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重重,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尤其在初二更为明显,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发展。这与新课标的目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悖。
一、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1、农村学生的家庭现状。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多,单亲家庭增多。监护人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也不能辅导孩子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校没有弄明白的内容,或者心理的忧郁不能及时得到辅导。再者,有的家长给学生的榜样是“没有学好数学照样生活得很幸福”,长期这样,学生不明白的知识欠账越来越多,跟不上教学的步伐。学生只好放弃学习数学。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意志是为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體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法变化也较大,课程多了,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知识衔接过程中适应性差的学生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定,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连续学习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分化。
4、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个体差异,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慢的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就弱。再加之农村条件限制,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2、辅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后进生而言,最初还是想学好数学,但由于看不好书、听不进课、上课听课象在享受催眠曲,这是学习不适应的重要表现,教师应多关爱他们,多作心理辅导。找准他们不懂的原因:是不理解?还是新旧知识脱节?还是有疑问或不能接受老师的教学观点等,尽可能减少学生知识缺失。教师在后进生知识的落实上多下工夫,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现象,从初一起就应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理解定理、法则变形等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他们常会认为数学老师冰冷的心、古板的脸、枯燥的语言、呆滞的眼而放弃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时刻想着微笑服务,课外注意与学生沟通,同学生聊天、谈心、嬉戏、玩乐、共同活动,书面交谈,经常家访,争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走进学生群体,走进学生心灵,把师生的积极互动延伸到尽可能宽泛的领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树立自身的亲和形象,改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教学,还可以了解到大量学生学习体验的信息,为课堂贴近学生发挥教学机智储备素材。对后进生更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力争将来为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农村教师变资源劣势为资源优势,全方位地调动潜能,就能搞好数学教学。
一、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1、农村学生的家庭现状。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多,单亲家庭增多。监护人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也不能辅导孩子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学校没有弄明白的内容,或者心理的忧郁不能及时得到辅导。再者,有的家长给学生的榜样是“没有学好数学照样生活得很幸福”,长期这样,学生不明白的知识欠账越来越多,跟不上教学的步伐。学生只好放弃学习数学。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学习意志是为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體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法变化也较大,课程多了,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知识衔接过程中适应性差的学生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定,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连续学习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分化。
4、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因个体差异,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慢的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就弱。再加之农村条件限制,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2、辅导学生学会学习。对后进生而言,最初还是想学好数学,但由于看不好书、听不进课、上课听课象在享受催眠曲,这是学习不适应的重要表现,教师应多关爱他们,多作心理辅导。找准他们不懂的原因:是不理解?还是新旧知识脱节?还是有疑问或不能接受老师的教学观点等,尽可能减少学生知识缺失。教师在后进生知识的落实上多下工夫,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现象,从初一起就应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知识,还要理解定理、法则变形等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他们常会认为数学老师冰冷的心、古板的脸、枯燥的语言、呆滞的眼而放弃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时刻想着微笑服务,课外注意与学生沟通,同学生聊天、谈心、嬉戏、玩乐、共同活动,书面交谈,经常家访,争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走进学生群体,走进学生心灵,把师生的积极互动延伸到尽可能宽泛的领域,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树立自身的亲和形象,改善师生人际关系促进教学,还可以了解到大量学生学习体验的信息,为课堂贴近学生发挥教学机智储备素材。对后进生更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力争将来为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农村教师变资源劣势为资源优势,全方位地调动潜能,就能搞好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