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波: 木偶世家走出的 “非遗管家”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gang3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偶世家
  记:您父亲季桂芳先生是提线木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母亲是车木玩具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从小出生在木偶手艺世家,您的童年生活和别的孩子有哪些不同?
  季:我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生的,我出生的村子旁有一座廊桥,叫薛宅桥。小时候,我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她常带我去看廊桥。我最先认识的字就是廊桥石碑上的字。我奶奶是打银器的手艺人,我小时候的玩具就是敲打银器的铁锤和让银器熔化的喷灯。到六七岁时,父母回到县工艺美术厂做木偶玩具,就把我也带到泰顺县城。上小学时,父母除了要求我背唐诗宋词,还要我帮着父亲雕木偶头。父亲坐在凳子上,我坐在泥土地上挖一个坑,把木头放在坑里,再用脚踩实周边的泥土固定住木头,跟着父亲,他刻一刀,我就刻一刀。
  记:您当时喜欢做这些手艺活吗?
  季:雕刻木偶头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小人书,父亲就说:“你刻一个初坯,我给你一分钱买书。”我想着多攒点钱买小人书,所以就特别积极。慢慢地,从刚开始的放学后到晚饭前我差不多只能雕一个,到后来可以雕五个。然后,我拿着赚到的五分钱走好几公里,到新华书店买连环画。我手上的刀痕就是小时候生活的印记。
  记:进入中学后,您还会帮父亲雕刻木偶头吗,还是找到了新的爱好?
  季:进初中后,我喜欢上了摄影。因为小学时,发生了一件让我很难堪的事。有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画一个带柄的搪瓷杯。我父亲和姐姐都画得很好,我觉得自己应该画得也不错。结果美术老师看到我的画后,说我画得一点也不像,还把我的画撕掉,让我罚站。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心里就有了一个想法——要是我能够画得和实物一模一样该多好。到了初中,学校里有摄影兴趣小组,我有机会接触到相机,我想着相机拍出来的画面和实物不就是一模一样的么,所以那时候兴趣慢慢转到摄影上了。
  记:您之后如愿学习了自己感兴趣的摄影专业吗?
  季:没有。我去了温州市劳动局技校学习实用美术专业。高中时,美术老师向父亲反映我学习不认真,这样根本考不上大学,不如考温州技校。起初我不同意,后来,美术老师终于成功“策反”了我父亲和我,而我被做通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跟我说温州技校有摄影课和摄影专业。而我当时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新闻摄影记者。听到有摄影专业,我立马就答应了。但进入学校我才知道,学校里没有摄影专业,只有摄影课,而且一个月只开一节。
  记:之前您也提到了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摄影,您还记得您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是怎么来的吗?
  季:上技校之后,有次,我参加了一个摄影大赛拿了一笔奖金,不过这距离买一台相机的钱还差很多。怎么办呢?那时候,我和父亲都是书信往来。我就每天练习父亲的签名,然后模仿父亲的笔迹写了一封同意我买相机的信,最后把这封信交给我父亲在温州的一个朋友。我说:“叔,我爸让我买台相机,先跟你借个3000元。”叔叔很聪明,瞄一眼信就已经知道真相,但他不说破,带我走到了卖摄影器材的商店。从叔叔那儿借的钱加上800元奖金,再加上平常省下的生活费,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
  记:毕业后,您最终实现了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理想了吗?后来又是怎么和非遗工作产生了联系?
  季:我和非遗工作结缘还真得感谢摄影。1990年,我毕业回家,县电视台正在筹建,需要人背摄像机。我觉得自己体格很好,就去工作了。当时刚好遇到泰顺发大洪水,我就背着一个相机,还帮着扛摄像机,记录了大量的影像资料。救灾结束后,我本来要去报到上班,结果我妈心疼我,想让我换个轻松的工作。于是,我就拿着介绍信去了县文化馆。9月,我入职文化馆,主要的工作是群文摄影——天天下乡,拍群众文化活动的照片,比如拍春耕、舞狮、木偶戏表演。在这个阶段,县里36个乡镇,大部分的行政村我都走遍了。 2005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单位让我帮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慢慢地我就开始接触非遗的相关工作。
  记:温州有非常多的非遗项目,仅泰顺就有6项国家级非遗,15项省级非遗。我们特别好奇这些非遗项目都是怎么被发现的?
