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增强数学教育的感知体验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面学生学过的计量单位(元、角、分、厘米和米)相比,它不如货币单位那样为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也不如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它虽然"看不见",却"摸得着"(学生有轻、重的生活经验和肢体感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觉体验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重量观念。例如,课始可安排学生观察两个粉笔盒(一个空盒,一个装有粉笔),先让学生猜测它们各自的轻重,再让学生亲自掂一掂,使学生懂得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的观察,而要采用掂一掂或称一称的方法。又如,认识重量单位克时,教师要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它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教学时要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以增加学生对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克的重量观念。再如,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时,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下活动:①让学生把大米装在塑料袋里,并称出1千克的大米,让学生顺次传递,动手掂一掂,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②学生分别掂一掂自带的物品(如重5O0克的袋装黄豆,重250克的味精),比较、体会不同重量物品的感觉差异。③发给每组三个重量不一装有大米的塑料袋(内有一袋重为1千克),让学生分别再手掂一掂,找出重1千克的袋子,看难找得准。④让学生拿出若干课本和练习本,先用手掂一掂,并通过增减,估计一下是否有1千克。再用台秤验证,比比看,谁拿的最接近1千克。为了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教师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克、10克、11克、10OO克大米,让学生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感知、体验活动,使学生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二、组织估测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认识千克与克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估计出1千克和1克的大约重量。因此,教师除了按课本中安排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实践体验以外,还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估测游戏活动。在教学中,可以在"数"和"量"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让学生在"量中用数,数中学量"。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测、估算黄豆粒数’’的游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准备好的黄豆中称出1千克,让学生估计一下,l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看谁用的方法好?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①用台秤称一称,先称出10克黄豆,数出有几粒,再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②用小杯子量一量。看一看1小杯约有几粒(取整十数),再量出共有几杯,最后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③在纸上铺一铺,把黄豆在纸上铺开,先看看10粒(或几十粒)黄豆占纸面的位置有多大,再以此作为一份,估计出共有几份,最后推测出1千克黄豆的总粒数……。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推测出2千克、5千克黄豆的总粒数。这样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组织实践应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认识秤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小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在市面上推广使用的台秤,来安排学生认秤的实践应用活动。课前要让学生带一些常见的物品,课中利用准备好的天平和台秤,让学生称出一些物品的重量。也可以安排学生模拟购物活动,如购买黄豆或大米,四个学生为一组,每组选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当顾客的学生要购买1千克、2千克、3千克的黄豆或大米,当售货员的学生要称出相应黄豆或大米的重量,并说出黄豆或大米的单位;当顾客的学生要推算出所要付的钱数,当售货员的学生要说出顾客付的钱够不够,要不要找钱,找多少钱。看谁称得又快又准,看谁算得又快又好。还可以利用体重器,让学生称一称自己的体重。所有这些旨在让学生实践生活,既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又训练了学生认秤的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每一位教师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初中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课堂教学没有实效性的现象。下面,本人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实效性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师要运用饱满的情绪,充分感染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在上课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将快乐传递给
对于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多人心存疑惑。很多人认为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多,现有的物理实验室的资源,已经完全能满足日常实验的需求,所以没有必要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开发新的实验资源。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我们实验室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分组实验或者创新实验的要求。就地取材,自制仪器不但可以较好的缓解实验器材不足,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意识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化学课程标准》前瞻性地指出: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
期刊
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们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书本数学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是给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一种视角.搭建一座平台,丰富多彩的世界应当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的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不仅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同时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
期刊
从教十余载,深感教学反思不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效率的总结提炼,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断臻于成熟的过程。最近,在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后,颇有些感想,令人辗转反思。  一、组织形式生活化——感悟数学  课堂组织形式的生活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而创设生活情景是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用生活情景再现教学内容,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需求,传输网络的构建技术不断被优化,新技术频出,为完善传输网络做出了巨大贡献.基于此,本文对本地传输网络中的新型技术 ——IPRAN进行了概述,并且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的新观念不能只是社会舆论,只是教育家、教科书等所宣传的"应该如何做"的观念;而是应该倡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使这些现代教育观念逐渐被教师理解和接受,在感悟中逐步内化,并在实际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切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真正成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者、研究者、推动者。科学技术从发现到發明,到实用,周期越来越短,科学要尽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适应这种新
期刊
把高等数学的知识应用到中学数学中,是广大中学教师一直以来都在努力的方向,也是教師们感到最头痛的的事情.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归纳总结了数学分析中一些能应用到中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重点研究了导数在求切线方程的应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医疗领域的作用,然后从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预测分析等三个方面分别举例,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