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良镛先生曾说过:“21世纪是一个历史的新纪元,是一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那么在这个“大科学”、“大艺术”的时代,如何推动中小学艺术教育有所作为、不断作为、有大作为呢?关键在于充分认清艺术就是“呈人之美”,真正明白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自觉践行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
有人说:艺术是“一门独特的技艺”、“一首优美的诗”、“一张民族的脸”。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形容“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则说“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弗洛伊德称“艺术是‘无意识’的表现”。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观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时,当阅读一部动人心魄的小说时,当欣赏一幅寄意深远的绘画时,当品味一幅生机盎然的书法时,往往会怦然心动、不能自已。这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人既是理性的动物,更是情感的动物,“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艺术是人类最高心智和情感的产物,它与科学一起,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形象地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汇合”。
艺术是一种多种类集成的客观社会存在,它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领域,每一领域又有许多分目和类别。艺术与美密不可分。美,从古至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的。有人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其实,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范曾说过“科学是大美,艺术是小美”,其依据是:“比如分子的撞击,在那一瞬间是多么奇妙、美丽的场景,可一般人都没法看到。而艺术则是小美,是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艺术能表现科学美之万分之一,便是十分幸运的事。”艺术从本质上看,它是美的载体、美的物化、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使人产生美感,在形式句法层面体现为优美,在思想意义层面表现为深刻,在道德文化层面凸显为崇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这生动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一派动人的景色、一缕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祥和的气氛和美妙的情趣。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句深入人心,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与物的具象,但当你读到这些火热诗句的时候,心中就可以浮现出一个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形象。李苦禅论画鹰时说:“林良鹰的古穆,八大鹰的孤郁,华岩鹰的技巧,齐翁鹰的憨勇,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徐悲鸿的奔马表现刚健、奔放美,表达了冲破藩篱、追求新天地的倾向。李公龄的宫廷马表现静态、丰满、圆实的美,表现了宫廷崇尚的雍容华贵的追求。到过澳大利亚的人,都对悉尼歌剧院留下深刻的印象,悉尼歌剧院崇尚“有机建筑”的理念,努力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既像片片贝壳、面面白帆,又像荷花盛放,别开生面。
二是“呈可‘品’之美”。艺术之美,在于品味。品味就是“沽酒欲来风已醉,卖花人去路还香”的过程。数学家维纳认为“数学是一门精美的艺术”,这是“品”的成果,因为数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几何之美、对称之美、黄金分割之美、透视之美、和谐之美无处不在,这些美学要素不仅成为数学领域最科学、最美的象征,也成为艺术领域感性的最高标准。如圆形柔和、三角形稳定、正方形刚劲等。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是圆。”我们平时所说“匀称”就是指比例关系,正如古代宋玉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数学告诉我们“黄金分割的比例”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如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埃及金字塔、联合国大楼等。艺术构图中有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代表作之一。这需要我们科学地“品”,才能感知美的滋味。
三是“呈可‘悟’之美”。鲁迅说过“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怀素的狂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与自然浑然一体,似真似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象外之意”;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睡童》,充满着东方人的智慧,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一目了然的视觉语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远处一艘轮船,正在冒着浓烟,预示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艺术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花朵的绚丽是依靠真挚情感去灌溉,艺术值得人们思索是依靠理性的注入。
二、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
如果说艺术是“呈人之美”的话,那么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叶圣陶曾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而“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美国在1994年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级标准》中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罗丹告诉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不可能天生地具有艺术的欣赏和接受能力,有人说过“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人”。因此,艺术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境体验、启迪感悟等途径来实现“成人之美”的教育,使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艺术化地生活,进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因此,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必须强化“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类课程、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要避免成为部分有艺术天赋学生的精英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习全程的素质教育。每所学校都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接受优质艺术教育的机会,体现“一个都不少、每个都精彩,无处不享有”。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拓宽学生艺术教育实践领域,为学生提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艺术环境。
