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训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几点浅见。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词、句的训练
  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词语训练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那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生字进行一字组多词,再用生字词来进行口头造句;又或者把句式变换说法来进行词句的训练。对学生进行词、句的训练,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积累和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在写作中进行运用,提高写作水平。
  二、要引导学生相关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1.在预习中求方法、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先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生字词语。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为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在上精读课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中思考重点内容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利用精读课上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写作还要靠观察与思考
  观察就是去发现生活,思考就是深化由观察所得的表象。我们在观察时,要边看边想,把客观事物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做到能把握特点,景中有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管外部世界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观察时都必须认真思考,写作(表达)时,才能准确地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观察与思考要和阅读积累结合起来,为的是丰富知识,写好文章,避免遗忘。观察时,还必须与阅读积累结合起来思考,唤起记忆、联想与想象。不仅要勤于动脑,而且还要勤于动手,阅读积累采用的一些方法,比如用剪贴、做卡片、作笔记、写观察日记等方式都用得上。把观察时注意收集到的资料,与阅读积累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相印证,用在写作中,就会使得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更加具体,语言更加生动,从而准确地表现所写事物的特色和风貌。
  三、要善于启发学生的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比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导入新课,读了课题后,教师可以这样问:“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呀?”经老师一点拨,学生就会有这样的回答:“老师,我想知道蟋蟀的住宅在哪里?”“老师,我想知道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然后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要注意培养学生各种广泛阅读的爱好与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十万个为什么》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无疑是朋友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写作是一种技能,是用书面驾驭语言文字的技能。用口头驾驭语言文字的技能,就是说话能力。怎样才能驾驭语言文字呢?还是前面已提到的叶圣陶的那句名言:多读作品,多训练语言,方能驾驭文字。只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其他文献
学校领导安排我担任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面初中学生叛逆的面孔,心里沉甸甸的,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好多。要把懵懂的学生们培养成祖国的栋梁之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几年过去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起初我试图树立一种严厉而高高在上的形象去面对那群大孩子,但是不到一个月,我失败地退回来了。我对自己的管理方法感到苦恼不已,甚至不知所措。我认真地思索,为什么我要去做那样一种形象的老师呢?当面对着一个个
期刊
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本能,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以其积极的活动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他们表现出天性好奇、好动、好问,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索是儿童基本的生活方式,是其适应环境和发展自身的主要手段。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这样的转向为幼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随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颁布,这门新课程就在全国教育园地的土壤中开始生根了。我校也全启动了《品德与生活》的课改实验,随着课程的实施,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实实在在地感觉这门课程的新鲜气息,也感受到课改的迫在眉睫,更深刻地感悟到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下面就我个人对《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说点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角色,发展自我  
期刊
一、引言  整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础推演而来的。从牛顿第二定律开始,到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就先天不足。只研究了物体在受力的情况下,该如何运动,能量该如何转化的问题,而没有研究,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对自身的运动有没有影响呢?物体施力不消耗能量吗?因此,牛顿力学是不具有普遍性。  二、对牛顿力学的补充和修正  1.补充耗散功W=CF2t
期刊
自制力的提高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有了自制力,意味着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冲动行动、不良情感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从而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因此,培养儿童对行为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良好的个性,是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小学生自制力的概述  (一)自制力的内涵  “自制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意志品质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作和言语方面得到有效
期刊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老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而且学生英语水平相差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高一又是初中向高中过渡阶段,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度呢?我认为高一英语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
期刊
在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写的作文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选材不新,缺乏真情实感。普遍认为作文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爱写作文。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是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深感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有效的指导学生作文呢?联系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以
期刊
众所周知,我们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讲的是已经过去的人、物、事,距离我们既遥远,又陌生,因此教师讲起来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熟记历史知识,那更是难上加难。初中历史课知识若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一一讲解,不仅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的情绪,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即便有些许成果,也是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处于比较简单的死记硬背阶段,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学
期刊
“课堂提问”,顾名思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设计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它是教师与学生以问题为中介进行正常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科学地处理好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等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与化解难点,开启思维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都能注重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但是一些数学课上仍发现,许多老师对以“问题”为中介的教学方式的实质理解不清晰,致
期刊
以往的习作教学是费力不讨好,老师备、讲、批、改,其中的辛苦唯有其力亲为者自知其味,可效果却事与愿违。于是我中心校语文教研把“追求高效习作教学”作为研究主题,并且强调,一定要广开思路,大胆创新,大胆尝试,大家可以“单打独斗”,也可以多人合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  一时间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寻找切入点。我亲自深入新庄小学三年级通过座谈、调查,了解到学生害怕习作的主要原因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