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1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制力的提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有了自制力,意味着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冲动行动、不良情感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从而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因此,培养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良好的个性,是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小学生自制力的概述
  (一)自制力的内涵
  “自制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和言语方面得到有效约束的品质。
  自制力的获得致使行为与情绪达到双重调节控制。通过教育指导小学生生活形成规律性、在学习要求上达到自控、情绪冲动得到有效控制和自觉约束不良行为。
  (二)小学生自制力缺乏的表现
  一是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在情感上主要表现为调节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外露、冲动、意气用事。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支配,刚才还“晴空万里”,一转眼就“乌云密布”,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肝火。
  二是在认知上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己”“图痛快”思想占据主导地位。过分注重感受,做事时感受无法满足自身的享受,就出现放弃行为的想法。
  三是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不当行为、做事虎头蛇尾、爱做小动作,玩耍无节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暴力行为的出现。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无节制的做。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自制力的措施
  自在小学阶段能够使小学生的自制力得到有效培养,将为学生今后在知识的海洋里成功的远航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社会、家庭、学校要注重三位一体的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小学生自制力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社会环境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必要前提
  正确配合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对于自制力差的小学生更需要良好环境。可借助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播优秀文化作品,创设纯净理想的社会环境氛围,呼吁社会成员建立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无法改变环境可以通过自主选择,为学生自制力发展选择良好环境。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大都是父母陪伴着我们的。面对小学生存在爱玩、不专注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父母要对小学生的做事行为提出严格要求,从而为小学生形成良好自制力奠定基础。
  1.建立合理家庭制度,让其有律可循,培养学生自制力
  制度可以维持良好秩序,促进目标的实现。按制度行事,可以减少孩子的欲望,越是存在调节情绪能力差的学生,制度就越有良好效果.父母要培养孩子自制力,最初可放在生活习惯方面,要让孩子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2.锻炼学生的延迟满足能力,培养学生自制力
  “延迟满足”是指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家长不能马上给予满足,而是通过间隔时间
  或有条件的满足。“延迟满足”的范围是孩子日常一些过分需求,主要表现为玩乐性、享受性的要求,具体做法是让孩子学会“等待”,有条件的满足孩子需求等。
  3.合理组织游戏,获得困难体验,提高学生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培养自制力
  游戏是培养儿童自制力的重要形式。家长可以开展一些拼图、寻错、堆积木、棋类等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儿童在坚持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保持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的习惯。在游戏中可以让儿童学会按照规则进行等待和轮流游戏,学会等待和合作,培养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使儿童在游戏中发展自制力。
  (三)学校教育是小学生自制力培养的关键
  学校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学生的良好教育离不开家长,但是更离不开学校。学校有专业化的教师,能够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地方法,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在学生自制力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1.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树立良好形象,培养学生自制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化的传授者、纪律的监督者、活动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良好自制力,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言行一致,为学生培养相应的品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教师要树立正确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制力的必要性,把提高学生自制力上升到必备工作思路上去。
  2.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氛围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教师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孜孜不倦、团结协作、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必须制定适当的行为准则,让学生在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下,培养良好自制力。
  一是班主任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班规,如纪律守则、学生守则、考勤制度、作业要求、卫生守则等准则,作为学生行为的必要准则。
  二是各任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必要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自习时间及放学后业余时间。教育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要讲究学习效率,教师要有效避免学生上课打瞌睡、看小说等溜号现象的发生。
  3.帮助学生确立目标导向,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制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制定远大、明确的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将这些目标进行细化,让学生达到“水滴穿石“的功效。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目标分为各个阶段的小目标。根据学校制定的学期目标,指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每月目标、每周目标,再进一步量化到每日目标。针对每日的目标,教学生确定可行的内容。让学生学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在自觉、激励中学生的自制力将得到培养。
  在学生自制力培养过程中,创设纯净的社会环境为学生自制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作为其有力补充,学校教育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小学生自制力的培养,要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使其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才能增强教育的效果,最终教育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如何让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变得不再困难。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识字兴趣  教育家夸美钮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为了提高生字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运用电教媒体能达到这个目的。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1》是关于描写秋天景色的课文,
期刊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和挑战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习知识。因此,在创设梅沙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公共环境、室内环境时,我们努力为幼儿提供“有准备、会说话的物质环境”,为他们提供身体运动、认知发展、社会交往、语言发展、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机会,真正实现“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  在梅沙幼儿园设计与建设之初,我们就从安全
期刊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教育交往的拓展,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更趋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教育教学也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课堂也“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从而激发学生
期刊
工作中,我逐渐转变过去那种“教师单纯地教,幼儿被动地学”的局面,做好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珍视幼儿游戏的权利,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自主性,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尝试与探索,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中能够快乐成长。  一、创设教育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发现  幼儿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非常关注,都充满好奇。他们这种好奇常表现为爱提问,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实践中,我尝试为孩
期刊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 、“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 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严格教学要求是前提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
期刊
绘本阅读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性活动之一,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过于程式化、单调性的阅读活动过程并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阅读及探究的自主性,而且过于重复性的阅读也会让幼儿逐渐失去阅读兴趣。陶行知“做中学”思想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而学习方法必须基于做的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融绘本阅读于区角活动当中,往往能起到令人惊叹的效果。  一、将绘本阅读中融入区角活动的价值  陶行知认为,教育不
期刊
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面初中学生叛逆的面孔,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好多。要把懵懂的学生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几年过去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起初我试图树立一种严厉而高高在上的形象去面对那群大孩子,但是不到一个月,我失败地退回来了。我对自己的管理方法感到苦恼不已,甚至不知所措。我认真地思索,为什么我要去做那样一种形象的老师呢?当面对着一个个
期刊
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本能,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以其积极的活动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他们表现出天性好奇、好动、好问,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索是儿童基本的生活方式,是其适应环境和发展自身的主要手段。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转向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新课程就在全国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启动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随着课程的实施,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实实在在地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迫在眉睫,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期刊
一、引言  整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础推演而来的。从牛顿第二定律开始,到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就先天不足。只研究了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该如何运动,能量该如何转化的问题,而没有研究,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对自身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呢?物体施力不消耗能量吗?因此,牛顿力学是不具有普遍性。  二、对牛顿力学的补充和修正  1.补充耗散功W=CF2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