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针对幼儿爱玩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一日活动中自由选取,进行操作。自然资源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厚的教育价值,我们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将乡土材料巧投于区域中,为区域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丰富的自然材料使区域活动蕴藏了更多的知识和奥秘,幼儿更加着迷于每天的区域活动,乐此不疲。
一、就地取材,丰富区域活动
1.从自然中发掘区域活动素材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它不断地向幼儿展示着具体、形象、生动的认识内容,在幼儿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他们会自觉地去观察、探索,连续地、持久地去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演绎幼儿的创造才能。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师生一起动手,种上了各种种子和秧苗等,经常组织幼儿去浇水、拔草、松土、施肥,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在饲养区,我们养过小蝌蚪、小乌龟、泥鳅、小金鱼等,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使幼儿近距离接触小动物,与动物建立起友好的感情。此外,蚕的饲养,使幼儿亲眼看到了蚕吐丝结茧的整个过程,了解了蚕变成蛹后又化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2.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重要支柱。种类、数量充足的材料不仅会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引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行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生活中剩余的物品外包装、过时的装饰物等,在幼儿的不同探索活动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用价值。例如,各种包装袋、纸箱、纸盒、瓶瓶罐罐等。在建构区投放各种纸箱、纸盒、易拉罐,让幼儿自由拼搭组合,一座座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建筑物就会屹立我们眼前。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包装袋、瓶瓶罐罐,让幼儿自由涂画,使这些废旧的材料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一件件漂亮的艺术品。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及其关系,而且能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设想,发展其想像力、创造力及交往合作能力。
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同种材料的价值
1.同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的利用
要注重一物多用,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使用价值,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效率,使一种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玉米皮,在美工区做线条表现物体特征,在生活区可以进行编织,在益智区可以组成小鸡、蝴蝶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各种种子在美工区可以用来做种子粘贴画,在科学区可以让幼儿分辨、认识不同的种子,在益智区可以作为幼儿数数、分类的操作材料。方便袋在科学区用于捕捉空气,在美工区能做成空气娃娃,还可以设计成服装,在表演区则可以制作成时装进行T台秀。
2.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利用
挖掘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获得发展。例如泥巴,小班用来捏他们想象中各种形状的物品;中班用来捏水果、食品等简单物品的造型;大班则可以在捏出各种形象并上色,做成简单的泥塑作品。对于粮食种子,小班用来练习数数、分类,中班做种子粘贴画,大班可以用来作填充物制作工艺娃娃。
3.同种材料针对幼儿不同特点的使用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多层次性,能创设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环境,让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例如,玉米秆、高粱秆,巧手型幼儿用来做风铃、眼镜、灯笼等,奔放型幼儿用来做枪玩。玉米皮,女孩用来编织,男孩用来粘贴。花生、豆子、玉米粒、玻璃球,有大有小、有光滑有粗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用筷子夹东西比赛。
4.同种材料的递进延伸使用
材料一次使用后,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其他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使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中班幼儿把各种瓶瓶罐罐涂上色彩斑斓的颜色后,大班幼儿可以用橡皮泥进行二次装饰点缀,让它成为一件漂亮的艺术品。中班幼儿把玉米皮编成小辫后,大班幼儿可以用它们来进行粘贴、编篮子、垫子等。贝壳、石头,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后,还可以用来组合粘贴成一幅美丽的贝壳画。各种纸箱纸盒,在美工区可以让幼儿自由涂色、画画,再到建构区搭建色泽艳丽的楼房,还可以到创意制作区组合加工成五彩汽车等。
三、综合运用,组合使用各种材料
自然资源有很广阔的利用空间,幼儿可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让各种材料在他们的尝试、探索、操作中相互组合,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幼儿按照意愿选择野花、树叶等自然材料,发挥他们各自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大胆自由组合,做出各种漂亮的画;用豆类、鹅卵石、泥沙制作出许多造型不一的动物、人物、房子及花草等;用牙签、土豆、地瓜做出的小刺猬真可爱;用蚕豆、牙签、树叶制作出逼真的小动物,如长颈鹿、青蛙、金鱼等,栩栩如生;用香烟盒、火柴盒、易拉罐、树枝条制作成一列列小火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不紧能使幼儿开阔视野,而且能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就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一、就地取材,丰富区域活动
