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断加重,环境保护问题日益重要。煤矿在人类的发展中作为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但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对环境会产生必然的影响。煤矿的开采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破坏。本文从煤矿开采对环境的角度出发,针对水文、地质、大气、噪声、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煤矿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提高相关管理工作的能效,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更好地保护社会环境。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不断变快,强度不断增加,大量的煤矿被更加深度的开发,对环境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倡导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但是煤矿资源作为传统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其使用率依旧相当频繁。因此,煤炭资源过度开采暴露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植被破坏到水土流失,从水源污染到大气污染,从噪声污染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种种迹象表明,煤矿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亟需得到解决,对其防治刻不容缓。煤矿开采一贯采用的都是粗放式开采,开采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破坏力极大。随着发展与环境矛盾的突出,需要充分了解在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相关环境问题,并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管理对策,以消除或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一、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植被和生态水层的影响
我国的煤矿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资源占比70%以上,煤矿的大量开采对浅层地下水和大面积的土地遭到破坏,地表植被面积缩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水层被破坏,致使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地表植被在维持生态环境的穩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表破坏会减少降水在该区域的渗透量,雨季会加大洪水流量,从而降低地下水的储蓄。
煤矿开采对生态水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泉水消失、河水发生断流,水资源面临枯竭,导致周边供水紧张,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 其次,地下水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在煤矿开采的过程挖掘的竖井、巷道、采空区等穿越了不同水层,改变了地下水原有的运动状态;再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变化导致岩石淋蚀作用加强,再加上矿井水具有腐蚀性,排放的矿井水对周边的水域产生污染,人们的生活健康也受到威胁。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经历开采、存储、运输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容易产生烟尘、煤尘、SO2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形成污染。煤矿开采中需要建立排矸场,煤层中硫含量达到3%以上,其中硫铁矿硫占40%以上,出现硫铁矿结核,其自燃条件形成,自燃的概率大幅增大。排矸场一旦自燃,煤矸石燃烧时排放的有害气体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3、矿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固体废物是指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以及选矿过程中排除的尾矿。煤矿区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不但占用了大面积土地,而且损害了地表植被,固体废物的淋溶水普遍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有毒性等特性,对土壤、地面、水源等多种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矿区固体废弃物一时难以清理,且运输困难,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问题。
4、矿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运行,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到矿井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不良影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噪音污染。
5、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大部分采用的是疏干排水,这种排水方式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原来稳定的区域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变得紧缺,水资源供需问题更加突出。浅层地下水是山区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矿区的开采导致大量的地表水下沉,地表水源不断减少,造成矿区附近居民水源缺乏。另外,煤矿的不断深入挖掘,地质结构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地表容易发生塌陷,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周边居民的房屋将面临着倒塌的威胁。再而,煤矿运输对周边道路的形成巨大的承载压力,路面容易遭受破坏,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出行。
二、防治措施
1、植被和生态水层的防治措施
植被的生长、密度等均和生态水层息息相关,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形成更为系统的生态水层,然而在良好的生态水层中,植被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煤矿的开采如不做合理规划,势必对植被、生态水层等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因此,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疏干系统,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防止煤矿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量占压土地,保证地表植被面积,维护植被和生态水层的生态系统,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煤矿排放的主要废水进行专门收集和处理,矿区设立废水沉淀池,对矿井废水进行沉淀处理。矿区的生活、生产和雨水采用分流制管网系统,雨水由煤矿附近沟渠,最后汇入御临河。
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在土石方挖掘后,要对矿坑进行及时的回填,将剩余的土方填补低洼处;设置专门的抑尘堆棚,减少扬尘;严格限制运矿车辆的装载高度,防止煤矿的洒落;定期修整运输路面,洒水清扫,维持路面干净,减少粉尘扬起;增加运输道路两侧的绿化,增加植物面积,提高吸尘能力,最终实现粉尘污染的减少。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系指矿山采、选生产过程中或生产结束后后堆积于地面及井下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它们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且难以回收,对大气、水体都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在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要进行严格分类,及时清运到矸石堆场或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置场。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煤矿开采的噪音污染来源于设备的运行,在设备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性能好、噪音低的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机器的良性运转,维持其最低的噪声水平;其次,避免工人长时间接触高噪音,实行轮班工作制,加强对工人噪音方面的防护,如佩戴消音器等;制定设备合理的工作时间,强噪声设备尽量都安排在白天进行,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消音屏障,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对矿山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利用天然地形作为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进行植树造林,最大程度的减少噪音污染。
5、对居民生活影响的防治措施
开采时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在满足开采要求的前提下,场地尽量小,以减轻对周围土壤、植被和水源的影响。在矿区大规模的开发中,采空区容易发生地表变形和塌陷问题,矿区应当建立专项塌陷补偿资金,用以补助周边居民。矿区周边的道路破坏严重,要进行定期修正,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
结语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否则产生的损失是巨大的。煤矿的开采要增加科技的应用,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刚好地承担社会效益。煤矿的开采对周边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提前做好防治预案,尤其是环境方面,尽量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经济的发展中依旧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利益,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要时刻铭记于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经济才能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学阳.简单地质开采条件下的采煤沉陷预测程序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2005.4
