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一个智慧而多情的人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的哲学黄金时代,奇就奇在出了一批天才——三百年出十个哲学家,以西方概率论,不算太多——不幸,中国从那时以后不再出哲学家了,吃老本吃了两千多年,坐吃山空。
  一穷,穷在经济上;二白,白在文化上;三空,空在思想上。所以,唯物论之类进来,没有抵挡。
  老子(生卒年不详),姓李,名耳,又称聃,楚国人。传说很多,反而真相不明,寿年大概很高,总是百岁以上,有说是超过两百岁的。
  为何我相信他特别高龄呢?是从他的哲理判断的。中国哲学,我定名为“老年哲学”(西方哲学可以定名为“壮年哲学”)。其中,李耳的思想最透彻、孤寂、凄凉,完全绝望。
  他看破两大神秘:一是天,就是宇宙;二是人,就是生命。天,宇宙,是不仁,是刍狗。这是李耳观察到最后,咬咬牙做出的判断。
  老子的哲学著作只有一本:《道德经》,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九九八十一)。传说他要出关,官吏劝他留下一些言论,他才口授,别人记录。我猜想,并非如此平平静静,鲁迅写出《出关》也是依照通常的传说,加上摩登的挖苦,旨在讽刺世道。
  我来写,就写老子出关,一不是遁隐,二不是仙去,三不是旅游:他老人家是去自杀的。他在出关之际,内心的矛盾痛苦达于极点。
  老子恨这个世界,觉得犯不着留什么东西给后世,他又爱这个世界,要把自己的思想落成文字,给后来的智者。他的精神血统的苗裔明了他的痛苦,他的同代人没有一个配得上与他谈谈,他彻底孤独了二百多年。
  但他要在未来中找朋友,找知音,于是有了《道德经》。从文体看,他不是写给“刍狗”们看的,而是写给与他同等级的人。
  所以,老子的文体与其他的诸子百家截然不同,就是不肯通俗,一味深奥玄妙,也许一边写,一边笑:你读不懂,我也不要你读,我写给懂的人看。
  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宇宙中,渺小的人都是奴隶,即使当了皇帝(包括教皇),如果人格渺小,一样是奴隶——伟大的人,必是叛逆者。
  中国,上、中、下三等人,都尊“天”为无上的主宰,尤其是儒家以及后来的理学家,说到“天”,就跪下來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人合一”“天命不可违也”。
  独有老子,一上来就拆穿把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叛逆的气势好大!
  当然,奴隶们不服,反问道:“那么圣人呢?圣人是最仁的呀。”老子立即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我常要讲我的认识论,次序是这样的:
  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在座有人说,这个次序谁不知道呀。那我改动两个符号的方向:
  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
  不从宇宙观而来的世界观,你的世界在哪里?不从世界观而来的人生观,你不活在世界上吗?所以,你认为你有人生观,没有、也不需要世界观,更没有、也更不需要宇宙观——你就什么也没有。
  飞禽走兽不需要“禽生观、兽生观”,一样地飞,一样地走,这是运气、福气。做人而不幸成了知识分子、艺术家,不免就要有一个人生观:它是从世界观生出来的。那世界观呢,当然溯源于宇宙观。
  爽爽快快地说一遍: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老子、庄子、尼采、释迦牟尼,都是从这样的顺序而思考的。
  一般书生之见、市侩之见,乃至学者、专家、大儒,都说老子消极、悲观、厌世。我说,正是这一代代的愚昧无知、刚愎自用,才使老子悲观、厌世、消极。
  中国古代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
  老子是阿波罗式的,冷静观照,光明澄澈。庄子是狄俄倪索斯式的,放浪形骸,郁勃汪洋。老子是古典的,庄子是浪漫的。老子是苦行的,庄子是享受的。老子内敛克制,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庄子外溢放射,意多繁华,傲慢逍遥。
  奇妙就奇妙在,两者其实一体。
  世界上所有“乌托邦”构想,以老子最彻底,最有诗意,最脱离现实,绝对不可能。他的理想和当时的现实,他对他之后的一切历史现实,都是宿命地叛逆。明知做不到,不可能,他偏要这样说。这种近乎横蛮的心理,一定来自极大的痛苦。
  天地不仁。这个观念,真是伟大卓绝,当时极摩登,现在更摩登。这一点,老子超越了多少思想家、宗教家。有没有更摩登的观念呢?有:天地无仁无不仁。
  所以老子悲伤、绝望、反激、咒诅,出坏主意,制定了很多对付自然、对付人的策略,历代军事家都借此取了巧、学了乖。老子,也免不了被异化的命运。
  老子的文学性呢?语言直白,可是含蓄,这是很难的。几乎看不到还有别人能用这种文体。直白,容易粗浅,含蓄,晦涩了,而老子直截了当说出来,再想想,无限深意,我喜爱这种文体!
