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琴童快乐教法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美式快乐教育,想必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别的事情也罢了,弹琴也能快乐?”抱着这样一种体验的心态,刚到美国两周,我就给女儿小秧找到了附近一间美式钢琴学校。从此之后,美式钢琴教育就不断为我带来意外的感受。

不赶进度,不陪练


  第一个意外就是美国老师并没有觉得小秧的钢琴弹得有多好。
  早就听闻美国小孩练琴不刻苦,而小秧在中国小孩里也还算学得可以的。第一次与美国老师见面时需要展示一下进度,小秧弹了一段《四小天鹅》,又弹了一段《献给爱丽丝》。我心想,都说美国老师会夸人,这老师肯定得夸我们弹得好吧?
  没想到老师虽然礼节性地夸了小秧,但是却对我说:“她的情况非常特殊,她已经可以弹奏难度很高的曲子,但却完全不了解她所弹奏的内容,而且,她的乐理水平也很不够,所以我得好好想一下,她到底应该从哪个阶段开始。”
  我有点疑惑——我一向觉得小秧的乐理知识挺好的,因为她识谱能力比较强,从来不是背谱演奏。不过很快我就知道了,美国老师对于乐理的要求,可不仅仅是识谱这么简单。
  之后老师制定了学习计划,大致难度相当于小汤二到小汤三之间,这可是回到她第一年学琴时的水平了。老师特意再三解释说,这个进度看起来是远远低于小秧目前的演奏水平,但是鉴于小秧在乐理上和演奏上的一些不足,她还是要从这个阶段开始,虽然她一定会很快完成这个阶段。
  第二个意外就是老师完全不需要家长在一边陪读,而且上课时不仅仅是指导演奏,还有游戏时间。第一节课小秧就可以独立上完,给了我一个惊喜。因为她英文还很不好,音乐的乐理单词更是基本不会,而她的美国老师又不会中文。所以,一贯怕生的她居然高高兴兴上完了课,并且当即表示以后还要来这里上课,真令我喜出望外。
  上了几节课我才知道,原来美国老师不仅从不批评孩子,总是笑容可掬,而且还有很多寓教于乐的手段,并不是全程都在弹琴和讲课。老师上课会带着一个iPad,里面有一些音乐学习软件——比如用打地鼠的方式来记忆音乐名词。还有的曲子老师会准备好伴奏,让孩子跟着伴奏一起弹,好像在跟一个乐队合作。同时,老师也有很多和孩子合奏的时间。
  另外,这里家庭作业的布置方式也不同。以前在国内时,每个新曲子都是老师手把手教的。而在这里,每个新曲子都是家庭作业,孩子拿到新曲子之后,自己回家练习。对于弹几遍,练多久,老师一概没有具体的规定。老师的要求非常简单:“弹到你觉得好,可以给我展示时,你的练习就算完成了。”
  除了弹琴的家庭作业以外,还有乐理家庭作业。对于学过的音符要会画,学过的调式要会填空。很快,小秧就可以写几个简单的和弦。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开始作曲了。

不摆手型,练发力


  第三个意外是美国老师不要求“摆手型”。
  在国内学琴时,“手型”是每个琴童的噩梦。所有的老师都会告诉你:“手型很重要!手型不对可就麻烦了!”小秧最烦的就是“手型”这俩字。所以到美国以后,她特别高兴地对我说:“美国老师太好了!她不要求我的手型!”
  弹钢琴真的不需要练手型吗?有一天我特意请教了老师。我说:“在我们中国,学钢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叫做手型。老师认为孩子必须先把手型做对了,才能弹好琴。我想知道在美国也有这个要求吗?”
  老师很肯定地告诉我:“在美国也有这个要求,在钢琴等级考试中,考官也要看孩子手指的动作。但是,我们要求的不是孩子手指一定要摆出某个形状或姿势,而是孩子手指用力的方式。如果手指发力的方式不对,弹出来的声音就不好听。至于具体的姿势,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点不同,这没有关系,毕竟每个钢琴家的动作也不会一模一样。不过,即使是对于动作,我们也不会要求几岁的孩子完全做对。因为孩子的手很小,还在发育,过分要求手指动作是不现实的,很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手变僵硬。”
  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美国老师不讲“手型”,人家讲“发力”。
  明白了这一点,我就去问小秧:“老师有没有教你怎么弹琴之类的?比如,怎么让自己的手指弹出的声音更大?”
  小秧说:“老师教过。”说完,小秧就弹奏一曲给我演示了一下。在演奏过程中,小秧告诉我她现在哪几个手指做得比较好,哪几个手指不够好,原因是什么。
  我问小秧:“妈妈想很认真地问你,你觉得中国老师指导得好,还是美国老师指导得好?”
  小秧回答说:“我觉得美国老师教得好。因为美国老师都是先让我弹琴。我把曲子弹得比较顺了,老师才集中告诉我哪个手指的动作可以再改善一点,接下来我弹的时候就可以注意到那里,也很容易就做到。而中国老师总是手型手型的,我总注意手型,心情就很烦躁,简直都弹不下去了。”

