相,或者像范忠信先生所言中西法律传统中的“深层共性”。
  很显然,这是一次问题的再提出,是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这个老问题的再提出,但却不仅仅是旧话重提,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加以提出。
  什么是中西法文化的共相这个问题,当然不是范忠信先生第一个提出。在很多时候,很多学者都会接触到这个问题。比如,我关心的是中国民法在近代以来的变迁,在资料阅读过程中,我常问自己,为什么民法要与西法“改同一律”?“改同一律”的基点何在?人们都说亲属法和继承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契约法则在不同民族社会之间具有可沟通的性质。但这都是笼统的说法,没有知识学上的证实。那么就不得不问,中西契约法的共相何在。另外,既然西方的继承法和亲属法在中国的适用已成事实,那么,整个民法的共相又何在?然而,或许因为近代中国的民法均是“移植”西方法,或许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我没有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下去。但扪心自问,假设把这个问题追下去,我也没有把握能够说明中西民法的共相。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殊相是好说的,我可以通过制度间的对比一一加以阐明。但阐明殊相之后还剩下什么,共相(性)是什么?对此我一头雾水。我不知道范忠信先生在动笔之初是否碰到过这个问题。但在拜读完他的著作后,我感觉,他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在书中不断提到,在具 体的研究工作开展之前,很多现象是他未曾预料的。因此我想,如果说他能够因为这个问题,而最终展开来形成这本著作,应该得益于在研究方法上的运用得当。
  实际上,除了作者的解释和思辨之外,该书贯穿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历史分析的方法,一种是比较分析的方法。但是,通过这两种方法的运用,作者很好地展示了在中西刑法制度中存在的共通性和差异,澄清了以往不少误会。
  以往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认为,“亲亲相容隐”、“亲属相犯”、“亲属相奸”、“无夫奸”等等制度,都是“三纲五常”或封建宗法主义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这样,这些制度也就成了中华法系的殊相之一。由于已经将这些制度与所谓的“封建主义”联系在一起,又由于在意识形态上已经对封建主义做出了否定判断,因此,这些制度的合理性消失了。从此以后,再没有人试图为这些制度做出理性论证。但是,该书的作者却通过资料整理,将西方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相关思想主张,以及十九世纪以来的西方各国刑法规范展示在人们面前,并从各个层面加以总结解析,让我们看到了这一“传统”在西方的真实存在。这个展示让人们发现,几乎所有重要的西方国家的刑法,在对待亲属之间的犯罪时都做了有别于常人的规定。比如,允许不告发或藏匿自己的亲属这一制度,不但是古罗马法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仍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现代西方国家所采用(该书第 75-86页)。又如,许多西方国家的刑法,对亲属间杀伤、奸淫的处罚都重于常人,而对亲属间的财产侵犯的处罚则轻于常人(第126-144页)。这说明,对亲属之间的犯罪行为区别对待,即某种意义上的“亲亲尊尊”,“亲疏有别”,并非只是中国一国的现象,而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现象。如果我们还承认德国法、法国法等已经是现代民主国家的法,那么,那种亲属之间犯罪适用不同刑罚的制度,就不能简单看成是小农的、封建的、专制的、宗法的特有标志。通过这样的论证,已经可以肯定,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法律重视亲属关系的态度,与阶级的、经济的或政体的原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是对于任何一个了解中国法律史的人,都会感到惊奇甚至惊惶的结论。但本书的论证,却让我不得不接受这个结论。因为作者在论证中采用了最有效的、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方法,那就是历史的、考订的方法。尽管史料的收集是艰难的,史料也总是会有遗憾,但在史料能够说明问题的范围内,没有比通过详实的、真实的史料的展示更能说明问题了。在史料的面前,往往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你只能承认“真”或者“假”,这或许是历史学为何能够担当起“科学”这一称谓的惟一原因。
