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谁是你的特别关注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回家参加了一场初中同学聚会,席间大家相谈甚欢,无限感慨。那样的青春时光里,总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像金子一样闪闪发着光。
  坐我旁边的城突然举起酒杯对我说:“栗子,来,我敬你一杯,就算为我当年那场无疾而终的暗恋。”我有些惊讶地端起酒杯:“你暗恋我?我怎么不知道?”
  “你要知道的话,那还能叫暗恋吗?我到现在还对班主任耿耿于怀呢。你记得不,初一刚开学的时候,我们是同桌。那个时候你学习好,人又长得漂亮,我当时就暗暗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在成绩上跟你不相上下。谁知我的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老班就重新编排了座位。我当时那个恨啊,要不是他的一个决定,我现在好歹也是个重点大学的学生,你说是不是……”城自顾自地回忆起了当年的好多事情,可我努力地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当年我有和他同桌过。
  他记得我当年的发型,记得我发箍的颜色,记得我喜欢的歌,爱看的小说,甚至我第一篇被老师当范文来读的作文题目他都记得。我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原来我最青涩的时光曾经被一个人这样惦记过。而我对他最多的印象不过是班上普普通通的一男孩,有点调皮,不太爱学习,仅此而已。
  可是那时候我也曾这样怀揣着一个小秘密关注着一个人:他是隔壁班的班长,也是全校成绩榜单上我永远没法逾越的一个名字,有他在,我永远只能是第二名。可是也因为他在,我永远不允许自己考到第三名,这样我们的名字永远挨得最近。那个时候喜欢一个人的表达方式是如此隐晦而简单,简单到哪怕只是看到他就好。
  我也知道他喜欢的球星,知道他的座位,知道他爱去哪家书店,喜欢哪本杂志,甚至他喜欢用哪种款式的笔记本我都知道。每次装作若无其事地向他们班同学打听关于他的细枝末节,心里却是难以掩饰的欣喜若狂。
  那时候,一下课总是无比期待能在某个场合与他偶遇。早晨做早操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总是能在人群里一眼找到他,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我才敢任自己的眼神肆意地缠绕着他。等他意识到有人这样盯着他的时候,我赶紧迅速移开目光,心里却是小小的得意。这样默默关注着一个人的感觉,又甜蜜又苦涩。
  有一次终于等到一个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那是市里组织的一场演讲比赛。学校领导商量后,最终挑选出我和他去参加。当我们被老师叫到会议室培训的时候,我的心砰砰跳,幸福得快要融化掉了。可是就在我紧张得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做记录的笔记本里突然掉下来一张女孩的照片,是小小的寸照,而这女孩正是我们班的文娱委员,学校大大小小的晚会总能看到她的身影,漂亮得让旁人自惭形秽。
  原来他关注的是她,那张照片应该也是费尽周折才弄来的吧。被他细心地放在随时携带的笔记本里,可见这个女孩对他有多重要。
  那么是不是他也知道她的喜好,她的性格,她的喜怒哀乐?而她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默默地关注着自己,就像他也不知道我是如何费劲心思地想要知道他的丁点消息。
  那一刻,我突然释然了。
  许多年之后,“他爱她,她却爱他”也许是狗血的三角恋甚至四角恋的肥皂剧。可是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只是这样不求回报的关注着一个人,喜欢他却没打算让他知道,偷偷摸摸地去搜集有关他的所有信息。
  曾经我们都是很专业的私家侦探,因为那份纯粹的简单的喜欢,就那样默默地关注着,哪怕只是看一眼,心里就是闹腾腾的小欢喜。然后就像那首诗里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就在你不遗余力地关注着某个人的时候,另外的一个人正在费尽心思地关注着你。
  那一年,你是谁的特别关注,谁又是你的特别风景呢?其实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样的青春时光里,我们都曾那样认真地喜欢过一个人。那份喜欢,纯粹而美好。
  (据《现代家庭》猪小浅/文)
其他文献
4月21日,安倍向靖国神社献上被称为“真榊”的供品,据说此举是为赶在奥巴马抵达日本前完成安倍的意愿,避免过度刺激美国,但它不可避免地点燃了中国与韩国的怒火。英国《经济学家》说,奥巴马为拯救“亚太再平衡”战略而来,却走上一条危险的钢索,这种“再平衡”最好的结果是给予盟友保证但不令中国紧张,而最坏的,是疏远了中国且令盟友更加难过。  对奥巴马,东京想要的很多  “如果美国人这都能同意,简直是对自己总统
期刊
1赫鲁晓夫的绝密报告  1956年春天,露西亚·巴拉诺夫斯基正与一位帅气的记者热恋,他名叫维克托·格莱耶夫斯基。她和波兰当局一位副部长先前定下的婚事也快泡汤了,他们几乎不怎么见面。露西亚当时担任波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奥哈布的秘书,她跟记者的罗曼史早已是办公室公开的秘密,所以办公室里的人对帅哥维克托来找他的女友习以为常。  维克托是波兰新闻社的一名资深编辑,负责报道苏联和东欧方面的消息。实际上,他是个犹
