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几点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38-02
  内容提要:
  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探索
  1.学习动机及语言学习动机的定义
  2.部分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受到削弱的原因
  1)挫折感
  2)所学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差,覆盖面不广
  3)普遍的测试随意性及其他不合理因素
  4)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学习方法指导
  5)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有问题
  6)英语学习的平台缺少多样性;评价体系缺少多面性
  3.如何保持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1)提高自身学养,逐步形成指导学习的能力
  2)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3)精心组织练习与测试
  4)对学生严格要求,适度鼓励
  5)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6)使用激励手段
  7)期望学生成功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部分中学生学习动机不强烈或不够强烈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教二十年,发现每届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很多教师都将其称为“第一难”。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保持与提高,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必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与分析,笔者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学习动机的几点探索,拿出来与广大英语教学界同仁共享,如能引起广泛、深入的讨论并能得到有关专家、同仁的指教,笔者抛砖引玉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一、学习动机及语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的定义有多种,其中以马斯罗(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最为著名。这一理论,以一个状如金字塔的图来表示,就称作动机金字塔。如下图:
  这个图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动机是逐级递进的。首先能保证衣、食、住、行,其次才有了安全保证的需要。人类是群居的,所以团体中的互敬互爱的和谐关系是重要的,每个人都需要隶属感。有了这三层,人就产生渴望被尊重,实现自尊心的需要。然后,人就有希望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的动机。人类的最高需求就是处于塔顶的知识与理解,这同时也是最高的境界。
  语言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六十年代早期加拿大人加德纳(Gardner)和兰伯特(Lambert)的观点较为著名。他们在《第二语言的学习态度与动机》(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把这种动机分为工具性(Instrumental)与统合性(integrative)两种:“学习者的动机取决于学习者的态度以及学习第二语言的导向。假如语言学习的目的反映语言成就的功利价值,如职业的成功,那么,学习就导向工具性;假如学生取向于学习更多其他文化团体,渴望成为其他团体一分子时,这类动机便属于统合性”。就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看,工具性动机应该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的。
  二、部分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受到削弱的原因
  随著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内政外交等各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加上全世界范围内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学生眼界大开,大量的信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传播到他们中间。因此,大部分同学都认识到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如:高考必考,就业谋职有用处,能够直接、迅速地掌握最新国外信息等等。但总有部分同学学习英语存在恐惧心理,进而产生出厌倦情绪,学习动机越来越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条:
  1.挫折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主要表现为:
  A.所学单词记不住,遗忘率高;
  B.测试成绩不理想;
  C.听不懂教师用英文授课;
  D.不愿或不敢开口讲,紧张;
  E.需经教师解释,有一些词汇知识及语法概念仍然不清楚;
  F.阅读能力差,一是读不懂,二是速度慢;
  G.听力水平差;
  H.英语作文能力达不到要求;
  I.所学内容都感到模糊,课上明白的内容,课后用不来,一段时间过后,全变得似是而非。
  2.所学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差,覆盖面不广。测试中面对涉及多个知识点运用的题目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或是不知所措的情况,影响考试成绩。
  3.普遍的测试随意性及其他的不合理因素。这表现在:
  A.客观条件不适宜,如座位拥挤、光线差、噪音等;
  B.随意缩短考试时间;
  C.随意加大试题难度,甚至故意加入不必要的诡计题;
  D.考试重点与平时教师授课重点不一致,测试效度差。如何改进测试,充分地发挥测试的作用,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4.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少学生很想学,也下了功夫,但效果不佳。学习方法欠佳是重要原因。去问老师,得到这样的答复:“水多了泡倒墙,狠学就成!”这能算是指导吗?记忆问题、联想问题、克服负迁移问题、系统复习问题等等,我们应扪心自问:“我们(也包括笔者本人),究竟告诉了学生多少有效的学习方法?”