  季:非遗普查中有个重要的环节叫田野调查,就是我们找村里的老人家聊天,比如,问他们“村里有没有演木偶戏?”“什么时候演?”“演木偶戏有哪些规矩?大家喜欢看哪些戏?村里有木偶戏艺人么?”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寻找不同的非遗项目。
  记:从您的工作出发,您觉得在非遗项目发现、保护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什么?
  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困难的是对传承人群的培育。非遗保护和其他保护不一样,它保护的是人,针对的也是人,保护的成果也是为人所享受。如果这个技艺没人学习,就基本上失传了。
  记:针对传承人群培育这最困难的一环,你们一般会采取怎样的解决办法呢?
  季:培育市场去解决。比如,大安乡大丘坪村的土陶合作社。这个村子里有一些土陶手艺人,之前,他们把土陶放在路邊,然后旁边放一个陶罐,路人只要在这个罐子里放5元钱,就可以拿走一个土陶器。有一次下乡,我发现年轻人会在路边一次性买很多土陶器。我问他们买这些做什么,他们说可以用来种多肉、养鱼。同样的东西,只不过使用者想法改变了,非遗的DNA就被激活了。
  后来村里让传承人以技术入股,其他的费用由村民、经济合作社来出的方式,成立了一个土陶合作社。现在,一些年轻的父母,会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体验土陶制作技艺。有市场就会有年轻人愿意学。村子里有个小伙子中学毕业后原本准备出去打工。回来发现村里这么热闹,他就在路边看,结果他越看越喜欢,就开始跟着老师傅学,最后决定留在村里学土陶制作。他当时说了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因为喜欢,所以留下。”
  记:2016年中秋节,泰顺文兴桥、薛宅桥、文重桥被台风“莫兰蒂”引起的洪水冲毁,是您和您所在的团队重新修复了这三座廊桥。当您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怎样的呢?后来您和团队又是怎样将历经百年的廊桥修复如初的?   季:当时正值中秋放假,但是因为台风太强,我们提前就设置了预案,轮流值班。到了11点,薛宅桥最先出现险情。因为我从小就在那儿生活,周边的人我都认识,我就让桥周边的朋友给我拍视频。结果到11点50分的时候,朋友发来的视频显示薛宅桥的桥台阶整个被洪水冲掉,石头从底下被翻出来,在水上像打水漂那样漂着。桥被冲垮后,我们开始紧急抢救“桥木”的工作。当地民众都自发打捞这些木构件。还有村民在自己的拖拉机上面贴了“桥木也是文物”的字样。桥木构件很多,有些还被水冲得很远,而团队只有十几个人,寻找所有构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紧急征集廊桥木构件的微信。结果朋友圈一发,短短十天,大部分木构件都被找到,我们对找到的木构件进行了大量的归位甄别工作,像在摆大型积木。随后国家文物局同意实施廊桥灾后修复工程,我们组建了以省市文物修复专家为修复技术指导,当地木拱桥营造技艺传承人作为核心技术力量的修复队伍。桥修复完成并通过验收后,当地民众举行了盛大的圆桥仪式,庆祝廊桥的复活。你现在去桥上看,会发现一些数字,如“桥23”“桥560”,这些数字是当时寻找桥木的记号,承载着全民救桥的记忆。其实文化遗产的社会性在哪里?廊桥的修复过程直接体现出来了。全民参与,这就是它的社会价值,这就是文物精神价值。
  记:您刚才提到在廊桥修复过程中,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我们了解到掌握这项技艺的传承人非常少,请问当初这些传承人是怎样被发现的?
  季:在我们这儿有一句话叫“但见栋梁留其名”,一般桥的桥梁上会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谁建造的字样。但一般桥的建造时间都在康熙乾隆年间,距离我们很遥远。直到有一次我们在福泰桥发现了“民国三十八年”“绳墨董直机”字样。在乡村很多手艺人出师基本在二十几岁,我们一算,这位造桥的董师傅现在应该七十多岁,也许还在世。我们觉得有希望,于是就开始在村子里寻找这位董师傅。结果还真的找到了。就这样,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人董直机老师傅。
  记:经过这么多年的非遗工作,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是否有发生变化?
  季:最初,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也比较模糊。后来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具体某个东西,只是形成这个东西的过程或方法。再过几年后,我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内容非常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其实我们生活的一切都被非遗囊括了。现在我的理解是,非遗就是生活,或者说是前人时尚的生活,它会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再创造。
  记:在非遗保护上,您觉得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呢?