二是坚持鲜明价值导向。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坚持育人为本,而育人为本的关键在于用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来引领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要用经得起历史检验并代表人类优秀艺术遗产的作品、对受教育者有益和促进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作品、给人以启迪和审美教育的作品教育引导学生。艺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哺乳,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艺术教育要让中小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艺术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摒弃浮躁,远离功利,使中小学生真正获得审美的愉悦和诗意的快感。
三是坚持激发创新意识。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道:“现在,‘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我们正在迈入‘概念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时代。”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应该鼓励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亲身感悟艺术魅力,不断丰富审美体验。要通过各种艺术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奇思异想”,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四是坚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艺术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持久的因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用人类文明成果哺育中小学生,是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艺术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最有效的载体,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我们要通过艺术教育,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薪火不断、世代相传。
三、教育局长应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如果说艺术教育是“成人之美”,那么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这是因为教育局长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区域教育目标实现的领导者、完善办学过程的引领者。教育局长若要真正地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亲近艺术”,具有“一孔之见”。只有亲近艺术,才能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启迪智慧。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认知层面上的知识性、情感层面上的激发性、审美层面上的伦理性、思维层面上的开拓性、方法层面上的启迪性。因此,不能把艺术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可多可少”。美国学者帕森斯·布洛克在谈到艺术教育时说:“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艺术世界,学生可以学到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因此,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位哲人说过“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就如同一个产品的品质是由“功能的质量”和“感性的质量”构成一样。获得幸福人生的前提就是具有良好的感性能力。感性素质的培养,往往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弗雷德·格林斯坦在《总统的魅力》一书中写道:“总统的高智商如果没有高情商作补充,他的政治影响力就将黯然失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在智力上的成就往往要依赖于个性的伟大。”霍华德·加德纳阐述:“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决于非智力因素”。教育局长必须把艺术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时刻不忘“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职责所在,时刻不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使命所为,时刻不忘“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是重任所系。
二要“品味艺术”,具有“一技之长”。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把品美和审美视为科学研究的动力因素,他认为奥地利著名学者薛定谔为了追求具有数学优美的方程式而发现了波动方程。品美和审美离不开想象,审美的乐趣往往就在奇妙的想象之中。品美和审美者往往都有“一技之长”。恩格斯曾说:“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都有重要的发现。”爱因斯坦曾同台与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毕业于纽约朱丽叶音乐学院,而后才改学经济。常言道,“一块好钢首先应当是一块优质的合金”。教育局长只有具备综合的优秀素质,才能担起“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重任。文化艺术素质是人的素质基础,做人及做事的成败总能在文化艺术上找到原因。儒家学说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数属于“技术能力”,礼、乐、书属于“艺术能力”。我省一位省辖市副市长学习书法从零开始,2007年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她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总结出“认真读帖、强化临摹、刻苦背临、精泛结合、学以致用、创新方法”适合自己的“书法之道”,她从总结适合自己的“书法之道”中,进一步悟出“教育之道”、“教育领导之道”。她在《学书法使我对教育若干问题的反思》一文中说:“教育应该是个大课题,影响人的命运,伴随人的终生;教育也可以找个小视角,以小见大,研究剖析,得到启示。”她从自己近年来学书法的经历中重新体会了学生的角色,认为“成就感比学习基础更重要”,“遇上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之幸”,“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教之根本”,“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就没有素质教育”,“负担重轻是相对的”。在她的直接推动下,该市于2004年实施“百千万工程”,计划用8到10年时间,在全市教育系统“创建百所书法特色学校,培养千名合格书法教师,发展万名市书协青少年分会会员”,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从这位副市长身上,我们能领略到“胸无奢望心常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感受到“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追求。