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的今天,中专学校的生存令人关注。从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中专毕业生受到广泛欢迎,它的就业率显然高于大专生。因此,改变中专的传统教学模式显得紧迫和重要,而CBE模式应是取代中专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模式;CBE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力军是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现有几千所,但从生源的数量及社会所需要职校毕业生的趋势看,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不是办多了,而是远远不够。然而,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此,而是在它的办学质量和效果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在学生入学后的3—4年内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成为合格的、学而致用的职业技术工人,这是衡量它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志。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重视的是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只是补充,即使是专业教学,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非常不足。而CBE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即使在文化基础教学方面,也致力于学生提高能力服务。下面,就这两种教学模式作一比较。
1.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不同
许多年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一直以基础教育为本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 在文化基础课方面都以高中教学为模式,在教学管理上也仿照中学一套管理方法,如大量的理论考试、统考等等,甚至要求职校生参加高考补习班,鼓励学生走考大学的道路。这种做法,如果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可能行之有效,因为那时候,中专毕业生作为干部身份走上管理岗位,确实需要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况且那时候中专生源的素质也比较好。然而现在不同了,培养中专生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简言之,中专生毕业后如果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也就达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因而,中专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制定,它应遵循的目标不是为学生能否获取毕业文凭,而是学生毕业时是否具备了某种能力,或获取了相应的能力证书。
CBE教学,正是围绕学生为获取某种能力而设的一种模式。它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学理论知识都围绕提高能力的需要而定,不强求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按照学生所学的专业或岗位来定学习目标,其主要方面是能力。但这种能力,并非是指单纯的技能,还应包括掌握与运用这种技能所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态度(职业道德等)。
以能力为本位的CBE模式,对于现时的中专已非常适用。原因有二:一是进入中专(或其它职业学校)的学生目的非常明确,学好某种专业技能,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二是现在职校(包括中专校)几乎对所有初中毕业生敞开大门,他们进校成绩参差不齐,对他们无论采取何种标準的“基础教育”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全部学生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以“动手”为主,相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这在许多中技校的办学过程中都已得到了证明。
2.控制教学进度的方式不一样
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以三年制为例,一般总教学时间为110周,3300学时左右。如果去掉一个学期的综合实习,再以4:3:3(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分配学时,那么实践教学课在三年中只有810学时,即只有一学期多一些,而理论课的学时却占到近四个学期,也就是说,这些职校学生在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要在课堂中度过。可以设想一下,过去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能尚且要三年时间,而现在专业技能远比过去复杂,学生再怎么聪明,用五个月的时间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肯定是不够的。另外,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如果教学进度依然统一计划按照学制来进行,那么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将不是少数。
CBE模式在控制教学进度上是根据学生的能力表现来实施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以自己能达到的速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所重视的不是教,而是学。许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进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卷分数,而是其掌握的能力程度。谁能在三年学制中提前掌握设定的能力标准,谁就能提前毕业,否则,可以延长时间继续学习。因而,学生在学校中围绕要掌握的技能来学习,目标明确,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3.教学方法不同
CBE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师指导管理学生的学习为主,而学生则围绕专业技能,其学习场地主要是在实习场所以实做为主。因此,学校不是依教科书的内容来配备时间,而是按照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分别给于指导和幇助,以确保学生取得满意的进展。这种教与学的方法,实际上是最古老的师傅带徒弟方式的回归。
相比之下,中等职业学校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传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其方式与普通中学无甚两样。但是,这样做对学生提高技能毫无用处,甚至晚自修都将学生关在课堂中啃书本,而学校中各种设施如计算机房、图书馆均不向学生开放,学生即使想练练技能也不被允许。学生在所学的三年时间里,对他们更有帮助、更有收获的恐怕只是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了。
4.学习目标、标准不同
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学中,学生学一门课往往只是读一本书,学好学坏的标准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只要熟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能获得高分,如果老师划出重点,那考试前稍为复习一下就行了,至于是否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或技能,只有天晓得。所以,许多中专生毕业后面对众多与自己所学相关的就业岗位,往往无所适从,没有自信心,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过硬的技能。这不能怪他们,学校应对此汗颜。而如果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所学的目标已经明确,标准也预先确定好,应掌握什么技能学生心中有数,不象闭卷考理论,神秘莫测。同时,CBE模式强调应用性,在文化理论教学中围绕所学专业技能,而在技能教学中又运用模块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高,学习态度也会由被动变主动。另外,CBE模式的教学标准应该说是很客观的,并由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而传统教学模式的标准,往往带有许多主观因素,出了问题,往往无法证明到底是教还是学的原因。
5.反馈时间存在差异