  5.教师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有问题。不少教师不能理解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去研究大纲,不了解新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对课改精神吃得不透,贯彻执行起来打折扣,上课还是注入式,语法翻译法,导致学生听不懂、说不来,失去自信心。
  6.学校对学生英语的学习、使用与提高提供的平台缺少多样性,往往只局限于课堂学习;评价体系缺少多面性,往往只局限于考试成绩的高低。
  三、如何保持并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教师的应对策略
  1.提高自身学养,逐步形成指导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对学习行为有宏观上的、理论上的把握。就广义而论,学习活动是人类生存本能的最基本体现,它贯穿人类社会演进的全过程。不仅学校里的正规学习是学习,猎取动物、钻木取火、修筑堤坝、探索宇宙、研究人体功能,都是学习。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说明,学习活动是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最恒久、最广阔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进步、民族富强、国家兴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崇高的事业。   2.强化听说能力的培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广大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具备听说能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会持续多久,学习起来没有后劲。因为这类学生语感差,自信心不足。教师应该诚心诚意而不是半信半疑地贯彻大纲精神,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牢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我们一切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仔细研究下列问题:A.如何进行听力训练,怎样组织适当的听力材料,怎样进行课上听写;
  拿听力训练来说吧,笔者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常要求自己做到视听配合(声音与图画结合、声音与实物配合、声音与动作配合)、讀听配合(读听配合辨音、读听配合辨意)、写听配合(听和画、听和写)和听说配合(口头判断选择、口头回答问题、口头概述大意)。
  B.怎样使每个同学都有课上讲英语的机会,如何分组训练、配对训练,在学生进行会话练习时,教师担任什么角色,是资料的提供者(informant)?还是监听者(monitor)?还是参与者(participant)?等等。
  在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遵循下列原则: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精确表达与模糊表达训练结合;模仿性的说与创造性的说相结合;有准备的说与无准备的说相结合。在具体的口语训练形式上则采取句型操练、词语口头造句、配对对话练习、话语结构练习、课文活用练习、情景说话练习和说话表演练习等形式。
  3.精心组织练习与测试。 学生做练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应付考试。如果练习重复多,难度不适宜,随意性大,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现在是套题多,陈题多,有不少是粗制滥造。外语教师应尽可能自己编制练习题,做到重点突出,与教材同步,并考虑到在命题时,测试题目应基本不超出学生所学范围,即学什么,考什么。可以通过加大干扰项、出巧题、小综合题,来加大试题难度,少出偏题、诡计题。只有这样,测试才会有较高的效度。另外,测试的时间长度、题目难度、试题长度、试题难易的顺序安排等,都要做周密的安排,避免测试随意性。
  4.对学生严格要求,适度鼓励。 严格要求不等于冷若冰霜。学习本来是件严肃的事,没有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学生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时间一长,心中无数,就会涣散。再说,人性中本来就含有一定的懒惰性。不严,什么也做不成。适当适度鼓励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成就感,对其保持与提高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是全班所有同学都有与教师单独交谈,获得指导与鼓励的经历。一次恰当的表扬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
  5.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精心组织一定数量的与英语学习有关的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使用英语,展示自己的英语天赋与能力。
  6.使用激励手段。 如果学生在学习或课堂活动中显示没有任何动力,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经常使用的激励手段通常具有威胁和惩罚意味,而不是真正关心学生的进步,一般都比较注重形式上的结果,如以测试和笔试等形式出现的综合性评估,就未来找工作,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或上大学等问题对学生提出警告。当然,这些手段都十分有效,但是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个别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效果将会更好。学生对自己将来离开学校以后的打算对他们的学习态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认真思考是否能利用这个信息作为激励的手段。
  7.期望学生成功,并与学生交流对他们的期望;平时要做到关注学生个体的成功并和所有学生一起为高期望奋斗。
  参考文献
  [1]Dennis Childs Psychology and the Teachers, Chapters 1&2 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和Earl Sterick(1976)Memory, Meaning and Method, Newbury House.
  [2]R.C.Gardner and W.E. Lambert(1972)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bury House.
其他文献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这充分说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词汇的教与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中学; 英语; 词汇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36-02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突出音视频技术的应用),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
期刊
【摘要】民族地区农村条件十分落后,学校里的小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很多家境贫寒,他们连县城都未去过,至使他们的视野受限、知识面窄、语言不通。在学习汉语言时受本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理解能力差,学习汉语文十分困难,小学语文教学很难打开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相比之下比较困难。边远地区, 一时接受到发达、开放地区的先进文化,所以这一地区的文化较为落后;还由于外来文化融合,造成封闭的地区民族文化圈。这些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6-01  近年来,教育改革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比较僵化的教学模式变得富有创造性,特别是现行的北师大版教材特别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从先前注重知识的灌输到现在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教材的一系列改革也推动了课堂结构的变化,原来的教材目标明确,现在的教材它呈现了多元情境,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常常觉得
期刊
【摘要】本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只有让他们爱学、想学,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是作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经验,撰写成文以期与同行一起探讨,共同提高。  【关键词】兴趣激发;情感交流;设疑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2-01进入
期刊
【摘要】汉字是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作为教师,理所应当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一年级初始阶段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初学时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书写时要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本文从明确目的、激发兴趣、比较观察、养成习惯、激励评价这五个方面对一年级写字教学加以阐述。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01-01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小学,由于人口居住偏远、稀散,加上近年来适龄入学儿童和教师都急剧减少,使得学校布局也必须重新调整,于是从2004年开始,我乡开始实行三至六年级全乡合并。这就意味着全乡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入寄宿制生活,对于这些才八九岁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题,而对于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8-01  数学活动,归根到底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新大纲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然而程度不同地掩盖数学教学的思维过程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主要体现在:(1)知识发生、发
期刊
【摘要】解题教学要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题教学要追求“自然”,抓住问题的本质,讓学生知道高明的思维是怎么产生的,而不是“从天而降”的感觉。
期刊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素质,教会创造思维、自主学习,学生体会到快乐,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44-02  多数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