这位副市长的“书法之道”、“教育之道”、“教育领导之道”,值得我们每位局长学习和借鉴。 三要“热爱艺术”,具有“一腔之情”。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中告诫我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实践启示我们:一位不重视艺术教育的局长肯定不是“优秀”的局长,一位不懂得艺术教育规律的局长肯定不是“内行”的局长,一个缺乏艺术教育实践的局长肯定不是“快乐”的局长。如果把区域教育事业比作杠杆,要轻松撬起区域教育成功的目标,光有执著的努力还不够,还须延长动力臂,找到智慧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艺术教育。教育局长对艺术教育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方能行之力,可见效之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局长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满腔热情地推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之中。一是坚定信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真正地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给我思想最多的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托思妥耶夫斯基,他给我的思想比高斯给我的还多”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二是明确思路。就艺术本身而言,艺术有别于科学,但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局长必须以科学精神推动艺术教育。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用人,睿智善于立法”。“立法”就是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承性学习,扩大探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实现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慧”、歌德所言“只有通过艺术,想象力才能得到激活”的境界。三是营造氛围。荀子说:“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艺术作为一种教育,在校园里全天候、全方位地对学生“自然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有效促进着学生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道德水平与能力素质同步提高。教育局长的使命之一就是引领校长们,让校园洒满艺术的雨露,洋溢艺术的灵气,充满艺术的激情,放射艺术的光芒。四是改进方法。把握艺术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特点,自觉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一个收到实效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对象的变换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困惑和挑战,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艺术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艺术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情境中快乐学习,在多种艺术的交织和沟通中提升能力,在不断创造与发现的活动中激发灵感,在艺术与人类生活、情感、文化、科技的交融中感受、理解和创造艺术,为学生“艺术化生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作者系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
有人说:艺术是“一门独特的技艺”、“一首优美的诗”、“一张民族的脸”。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康德、席勒形容“艺术是自由的游戏”,黑格尔则说“艺术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弗洛伊德称“艺术是‘无意识’的表现”。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当观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时,当阅读一部动人心魄的小说时,当欣赏一幅寄意深远的绘画时,当品味一幅生机盎然的书法时,往往会怦然心动、不能自已。这是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人既是理性的动物,更是情感的动物,“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艺术是人类最高心智和情感的产物,它与科学一起,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双翼。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形象地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法国著名文学家福楼拜说过“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汇合”。
艺术是一种多种类集成的客观社会存在,它包括美术、音乐、戏剧、舞蹈、影视等领域,每一领域又有许多分目和类别。艺术与美密不可分。美,从古至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不等于艺术,但艺术必须是美的。有人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其实,艺术是融真、善、美为一体的社会存在。范曾说过“科学是大美,艺术是小美”,其依据是:“比如分子的撞击,在那一瞬间是多么奇妙、美丽的场景,可一般人都没法看到。而艺术则是小美,是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艺术能表现科学美之万分之一,便是十分幸运的事。”艺术从本质上看,它是美的载体、美的物化、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使人产生美感,在形式句法层面体现为优美,在思想意义层面表现为深刻,在道德文化层面凸显为崇高。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时刻都在“呈人之美”,即把美时刻呈现在人们面前。
一是“呈可‘感’之美”。美就是一种使人愉悦的感受。艺术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的感情,表达人的思想。这生动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一派动人的景色、一缕欢乐或哀痛的思绪、一幅熙熙攘攘的生活图画、一种祥和的气氛和美妙的情趣。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句深入人心,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与物的具象,但当你读到这些火热诗句的时候,心中就可以浮现出一个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形象。李苦禅论画鹰时说:“林良鹰的古穆,八大鹰的孤郁,华岩鹰的技巧,齐翁鹰的憨勇,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徐悲鸿的奔马表现刚健、奔放美,表达了冲破藩篱、追求新天地的倾向。李公龄的宫廷马表现静态、丰满、圆实的美,表现了宫廷崇尚的雍容华贵的追求。到过澳大利亚的人,都对悉尼歌剧院留下深刻的印象,悉尼歌剧院崇尚“有机建筑”的理念,努力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结合,既像片片贝壳、面面白帆,又像荷花盛放,别开生面。