不埋头练,当修养


  还有个意外就是老师不要求孩子练琴时间太长。
  在国内学琴时,小秧每天练琴时间大约有三四十分钟。但老师经常遗憾地说,她练得太不够了。到美国过了几个月,却发现老师给留的作业大概总是弹三十分钟就足够,我开始有点疑惑,就去问老师:“对于7岁的,已经学了两年琴的孩子来说,每天练三十分钟,是否太短了呢?”
  老师的回答是:“如果是不间断地,比较专注地练习,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三十分钟很不错了。我所有的学生里,她是练习情况最好的。很多四五岁的孩子回家都不怎么练琴,就是每周到钢琴教室来弹一下。”
  我吃惊地说:“那样怎么会有进步呢?难道老师不应该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吗?”
  老师说:“做为钢琴教师,我们都要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即便苦练也不能成为专业的演奏家。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音乐就是一种修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要求他们在六七岁就每天练琴一个小时呢?”
  “那么有天赋的孩子,是不是就应该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琴呢?”我问。
  “有天分的孩子接受能力本来就会更好一些,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练习。老师也会对这部分孩子适当提高要求。但是也不会在太小的年纪要求那么长的练习时间,因为这会让孩子厌倦钢琴,反而可能会毁掉天才。”
  我向老师介绍我们中国琴童的练习时间,老师说:“我们都知道中国学生是如何学琴的。他们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很小年龄就懂得听从老师的指导,我们非常欣赏这一点。但我们认为,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然会接受更长的练习时间,天才并不会因为5岁时没有每天弹一个小时就被埋没的。”
  不知不觉,小秧已经接受了八个月的美式快乐钢琴教育。渐渐地,我发现她对弹钢琴的态度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很乐于随手弹一段给大家听,还经常摇头晃脑地边弹边唱,同一段曲子,她会使用不同的强弱弹奏方式来练习,有时候还主动换一个音区,体会其中变化,看得出,她正沉浸在音乐带给她的快乐中。此外,小秧还经常把她喜欢的小曲子写出来,甚至试着编写一小段和弦——以前她也识谱,但我从没见她写过曲子。
  在美国,很多学钢琴的孩子都可以作曲。几乎所有学习乐器的孩子,都有能力组织自己的乐队。最初让小秧开始学钢琴时,我能够想象的好处就是她可以自己弹奏美妙的乐曲,可以欣赏更多美好的音乐。但是现在,当小秧开始没事自己画个五线谱写乐句时,我才发现原来音乐的可能性是那么多。她将可以用音乐表达自己,就如我用文字把感受纪录一样。我也开始期待几年之后,她的很多朋友,是和她一起组织乐队的小伙伴。
  美国的钢琴教育可能确实会让孩子在琴艺上进步不够神速,不能为家长挣来更多羡慕的眼光。但是我更喜欢美式钢琴教育,因为它似乎更接近音乐本身。
其他文献
在宸宸大概五六个月的时候,我带他去打预防针,化验血常规时发现有点贫血,血红蛋白101,比最低值110低一些。就从这次检查开始,我们踏上了一波三折的补血旅程。  药补之路  医生当时说得比较严重,说贫血的危害很大,建议药补。开了据说是最好的补铁药: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还说一两盒不一定见效,我一口气开了6盒,花了几百大元。  结果回来后自己上网查了点资料,又咨询了一下朋友,觉得宸宸贫血不算太严重,他还那
书中的故事,几乎每个小孩都经历过,但像英男这么复杂的情况应该不多。拿到这本书,一听到书名《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儿子就问:“他是不是要尿尿?”翻开前环衬页,看见黑黑的背景中出现一串字: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儿子又说,这事发生在黑夜!书名页英男一路小跑,后面还是那串字:憋不住,憋不住,快要憋不住了。儿子又发话了:“他要找厕所。”  可以说这是一本预测性很强的绘本,除了在英男走进迷宫
