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在律动山水中的刚健之气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盛唐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的诗人李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渗透着豪迈旷达的时代精神的祖国山水画,他的山水诗与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时代精神
  山水景物是历代诗人们颇爱表现和描写的对象,盛唐的山水诗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其中,李白借山水展豪迈之气,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太白山水诗在描绘壮阔宏大的山水意象的同时,还表现了他磊落不羁的主体精神,而这也是盛唐时代精神的体现。“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诗的准确评价,李白的浪漫主义诗篇是我国诗歌史上的艺术瑰宝,他的山水诗成为唐音之典范。
  隔着悠悠历史长河,我们在李白的山水诗中还是能感受到盛唐的豪迈之气与壮阔山水之美的完美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使得李白的山水诗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时代背景
  诗人的创作都会受到国家发展状况、社会思想观念、文人风气的影响。魏晋时期形成的政治黑暗、造就的隐逸之风,使得诗人将玄理之思寄托于山水中;晚唐衰落的国势、暗淡的前景,孕育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山水诗。而李白处于经济繁荣,物质和精神文明都取得高度发展水平的盛唐,强大的国力和开明的政治在文化领域的影响,就是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的形成。盛唐社会总以一种自信、开放的胸怀审视、包容着一切,体现了盛唐的大国姿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志之士朝气蓬勃、奋发图强,欲建不朽之伟业。李白的创作自然会受到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他也有着强烈建功立业的愿望,却因为黑暗的政治斗争和不公的封建制度遭遇挫折。但是现实并没有挫伤他的锐气,因为他有着坦荡而大气的胸怀和浪漫的气韵,反映在山水诗的创作上就是气势磅礴、雄浑奔放诗风的形成。他笔下的山河总体现着壮阔之气,他写黄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之来,势不可挡;黄河之去,势不可回,气势宏大。写蜀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山川之险,蜀道之难,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回肠荡气之感。
  李白总以开阔的胸襟和眼界欣赏着祖国的大好山河,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总有壮阔之气,他的山水诗无不体现着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可以说是繁荣盛世造就了盛唐的时代精神,造就了诗坛大家李白,他将自己的浪漫情怀与时代精神融入到山水诗的创作中,成为唐音的典范。
  二、描写对象
  李白喜欢选取壮美、流动甚至是险峻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对象,这自然就形成了与盛唐时代精神的某种契合。他将有着巍峨绝壁、的俊美蜀地作为描写对象,自然而然地就将自由奔放的主体精神灌输其中。
  在蜀地之游中,他写下雄奇壮阔的诗篇——《蜀道难》。蜀地的险要地势让李白感到陆之道途难行的同时,也让他联想到奸佞当道,政治形势之严峻:“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简练的十六字,表现了他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和爱国情怀。同时,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李白驰骋天地的想象力,因而他的诗句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尽显山之高俊;“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言尽道之险阻;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蜀道宏大的气魄和气吞山河的人格张力,从而使他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使他的山水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尽展昂扬激奋的时代精神。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三、艺术手法及表现力
  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描绘山水,形成一种雄奇豪放的艺术特征。他根据时代的需要,创新、开拓自己的创作手法,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为山水诗注入新的活力以及一种开天辟地般的气势,体现出追求自由的时代脉搏。
  一方面,他大量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如此大胆的夸张手法,也展现了李白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主体精神;写太白峰:“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当他对现实不满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怨天尤人,而是纵情天地之间,寄自己脱离凡世的美好憧憬于太白峰上,这正体现了李白开阔的眼界与大气的胸怀。
  另一方面,他的语言不加修饰、浑然天成、自然而有力。写城中杜鹃:“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富有民歌韵味,语言没有刻意雕琢,而是随性发挥,生动而亲切;写洞庭湖:“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游洞庭湖五首》),李白笔下的洞庭湖澄沏如画,使人心旷神怡。清新俊逸、淡而有味的诗语又使人深深沉醉其中。
