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育与培养坚强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使学生具备丰富的自己认识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意志,数学学科的特点显示出在磨练意志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
  【关键词】 繁 多 杂 难
   从现状看,目前的中学生的意志力普遍较差,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却又能磨练人的意志,从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中反馈累的信息表明,大凡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畏劳苦,有钻劲,敢创新者无一不是在学习上脚踏实地,意志表现极强的人,因此,数学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使学生具备丰富自己知识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意志,数学学科的特点显示出在磨练意志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本文就数学上的繁,多,杂,难四个方面谈谈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顽强的意志。
  一:繁而不厌其烦
   "以简驽其繁",寻求简便方法是数学解题能力的一般性原则,但诸多计算,化简,求值题乃考察学生的计算及操作能力,难免量大,耗时费力,一些学生做起来急于求成,乱找窍门,或懒于动手,动脑,抄袭他人现成成果,这种不扎实的学习状态,不仅学习上难以收获,意志也將日趋退化,乃至消失,面对这种情况教室要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数学上的"繁",要教育学生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恒,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杂而条理分明。
  数学知识是一个庞大,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认识结构如不完善,易于发生混乱与矛盾。新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更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如能按知识的前后联系与逻辑结构,把所学的知识组成一个体系,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因果关系,数学概念的从属关系,各分支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上的相互渗透,并隔一段时间又按顺序重温一次,养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良好素质,这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意志力。
  数学知识还"杂"在面上,涉及天文 ,地理,物理,化学,工业,农业……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外活动室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他能加深课内所学知识,满足和发展他们在各种知识领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与习惯,以及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这样不仅联系了实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意志。
  三:多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从1 1到微积分,不断的做数学,谈数学,用数学,不断的练习——矫正——练习,因为学习是渐进的,功到自然成。长期实践中,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最后万法归宗,举一反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地基本技能,离不开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顽强的意志换来考前胜利在握的心理,为走向未来竞争的世界准备了本钱。
  四:难则知难而上。
   数学中的难点突出表现在,具体到抽象难,步步有据难,目标不明难,思维严密难,分析转化难。从数到式的过渡,是由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孕育阶段。教师要把握好思维的节奏,切不可跨度过大,让学生望而却步,培养学生稳健的学习品质和成功的心理。学习几何离不开推理,推理要步步有据,推理论证的渗透式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到整体,逐步使学生熟悉并加深认识,促使他们养成实事求是,言必有据。
  攀登科学高峰是理想与意志的较量。我国古代数学家在科技和数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作出诸多巨大贡献是何等不易。借此激发学生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像科学家一样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管遇到多大挫折和失败,仍保持一颗平衡的心态,有着"不畏艰难险阻,顽强的沿着荆棘丛生的崎岖道路走下去"的勇气。数学教学重在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消除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神秘感,树立起自己进行研究,作出发现的信心和决心,以促进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素质。
  总之,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数学通过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衔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获取终生收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数学的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教会学生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
期刊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想象力。透彻地摸清小学生的兴趣现状,并能通过培养形成其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我能力,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多媒体 数学 兴趣 自我能力 习惯 方式变革   目前,家庭教育比较单一,在学生身上存在学习无明确目标,惰性大,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低下。这些问题的存在,大都
【摘要】 本人以部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例,细说了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并阐述了阅读材料的教学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作用。  【关键字】 高中数学 阅读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科书中,许多章节后都安排有"阅读材料",这是以往教材中所没有的,然而,却被一些教师忽略了,实在可惜。在数学教学中,应把"阅读材料"摆在恰当的位置上,
当前,在小学生中留级或辍学者多因数学成绩不过关所致,因此,转化数学学习后进生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做好数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十种策略,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师爱。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宽容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力戒嫌弃或讽刺挖苦;应
期刊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
期刊
【摘要】 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引人入胜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中;将学生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数学贴近生活,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 兴趣 情景 数学教学   数学是有趣的,美丽的,令人兴奋的。但如此美丽的重要的一门学科,且很少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它,更谈不上去领略数学的美。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探索问题,让他们在自主活动的领域中
期刊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数学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让数学问题生活化。并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
【摘要】 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要让学生积累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条件的能力;加强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加强解题思维培养;充分发挥例题的重要作用;加强练习、习题作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做好解题总结,增强解题功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解题能力 培养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解题。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