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就是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巧妙地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随着新课改的逐年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念逐渐被教师们接受、理解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然而在历史学科教学的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对学习历史学科失去了信心。历史学科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他们根本不想背,也不愿去理解分析,最多也就是希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学科历年来都是会考学科,而非中考学科,虽然今年历史列入中考学科并占到50分,但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仍处于“边缘化”状态,多数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基本上局限于考前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因此课堂上学生根本就不积极、不主动,更不用说课后去自主学习。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第一,从培养阅读入手,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最基本的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其他能力如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都是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的,学生没有阅读能力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飞翔。因此,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带着思考题进行阅读,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部分学生都会专心于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及时准确地抓住教材的中心。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可以就思考题请学生回答以检查阅读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想法并加以讨论,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加深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我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带着思考题自主阅读课本后,多数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西方列强多次提出“进一步开放市场”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者为什么不用谈判的方式与之进行沟通,或者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避免战争的爆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也引起了大家的思索,由于讨论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比较高,也就会增强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提供各种材料诸如文字表述、图片、录像、电影、电视、课件的展示,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激发兴趣。因为它让历史变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生命力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距离他们遥远而难以记忆理解的历史。当然,在提供这些资料之前,教师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所提供的大量资料作细致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呈现给学生的都是紧扣教材的、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适合课堂的有用材料,尤其对教材中概括性较强的叙述,要补充适当的资料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保证课堂效果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外还要对这些材料的展示时间、方式作合理的安排,以保证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畅。
  如讲《解放战争》这一课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人物、作战形势图、实物图片等各种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他们从所看到的形象图片中去了解解放战争的前后经过,分析解放战争的前因后果。这样的教学应该比空洞的陈述显得丰富、有趣、有吸引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将研究性学习变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常态。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精心地、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科技文化成果以及与家乡有关的人物、文化等的研究性专题,推荐给学生,并向学生介绍类似活动的认识与探究的过程方法以及活动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每个人都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来,发挥所长,从而使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谐有序地开展,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常态。如组织和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各类历史资料,上网查询相关图片和音像资料,编写和讲述历史小故事,或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等等。经过一番准备之后,在课堂中大家可以将研究的成果展示出来,加以交流、讨论、补充,这样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方法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可能枯燥乏味,有可能困难重重,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机遇,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甚至有可能被扼杀掉。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思维方法之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向学生提问:同在1917年,为什么美国参战了,而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却退出了大战?我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学生顿时议论纷纷,通过同桌和前后桌学生的相互交流,发表了很多的见解:有人说,美国的参战正说明了它是狡猾的帝国主义,它抓住有利时机,要夺取战利品;说明苏俄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也有的说,美国的参战,是它害怕革命的表现,它看到帝国主义国家里纷纷出现反战浪潮,怕危及帝国主义统治。又有人说,苏俄退出大战,是因为它国内经济极端困难,苏俄为摆脱困境,为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所以主动退出大战,等等。这一过程看似有点乱,其实却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听”为“自主学”的局面。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平等地位,使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的思考有了表现的舞台,有了价值,便会激发他们投入更加积极的思考,让他们时时感悟到成功带来的乐趣,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愉悦。从而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目的。
  第五,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历史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标准,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以及培养创造性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是学会生存所必须确立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要求学生“闭门造车”式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讨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采用“合作”方式组织课堂时,要注意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鼓励关心能力较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并加以表扬,引导他们建立起协作关系,发扬团队精神,懂得尊重别人,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例如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教学提纲或设计一堂历史课,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设计教学提纲,有的为检测讲课效果而设计课堂练习等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纽带,共同探究问题,小组成员间知识与能力互补,还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中小学生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并有所建树。■
其他文献
近年来,乌兰察布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趋于上升,疫区范围不断扩大.1999年以前该地区从无此类病例报告.2000年在乌兰察布地区(卓资县、丰镇市)连续确诊2例.为了摸清该市是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免疫活性位点的免疫特性,构建了大肠杆菌重组质粒载体.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及用蛋白质亲疏水性分析程序分析狂犬病毒糖蛋白、核蛋白,以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
新的时期,青少年教育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初中生人格品质的教育,更是一项极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本文旨在探讨任何通过人格教育的实际情况,抓好初中生的人格教育。
我队对拖渔轮过去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利用原有机械动力方面是比来少的,大部分操作必须依靠人力较担当,特别是在起网中的摇网丝、拉大绠,拉网、放网中的整网投网和处理鱼货中的拣鱼
热能的摄入过多而引起肥胖,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国,这一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同样,热能摄入不足,仍是许多不
海洋渔业大生产来到了。由于党的重视,和渔区人民公社化的优越性,今年生产组织准备的较为充实,渔民志气昂扬,大搞技术革新、工具改革,为59年渔捞生产突现更大的跃进创造了条件。水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探索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学生自主体验,探索发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知识。同时,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并逐步形成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及科学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  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兴趣    学贵有疑,探究性学习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