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鼓是流行在晋南一带的民间艺术,而翼城花鼓技胜群芳,究竟魅力何在?這与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花鼓;魅力;翼城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2
花鼓是长时期流行在晋南一带的民间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翼城花鼓技胜群芳,不但在本地经常活动,而且不时被邀请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进行表演,甚至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到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目前,花鼓已成为翼城县一项重要文化产业。2006年翼城花鼓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9年和2012年,翼城县两度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即花鼓)之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翼城花鼓究竟魅力何在?这与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翼城花鼓源远流长
据《翼城县志》记载:花鼓艺术始于晋末时期,盛兴于唐朝,历经代代传衍,遍及全县各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文化部门曾抽专人对花鼓艺术进行调查,据唐兴镇杨家庄老艺人杨生汉(生于1910年)口述,他家祖祖辈辈都会打花鼓,他祖父在世时曾说,他家家传花鼓已有三十多代。一提起花鼓,杨生汉老人就要唱几段花鼓歌,有一首唱道:“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根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考证,至少在唐代,翼城就有了花鼓这种表演形式,另在清光绪《翼城县志》中花鼓就已列为乐器图中,当时名为“鼗鼓”。由于在小小的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鼓点打得花哨,动作舞步花里胡哨非常好看,后起名“花鼓”。
二、花鼓表演形式不断发展
翼城花鼓最早出现时,只是一个鼓、一面锣及一付钹,表演方式较简单,即打一阵鼓,唱一段歌,再打一阵鼓。后加上女苗子,形成有鼓有舞,看着花哨多了,但套路还是较少,比较单调。花鼓最早的活动场所,一般是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在本村训练组队并表演,元宵节期间则参加县里组织的广场表演及比赛。日常主要参加各种庙会和庆典活动,旧社会还为各买卖店铺开业助兴演出。
翼城花鼓在发展中不仅壮大了表演队伍,而且完善了鼓舞结合的表演形式。行进过程中,以大锣为向导,后跟四个小点子,在击鼓人后引四至八个男扮女装的女苗子,最后跟着大丑和小丑,鼓手边走边打,女苗子边走边舞扇。广场表演时,主鼓手两边各站一个点子,头一排三人倒着走,后由大锣和小钹引其他鼓手及女苗子进场,击锣人背后插一根朝胸前弯曲的竹弓,锣挂在弓头,此为指挥乐。女苗子手持彩扇,走一步扇两下,边扇边舞。当表演队伍走完“剪子关”后,女苗子站两面,双肩稍闪动,原地踏步,鼓手在中间来打。两个丑角在表演队伍中来回窜跳,做出种种怪相引逗鼓手和女苗子。小丑的扮相怪诞,表演滑稽可笑,站位不受限制,可自由穿梭,但不会破坏整体表演,反而会增加许多欢乐的气氛。翼城花鼓在社火活动和庙会中大多是广场表演,以打地摊子形式来开展,大打一阵,亮亮绝招,在观众掌声与喝彩声中结束演出,之后继续向前边走边打。至于在庆典和比赛中,大多也是广场表演,只是套路较多,时间较长,更着重于展示绝技。随着花鼓表演不断发展和改进,去掉了两个小丑,女苗子时有时无。广场或舞台表演时,一般大锣和小点子在场外配乐,表演激烈时,击锣员突然出现场内,可增强表演气氛,有时击锣人会突然来个静场,与击鼓人慢速进行技巧表演,由慢到快,最后进入快速击打。
花鼓艺术在当地比较普及,大部分村庄都有花鼓队,在不断参赛,不断切磋,互相竞争中花鼓技艺得到很大提高。从一鼓发展到多鼓,由一人一鼓表演,发展为一人身挂三鼓,甚至五鼓、七鼓、九鼓,进而发展成多人多鼓表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断有着新的突破,优秀鼓手层出不穷。
花鼓艺术通过艺人们不断发展,表演形式逐渐丰富多彩,现已有五六种表演形式。他们将小鼓挂在胸前,或头、肩、胸、腰、大腿、小腿处,双手用鼓槌在鼓的两面击打。一种是以鼓为主的带女苗子(旦角)和丑角的表演;一种是只是男鼓手的集体表演;一种是上杠表演;一种是多鼓表演;一种是“二龙戏珠”等等。
