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将“运用”融入高中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部分高中生对排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垫球上,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排球运动的乐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球基本技术的运用问题。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技术运用能力;有效利用考核评价方式,以运用为主要目的;简化教学比赛规则,在运用中获得乐趣;关注学生身体感受,让运用顺利进行,旨在为一线同仁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垫球;运用;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45-02
  排球作为三大球之一,已成为学校体育球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体育课都会把排球作为教学内容。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地区从小学到高中对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几乎相同。学生在小学就会接触正面双手垫球(以下简称垫球),然而到了高中,许多教师还要手把手教学生垫球准备姿势、手型等。这其中有体育教学不系统,教师被迫要炒“夹生饭”的因素存在,但也有高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不合理的原因。笔者近几年来主要担任高中排球选项班教学工作,本文就高中排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建议,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技术运用能力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书中,关于垫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徒手练习、击固定球、一抛一垫(抛垫)、自垫、对垫、三角垫球等。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垫球教学时也是选择了这套方法。笔者认为此套方法过于流程化,缺乏与技术运用的关联性和延伸性。其对初学者初步掌握技术动作是有一定帮助,但如果仅停留在此,不加以延伸拓展,要在比赛中进行运用会有一定难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调整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垫球技术运用能力。
  1.球速
  从抛垫球到三角垫球,练习时球速相对比较慢。而实际教学比赛中,即使最简单的下手发球,球速也要超过前者。所以在接发球时,面对较快的球速,学生有些不适应。垫球手型容易变形,击球点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对垫球次数很多,但比赛时却接不住球的原因。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球速。如教师可以在垫球练习时,逐步拉大练习者之间的距离来提高球速。另外,通过不同形式的接发球练习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垫球技术的运用能力。在练习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将抛垫球练习看作最简单的接发球练习形式。抛垫球可以隔网进行,用抛球代替发球,通过距离的调整逐步提高球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下手发球开始,通过改变发球方法、力度、距离等因素逐渐提高球速。值得注意的是,接发球练习可以选择适宜难度,贯穿在整个垫球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在后期才进行。
  2. 击球角度和高度
  自垫球练习是大部分教师在垫球教学初期都会采用的方法,笔者认为此方法不宜长时间运用。因为在自垫球时,要求学生手臂完全端平,球做垂直上下运动。但实际运用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垫球手臂和地面会有一个夹角,出球方向是向前上方。该练习对学生体会击球部位和控制手型有一定帮助。如果长时间练习,会让学生养成完全依靠抬臂击球和击球方向不准确的错误习惯。笔者建议在初步掌握垫球动作之后可以用对墙垫球的方法加以巩固。因为对墙垫球时,击球动作和出球方向更加接近实际运用中的情况。教学比赛中,如果垫球不到位,球被击出的一定高度,是同伴能否成功调整球的时间保障。高质量的垫球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学生的垫球练习中,部分击出的球往往刚过头顶甚至在头部以下。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一定的辅助限制手段提高学生的垫球高度。如,垫球可以隔网进行,在练习者中间拉一条高度限制线等。
  3.脚步移动
  教学比赛和平时垫球练习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是来球落点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尤其是在接扣球、拦回球时,学生除了需要对来球方向具有基本的判断能力,还要有积极合理的脚步移动。而步法练习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学生在练习时也不重视。比赛时,学生慌慌张张的乱跑一通,脚步比较凌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球的落点反复练习跨步垫球、交叉步垫球等技术。
  二、有效利用考核评价方式,以运用为主要目的
  部分教师在进行垫球教学评价时,会以自垫球或两人对垫球的次数作为考核标准,而忽略了技术动作完成的标准和对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笔者经常发现在两人对垫球考核过程中,学生距离很近,垫球时肘关节外展,用拳头垫球。不少学生用这种方式也能垫到二三十个,获得不错的成绩。但这个成绩有何意义,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效果。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垫球次数上,而忽视了技术动作的规范,往往助长了错误动作的形成,更不要谈对技术动作的运用了。笔者发现在排球技术动作考核评价时,部分教师喜欢采用一些简单的量化标准。比如:传、垫球的次数;发球的远度等等,而且只是在学习最后阶段进行一次,没有体现考核评价的过程性。笔者认为垫球技术的考核评价可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初期考核可采用技术评价的方式。部分教师可能不愿意采用技术评价的方式。究其原因大概是,技评的方式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全凭教师的主观判断。教师在评分计算上不方便。这往往也是造成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技术动作要领分成几点,作为考核的量化标准。这些要点就是得分点。这样学生既能加深对技术动作要领的理解,教师在评分的时候也方便计算。例如,垫球初期考核评价时可将标准定为:学生进行自垫球,完成“蹬地”“压腕”“顶肘”动作各得1分,“击球点正确”得2分,满分5分。
