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文化探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xue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有关“和”字,《说文解字》口部书作“咊”,解为“相应也”,系与入口之饮食有关;龠部有“龢”字,解为“调也”,本是乐器的象征,皿部有“盉”字,解为“调味也”,原指调味器。“咊”“龢”、“盉”三字,同音同源,字形虽异,却都以“禾”字为旁。“禾”乃是“和”的观念的基本喻象,这透露出农耕文明的历史特点。
  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而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尤其是处于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AxialPeriod)的先秦诸子们,开始对“和”的意蕴、价值、实现途径和理想状态进行理论阐发,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之自觉。“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和而不同”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已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此”,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之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诸子学略说》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彼(孔子)以乡愿为贼而讥之。夫一乡皆称愿人,此犹没身里巷,不求仕官者也。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孔子讥乡愿而不讥国愿,其湛心利禄又可知也。”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意含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致中和”
  “中庸”是古代先民孜孜以求的美德,其首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礼记·中庸》亦云:“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系指“中用”,“中用”即“用中”,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日:“用中即中庸之义是也。”中庸观念强调的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当适度,恰到好处,知乎所止,对欲望、情感和行为等有所节制,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讲究一种分寸感。南宋大儒朱熹将《伪古文尚书》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破解为古代圣人秘不示人的“传授心法”,即“十六字心传”。“允执厥中”讲的就是行中庸之道。
  与“中庸”概念相近,古人有“中和”一词。“中和”概念,较早见于《中庸》与《荀子》,《中庸》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谓“和"为“中节”,并把“中和”提升到宇宙精神的高度。朱熹《中庸章句》释日:
  “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正心,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吾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儒家的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的社会改造方案,是由内及外、由吾及彼、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的进路,强调的是由改造人性,进而改造社会,终至天下太平。
  在儒家看来,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个人,如果人人能够“文质彬彬”,“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做到情欲有节,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与宇宙的和谐,也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整体的和谐,是建立在各个组成部分或元素的有机的、合理的比例关系之上的;社会的和谐,则有赖于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存养与人格完善。“致中和”着眼于质和量的规定性,讲的是适度、恰当、平衡与协调。
  “和为贵”
  历史上作为社会规范与制度安排的“礼”,它的特性有二:其一是“别”。《左传·僖公三年》云:“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苟子·富国》曰:“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有称者也。”其旨在依据共同体成员的职位、年龄、性别及血缘等因素来划分权利和义务范围,规定不同社会角色的各自行为选择边界,以此来避免因无别而造成的利益冲突和社会无序。其二是“和”。《论语·学而》载有孔子的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讲,“礼”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制度化的“礼”与精神性的“和”,两者刚柔相济,不可或缺。如果事事循“礼”而不知尚“和”,便会“礼胜则离”,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反之,如果处处求“和”而没有“礼”的制度保障,则会失之于流。
  当然,“礼”能否落实“和”的精神、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关键要看它是否体现了正义原则。正义的通俗表述,指给同样的事物以同样的待遇,非正义乃是指给同样的事物以不同的待遇。
  “和而解”
  《老子》第四十二章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此处,“一”指道,“二”指阴气、阳气,“三”指阴阳调和所形成的和谐状态。万物就是由两种对立因素的配合而生。《周易》乾卦《彖传》云:“保合大和,乃利贞。”这是说,阳阴合德,四时协调,万物孕生,长治久安。“大和”即“太和”,强调的是矛盾的妥协性与统一性。《荀子·王制》曰:“和则一,一则多力。”这是说,“和”能带来合力与双赢。借用今天的说法,“和”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北宋哲学家张载把“和”提升到“道”的高度,并明确提出“仇必和而解”(《正蒙·太和篇》)的命题,看重矛盾的妥协、冲突的化解、对抗的解除、斗争的泯灭、战争的消弭,表达出和平主义的精神。张载在《西铭》开篇云:“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全句大意是说,人是天地所生,藐然介乎天地之中。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了人的身体,天地之间的主导便是人的天性。全人类都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其他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民胞物与”的理念体现的是一种宇宙大爱,与曾经一度盛行的斗争哲学与冷战思维,恰处于爱与恨的两极,形成鲜明对照。