三、传承人技艺高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翼城文化馆曾组织人员采访西贺水村花鼓手郭德广,他说他师傅康业才(生于1872年),8岁开始学打花鼓,16岁在符册村庙会和五龙庙会中表演,以“杠上花鼓”和“多鼓”一举成名,后又多次到绛县、曲沃和运城等地庙会表演,深受观众欢迎。康师傅从艺50多年,以打花鼓为主要谋生手段,并带出了一批优秀弟子,还创造了“剪子关”、“狮子滚绣球”、“龙摆尾”等花鼓套路和技艺。之后,又常在浮山、吉县、万荣、新绛、稷山及陕西靠近黄河一带活动,人称“黄河两岸的花鼓王”。在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鼓手是西贺水村孟广河(生于1912年),人称“小黑子”。13岁拜康业才为师,15岁时在绵山庙会比赛中夺魁,后随师傅四处卖艺,康业才逝世后,他继承师傅事业,也开始收徒传艺,带领花鼓队到各地演出。在本县传教有13个村庄,教出的徒弟最多。还有杨家庄村老艺人杨生汉(生于1910年),13岁就参加闹社火活动,当时他很小,头扎小辫子,化装成小丑,用罐头盒子当小鼓,在花鼓队中穿梭表演,赢得了观众好评。他的徒弟杨作梁基本功扎实,击打花鼓节奏流畅,变化多端,尤以“三鼓朝阳”最为拿手。2009年12月,被国家文化命名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建国后翼城县花鼓代表人物为唐兴镇封壁村张增发。他从小就喜爱打花鼓,12岁拜本村鼓手李来贵为师,勤学苦练,13岁担任主演到县城参加元宵节会演,一举成名,人称 “花鼓十三红”。 后他对花鼓打法不断进行改革,总结出一套经验,使花鼓表演有了新的突破。他曾多次参加县、地、省及全国举办的民间艺术会演。1956年春节,以他为主演的封壁花鼓队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二十四省民间艺术大会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并拍成电影。 四、当地政府重视花鼓发展
建国以来,翼城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花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举办花鼓大赛,不管是大型庆典,还是小型晚会,都离不开花鼓,经常为花鼓表演搭建平台。1987年,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北关小学率先成立少儿花鼓队,在当年临汾地区中小学文艺汇演中一炮打响,随后不断增添舞蹈动作,表演技巧由简到繁,队员由13人发展到200多人,由嶄露头角到蜚声大江南北。北关小学将花鼓引进校园后,每年都培养一批新队员,人数已超过5000人。这支少儿花鼓队曾出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宁夏、拉萨等地,参加过上百场竞赛和表演,同时,他们表演的影像资料还被送往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深受海内外同胞和侨胞的喜爱。
2005年翼城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2006年5月,翼城县组建了集科研、教学和表演为一体的翼城县花鼓培训教研基地,该基地聘请舞蹈界专家对翼城花鼓进行深度雕琢和重新塑造,排练出既不失原生态的精髓,又富时代气息的新版“翼城花鼓”,重塑后的翼城花鼓以节奏更加明快多变,动作更加灵动闪跃,气势更加热烈奔放,成为翼城县一张名扬华夏的知名文化品牌。翼城花鼓不仅冲出娘子关,走上央视春晚,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还远赴美国、意大利等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翼城花鼓通过长期传承和发展,从最早的十大鼓王到百位高手,继而培育出千名新秀,形成了现在的万人大军。目前在翼城县境内,大部分村庄都有花鼓队,无论县城,还是乡村,无论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孩童,打起花鼓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正如大家常说的“绕城东西南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
翼城花鼓艺术能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花鼓音乐节奏明快,鼓点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表演热烈奔放,动作舒展大方,富有情节,极具观赏性;曲牌丰富多彩,韵律优美,长短自由,极有意境。它是一种集器乐、舞蹈、说唱、戏剧、武术于一体的表演艺术,行进时突出威武整齐,舞台表演时,讲究乐美舞美,广场表演时,力求互动互应。在情节、动作设计上,富有生活气息,机智、诙谐,极具娱乐性;演员遴选注重形体、耐力、素养及武术基本功,具有刚、猛、强特点,极具冲击力;它的服装和音乐很有民族特色,再加上服装道具比较经济,普通人都能买起,技艺易学易练,便于普及和推广,极具群众性。翼城花鼓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着广泛的群众娱悦基础,有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承载,有着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关键词:花鼓;魅力;翼城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2
