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样,当今教育也应当“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英语课堂教学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 确定准确明晰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和谐统一体。所以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高效的前提。当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就应该着手确立教学手段,使教学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这方面,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教材、学生。也就是要从教和学两个维度来考虑如何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研究透了,知道他们知识上需要建构什么,能力上需要培养什么,情感态度上需要培养什么,学生在哪一块比较欠缺,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上进行着力突破。我们就能更有指向地确定教学目标了。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1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控制者、支配者、评判者,而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指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并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和创新精神。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学生喜欢探索、好奇心强,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问题;或者充分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简单的问题,再将难题难点统一提出,集体解答。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自己探究、主动学习、积极思维。
2.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具有极大的作用。要及时地运用口头、肢体、表情等语言或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积极而正确的表现,我们应当表扬、鼓励、赞美、激励;对于不良或不正确的表现,应当用婉转的语言和方法纠正,并给予激励。教学评价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对于创新的学习结果要大力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从而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并重视这种学习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打造激情有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在英语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英语教学就基本成功一半了。李阳的疯狂英语之所以能够赢得广泛的认可,其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让学生喜欢英语,在激情澎湃中让学生学习英语如痴如醉,忘乎所以。
作为英语课堂,我们可以巧用西方人独有的幽默的表达,尤其是英语独有的腔调、语速,对学生的肯定、赞许、怀疑甚至是否定时的独特体态语言来让学生产生兴趣;也可因时制宜,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不自觉中融入学习的氛围中来。作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多安排些诸如课本剧的演出,使他们在准备演出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的喜爱程度。
打造激情是学好英语的另一有效途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同样,英语也需要大声说出来,教师要不断设计环节,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把英语有激情地表达出来,大声的,偶尔甚至歇斯底里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淡的英语课堂上,突然来一段“RAP”,那时的学生是多么的带劲!
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英语课堂切不可一味的追求气氛而忽视了基础
有一段时间“课堂气氛活跃”成为了评价课质量的标准之一。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害怕冷场而采取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我们评判课堂是否活跃,并不仅仅是肤浅地看表象,而是不仅应该营造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石,基础知识不能夯实,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交际工具。
4.2英语课堂上不能过于重视讨论而忽视背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工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基于读背、积累,这样才能加以运用。倘若没有大胆的读背,则不能培养语感,所以背诵的积累仍然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
1. 确定准确明晰的教学目标
英语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和谐统一体。所以制订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高效的前提。当确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后,就应该着手确立教学手段,使教学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这方面,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教材、学生。也就是要从教和学两个维度来考虑如何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研究透了,知道他们知识上需要建构什么,能力上需要培养什么,情感态度上需要培养什么,学生在哪一块比较欠缺,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上进行着力突破。我们就能更有指向地确定教学目标了。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2.1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控制者、支配者、评判者,而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指导,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并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和创新精神。
2.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学生喜欢探索、好奇心强,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讨之后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问题;或者充分利用小组的力量,解决简单的问题,再将难题难点统一提出,集体解答。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自己探究、主动学习、积极思维。
2.3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具有极大的作用。要及时地运用口头、肢体、表情等语言或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对于积极而正确的表现,我们应当表扬、鼓励、赞美、激励;对于不良或不正确的表现,应当用婉转的语言和方法纠正,并给予激励。教学评价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对于创新的学习结果要大力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从而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并重视这种学习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打造激情有趣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在英语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英语教学就基本成功一半了。李阳的疯狂英语之所以能够赢得广泛的认可,其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让学生喜欢英语,在激情澎湃中让学生学习英语如痴如醉,忘乎所以。
作为英语课堂,我们可以巧用西方人独有的幽默的表达,尤其是英语独有的腔调、语速,对学生的肯定、赞许、怀疑甚至是否定时的独特体态语言来让学生产生兴趣;也可因时制宜,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不自觉中融入学习的氛围中来。作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我们也可以多安排些诸如课本剧的演出,使他们在准备演出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的喜爱程度。
打造激情是学好英语的另一有效途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同样,英语也需要大声说出来,教师要不断设计环节,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把英语有激情地表达出来,大声的,偶尔甚至歇斯底里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平淡的英语课堂上,突然来一段“RAP”,那时的学生是多么的带劲!
4.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英语课堂切不可一味的追求气氛而忽视了基础
有一段时间“课堂气氛活跃”成为了评价课质量的标准之一。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害怕冷场而采取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我们评判课堂是否活跃,并不仅仅是肤浅地看表象,而是不仅应该营造气氛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石,基础知识不能夯实,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门交际工具。
4.2英语课堂上不能过于重视讨论而忽视背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工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要基于读背、积累,这样才能加以运用。倘若没有大胆的读背,则不能培养语感,所以背诵的积累仍然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如皋市城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