反馈的目的在于不断地纠正偏差,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目前中等专业职校的传统教学方法一如普通中学,只有在考试后才“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很不及时,因此往往失去纠正偏差的时机。同时,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太注重考书本内容,即使学生考了高分,也不能说明其专业技能掌握到何种程度。实际上,这种理论考试往往脱离学习技能的实际情况,无操作性。而CBE教学模式,不但老师可以及时知道学生在能力上掌握到何种程度,而且学生也明白自己的能力水平,因此每次有关能力的课程上完,师生都知道教学上的差距,反馈非常及时,也非常透明,在纠偏上师生都掌握了主动性,从而也及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技能。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实行CBE——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相信在CBE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职校的三年学习中,一定能真正掌握所学技能,毕业后充满信心踏上工作岗位,届时,必将受到企业的欢迎。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模式;CBE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力军是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现有几千所,但从生源的数量及社会所需要职校毕业生的趋势看,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不是办多了,而是远远不够。然而,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此,而是在它的办学质量和效果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能否在学生入学后的3—4年内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成为合格的、学而致用的职业技术工人,这是衡量它办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志。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重视的是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只是补充,即使是专业教学,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非常不足。而CBE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即使在文化基础教学方面,也致力于学生提高能力服务。下面,就这两种教学模式作一比较。
1.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不同
许多年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计划一直以基础教育为本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 在文化基础课方面都以高中教学为模式,在教学管理上也仿照中学一套管理方法,如大量的理论考试、统考等等,甚至要求职校生参加高考补习班,鼓励学生走考大学的道路。这种做法,如果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可能行之有效,因为那时候,中专毕业生作为干部身份走上管理岗位,确实需要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况且那时候中专生源的素质也比较好。然而现在不同了,培养中专生的目标是使他们成为“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简言之,中专生毕业后如果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也就达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因而,中专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而制定,它应遵循的目标不是为学生能否获取毕业文凭,而是学生毕业时是否具备了某种能力,或获取了相应的能力证书。
CBE教学,正是围绕学生为获取某种能力而设的一种模式。它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所学理论知识都围绕提高能力的需要而定,不强求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按照学生所学的专业或岗位来定学习目标,其主要方面是能力。但这种能力,并非是指单纯的技能,还应包括掌握与运用这种技能所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态度(职业道德等)。
以能力为本位的CBE模式,对于现时的中专已非常适用。原因有二:一是进入中专(或其它职业学校)的学生目的非常明确,学好某种专业技能,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二是现在职校(包括中专校)几乎对所有初中毕业生敞开大门,他们进校成绩参差不齐,对他们无论采取何种标準的“基础教育”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全部学生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以“动手”为主,相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上这在许多中技校的办学过程中都已得到了证明。
2.控制教学进度的方式不一样
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四年。以三年制为例,一般总教学时间为110周,3300学时左右。如果去掉一个学期的综合实习,再以4:3:3(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的比例分配学时,那么实践教学课在三年中只有810学时,即只有一学期多一些,而理论课的学时却占到近四个学期,也就是说,这些职校学生在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要在课堂中度过。可以设想一下,过去师傅带徒弟传授技能尚且要三年时间,而现在专业技能远比过去复杂,学生再怎么聪明,用五个月的时间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肯定是不够的。另外,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如果教学进度依然统一计划按照学制来进行,那么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将不是少数。
CBE模式在控制教学进度上是根据学生的能力表现来实施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按自己的情况,以自己能达到的速度,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所重视的不是教,而是学。许多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进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卷分数,而是其掌握的能力程度。谁能在三年学制中提前掌握设定的能力标准,谁就能提前毕业,否则,可以延长时间继续学习。因而,学生在学校中围绕要掌握的技能来学习,目标明确,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3.教学方法不同
CBE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师指导管理学生的学习为主,而学生则围绕专业技能,其学习场地主要是在实习场所以实做为主。因此,学校不是依教科书的内容来配备时间,而是按照学生掌握技能的程度,分别给于指导和幇助,以确保学生取得满意的进展。这种教与学的方法,实际上是最古老的师傅带徒弟方式的回归。
相比之下,中等职业学校依然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传授为主,课堂教学为主,其方式与普通中学无甚两样。但是,这样做对学生提高技能毫无用处,甚至晚自修都将学生关在课堂中啃书本,而学校中各种设施如计算机房、图书馆均不向学生开放,学生即使想练练技能也不被允许。学生在所学的三年时间里,对他们更有帮助、更有收获的恐怕只是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了。
4.学习目标、标准不同
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学中,学生学一门课往往只是读一本书,学好学坏的标准也就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只要熟读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能获得高分,如果老师划出重点,那考试前稍为复习一下就行了,至于是否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或技能,只有天晓得。所以,许多中专生毕业后面对众多与自己所学相关的就业岗位,往往无所适从,没有自信心,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过硬的技能。这不能怪他们,学校应对此汗颜。而如果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所学的目标已经明确,标准也预先确定好,应掌握什么技能学生心中有数,不象闭卷考理论,神秘莫测。同时,CBE模式强调应用性,在文化理论教学中围绕所学专业技能,而在技能教学中又运用模块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高,学习态度也会由被动变主动。另外,CBE模式的教学标准应该说是很客观的,并由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而传统教学模式的标准,往往带有许多主观因素,出了问题,往往无法证明到底是教还是学的原因。
5.反馈时间存在差异
反馈的目的在于不断地纠正偏差,最终达到学习目的。目前中等专业职校的传统教学方法一如普通中学,只有在考试后才“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很不及时,因此往往失去纠正偏差的时机。同时,传统教学模式的考试太注重考书本内容,即使学生考了高分,也不能说明其专业技能掌握到何种程度。实际上,这种理论考试往往脱离学习技能的实际情况,无操作性。而CBE教学模式,不但老师可以及时知道学生在能力上掌握到何种程度,而且学生也明白自己的能力水平,因此每次有关能力的课程上完,师生都知道教学上的差距,反馈非常及时,也非常透明,在纠偏上师生都掌握了主动性,从而也及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技能。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换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实行CBE——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相信在CBE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职校的三年学习中,一定能真正掌握所学技能,毕业后充满信心踏上工作岗位,届时,必将受到企业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