1.从自然中发掘区域活动素材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它不断地向幼儿展示着具体、形象、生动的认识内容,在幼儿与大自然的频繁接触中,他们会自觉地去观察、探索,连续地、持久地去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从而获得有关大自然的丰富经验,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演绎幼儿的创造才能。例如,在种植活动中,师生一起动手,种上了各种种子和秧苗等,经常组织幼儿去浇水、拔草、松土、施肥,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在饲养区,我们养过小蝌蚪、小乌龟、泥鳅、小金鱼等,通过饲养一些小动物,使幼儿近距离接触小动物,与动物建立起友好的感情。此外,蚕的饲养,使幼儿亲眼看到了蚕吐丝结茧的整个过程,了解了蚕变成蛹后又化茧成蝶的生命历程。
2.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重要支柱。种类、数量充足的材料不仅会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能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引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行动。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帮助幼儿收集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
生活中剩余的物品外包装、过时的装饰物等,在幼儿的不同探索活动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用价值。例如,各种包装袋、纸箱、纸盒、瓶瓶罐罐等。在建构区投放各种纸箱、纸盒、易拉罐,让幼儿自由拼搭组合,一座座充满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建筑物就会屹立我们眼前。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包装袋、瓶瓶罐罐,让幼儿自由涂画,使这些废旧的材料在幼儿的手中变成一件件漂亮的艺术品。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材料的特性及其关系,而且能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设想,发展其想像力、创造力及交往合作能力。
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同种材料的价值
1.同种材料在多个活动区的利用
要注重一物多用,拓展思路,充分发挥原材料的使用价值,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提高利用效率,使一种材料在各个活动中多次使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如玉米皮,在美工区做线条表现物体特征,在生活区可以进行编织,在益智区可以组成小鸡、蝴蝶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各种种子在美工区可以用来做种子粘贴画,在科学区可以让幼儿分辨、认识不同的种子,在益智区可以作为幼儿数数、分类的操作材料。方便袋在科学区用于捕捉空气,在美工区能做成空气娃娃,还可以设计成服装,在表演区则可以制作成时装进行T台秀。
2.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的利用
挖掘同种材料在不同年龄段中的教育价值,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获得发展。例如泥巴,小班用来捏他们想象中各种形状的物品;中班用来捏水果、食品等简单物品的造型;大班则可以在捏出各种形象并上色,做成简单的泥塑作品。对于粮食种子,小班用来练习数数、分类,中班做种子粘贴画,大班可以用来作填充物制作工艺娃娃。
3.同种材料针对幼儿不同特点的使用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多层次性,能创设符合幼儿自身特点的环境,让他们富有个性地发展。例如,玉米秆、高粱秆,巧手型幼儿用来做风铃、眼镜、灯笼等,奔放型幼儿用来做枪玩。玉米皮,女孩用来编织,男孩用来粘贴。花生、豆子、玉米粒、玻璃球,有大有小、有光滑有粗糙,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用筷子夹东西比赛。
4.同种材料的递进延伸使用
材料一次使用后,还要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为其他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操作使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中班幼儿把各种瓶瓶罐罐涂上色彩斑斓的颜色后,大班幼儿可以用橡皮泥进行二次装饰点缀,让它成为一件漂亮的艺术品。中班幼儿把玉米皮编成小辫后,大班幼儿可以用它们来进行粘贴、编篮子、垫子等。贝壳、石头,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后,还可以用来组合粘贴成一幅美丽的贝壳画。各种纸箱纸盒,在美工区可以让幼儿自由涂色、画画,再到建构区搭建色泽艳丽的楼房,还可以到创意制作区组合加工成五彩汽车等。
三、综合运用,组合使用各种材料
自然资源有很广阔的利用空间,幼儿可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让各种材料在他们的尝试、探索、操作中相互组合,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幼儿按照意愿选择野花、树叶等自然材料,发挥他们各自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大胆自由组合,做出各种漂亮的画;用豆类、鹅卵石、泥沙制作出许多造型不一的动物、人物、房子及花草等;用牙签、土豆、地瓜做出的小刺猬真可爱;用蚕豆、牙签、树叶制作出逼真的小动物,如长颈鹿、青蛙、金鱼等,栩栩如生;用香烟盒、火柴盒、易拉罐、树枝条制作成一列列小火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不紧能使幼儿开阔视野,而且能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探索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就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