绘本世界里的爱和自由
期刊
描述童年的时候,人们总习惯用美好得不能再美好的词来形容,比如天真无邪,比如无忧无虑。但仔细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却不得不承认——  除了快乐,还会有恐惧;整个童年,根本是两者搅拌在一起的时光。  我们怕过黑;  我们怕过鬼;  我们怕过闪电;  我们怕过妖怪;  ……  当然,大部分人到了后来就不再害怕这些东西了。但也有人至今仍被童年的恐惧困扰,深受其害。原因很简单:害怕,其实就是认知的开始,尽管
让孩子们自由玩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不愿意和玲玲一组,她一个人站在原地,满脸的委屈。我自作主张地拉着她的手走到小晴那里,哪知道一向开朗活泼的小晴将头一扭,说道:“我不喜欢她。”  这下不仅是玲玲委屈了,连我也有些尴尬。最终还是将玲玲安排了进去,我心里想着玩完游戏后要找小晴问个究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家都不喜欢玲玲。没想到游戏途中,玲玲却跑到我面前,说:“老师,罗安臣不守规矩,被我们抓住了,又自己
我是一年级的老师,而且年年都带一年级。在美国,小学一般采用homeroom teacher的模式,老师所带的班级是固定的,这个班级除了音乐、体育等专业性强的课,几乎所有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都由一位老师来教。所以,我的办公桌就在教室里面,从孩子来学校到离开,我都和他们混在一起。  虽然这对老师的智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但恰恰是这种年复一年的朝夕相处,让我容易发现一年级孩子们重复出现的
2013年,去金蛇秘境过新年成了每一条蛇的愿望。世界各地的蛇不约而同地踏上征途,有的漂洋过海,有的翻山越岭,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金蛇秘境的所在地——长隆野生动物世界。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大家才走到入口处,就听到了一阵热烈的欢迎声。原来,这里的居民们得和蛇朋友要来这里过新年的消息后,早早地守候在这里迎接他们啦!队伍里有人丁兴旺的考拉一家、拥有150多个成员的白虎家族,还有大象、长颈鹿
我小时候特别爱哭,经常哭到饭也不吃,所以“爱哭”便成了我童年的一大标签。后来,也不知是自己坚强了还是遇事顺心了,上初中之后就极少哭了。我常开玩笑说,一个人的眼泪是不是有限量的,小时候哭多了现在就少了?  长大后和好友们聊天,说起童年哭泣时父母的反应,突觉特别感恩我的母亲,她从来不会因为我哭而斥责我,而是给我带来“哭也没什么严重的,你看世界还照样转,生活还照样继续”的感知。  现在,我也要面对我的孩
教育部前副部长韦钰院士讲到“早教”时说,早期教育十分重要,但不是对知识的灌输记忆,而是要培养孩子社会情绪能力;无独有偶,美国幼教协会制定的5大早教任务其中一项,就是要帮助儿童“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恰当地表达和表现;有机会在交住中发展亲社会行为,用建设性的方式解决矛盾,能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情绪如此重要,谁负责培养呢?父母。  看看这个案例:  因为便秘,小女孩在拉臭臭前总不愿用力,怕一
君诺4岁,平时爱感冒。一个月前,君诺又感冒了,一到晚上就喘粗气,吃了半个月感冒药也没好。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带君诺来到耳鼻喉科,发现孩子已经是腺样体肥大。  明明是腺样体的问题,为什么小君诺被误判为感冒呢?  腺样体这种位于耳、鼻、咽三者交界处的淋巴组织,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不过一旦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