  “和为贵,忍为高”,“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不与邻为壑”,“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冲气以为和”,“保合大和”,等等,这些信条千百年来铸就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民族性格。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分析了中国人的和平主义、豁达大度和老成温厚的文化,他指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其他文献
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关系已为很多学者所关注,一些学者得出结论:没有犯罪人就没有被害人,被害人与犯罪人互为存在的前提。但仅做出这样的结论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关系,以弄清被害人的过错及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深入的把握和分析一个犯罪行为,为预防犯罪找到更多的途径。  一、被害人过错的概述  (一)被害人过错的含义  被害人过错的内涵从字面上很好理解,但要给它下
期刊
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法学的创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的一次“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尝试方案,并迅速在欧美国家兴起,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拥有1200多个“被害人——加害人”和解项目,其中美国和欧洲占75%。而在我国仅是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对“刑事和解制度”做了些尝试,但尚未形成具体、规范的制度体系,并且从该制度开始率先在一些发达地区法院试行起,就引发了对该制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的广泛
期刊
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循化县境内,湖中池水浩渺,湖畔松柏长青,白杨挺立,桦树喧闹,万亩杜鹃林,繁花似锦,神仙洞,传说游仙居住,狐跳峡,传说大禹功绩。近日喜闻循化县被国家评为全国七十二个绿色名县之一,是我省唯一一县,特作颂歌,赞扬孟达天池景区。    一  青海孟达天池湖  烟波浩渺六千亩  微波细浪抚云天  倒影探底七丈五  湖似仙女尽温情  白杨挺立伟丈夫  松针扇页添风韵  翠柏千枝染晨露
期刊
期待可能性理论源自大陆法系的德国,各国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对其看法不一,我国目前在立法上还没有引期待可能性理论入刑法。但期待可能性理论从哲学、伦理学和其对我国刑法的借鉴价值方面看,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我国刑法有引入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必要。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必须把握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判断标准,从行为人标准来判断期待可能性的有无。  一、期待可能性理论概述  (一)、起源  期待可能性是指在行为人当时的情况下能期
期刊
自然界中,绿叶可以说是极普通的了,它到处可见,却不起眼。然而,稍若留心观察,它又那样地吸引着人,绿叶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细条嫩绿的柳树叶,有葱郁诱人的槐树叶,有宽大向上的白杨树叶,有阔大肥硕的梧桐树叶,还有那翠绿的茉莉花叶,碧绿滚圆的荷花叶,繁茂厚实、青翠欲滴的牡丹花叶,修长宛如细柳的“夜丁香”叶……一片片绿叶,装点得山川郁郁葱葱,衬托得鲜花格外美丽。  如同人间有名人、普通人一样,植物界有花叶之分
期刊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十三座雪峰耸立奇拔,  这是华热哇安宁的守护神山,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奔流不息的浩门河水,  这是沐浴华热哇的圣水甘露,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良驹骏马驰骋千里,  这是华热哇潇洒慢步的坐骑,  祝您永远如意吉祥!    在那富饶秀丽的华热,  白色牦牛布满草原,  这是养育华热哇不尽的宝藏,  祝您永远如意吉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它开凿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其中壁画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壁画石窟群。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位于意大利腊文纳,于公元六世纪建成,教堂内部的壁画也在同期完成,敦煌莫高窟220号洞窟的壁画和意大利圣维塔尔教堂内的壁画几乎创作于同时期。本文将从构图形式、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材料、手法几个方面来分析
期刊
夏武平(1918—2009)河北柏乡人,1945年毕业于私立燕京大学生物系。历任原国立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室主任。1966年调到青海高原,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生态室主任、所长;1978年起,曾担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是《兽类学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生物学集刊》主编
期刊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指导思想,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等高瞻远瞩的观点。随后,在各条战线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样,在群众文化领域中,为了培养艺术兴趣、提高艺术水准、检阅艺术成就、发现艺术精英,各级文化部门常会举办各类艺术比赛。既然称为比赛,就要比出水平高低、比出质量优
期刊
很多人常对佛教的放生很不理解,通常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你们放生了,难道它们就不死了吗?”“你们放生,那边有人钓、有人捞,这样有什么意义?不如去资助失学儿童。”“你们放生,就会有人去逮来鸟儿鱼儿让你们放,他们就会挣你们的钱,这样放生有什么意义吗?”我相信不了解放生的人都会问出一堆这样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些问题以前我也有。  其实,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古时候就有放生的民间习俗。在《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