二是“呈可‘品’之美”。艺术之美,在于品味。品味就是“沽酒欲来风已醉,卖花人去路还香”的过程。数学家维纳认为“数学是一门精美的艺术”,这是“品”的成果,因为数学与艺术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几何之美、对称之美、黄金分割之美、透视之美、和谐之美无处不在,这些美学要素不仅成为数学领域最科学、最美的象征,也成为艺术领域感性的最高标准。如圆形柔和、三角形稳定、正方形刚劲等。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是圆。”我们平时所说“匀称”就是指比例关系,正如古代宋玉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数学告诉我们“黄金分割的比例”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如希腊的巴特农神殿、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埃及金字塔、联合国大楼等。艺术构图中有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代表作之一。这需要我们科学地“品”,才能感知美的滋味。
三是“呈可‘悟’之美”。鲁迅说过“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怀素的狂草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与自然浑然一体,似真似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使人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象外之意”;吴为山的“写意雕塑”《睡童》,充满着东方人的智慧,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一目了然的视觉语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列宾在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沙俄专制下普通民众奴役般的生活,更体会到了他们的智慧、善良和力量。远处一艘轮船,正在冒着浓烟,预示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艺术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花朵的绚丽是依靠真挚情感去灌溉,艺术值得人们思索是依靠理性的注入。
二、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
如果说艺术是“呈人之美”的话,那么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叶圣陶曾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帮助优秀人性的自然生成”,而“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美国在1994年制定的《艺术教育国家级标准》中强调“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绝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人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个有艺术修养的人。”罗丹告诉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人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不可能天生地具有艺术的欣赏和接受能力,有人说过“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人,都是有缺陷的人”。因此,艺术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情境体验、启迪感悟等途径来实现“成人之美”的教育,使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学会艺术化地生活,进而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因此,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必须强化“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包括艺术类课程、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艺术教育要避免成为部分有艺术天赋学生的精英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习全程的素质教育。每所学校都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接受优质艺术教育的机会,体现“一个都不少、每个都精彩,无处不享有”。开齐开足艺术类课程,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拓宽学生艺术教育实践领域,为学生提供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艺术环境。
二是坚持鲜明价值导向。艺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坚持育人为本,而育人为本的关键在于用人类优秀的文化艺术来引领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要用经得起历史检验并代表人类优秀艺术遗产的作品、对受教育者有益和促进人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作品、给人以启迪和审美教育的作品教育引导学生。艺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哺乳,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艺术教育要让中小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形成综合素质,培养中小学生适应当今社会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艺术能力。促进中小学生艺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摒弃浮躁,远离功利,使中小学生真正获得审美的愉悦和诗意的快感。
三是坚持激发创新意识。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教育。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道:“现在,‘左脑’统治的逻辑、线性、计算能力为主的‘信息时代’即将过去,我们正在迈入‘概念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以创意、共情、模式识别、娱乐感和意义追寻等‘右脑’能力为主导的时代。”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应该鼓励中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亲身感悟艺术魅力,不断丰富审美体验。要通过各种艺术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奇思异想”,培养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
四是坚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艺术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持久的因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用人类文明成果哺育中小学生,是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艺术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最有效的载体,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我们要通过艺术教育,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薪火不断、世代相传。