  2.在技术动作的巩固提高阶段,评价方式可适当增加难度,并注意与实际运用保持一定的关联性。教学比赛中,相邻的两名队员在合作击球时,一般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击球高度。所以如果教师选择对垫球作为评价方式,可以在这两个方面做一些限制性的规定。例如:根据难易程度大小,画两条相距2~4米的平行线,规定测试者必须在线外击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隔网进行,帮助控制垫球高度。此外,如果教师采用“对墙垫球”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可以对垫球高度和人与墙的距离进行限定。在此基础上,将垫球的次数作为成绩评定的量化标准。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为了保证连续性,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垫球,可作为调整球,不计数,考核继续进行。
其他文献
[缘起]    前不久,听了一堂古诗教学课。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秋思》。这是首极本色、自然的诗,借家书临发又匆匆开封的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教师的设计紧紧围绕一个“读”字展开。先要求学生自由地读,把诗读通、读熟,再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整堂课尽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中间穿插教师的范读。课后我与授课教师作了交流。她的设计理念是“以
被视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最具活力的文字。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把汉字写正确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亡羊补牢”现象剖析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小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要求第一阶段的学生会写“常用汉字800-1000个”。这个数量占了整个小学阶段写字量的40%,可见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笔者发现学生在书写汉字的
关键词:海淀体育;骨干教师;论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推进海淀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搭建助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2020年12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中关村第三小学承办的海淀区“成长中的骨干教师”系列论坛活动在中关村第三小学成功举另办。此次论坛以“做有思想的体育教育实践者
关键词:我是体育教师;送教活动;学习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3 .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 (2020) 02-0041-01  有幸参加学习了2019《我是体育教师》送教雷波活动,感触颇多。首先感谢活动团的老师们,是你们给了深在凉山的我们机会,其次感谢我们学校学识渊博的李龙校长,是您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此次的培训跟以往不同,所有送教教师都身体力行,知无不言,
一、为什么阅读教学需要“整体感知”?    1、从一道阅读竞赛题说起  去年底,我县举行了一次六年级阅读知识竞赛。赛后,我对县城几所学校考生的考卷进行了分析。其中有一题令我大吃一惊,错误率高达96.7%。这道题目要求简单,只是让学生将一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放回到原文当中。结果学生没有理解原文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答案五花八门。从这道题可以看出,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极其薄弱。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关键词:亲子运动会;办学理念;分司厅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5-0088-01  2019年4月16日,伴随着春天的氣息,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阳光体育、共享成长”体育节拉开了序幕,师生及家长迎来了此次体育节第一个篇章——二年级亲子运动会。  在启动式上,随着哨声响起,参赛小运动员与父母并肩同行,一起参与了
现下的小学语文试题设计应是课标指引下的新评价方式的体现。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理想的语文试题设计应做到“三性”。  一、着眼语感训练,突出技能性  小学语文试题设计,要紧紧抓住“语感”这一语文素养之魂,捕捉语文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考察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在灵活应用的过程中转化成一种永恒的语文能力。  (一)根据语境理解词句  理解词句主要
2013年12月26日,由南通市名师培养导师团主办的“潘雪峰专业发展团队教学研讨”活动在南通中学成功举行。来自南通名师培养导师团、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名师培养第一梯队成员、市直体育中心组以及骨干教师近8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教学研讨采用了实践沙龙的方式,整个团队以“通过游戏来教”为主题,专题展示了不同学段体育教学中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潘雪峰老师首先以
各种姿势起跑与自然站立式起跑是小学低年级教材跑的预备学习内容。两个内容在教材中是独立呈现的。各种姿势的起跑是为自然站立式起跑教学做铺垫的,这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体会各种姿势的起跑方式,才能逐步明确站立式起跑是一种很有效的起跑方式。在设计这两个教材的教案时,我就在想把二者作为单个教材来教学显得比较枯燥,如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是否能在课堂中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使教学更加有趣、丰满呢?  
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时代转身之际,从教60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周一贯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叙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态势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一、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然和应然    陈永华(以下称为“陈”):周先生,您好!我记着在您的那本专著《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中置于卷头的那首诗:“情系教坛满头霜,笔耕舌耕默默忙。识得寂寞个中味,桃红李白话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