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是制定农产品包装、运输规范,推广使用环保冷链运输车辆。根据各地气候、农产品特性,制定农产品包装规范。鼓励企业购置符合环保要求的冷链运输车辆,推广城市配送纯电动冷链车应用,推广使用全程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和控制设备,引导和鼓励使用托盘标准化运输。
二是优化农产品冷链配送路径,合理配置资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产品冷链配送车辆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车辆通行管理措施,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需求调查,明确配送运力投放标准、规模和投放计划,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管理,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为配送车辆发放通行许可,实施“错峰配送”“夜间配送”“约定配送”,积极提供必要的通行便利。积极引导“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通过统一组织、按需配送合理调度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需要。鼓励超市、机关、学校等单位改造配送点和卸货点建设。
三是完善“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软硬件,推进农产品冷链配送大数据建设。在各地合理规划和完善“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引导“农产品基地合作社”入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适应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实现农产品分拣、包装、存储、配送,方便配送车辆停放、调度。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手机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冷链配送中的应用。将基地种植信息、车辆信息、销售信息等联结起来,实现全程监控、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促进冷链配送发展的物流业相关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在副食品调节基金中安排资金对环保冷链运输车辆进行支持。鼓励卡车司机转型升级为小型配送公司,并给与政策扶持。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其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调查研究、信息统计、标准制修订、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生鲜农产品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标准体系不完善、冷链运输车辆等专业设备普及率不高等问题,不仅制约农业转型升级,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国家发改委总体赞同关于加快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的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在牵头研究上報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国办发〔2016〕69号)、《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以及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6〕1647号)中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同时,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关于制定农产品包装、运输规范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标准执行不到位,部分领域标准规范仍然缺失,冷链运输、仓储等环节标准规范尚未实现有效衔接,造成冷链“不冷”“断链”等问题。对此,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综合施策,积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政策引导。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中,提出加强不同标准间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率先研究制定一批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并尽快实施;研究发布冷藏运输车辆温度监测装置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针对重要管理环节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建立冷链物流全程温度记录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和《“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中,对推广托盘(12米×1米)、周转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支持农产品标准化包装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着力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审核发布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多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对推动行业规范化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部2016年成立了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焦冷链流通标准化的突出问题,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入手,建立农产品流通标准工作推进机制,并提出冷链标准体系建设框架。
三是指导开展标准清理整合和集中复审工作。商务部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交叉重复等突出问题,会同国家标准委对现行农产品冷链流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并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清理整合结果的通知》(标委办服务联〔2016〕16号),明确保持有效、需要废止和整合修订的标准,确定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并提出一批急需修订和制定的标准项目。国家发改委针对现有各层级物流标准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突出问题,指导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推荐性物流行业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废止、整合相关标准。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复审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拟于近期按程序向社会公布。
四是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财政部2014年会同商务部、国家标准委启动物流标准化试点,3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5亿元,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等30余个城市开展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以及相关物流配套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物流包装标准化及包装循环利用等工作。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各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效率创造更好条件。同时,总结推广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动完善托盘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周转筐(箱)、包装、集装箱等托盘关联标准,并加强对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
二是优化农产品冷链配送路径,合理配置资源。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产品冷链配送车辆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完善车辆通行管理措施,会同公安等部门开展需求调查,明确配送运力投放标准、规模和投放计划,加强城市配送车辆标识管理,完善部门协作机制,为配送车辆发放通行许可,实施“错峰配送”“夜间配送”“约定配送”,积极提供必要的通行便利。积极引导“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通过统一组织、按需配送合理调度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需要。鼓励超市、机关、学校等单位改造配送点和卸货点建设。
三是完善“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软硬件,推进农产品冷链配送大数据建设。在各地合理规划和完善“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引导“农产品基地合作社”入驻,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适应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实现农产品分拣、包装、存储、配送,方便配送车辆停放、调度。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手机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冷链配送中的应用。将基地种植信息、车辆信息、销售信息等联结起来,实现全程监控、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切实落实国家已出台的促进冷链配送发展的物流业相关土地、税收优惠政策。在副食品调节基金中安排资金对环保冷链运输车辆进行支持。鼓励卡车司机转型升级为小型配送公司,并给与政策扶持。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其开展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调查研究、信息统计、标准制修订、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引导生鲜农产品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文
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标准体系不完善、冷链运输车辆等专业设备普及率不高等问题,不仅制约农业转型升级,也带来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国家发改委总体赞同关于加快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的意见建议。
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在牵头研究上報并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国办发〔2016〕69号)、《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以及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同意印发的《“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发改经贸〔2016〕1647号)中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同时,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关于制定农产品包装、运输规范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标准执行不到位,部分领域标准规范仍然缺失,冷链运输、仓储等环节标准规范尚未实现有效衔接,造成冷链“不冷”“断链”等问题。对此,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综合施策,积极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一是大力加强政策引导。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中,提出加强不同标准间以及与国际标准的衔接;率先研究制定一批温度控制的强制性标准并尽快实施;研究发布冷藏运输车辆温度监测装置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针对重要管理环节研究建立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建立冷链物流全程温度记录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在《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和《“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中,对推广托盘(12米×1米)、周转箱等标准化装载单元循环共用、支持农产品标准化包装等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着力加强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审核发布了《餐饮冷链物流服务规范》《肉与肉制品冷链物流作业规范》等多项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对推动行业规范化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部2016年成立了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聚焦冷链流通标准化的突出问题,从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入手,建立农产品流通标准工作推进机制,并提出冷链标准体系建设框架。
三是指导开展标准清理整合和集中复审工作。商务部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交叉重复等突出问题,会同国家标准委对现行农产品冷链流通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行全面清理整合,并于2016年印发了《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清理整合结果的通知》(标委办服务联〔2016〕16号),明确保持有效、需要废止和整合修订的标准,确定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制修订重点方向,并提出一批急需修订和制定的标准项目。国家发改委针对现有各层级物流标准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突出问题,指导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推荐性物流行业标准集中复审工作,废止、整合相关标准。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复审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拟于近期按程序向社会公布。
四是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财政部2014年会同商务部、国家标准委启动物流标准化试点,3年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5亿元,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等30余个城市开展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以及相关物流配套设施设备升级改造、物流包装标准化及包装循环利用等工作。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各项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为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效率创造更好条件。同时,总结推广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取得的成功经验,推动完善托盘标准体系,加快制修订周转筐(箱)、包装、集装箱等托盘关联标准,并加强对冷链物流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