三、教育局长应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如果说艺术教育是“成人之美”,那么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这是因为教育局长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的决策者、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区域教育目标实现的领导者、完善办学过程的引领者。教育局长若要真正地成为善于“成人之美”之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亲近艺术”,具有“一孔之见”。只有亲近艺术,才能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启迪智慧。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认知层面上的知识性、情感层面上的激发性、审美层面上的伦理性、思维层面上的开拓性、方法层面上的启迪性。因此,不能把艺术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可多可少”。美国学者帕森斯·布洛克在谈到艺术教育时说:“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艺术世界,学生可以学到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东西。因此,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位哲人说过“没有艺术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就如同一个产品的品质是由“功能的质量”和“感性的质量”构成一样。获得幸福人生的前提就是具有良好的感性能力。感性素质的培养,往往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的。弗雷德·格林斯坦在《总统的魅力》一书中写道:“总统的高智商如果没有高情商作补充,他的政治影响力就将黯然失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在智力上的成就往往要依赖于个性的伟大。”霍华德·加德纳阐述:“一个人最后在社会上占据什么位置,绝大部分决于非智力因素”。教育局长必须把艺术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时刻不忘“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职责所在,时刻不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使命所为,时刻不忘“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是重任所系。
二要“品味艺术”,具有“一技之长”。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把品美和审美视为科学研究的动力因素,他认为奥地利著名学者薛定谔为了追求具有数学优美的方程式而发现了波动方程。品美和审美离不开想象,审美的乐趣往往就在奇妙的想象之中。品美和审美者往往都有“一技之长”。恩格斯曾说:“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都有重要的发现。”爱因斯坦曾同台与量子论的奠基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和钢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毕业于纽约朱丽叶音乐学院,而后才改学经济。常言道,“一块好钢首先应当是一块优质的合金”。教育局长只有具备综合的优秀素质,才能担起“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重任。文化艺术素质是人的素质基础,做人及做事的成败总能在文化艺术上找到原因。儒家学说要求学生掌握“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数属于“技术能力”,礼、乐、书属于“艺术能力”。我省一位省辖市副市长学习书法从零开始,2007年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她结合自己的书法实践,总结出“认真读帖、强化临摹、刻苦背临、精泛结合、学以致用、创新方法”适合自己的“书法之道”,她从总结适合自己的“书法之道”中,进一步悟出“教育之道”、“教育领导之道”。她在《学书法使我对教育若干问题的反思》一文中说:“教育应该是个大课题,影响人的命运,伴随人的终生;教育也可以找个小视角,以小见大,研究剖析,得到启示。”她从自己近年来学书法的经历中重新体会了学生的角色,认为“成就感比学习基础更重要”,“遇上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之幸”,“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教之根本”,“没有高素质的校长就没有素质教育”,“负担重轻是相对的”。在她的直接推动下,该市于2004年实施“百千万工程”,计划用8到10年时间,在全市教育系统“创建百所书法特色学校,培养千名合格书法教师,发展万名市书协青少年分会会员”,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从这位副市长身上,我们能领略到“胸无奢望心常惬”、“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感受到“触目纵横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的追求。这位副市长的“书法之道”、“教育之道”、“教育领导之道”,值得我们每位局长学习和借鉴。 三要“热爱艺术”,具有“一腔之情”。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中告诫我们:“不要把幻想让诗人独占了。”实践启示我们:一位不重视艺术教育的局长肯定不是“优秀”的局长,一位不懂得艺术教育规律的局长肯定不是“内行”的局长,一个缺乏艺术教育实践的局长肯定不是“快乐”的局长。如果把区域教育事业比作杠杆,要轻松撬起区域教育成功的目标,光有执著的努力还不够,还须延长动力臂,找到智慧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艺术教育。教育局长对艺术教育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方能行之力,可见效之显。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局长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满腔热情地推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之中。一是坚定信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真正地理解爱因斯坦所说“给我思想最多的是俄国的大文学家托思妥耶夫斯基,他给我的思想比高斯给我的还多”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二是明确思路。就艺术本身而言,艺术有别于科学,但艺术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局长必须以科学精神推动艺术教育。古人云“小智善于治事,大智善于用人,睿智善于立法”。“立法”就是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承性学习,扩大探究性学习,增加体验性学习,实现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慧”、歌德所言“只有通过艺术,想象力才能得到激活”的境界。三是营造氛围。荀子说:“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艺术作为一种教育,在校园里全天候、全方位地对学生“自然发生”着巨大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有效促进着学生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道德水平与能力素质同步提高。教育局长的使命之一就是引领校长们,让校园洒满艺术的雨露,洋溢艺术的灵气,充满艺术的激情,放射艺术的光芒。四是改进方法。把握艺术教育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特点,自觉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一个收到实效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对象的变换会显得苍白无力,或许这就是教育的困惑和挑战,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艺术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艺术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使学生在丰富的艺术和人文情境中快乐学习,在多种艺术的交织和沟通中提升能力,在不断创造与发现的活动中激发灵感,在艺术与人类生活、情感、文化、科技的交融中感受、理解和创造艺术,为学生“艺术化生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作者系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