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o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一节课的教学有没有效益,就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构建和谐氛围
   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 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如有一道判断题250×4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还有25×4结果还有一个零,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如果老师搞一刀切,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能依赖老师或其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还要允许学生说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解决了学生后顾之忧,这样学生就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二、贴近学生生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容易造成形式和内容, 具体和抽象, 感性和理性的脱节, 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枯燥无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善于捕捉、设计生活情景, 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1.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
   ①紧扣生活, 使数学问题具体化。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的背景, 数学教学应以此作为直接的出发点, 让死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如教学圆的认识中理解定点, 定长概念时, 教师可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操着绳子的小球抡动会形成什么图形, 园林工人怎么画圆。再引导思考: 为什么这些圆会画的这样好?在讨论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定长、定点、什么是圆, 怎么画圆。
   ②模拟生活,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 挤出时间, 腾出空间, 创设表演环境, 把生活中事件再现到课堂, 在课堂中演练生活中的场景, 让学生真真实实体味数学。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中, 教师可创设一个商店购物情境, 再现" 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断, 在活动中感受买69 元的物品付70 元找回1元, 买97 元的物品付100 元找回3 元, 让学生在体验中自然明白一个数加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 可以先加上整十、整百数, 然后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少加的数计算简便。真实生动的生活再现, 帮助学生扫除了思维障碍, 学生兴致高, 也学得快。
   ③走进生活, 使数学问题实际化。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 但有些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 到实际生活中学习,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如在教学" 简单的统计"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 可以真正带领学生去路口用画" 正"字的方法, 统计一下一个方向5 分钟内车辆的通过情况,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分析, 及时引导: 假如你不知道这个方法, 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画圈, 三角形)为什么这些方法没有被人采用, 画" 正"字方法有什么好处?身临其境的学习, 学生学习倍感轻松, 有趣。
   2.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
   ①加强操作, 把理论数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例如,教了" 比和比例", 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让学生测量计算校园里树的高。高大的树怎么测量? 多数的同学提出爬树用绳子测量的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看自己的影子, 再应用学到的比例知识, 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②开展活动,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生活问题。未来的公民必须会用数, 必须具备一定的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的研究, 可以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让学生找找我们人体上存在的比; 学习了平均数后, 让学生给教师这节课打打分, 再计算一下平均分。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具备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 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未来生活的挑战。
   三、善用学生的错误。
   课堂教学中学生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尴尬,但我认为,流畅并不意味着教学的顺利成功,表面的达成并不表明学生的有效发展。即使公开课也应该是常态课中的经典,经典不回避曲折,曲折才显美丽。在教学中,我们不该放过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错误,而应发挥教学机智,将这种课堂生成转换成教学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将错误转化成美丽。这样学生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认知差异,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超越自我。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出了17.3÷4.3一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巡视一周,发现问题集中在对余数的确定上,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4,余数是1,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1。这时,我快速将第一种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有意地显示错误。
   师:和这一答案相同的同学请举手。
   (大部分同学把手高高举起,面露喜色,还有一部分同学一脸疑惑.欲言又止。顷刻又陷人沉思。这时,我只微微一笑,果然片刻后,几位同学又举手反对)
   生:我和他们的结果不一样,我认为余数应该是0.1。
   (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答案,我并没有马上作出判断)
   师:同学们,这一题的余数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请思考一下,到底是哪一
   种呢?请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生A: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1,大家看竖式就明白了。
   学生B: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理由我说不清楚。
   学生C: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理由为:现在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余数是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0倍,那么余数就是10,这样余数10比除数4.3还大.所以余数为1是错误的。
   学生D: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
   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在十分位上,所以应该是0.1。
   (学生纷纷点头默许)
   学生E:我认为这道题的余数是0.1,我是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检验出余数的0.1才是正确的。
   师: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很精彩,分析得也很对,而且说明的方法又不是唯一的。那么,正确找到余数的关键是什么?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余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要看余数原来在被除数的哪一位上,才能确定余数的大小。
   (我和许多学生默许地点头)
   通过同学们的争论,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0.1,并知道了理由。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上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充分地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四、实施激励评价。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及时、适度、多样的评价,既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堂教学中,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神态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学中教师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尤其在学生的智慧火花闪现时,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目标达成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通过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而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4.激励性评价要注意"度"。激励不在于一味地表扬和"藏拙"。太多的表扬和超值的嘉奖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长期下去,学生也许会迷失了自我。要注意善待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其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通过教师或学生的交流指出其不足,不要为表扬而表扬,以免迁就错误而产生误导。
   注意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的工具"。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课后延伸去巩固数学的做法。
   如在学习"分类"之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分类方法,回家把自己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摆放,把在家的分类情况再带到课间和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分类方法,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注意课后延伸。
   小学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的的工具"。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了课后延伸去巩固数学的做法。
   如在学习"分类"之后,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分类方法,回家把自己家中的东西进行分类摆放,把在家的分类情况再带到课间和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分类方法,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构建和谐氛围,贴近学生生活,善用学生的错误,实施激励评价 ,注意课后延伸。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这说明了活动课已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同时也阐明了活动课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补充”,而是学校教育中一门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这将是彻底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状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对如何开设数学活动课、探索素质教育的途径作了一些尝试为现在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的班级定时授课活动,使对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第五公设是等价命题,是否成立是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分水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在初中数学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通过反思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证明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研究建构的过程;学习数学证明,体会数学证明的严谨性和完美性;通
期刊
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几乎成了课堂全部问题的提出者,学生只需回答教师的提问。因此要将问题意识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就必须重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创设数学情境的根本意义,是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现数学"再创造",从而真正理解数学。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具有持续时间短、易变化的特点,所以吸引
期刊
由于在截止频率区域内稀疏孔径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MTF)比全孔径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下降,甚至调制传递函数可能出现零点而影响成像质量,通过稀疏孔径系统的结构优化可以获得
随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推广应用,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发现,探究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使传统的"教会"逐渐向现代的"学会"、"会学"的转变,这一切都是令人欣喜的。但如何设计探究性课堂学习活动?目前似乎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统一模式。为此,笔者在教学的同时,对设计有效的探究性课堂学习活动的模式作了点滴探索,下面就小学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锋钩针配合穴位注射与单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二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并为锋钩针治疗肩周炎操作方法的规范化研究及该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攻克难关,达到目的。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