  总之,是李白所处的时代赋予他开阔的眼光、包容万象的胸襟,以及驰骋天地的想象力,而又是这些使得他笔下的崇山峻岭、滔滔江河体现着他冲破束缚、真挚磊落的主体精神。以博大的胸襟纵览神州大地,李白不愧为盛唐诗坛最耀眼的星。他山水诗中雄奇豪放、瑰丽飘逸的意象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更为诗歌发展史写下不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詹锳.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 谢思炜.李白与盛唐山水诗—《蜀道难》再解读[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其他文献
摘 要:弗莱将《圣经》中的意象分为启示类和恶魔类,介于二者之间,有罪但最终得到救赎的新娘被称为“中介新娘”。“中介新娘”虽然不具有永恒的启示或警示意义,却更能映射基督教的原罪观,也含蓄地展现了人是可以被救赎的这一积极信念。歌篾和抹大拉的玛利亚,这两个“中介新娘”的原型对现代人们的成长、生活和反思,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关键词:中介新娘;有罪;怜悯;救赎  一  《圣经》中的女性形象,有
期刊
摘 要:童年是什么,童年是生命的开端,是人生的起点。他是小姑娘发梢的红头绳,是小伙子手中的泥娃娃,是棉花糖,是纸飞机,是未经涂抹的一方白纸。每个人对同童年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忆往昔,有人觉得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有人觉得那是一段回味无穷的向往;而在高尔基笔下,那个不喑世事的小男孩在孤独地成长,作者透过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实则也反映自己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期刊
摘 要:本文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构马克.吐温短篇小说《他是否还活在人间》中主要人物的反英雄形象,旨在探析小说的深层蕴意和作者幽默叙事背后的真正意图。  关键词:反英雄;埋葬;信念  马克.吐温是19世纪末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作家。其作品以幽默、机智见长,并奠定了美国文学作品的简洁风格,他被称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其作品《他是否还活在人间》无疑是被海藻覆盖了的珍珠,其深层蕴意需要读者用心体验。“反
期刊
摘 要: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赎罪》具有两条明暗主线,明线是主人公布里奥妮·塔利斯按照“乐园—犯罪—赎罪”的叙事模式完成救赎历程,暗线是罗比·特纳的命运沿着“乐园—受罪—涅槃”的生命轨迹来叙事。笔者根据小说自身特性的双线条模式向读者展示文学内涵和主旨,意图挖掘深层次的文学认知和线索。  关键词:双线条;叙事模式;伊恩·麦克尤恩;《赎罪》;文学解读  英国享誉盛名的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期刊
摘 要:魏尔伦是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其诗歌理念的发展演变是研究象征主义美学概念的重要支撑。从反应其诗歌理念的代表诗作《诗艺》中,可以深度透视出其与帕纳斯派的对峙以及对诗歌音乐性、暗示性的推崇。而《诗艺》中的诗歌理念能否作为作诗法而被广泛应用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魏尔伦;《诗艺》;反帕纳斯派;诗歌理念;《诗艺》的价值  法国诗人魏尔伦被称为“从浪漫主义过渡到象征主义的标志。”[1]1
期刊
倍感滑落的悲剧力量主要反映在近年好莱坞拍摄的歌剧电影《悲惨世界》中,各主要人物或因删、因改、或因讲述的方式与进速等三方面因素对主人公冉阿让悲剧命运的贡献从1862年雨果原著始,经由1958年法国版电影、1980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再到现在的2012年美国版歌剧电影可谓逐年递减。  因为速度太快,情感积淀就太少,人物饱满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原著,因不够支撑情感瞬息间的跌宕变化而最终难以让观众理解每一出场
期刊
摘 要:将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嫁接到田园诗中,似乎有别于我们通常对“杜甫诗”和“田园诗”的认识,而田园诗对王维这个在自然中寻找禅意的诗人来说却是恰如其分。同是一片田园,两位诗人会如何抒情达意,这里将从《日暮》和《渭川田家》两部作品中作分析比较。  关键词:杜甫;王维; 情怀 ;《日暮》;《渭川田家》  杜甫诗歌之美在于其沉郁顿挫的诗风,我们对其诗歌的关注会习惯性的偏重于那些具有“史诗”特点的,从而
期刊
摘 要: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中,结局常常通过“化物”的方式来实现爱情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中国人的“团圆”情结。本文以韩凭夫妇的爱情故事为例,探讨中国历代爱情故事中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化物”现象,并从中国式的“团圆”情结来加以佐证与论述,从“化物”现象看出中国人的“团圆”情结。  关键词:爱情悲剧;《韩凭夫妇》;“化物”现象;“团圆”情结  一、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的“化物”现象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中以“化
期刊
摘 要:杜甫的《日暮》和王维的《渭川田家》相似又相异,通过对比分析两首诗的“题材,诗体,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风格和感情的表达,处世态度”,由浅及深,最终发现导致两首诗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不同。  关键词:杜甫;王维;《日暮》; 《渭川田家》; 异同  一、题材  从题材上来看,杜甫的《日暮》和王维的《渭川田家》都是典型的田园诗,截取了农村日暮田园的生活场景,着眼于黄昏时的
期刊
摘 要:林黛玉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两者的认识,利于探索以林黛玉和苔丝为代表的先进叛逆女性,也同时可以比较东西方女性在追求自由、爱情等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林黛玉;苔丝;比较;形象特征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实力经久不衰,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灿烂瑰宝。一部书展现了清朝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从钟鸣鼎食到没落衰微,展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