  在质疑了原有的解释学说之后,应该如何解释中西法律中共同存在的这一现象呢?换言之,如何解释共同的法律现象下的“深层共性”,如何揭示共同的法 律现象中的共相呢?对此,作者就不同的制度做出了不同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结论。作者说:“人类各大民族的法制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深层次的共同价值基础和手段选择上的共性……这是发自文明深处或人类的人性深处的共性。某种意义上的‘万民法’、‘理性法’、‘自然法’的客现存在的。”(本书序言)
  本书有几个结论性的观点,无论周延与否,都是值得相关研究者注意的。
  第一,该书认为:“‘亲亲尊尊’就是一种无可摆脱的心理动力习惯。这种心理动力习惯决定着人们的情感、道德观念、伦理,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潜在法则。人类制订法是无法回避这些潜在法则的。违背这些潜在法则的法律没有生命力。” (第167页)这段话,是对不同国家出现相类似的亲属规范的现象做出的一种解释,即用“心理动力习惯”来解释法律区别对待亲属关系的现象。这种“心理动力习惯”的相似,可能就正如美国法学家孟罗·斯密所言:“一制度之相似,决非即为一后世制度渊源于古代制度之绝对的证据。往往由于人类本性上大体相似之结果。即在相异之民族间,于相同条件下亦产生相同之结果。”(《欧陆法律发达史》,姚梅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这虽然不是全书中惟一的解释,但却是最重要的一种。作者在这里已经表明了一种他所认识的以“人性的共性”为原则的“自然法”。
  第二,该书认为:“‘亲亲尊尊’是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重亲情、重和谐、重仁爱、重道义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也是西方文化传统重权利、重平等、重自由、重博爱、重正义的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这个基础或出发点出发,西方引申出了自己的权利精神,我们引申出了自己的伦理和仁爱精神。但也各自引申出了自己的偏好乃至谬误。这种民族精神原始基础或出发点上的共性,正是人类文明的共性,是普遍的人性所决定的共性,正是所谓‘自然法’。”(第171页)很显然,作者再次重申了他所认识的“自然法”,并认为这一自然法则是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共性。如果将这一论点展开,其意义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我在这里更想说的是,这段文字不得不令人想到卢梭的那段关于人类的“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的著名言论:   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够使这两个原理相互协调并且配合起来。在我看来,自然法的一切规则正是从这两个原理的协调和配合中产生出来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67页)显然,卢梭的两个“原理”是与“自然法”有区别的,因为“自然法的一切规则”来源于他所提出的“原理”。那么,范忠信先生是否愿意处理他所认识的“自然 法”与卢梭的两个“原理”之间的关系呢? 该书第三个有意义的创见是: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不同的基本领域(一是家庭和亲属关系领域,二是亲属圈以外的社会生活领域),或在两个不同的关系圈中,使个人负担不同的有差异的权利义务,并适用不同的法则,这或许正是理性的要求。这表面上看似“不平等”,但惟有在这种差别性中,才能体现真正的公平和平等(第329—334页)。我想,这一结论虽然是从刑事法的领域中得出,但至少对理解民法体系是有启发的。
  总之,这些结论已使人们不得不对以往的研究展开反思。以往的研究将是否注重亲属伦理作为区分中西法律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现在看来,这至少是不准确的。不准确之处就在于,作为事实层面的亲属伦理在中西双方都是存在的,其重视的程度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只不过重视的方式有同有异罢了。正如范忠信先生的书中一再强调的,亲属伦理很可能是所有人类社会不同民族各类伦理中最易有共通性的伦理之一,因而其在各自法制中的“共性”体现是非常自然的。
  那么,以往研究究竟忽略了什么呢?在我看来,忽略的或许是,没有区分亲属伦理在事实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之间的区别。与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古代法中,亲属伦理被上升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来看看哈贝马斯的一段对“传统社会形态”中合法性与法律的关系的精彩论述:
  亲缘系统不再是整个系统(指传统社会系统)的制度核心。它把权力和控制的主要功能转让给国家。这是功能专门化和分化的开端。在这个分化过程中,家庭丧失其全部的经济功能和某些社会化功能。在这一进入文明时期的发展阶段上,主要是为系统整合或社会整合服务的亚系统兴起了。在它们的交叉点上,法律秩序调节着生产资料的支配特权和权力的行使策略,而这种法律秩序本身则需要加以合法化。(《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亲缘系统”不再为整个社会系统提供合法化的论据,这是哈贝马斯所认识的所有“传统社会形态”的特征。但很显然,这个特征对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不成立的。当中国从原始社会向国家社会迈进的时候,由于儒家学说的努力,“亲缘系统”与国家之间的纽带不但没有被切断,反而被作为国家合法性根据之一而被强化。在西方的国家社会以及它的法律秩序“需要加以合法化”的同时,中国传统国家的合法化危机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而正因为亲属伦理已经与国家意识形态相结合,才使得近代中国思想界在检讨中国古代国家和法律的时候,再一次放大了亲属伦理的功能和意义,并终于使人们以为亲属伦理本身已经成了中国法律现代化的根本障碍。然而,事实层面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亲属伦理仍是有着界限的,当我们将两种意义的亲属伦理一并加以否定的时候,也是在泼掉洗澡水 时将小孩也泼掉了。范忠信先生的工作是实证性的,但却有效地分殊了事实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的亲属伦理。从他的工作里,人们似乎已经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事实层面的亲属伦理是中西法律制度的共相所在,而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亲属伦理则是传统中西法律的殊相所在。
  由于范忠信先生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法律的共相,尽管也有专章(第九章)关于中西伦理精神的差异分析,修正了以往学说的一些不准确的地方,但对差异或殊相的探讨确有不足。书中虽然有一些关于中西差异的解释,如在第五章关于“亲亲相为隐”问题上分析了中西法律传统在“容隐”的内容和目的上的三点差异(第 79-83页),在第七章关于“亲属相犯”问题上分析了中西法律传统的两点差异(第 150~152页)等等。他看到了,西方关于亲属关系的刑法制度,往往赋予亲属关系中的双方以相对平等的权利义务;而在中国古代关于亲属关系的刑法制度中,却往往是尊亲属过多地享受权利,而卑亲属过多地承担义务,存在着尊卑之间差异较大的不对等。这是一个只有在微观比较中才能发现的现象。这个现象得以显现,其意义在于,更细微地刻画了中西法律之间的差异。本书虽然注意到了这些差异,但却比较零散。在此差异的背后,是何种殊相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呢?我想,如果对此差异现象集中加以论述,其理论价值或许将不亚于该书在共相上的解释。
  总的来说,令我真正羡慕的,还不在于这些有意义的观点的得出。回想这些观点的得来,都是建立在对中西的制度考证和比较的基础上。而这些考证,在作者行文中显得举重若轻。实际上,作者似乎刻意避免使用罕见的资料,或者说这样一类问题的探讨不需要稀见的资料去证明,这使读者感觉书中的观点来源于我们人类生活的最基本心理共性和常识,并非在有意追求“惊人的”结论。
  (《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范忠信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21.00元)
   学习党内监督条例
  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同志最近撰写了《厚望——学习党内监督条例》一书。作者为著名党建研究专家,其撰写的《苏共亡党十年祭》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已被许多省市和部委列为党校教材。作者以独特的语言和思想风格,结合党的建设实践和反腐败案例,全面阐释了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是一本帮助党员干部学习和理解条例的非常有特点的参考读物,书中部分精彩章节已在《中国商报》《中国财经报》等报刊连载。
其他文献
《回到马克思》一书出来后,就有著名学者说,如果该书的本意是寻找“新”的马克思,或者寻找理解马克思的“新”路子,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说本书的目的是要宣布我们以往对马克思的解释全“错”了,这种断言是决不能接受的。我也同意这种看法。这样一本书卷气很重的著作居然能够吸引我们读下去,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满足了读者的某种兴趣——马克思的“另外一面”。  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以来,他的形象似乎一直在变。悉尼·胡克—
期刊