  季:其实非遗保护工作跟年龄没有关系。我们原先有“进校园”活动,但是我觉得更好的方式应该是“非遗在校园”。学校里可以设立舞龙舞狮、踩高跷等非遗社团,同学们去参与这些社团或者活动。大家也可以寻找自己家乡的非遗项目,然后跟同学交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參与方式。
其他文献
看着班上的女生忙着给自己的父亲准备即将到来的父亲节礼物,我内心百感交集。作为儿子,从小到大,我会用各种方式讨母亲开心,比如做个手工,画张画,买一束鲜花。如今长大了,我还是会跟母亲很有话讲,也能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欣赏与肯定。可是记忆中我从来没有送过父亲礼物,当然也很少得到父亲的赞许,所以我虽然内心很渴望跟父亲亲近,却总是不知道该如何与他相处。原本儿子与父亲之间应该更容易沟通,可为什么到我这里就那么难呢
在有些学校,学生考完试最紧张的时刻,是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的时候。它有可能由老师来宣布,也有可能被直接贴在墙上。   如果你学习成绩并不好,这张成绩单会像一团乌云一样压在你的心头;如果你是个学霸,也许乐意在排行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但最前面的名次争夺也异常惨烈,如果没有绝对碾压别人的实力,压力也会不小。   这让我想到了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新兵连》中的一个故事。小说中,新兵们都希望能当上“骨干
是在某一个瞬间,忽然意识到,原来我今天面对的读者,已经是“00后”的孩子了。  顿时,一种沧桑感向我袭来。你们睁眼看世界的时候,我也还年轻,正拉着“千年等一回”的横幅,在薄雾中迎接新世纪的曙光。在你们学说话、学走路的那几年,我们有着你们还感知不到的“爱与怕”。那时无数人担心电脑病毒“千年虫”会带来大麻烦,而全球互联网正在经历最为严酷的寒冬,连今天风光无限的马云也差点被冻僵。当然,也有很多令我们兴奋
十月
期刊
我妈打算生二胎了
人物一 陈奶奶 72岁 渔民画画艺师   我起了个大早赶去陈奶奶家时,她已经从地里回来了。老人左手提着竹篮,篮子里的玉米穗上还盖着一层薄薄的湿气。陈奶奶一边放下篮子一边笑着说:“我年轻时也爱睡懒觉,现在老喽,一听到鸡叫就起来了。”   接着,我跟着陈奶奶来到了村里的艺术馆,馆里几个阿婆正边聊天边剪纸。陈奶奶熟练地从架子上取出颜料、画笔,慢慢展开一幅未完成的画,继续画了起来。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一天早上,我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个同学背着书包,还吃力地拖着一个大纸箱。我赶紧过去帮忙,并且好奇地问他纸箱里是什么。原来他非常喜欢阅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書店买几本课外读物。时间一长,家里的书籍堆成小山,他不想把它们束之高阁,更不愿意把它们当成废品处理,于是便分门别类后拿到学校的阅览室,和管理员一起把它们按类别摆到书架上,供更多的同学阅读。
章人允(臺州市院桥中学):   刚上高一时,我在班级里特别没存在感。有一天,他出现了。他像一位大哥,叫我和他一起买吃的,排队买饭时他甚至还让我插队。他为我做的很多事,真的令我好感动。谢谢你,大哥。   易江山:   那天,我把15块钱花在了一个不认识的爷爷身上。他说看完病没钱吃饭,没钱坐车回家,我很慷慨地掏出了口袋里仅剩的15块钱,然后我就没钱坐公交车了,自己走回家的!   小燕子:  
最初我开公众号,其实是抱着上传分享自己文章的想法。因为是学生,我们只能趁着节假日发布文章。每星期回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点开公众号的后台,看有没有涨粉和新的留言,然后认真思考该怎么回复,有时一条回复还会反复看十几遍。  但偶尔也会有文章是零回复,心中难免失落。后来我渐渐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大家会根据热点选择性阅读,只发文学作品可能不够有吸引力。我于是决定根据时下热点和自己的兴趣去拟写更加贴合读者阅
冬至大如年  一大早,宗族祠堂的大门早早地打开。祭神祭祖后,合家围坐一起吃“冬至圆”。就这样,一代代三门人在冬寒中举行“大如年”的祭拜礼,该是怎样沉甸甸的祈望,支撑着这一年一度,主导着古俗的传承。  三门祭冬  2016年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泠泠七弦,弹无虚发  一部华夏史,半部在琴中。当现代人的手指,在唐朝的古琴上弹奏战国的名曲,古老的琴乐就这样串联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