[2]盖建平.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开采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J].天津大学,2006.5
[3]徐建国等.矿井防治水综合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
[4]陈广平.关于煤矿开采防沉问题的探讨[J].工业科技,2007
[5]夏玉明.淮南市煤矿开采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不断变快,强度不断增加,大量的煤矿被更加深度的开发,对环境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倡导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但是煤矿资源作为传统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其使用率依旧相当频繁。因此,煤炭资源过度开采暴露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从植被破坏到水土流失,从水源污染到大气污染,从噪声污染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种种迹象表明,煤矿开采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亟需得到解决,对其防治刻不容缓。煤矿开采一贯采用的都是粗放式开采,开采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对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破坏力极大。随着发展与环境矛盾的突出,需要充分了解在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相关环境问题,并且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治和管理对策,以消除或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一、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植被和生态水层的影响
我国的煤矿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资源占比70%以上,煤矿的大量开采对浅层地下水和大面积的土地遭到破坏,地表植被面积缩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水层被破坏,致使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地表植被在维持生态环境的穩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表破坏会减少降水在该区域的渗透量,雨季会加大洪水流量,从而降低地下水的储蓄。
煤矿开采对生态水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下水补排关系发生变化,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泉水消失、河水发生断流,水资源面临枯竭,导致周边供水紧张,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 其次,地下水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在煤矿开采的过程挖掘的竖井、巷道、采空区等穿越了不同水层,改变了地下水原有的运动状态;再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变化导致岩石淋蚀作用加强,再加上矿井水具有腐蚀性,排放的矿井水对周边的水域产生污染,人们的生活健康也受到威胁。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经历开采、存储、运输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容易产生烟尘、煤尘、SO2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形成污染。煤矿开采中需要建立排矸场,煤层中硫含量达到3%以上,其中硫铁矿硫占40%以上,出现硫铁矿结核,其自燃条件形成,自燃的概率大幅增大。排矸场一旦自燃,煤矸石燃烧时排放的有害气体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
3、矿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固体废物是指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以及选矿过程中排除的尾矿。煤矿区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严重,不但占用了大面积土地,而且损害了地表植被,固体废物的淋溶水普遍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有毒性等特性,对土壤、地面、水源等多种生态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矿区固体废弃物一时难以清理,且运输困难,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问题。
4、矿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运行,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到矿井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不良影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噪音污染。
5、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大部分采用的是疏干排水,这种排水方式容易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疏干漏斗,原来稳定的区域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变得紧缺,水资源供需问题更加突出。浅层地下水是山区人畜用水的主要水源,矿区的开采导致大量的地表水下沉,地表水源不断减少,造成矿区附近居民水源缺乏。另外,煤矿的不断深入挖掘,地质结构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地表容易发生塌陷,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周边居民的房屋将面临着倒塌的威胁。再而,煤矿运输对周边道路的形成巨大的承载压力,路面容易遭受破坏,影响到周边居民的出行。
二、防治措施
1、植被和生态水层的防治措施
植被的生长、密度等均和生态水层息息相关,植被能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形成更为系统的生态水层,然而在良好的生态水层中,植被也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煤矿的开采如不做合理规划,势必对植被、生态水层等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因此,煤矿在开采过程中要合理规划疏干系统,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防止煤矿开采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量占压土地,保证地表植被面积,维护植被和生态水层的生态系统,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煤矿排放的主要废水进行专门收集和处理,矿区设立废水沉淀池,对矿井废水进行沉淀处理。矿区的生活、生产和雨水采用分流制管网系统,雨水由煤矿附近沟渠,最后汇入御临河。
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在土石方挖掘后,要对矿坑进行及时的回填,将剩余的土方填补低洼处;设置专门的抑尘堆棚,减少扬尘;严格限制运矿车辆的装载高度,防止煤矿的洒落;定期修整运输路面,洒水清扫,维持路面干净,减少粉尘扬起;增加运输道路两侧的绿化,增加植物面积,提高吸尘能力,最终实现粉尘污染的减少。
3、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系指矿山采、选生产过程中或生产结束后后堆积于地面及井下的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它们数量庞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且难以回收,对大气、水体都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在开采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要进行严格分类,及时清运到矸石堆场或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置场。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煤矿开采的噪音污染来源于设备的运行,在设备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性能好、噪音低的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机器的良性运转,维持其最低的噪声水平;其次,避免工人长时间接触高噪音,实行轮班工作制,加强对工人噪音方面的防护,如佩戴消音器等;制定设备合理的工作时间,强噪声设备尽量都安排在白天进行,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消音屏障,减轻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对矿山进行合理规划,可以利用天然地形作为屏障减少噪音的传播,进行植树造林,最大程度的减少噪音污染。
5、对居民生活影响的防治措施
开采时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在满足开采要求的前提下,场地尽量小,以减轻对周围土壤、植被和水源的影响。在矿区大规模的开发中,采空区容易发生地表变形和塌陷问题,矿区应当建立专项塌陷补偿资金,用以补助周边居民。矿区周边的道路破坏严重,要进行定期修正,保证居民的正常出行。
结语
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否则产生的损失是巨大的。煤矿的开采要增加科技的应用,提高开采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刚好地承担社会效益。煤矿的开采对周边环境会产生很大影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提前做好防治预案,尤其是环境方面,尽量减少煤矿开采过程中造成不良影响。在经济的发展中依旧要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利益,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要时刻铭记于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经济才能得到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学阳.简单地质开采条件下的采煤沉陷预测程序设计[J].西安科技大学,2005.4
[2]盖建平.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开采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J].天津大学,2006.5
[3]徐建国等.矿井防治水综合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
[4]陈广平.关于煤矿开采防沉问题的探讨[J].工业科技,2007
[5]夏玉明.淮南市煤矿开采塌陷区生态恢复的措施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