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育打造幸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419444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师生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动态的平等的对话关系。”尊重的前提是“肯定”,肯定学生之间有差异,肯定学生身上有“亮点”。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有“尊重”可言,才有幸福可言。我校作为幸福亮点工程项目实验学校,在开展项目实验以来努力的在探索着教育的幸福之路。我想有以下三点是值得肯定和坚持的。
  一、关注变化,体验进步的幸福
  作为学校,在中考压力面前,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又是单一的,即以学生学科成绩的好坏来评价一个学生。许多学生因学习成绩落后而被界定为了所谓的“差生”。他们在学校中成为了成绩优秀者的“绿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附属品。他们被老师忽视、被家长责难、被同学歧视。他们似乎自己也在学海中迷失了方向,他们在痛苦中学习,在烦恼中成长。成功与进步似乎远离了这些“差生”。
  这些成绩落后的同学真的没有进步可言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的对象基础差,阅读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应该说是学习中的“弱者”。为了真正让这些在教育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在学校中体验到学习的幸福,我在学生评价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寻找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幸福。
  学校在整体教学改革中,变革传统“四率一平”模式,从多种角度去评价学生,为学生打造多元丰富、亮点凸现、各取所需、各有所成的学习舞台。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推行“以变化值为特征”的“双维评价”。既重视“以学生行为变化效果为特征”的评价,也强调“以学科测评成绩排序变化为特征”的评价。
  无论是变化值评价,还是学生行为养成评价,都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信心,更为学生赢得了宝贵的尊重。学生在评价、评比中站直,站得更有信心。
  二、适合课堂,享受成长的幸福
  初中面临着升学压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对知识的灌输,许多老师不得不抛开丰富多彩的活动“潜心教学”。而许多学习上的后进生,却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学习中失去了对课堂的兴趣,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许多学生陷入了怪圈之中“不懂不学”“不学不懂”,学校的生活如“炼狱”般煎熬。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幸福
  (一)372课堂尝试教学
  我校坚持校本化设计,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打造以适合为特征的课程文化,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提出了“372”课堂尝试教学模式。“372”课堂尝试教学模式中的“3”是指教学备课环节至少要做到三备:一备知识点、技能点;二备导学问题;三备课堂检测。“7”是指教学上课环节提倡体现七要素:一是导学问题展示,二是学生自主尝试问题解决,三是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四是教师组织答案展示及知识技能明晰,五是学生自主训练巩固,六是教师组织训练答案展示及学法指导,七是当堂测评。“2”是课后作业布置至少体现两要素:一是常规达标,二是综合迁移。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根据学生实际有详讲、简述和略言之分,根据学生能力安排详做、简思、略写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循序渐进,点点递进。照顾学生实际,不盲目拔高、突增容量及难度,学习的兴趣也逐渐增加。
  (二)“以适合为特征”的课程选择及设计体系
  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搭建平台,开发设计“兴趣个性化课程”,培养特长生的专业意识技能。设计“生活、社会适应课程”,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设计“国家标准课程校本化执行方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多元化课程的设计,为学生的成功搭建了平台,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以外有了更多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成功”。
  学校还以活动搭建舞台,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实践尝试。学习的“舞台”搭得越好、越多,学生就越多、越丰富的展现身上的品质与潜能,从而享受成长的幸福。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长处被自己和老师们发掘并且得到发展。学生通过不同活动的参与尝试,逐渐了解自己,逐渐形成兴趣志向。
  三、加强常规,品味管理的幸福
  我校着力打造以“理解”为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提出了“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愉快”的目标,在师生中倡导“同理心”。“教师要教得愉快”,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学生要学得愉快”,也离不开一位教学优秀教师。适合校情的管理,才能真正激发老师的积极性,从而给学生带来幸福。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校立足科研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提供学习资源,创新学习方式,“严管青年、带动中年、善待老年”,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重塑十六中教师队伍。根据学校情况,制定教师“普惠式三五培训计划”、实施“全员阅读工程”,成立教师读书班,带领老师们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机制。教师在成长中,品味幸福。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其知识储备的丰富,往往成为了强者,在不经意间利用自身的优势“霸占”了教育的领导地位,常常不由自主的“居高临下”, 总以一种长辈的口气与学生交谈,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很少去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在“不经意间”忽略甚至于伤害了部分学生。“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么简单都不会。”“说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不会呀。”……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学习上的后进生在“水深火热”的批评声中奋力挣扎。学校推行教师和班主任“一日工作常规”制,要求教师从点滴入手,与学生每日交流,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学校通过制度,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评价,不仅推动教师教学工作的提高与改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享受到“主体”的地位。师生间平等的沟通与交流,被老师的斥责与批评所取代。
  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我们的教育也应该围绕“幸福”而开展。学校的“适合教育”实践之路走得艰辛,但却一直在坚持!因为我们始终向往“幸福”!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整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础推演而来的。从牛顿第二定律开始,到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就先天不足。只研究了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该如何运动,能量该如何转化的问题,而没有研究,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对自身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呢?物体施力不消耗能量吗?因此,牛顿力学是不具有普遍性。  二、对牛顿力学的补充和修正  1.补充耗散功W=CF2t
期刊
自制力的提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有了自制力,意味着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冲动行动、不良情感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从而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因此,培养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良好的个性,是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小学生自制力的概述  (一)自制力的内涵  “自制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和言语方面得到有效
期刊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写的作文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选材不新,缺乏真情实感。普遍认为作文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是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深感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
期刊
众所周知,我们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讲的是已经过去的人、物、事,距离我们既遥远,又陌生,因此教师讲起来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熟记历史知识,那更是难上加难。初中历史课知识若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一一讲解,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即便有些许成果,也是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处于比较简单的死记硬背阶段,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
期刊
“课堂提问”,顾名思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设计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它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为中介进行正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科学地处理好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等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与化解难点,开启思维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但是一些数学课上仍发现,许多老师对以“问题”为中介的教学方式的实质理解不清晰,致
期刊
以往的习作教学是费力不讨好,老师备、讲、批、改,其中的辛苦唯有其力亲为者自知其味,可效果却事与愿违。于是我中心校语文教研把“追求高效习作教学”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强调,一定要广开思路,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大家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多人合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  一时间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寻找切入点。我亲自深入新庄小学三年级通过座谈、调查,了解到学生害怕习作的主要原因是,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几点浅见。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词、句的训练  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让学生在三年级正式写书面作文能得心应手,就应该从学生学词学句开始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用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年级上期我就着手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一、打好基础——说出完整通顺的句子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一年级孩子说话是往往存在不完整,不连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毛
期刊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已开始向普及化发展。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开始逐年翻番,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基础上,性别歧视又是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得不面临的又一难关,使得就业变得难上加难,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不容忽视。  一、本文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以北京××大学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