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解决法,顾名思义,就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数学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形式,逐步取得对数学问题的求解、延伸与发展,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数学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领域的根本体现,这是个性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数学素质.
一、问题的选择与设计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中能否设计出“好”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一个“好问题”的产生并非轻而易举,应当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数学技巧,能在数学多个单元知识和多种情形之下实行较好地推广或扩充,而且有不止一种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一是从学生角度看,必须具备可探究性.首先要让学生明了所提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其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关注,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要拿捏好问题的难度,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二是从教师角度看,应当具备可诱控性.教师在将问题置放到学生活动环节之中,要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局势,在自由控制中诱导有方、进退自如.一旦发生不可收拾之势,必然无法掌控学生的活动发展进程.那就是一个失败的问题.三是从数学内部看,强调具备可生成性.所选问题要有新的知识生长点,要么能够在部分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成又一新的问题,要么能够发生知识的迁移与变形,或者在变换思维角度后产生不同的解法.
衡量问题的标准不是硬性的,但是提出一个问题要努力具备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简洁性和可开放性.
二、教师操作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式教学常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师创设一个能够明显意识到的问题情境,故意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进而激发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这是探究式教学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例如: 已知30°、45°的正、余弦函数值,能否利用它们求出cos75°的值?
2.放手学生尝试,注重过程的启发引导
在把问题交给学生进行尝试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和知识的不成熟性,他们往往不可能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目标,不容易把“已知”与“未知”很好地链接起来,难以判断知识的运用正确与否、方法的选择有效与否、问题的解准确与否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跟紧学生,随时把握实践动态,对尝试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走好走稳下去.譬如,提醒学生一起重温与尝试问题有关的已学知识,以旧带新、以陈促新;与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学习、理解和领会新概念的实质内涵;引领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必要的猜测联想、类比归纳与分析推理;组织他们积极开展分组讨论和全班学生交流,等等.
3.放眼长远目标,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属于能力方面的范畴.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之举.对此,我们教师必须怀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同时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尽一己之力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打造自己的“良心工程”.对于无需指导的简单问题坚决不指导,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中感受快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对于有相当难度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通力合作去解决.必要之时,教师作适当点拨,尽量暗助成功,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半途而废.
4.认真梳理总结,促进知识的反刍吸收
学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积累过程,需要教师督促和帮助学生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在这种牛羊吃草般的反刍过程中,不断地消化、吸收、巩固与强化.教师可以将例题变式,对已学内容翻陈出新;可以让学生对错题进行剖析,在纠偏整错中强化正确认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重新命题,从中感悟“万变不离其宗“的学习道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总结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学习数学概念之后,可以辨析、类比的方式实行小结;可以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学后反思;可以组织如阅读、练习和实践等形式的课外补充活动;可以让学生撰写学后感、考试心得或专题小论文;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
5.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正视个体差异,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努力实行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拒绝“选择”学生,更拒绝“淘汰”学生.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师自己;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无论学生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和成绩,我们都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怀着宽容为本的心态,对他们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教学评价,不以一眚掩大德,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平等互信、民主宽松、互敬互重、和谐相容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双方的积极行为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金 铃)
一、问题的选择与设计
“学起于思,而思源于疑.”“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中能否设计出“好”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一个“好问题”的产生并非轻而易举,应当包含明显的数学概念或数学技巧,能在数学多个单元知识和多种情形之下实行较好地推广或扩充,而且有不止一种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一是从学生角度看,必须具备可探究性.首先要让学生明了所提问题的意思是什么;其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关注,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再次要拿捏好问题的难度,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二是从教师角度看,应当具备可诱控性.教师在将问题置放到学生活动环节之中,要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局势,在自由控制中诱导有方、进退自如.一旦发生不可收拾之势,必然无法掌控学生的活动发展进程.那就是一个失败的问题.三是从数学内部看,强调具备可生成性.所选问题要有新的知识生长点,要么能够在部分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生成又一新的问题,要么能够发生知识的迁移与变形,或者在变换思维角度后产生不同的解法.
衡量问题的标准不是硬性的,但是提出一个问题要努力具备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简洁性和可开放性.
二、教师操作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式教学常把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师创设一个能够明显意识到的问题情境,故意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困惑,进而激发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这是探究式教学能够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例如: 已知30°、45°的正、余弦函数值,能否利用它们求出cos75°的值?
2.放手学生尝试,注重过程的启发引导
在把问题交给学生进行尝试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和知识的不成熟性,他们往往不可能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目标,不容易把“已知”与“未知”很好地链接起来,难以判断知识的运用正确与否、方法的选择有效与否、问题的解准确与否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跟紧学生,随时把握实践动态,对尝试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走好走稳下去.譬如,提醒学生一起重温与尝试问题有关的已学知识,以旧带新、以陈促新;与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教材,进一步学习、理解和领会新概念的实质内涵;引领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必要的猜测联想、类比归纳与分析推理;组织他们积极开展分组讨论和全班学生交流,等等.
3.放眼长远目标,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属于能力方面的范畴.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成,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之举.对此,我们教师必须怀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同时具备“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尽一己之力认真履行职责,精心打造自己的“良心工程”.对于无需指导的简单问题坚决不指导,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中感受快乐;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对于有相当难度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通力合作去解决.必要之时,教师作适当点拨,尽量暗助成功,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半途而废.
4.认真梳理总结,促进知识的反刍吸收
学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积累过程,需要教师督促和帮助学生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在这种牛羊吃草般的反刍过程中,不断地消化、吸收、巩固与强化.教师可以将例题变式,对已学内容翻陈出新;可以让学生对错题进行剖析,在纠偏整错中强化正确认知;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重新命题,从中感悟“万变不离其宗“的学习道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总结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学习数学概念之后,可以辨析、类比的方式实行小结;可以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学后反思;可以组织如阅读、练习和实践等形式的课外补充活动;可以让学生撰写学后感、考试心得或专题小论文;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等等.
5.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正视个体差异,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努力实行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拒绝“选择”学生,更拒绝“淘汰”学生.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就是尊重教师自己;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无论学生作出什么样的行为和成绩,我们都要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怀着宽容为本的心态,对他们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教学评价,不以一眚掩大德,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平等互信、民主宽松、互敬互重、和谐相容的师生关系,对教学双方的积极行为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