一缘起    中国、埃及、印度、巴比仑、玛雅、印加并称世界六大文明,中国、印度、玛雅、印加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中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最为神秘。玛雅文明产生于距今约5100年前后,某些西方学者因其发达的天文学,竟将其说成是“外星文明”。  从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186件玛雅文物在中国巡展,使人们一睹玛雅文明的庐山真面目。同时中华世纪坛《世界文明系列》编委会编辑出版了一部大型图书
期刊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多年来受到批评,认为是贬低劳动者的重要性。不过换个角度看,这句话也就是表述了一个极为平常的真理:头脑应该支配手脚,灵魂应该摆布肉体,思想应该制约蛮力,文治应该盖过武功。无论是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历来都如此,否则它就会是病态的、短命的。“力”治于“心”,是人类最古老的智慧成就,是金科玉律。  不过这种传统的“心”“力”之别,到今天却变得有些模糊了。首要的
期刊
这一点似乎无庸置疑。在《梁实秋先生手订译著书目》里,就收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署名“李启纯’’的作品。余光中的《梁翁传莎翁》一文谈到莎翁全集之外,还说到了“梁翁”翻译《百兽图》的情况,他根本就没有提笔名的问题,《百兽图》似乎无需辩驳地属“梁翁’’的译作。胡百华编的《梁实秋先生简谱》里也记载有《百兽图》《苏联的强迫劳工》《法国共产党真相》三部作品的翻译时间。刘真在纪念梁
期刊
考据是治文史的学者常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大体上是通过各种证明的办法,判断某件事情的真伪。清代考据学最盛,有人赞扬,说它是很科学的方法;也有人批评,说它繁琐不堪,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古往今来,人类的追求不过是真、善、美三字,考据即是为了求真。有人求大真,有人求小真,别人不耐烦那具体的求证过程,虽然可以苛责为庸俗,倒也并非不可理解。   想起小时候学数学,求证数学的定理。那定理明明白白是对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常德、宁波、衢州、江山、丽水、金华、东阳、义乌等地撒放了大量的细菌武器,使当地人民受到了极大的残害。日本进行细菌战的部队,一般知道叫731,其实远不止此,上海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死亡工厂》,用大量已经公开的揭露材料,叙述了日本进行细菌战的罪恶。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授谢尔顿·H·哈里斯先生,中国译本的译者之一王选,根据调查所得,代表她家乡的父老兄弟,作为原告正在
期刊
写下这么严肃这么严重的一个话题,有点吓人;曾自问是否太过敏感、太苛求、太不外交太不绅士?要知道现在的学术家批评家尤其是高级别的专家,早已放弃这样指名道姓的直截了当的批评方式。然而,我不必也不想去宛转曲折,实在是因为这本书所讲所说很严肃很严重,必须还以同样的态度,才是对它的重视。更何况不是我们要挑起争端,而是这本书已经从内部向我们“挑战”了;故此本文重在“看”,摘示出来让大家看看,事实就是如此 ……
期刊
9·11恐怖事件的血腥、废墟与一个个愤怒的面孔,至今历历在目。美国亚洲协会(NGO)主席Nicholas Platt作为亲身经历者,在复旦‘林肯论坛’上言及此事,声音低沉,哽咽,几不成语。‘A sufferer should never know the intensity of what he endures by the present but chiefly by the pankles
期刊
我辈从“文化大革命”过来,一听“格言”,条件反射,马上想到发行八亿,人手一册的语录“小红书”。那年头,早请示,晚汇报,三忠于,四无限。语录是至高无上的格言,全国只此一言堂。正如大人物童年时代《咏蛙》绝句: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出声  伟哉这两句堪称巨人格言,至今回想起来犹有余威  伴随新世纪,进入群言堂。俄国人契诃夫的格言说得好:大狗有大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语录体的书籍,
期刊
居住和工作在污染严重的大城市的人,缺乏自然环境的氛围和生机因此,我们称城市为“城市丛林”。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和身心健康,我们需要一个自然的环境。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这些高科技给现代社会带来众多益处,使数量众多的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但同时我们需要把那些能使我们受益的科技与那些会伤害我们的科技区分开来,选择那些绿色科技,为我们的子孙留下积极有益的遗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