花鼓是长时期流行在晋南一带的民间艺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而翼城花鼓技胜群芳,不但在本地经常活动,而且不时被邀请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进行表演,甚至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到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目前,花鼓已成为翼城县一项重要文化产业。2006年翼城花鼓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9年和2012年,翼城县两度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即花鼓)之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翼城花鼓究竟魅力何在?这与艺术特点和传承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翼城花鼓源远流长
据《翼城县志》记载:花鼓艺术始于晋末时期,盛兴于唐朝,历经代代传衍,遍及全县各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文化部门曾抽专人对花鼓艺术进行调查,据唐兴镇杨家庄老艺人杨生汉(生于1910年)口述,他家祖祖辈辈都会打花鼓,他祖父在世时曾说,他家家传花鼓已有三十多代。一提起花鼓,杨生汉老人就要唱几段花鼓歌,有一首唱道:“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根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考证,至少在唐代,翼城就有了花鼓这种表演形式,另在清光绪《翼城县志》中花鼓就已列为乐器图中,当时名为“鼗鼓”。由于在小小的鼓面上绘有花纹图案,鼓点打得花哨,动作舞步花里胡哨非常好看,后起名“花鼓”。
二、花鼓表演形式不断发展
翼城花鼓最早出现时,只是一个鼓、一面锣及一付钹,表演方式较简单,即打一阵鼓,唱一段歌,再打一阵鼓。后加上女苗子,形成有鼓有舞,看着花哨多了,但套路还是较少,比较单调。花鼓最早的活动场所,一般是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在本村训练组队并表演,元宵节期间则参加县里组织的广场表演及比赛。日常主要参加各种庙会和庆典活动,旧社会还为各买卖店铺开业助兴演出。
翼城花鼓在发展中不仅壮大了表演队伍,而且完善了鼓舞结合的表演形式。行进过程中,以大锣为向导,后跟四个小点子,在击鼓人后引四至八个男扮女装的女苗子,最后跟着大丑和小丑,鼓手边走边打,女苗子边走边舞扇。广场表演时,主鼓手两边各站一个点子,头一排三人倒着走,后由大锣和小钹引其他鼓手及女苗子进场,击锣人背后插一根朝胸前弯曲的竹弓,锣挂在弓头,此为指挥乐。女苗子手持彩扇,走一步扇两下,边扇边舞。当表演队伍走完“剪子关”后,女苗子站两面,双肩稍闪动,原地踏步,鼓手在中间来打。两个丑角在表演队伍中来回窜跳,做出种种怪相引逗鼓手和女苗子。小丑的扮相怪诞,表演滑稽可笑,站位不受限制,可自由穿梭,但不会破坏整体表演,反而会增加许多欢乐的气氛。翼城花鼓在社火活动和庙会中大多是广场表演,以打地摊子形式来开展,大打一阵,亮亮绝招,在观众掌声与喝彩声中结束演出,之后继续向前边走边打。至于在庆典和比赛中,大多也是广场表演,只是套路较多,时间较长,更着重于展示绝技。随着花鼓表演不断发展和改进,去掉了两个小丑,女苗子时有时无。广场或舞台表演时,一般大锣和小点子在场外配乐,表演激烈时,击锣员突然出现场内,可增强表演气氛,有时击锣人会突然来个静场,与击鼓人慢速进行技巧表演,由慢到快,最后进入快速击打。
花鼓艺术在当地比较普及,大部分村庄都有花鼓队,在不断参赛,不断切磋,互相竞争中花鼓技艺得到很大提高。从一鼓发展到多鼓,由一人一鼓表演,发展为一人身挂三鼓,甚至五鼓、七鼓、九鼓,进而发展成多人多鼓表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断有着新的突破,优秀鼓手层出不穷。
花鼓艺术通过艺人们不断发展,表演形式逐渐丰富多彩,现已有五六种表演形式。他们将小鼓挂在胸前,或头、肩、胸、腰、大腿、小腿处,双手用鼓槌在鼓的两面击打。一种是以鼓为主的带女苗子(旦角)和丑角的表演;一种是只是男鼓手的集体表演;一种是上杠表演;一种是多鼓表演;一种是“二龙戏珠”等等。