期刊
中国古代官员离任,可谓五花八门。清官、好官离任令百姓恋恋不舍,恨不能长期留住;人虽走,却留下了好名声。贪官、坏官离任则令百姓欢呼雀跃;人走了,骂名却难以消除。本篇专门说说贪官离任的趣事。  相传唐朝大历年间,有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匾一块,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其意,还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下来。后来,还是比他有文化的老爹悟出其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三尺”者,并非“天高
期刊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四口之家:曾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护士长的女儿李侬斌不幸患上肺癌,“为医学做出最后的贡献”成为她的遗愿,临终前她写好捐献遗体的遗书,年仅47岁就病故的她获得了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的称号。在承受了丧女之痛后,受女儿精神的影响,父亲李梓高、母亲苏健也双双签下了捐献遗体的申请书。双亲去世后,2011年,这个家庭中的儿子李丁文也追随家人签下捐献遗体申请。  47岁病逝捐献角膜  她为医学奉
期刊
日前,一位来自郴州的普通司机和一对“龙凤双胞胎”家庭之间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刘建波是郴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车的一名司机。为救助一位患上了罕见免疫性疾病的母亲,他连续19个月、前后近20次免费献血,最终确保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平安诞生并健康成长。  罹患免疫疾病少妇多次流产  2011年10月,结婚5年的湖南郴州资兴市三都镇居民段佳(化名)再次流产,失去了第三个胎儿。“每一个宝宝都是刚刚怀上两三个
期刊
张宗昌被人称为 “狗肉将军”,并非是因为他喜欢吃狗肉,而是因为他喜欢豪赌,尤其喜欢打牌,北方人把打牌称为 “吃狗肉”。  被称为“狗肉将军”的张宗昌凭着自己的聪明和运气,一步步高升,至1918年已经升至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达到自己人生的一个顶峰。当时,张宗昌所部被北洋政府调往湖南讨伐湘粤桂三省联军,结果让湘军打败给赶到了江西,因为闹军饷,他的部队又被江西督军给武力强迫解散,张宗昌就成了光杆司令,一
期刊
27岁那年,身为上校的乔治·华盛顿率领部队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市驻防,是当地最高军事首脑。  当时,弗吉尼亚州的议员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华盛顿也狂热地加入到选举战中,为他所支持的候选人呐喊助威。而另一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威廉·佩恩,是华盛顿的坚决反对者,他四处发表演讲,批评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为此,两人结了怨。  一天,在一次集会上,两人不期而遇,一番唇枪舌战后,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情急
期刊
5年前,他们19岁的儿子翁俊文患上肾衰竭,母亲毅然捐肾救子。5年后,病魔再度侵袭,他体内移植的肾又已衰竭,这一次,年近花甲的父亲毅然站出来,决意再给儿子一次生命……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毛集村,一栋建了21年的两层小楼,在一排排新楼房中,显得残破,窗户玻璃缺了不止十块。四处收来的废品,在屋前和房中堆积如山。  每天起早贪黑,郭慧芳和丈夫翁先清都要在这里拾掇忙碌。这些废品卖出去,转化成医药费,点亮了
期刊
在报纸上看到消息,有110年历史的天津北站停用了。得知不少天津人去北站赶乘最后一班火车,乘不上火车的人,买到最后的站台票,哪怕只是进去看看站台照张相也好,那种情景和心情,真的让人感动。  想起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荆其敏先生,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许多城市中著名的情事结点多是自然形成并逐渐成为传统的,美好的亲密空间必然都有其良好的环境因素,建筑师要关注这种人类情感的需求,创造优美的城市情事结点和亲密空
期刊
浙江财经大学有这样一位大叔,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图书馆或借阅室。在一群年轻学生中间,他显得如此特立独行。  他总是准时出现又最晚离开,被学生们称作学霸叔。  他叫程启坤,是学校后勤部的一名保洁员。  鼓起勇气走进图书馆  程启坤今年53岁,湖北黄梅人,在浙江财经大学将近8年。  3月18日上午,在浙江财经大学大学生公寓48幢楼下,记者见到程启坤的时候,他正骑着一辆三轮车在校园里做巡视清洁工作。  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