三、传承人技艺高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翼城文化馆曾组织人员采访西贺水村花鼓手郭德广,他说他师傅康业才(生于1872年),8岁开始学打花鼓,16岁在符册村庙会和五龙庙会中表演,以“杠上花鼓”和“多鼓”一举成名,后又多次到绛县、曲沃和运城等地庙会表演,深受观众欢迎。康师傅从艺50多年,以打花鼓为主要谋生手段,并带出了一批优秀弟子,还创造了“剪子关”、“狮子滚绣球”、“龙摆尾”等花鼓套路和技艺。之后,又常在浮山、吉县、万荣、新绛、稷山及陕西靠近黄河一带活动,人称“黄河两岸的花鼓王”。在民国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鼓手是西贺水村孟广河(生于1912年),人称“小黑子”。13岁拜康业才为师,15岁时在绵山庙会比赛中夺魁,后随师傅四处卖艺,康业才逝世后,他继承师傅事业,也开始收徒传艺,带领花鼓队到各地演出。在本县传教有13个村庄,教出的徒弟最多。还有杨家庄村老艺人杨生汉(生于1910年),13岁就参加闹社火活动,当时他很小,头扎小辫子,化装成小丑,用罐头盒子当小鼓,在花鼓队中穿梭表演,赢得了观众好评。他的徒弟杨作梁基本功扎实,击打花鼓节奏流畅,变化多端,尤以“三鼓朝阳”最为拿手。2009年12月,被国家文化命名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建国后翼城县花鼓代表人物为唐兴镇封壁村张增发。他从小就喜爱打花鼓,12岁拜本村鼓手李来贵为师,勤学苦练,13岁担任主演到县城参加元宵节会演,一举成名,人称 “花鼓十三红”。 后他对花鼓打法不断进行改革,总结出一套经验,使花鼓表演有了新的突破。他曾多次参加县、地、省及全国举办的民间艺术会演。1956年春节,以他为主演的封壁花鼓队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二十四省民间艺术大会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并拍成电影。 四、当地政府重视花鼓发展
建国以来,翼城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花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断举办花鼓大赛,不管是大型庆典,还是小型晚会,都离不开花鼓,经常为花鼓表演搭建平台。1987年,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北关小学率先成立少儿花鼓队,在当年临汾地区中小学文艺汇演中一炮打响,随后不断增添舞蹈动作,表演技巧由简到繁,队员由13人发展到200多人,由嶄露头角到蜚声大江南北。北关小学将花鼓引进校园后,每年都培养一批新队员,人数已超过5000人。这支少儿花鼓队曾出征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宁夏、拉萨等地,参加过上百场竞赛和表演,同时,他们表演的影像资料还被送往美国、东南亚及港澳台,深受海内外同胞和侨胞的喜爱。
2005年翼城花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2006年5月,翼城县组建了集科研、教学和表演为一体的翼城县花鼓培训教研基地,该基地聘请舞蹈界专家对翼城花鼓进行深度雕琢和重新塑造,排练出既不失原生态的精髓,又富时代气息的新版“翼城花鼓”,重塑后的翼城花鼓以节奏更加明快多变,动作更加灵动闪跃,气势更加热烈奔放,成为翼城县一张名扬华夏的知名文化品牌。翼城花鼓不仅冲出娘子关,走上央视春晚,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还远赴美国、意大利等国进行国际文化交流。
翼城花鼓通过长期传承和发展,从最早的十大鼓王到百位高手,继而培育出千名新秀,形成了现在的万人大军。目前在翼城县境内,大部分村庄都有花鼓队,无论县城,还是乡村,无论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孩童,打起花鼓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正如大家常说的“绕城东西南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
翼城花鼓艺术能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主要是由于花鼓音乐节奏明快,鼓点铿锵有力,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表演热烈奔放,动作舒展大方,富有情节,极具观赏性;曲牌丰富多彩,韵律优美,长短自由,极有意境。它是一种集器乐、舞蹈、说唱、戏剧、武术于一体的表演艺术,行进时突出威武整齐,舞台表演时,讲究乐美舞美,广场表演时,力求互动互应。在情节、动作设计上,富有生活气息,机智、诙谐,极具娱乐性;演员遴选注重形体、耐力、素养及武术基本功,具有刚、猛、强特点,极具冲击力;它的服装和音乐很有民族特色,再加上服装道具比较经济,普通人都能买起,技艺易学易练,便于普及和推广,极具群众性。翼城花鼓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有着广泛的群众娱悦基础,有着丰富的地域民族承载,有着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