  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像人的肉体一样,贵在骨骼的比例关系,肌肉的停匀得当。形体美好,穿什么衣服都好看——最最好看,是裸体。
  老子奇特,他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独一无二。一是他的气质,二是他吃够了苦,对付宇宙自然,对付人事生活,退、守、弱、柔,才能保全自己,立于不败。东方文化、东方精神,无疑老子是最高象征,《周易》也和老子哲学通,都是吃足苦头的经验。
  老子的理想世界,全然梦境,是他个人的诗的乌托邦。老子之后,世界背向老子而发展,无论大纲细节,处处与老子的理想相违背。老子没有历史眼光?没有群众观点?老子一个人空思妄想?我不这样看。老子的想法、原则,是对的,问题在于,人类是坏种、坏坯,做不到,也不肯做老子所希望的,不能怪老子。
  另一面,是老子哲学的实用性,一步一个脚印——你要“扬”,先“抑”之;你要得到它,先放弃它;你要推翻它,先拥护它。最简单比喻:你要收获,先埋种子。
  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和大多数人没关系。
  全世界读《道德经》的人,还真不少。二次大战前,德国大学生读尼采。大战后,必读李耳。《道德经》的英译、法译、德译,版本不断更新。最近美国的什么书店又请人重译老子,李老先生就有这点魅力,世界忘不了他。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究竟该读哪些书好?我认为,业余读书,大致当分下列数类:  一是修养类的书。  中国有关人生修养的几部书是人人必读的。首先是《论语》。切不可以为我从前读过了,现在毋须再读。正如天天吃饭一样,不能说今天吃了,明天便不吃;好书也该时时读。再次是《孟子》。孔孟这两部书,最简单,但也最宝贵。如能把此两书经常放在身边,一天读一二条,不过花上三五分钟,但可得益无穷。此时的读书,是各人自愿的,不必硬求记得,也不为
期刊
积习难改。一輩子从事编辑工作,我养成了剪报的习惯,迄今都没有丢弃。  记得很清楚,最早有计划、持续性的开始剪报,是在1981年发现孙犁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小说杂谈”。我那时是狂热的“文学青年”,对孙犁的简洁文风,从读书和创作实践中提炼出的文学理论,发生浓厚的兴趣。从1981年10月20日的《小说与伦理》始,直到这个专栏文章结束,我剪贴保存了全份。有时到外地出差,我也注意北京的报纸,跟踪阅读这
期刊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育家,他是中国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共和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人和开拓者。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写过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  李四光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后赴英国学习地质,毕生研究地球科学,为地质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实现了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撰写《中国地质学》、系统研究微体古生物科化石,以及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等诸多重大理论创新和科学发现,堪称学术
期刊
1  小说家最基本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不是书写,不是想象,不是虚构。是病态地、一厢情愿地相信虚构。他相信虚构的真实性,他相信虚构的现实度,他相信虚构的存在感,哪怕虚构是非物质的、非三维的。虚构世界里的人物不是别的,就是人,是人本身。的确,哪怕仅仅从技术层面上说,小说的本质也是人本的。  小说家首先面对的其实是他的“所爱”,然后才是“价值”。说到底,小说家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他无法规避他的情感。
期刊
爺爷非常喜欢读书。什么政治、历史、文学、科普,凡是家里能找到的书他都看,有时还自己溜去书店看上大半天。最让我无语的是,他竟然偷偷翻我的书包找我的课本看。上次我找同学借来的漫画就是他翻出来的,结果害得我被妈妈审问了半个小时。爷爷的生活离不开书。我给爷爷送了个绰号,叫“老书虫”。  “老书虫”说他小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人们生活都不富裕,没有钱买书。同学们谁有一本书,大家都抢着借来看,还得给人家包上
期刊
她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今年90岁。是什么塑造了她始终坚韧的性格,使她饱经沧桑却依然乐观?  回顾自己的人生,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乐黛云说,一生中有三个最重要的选择:第一是选择了教师的职业,第二是选择了终身从事文学和文学研究,第三是选择了老伴汤一介。  “我们共同生活了58年,心中始终有一颗小小的火苗,那就是忠诚。无论经过多少波折,我始终无悔于我的三个选择。”  2021年1月,乐黛云出
期刊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作者为南北朝傅昭。傅昭字茂远,年仅6岁时,父亲因受牵连被杀,他深受震动,养成了内敛谦谨的性格和预知祸福的洞察力,身处纷繁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使后来者由衷叹服。《处世悬镜》共九章,分识之、行之、藏之、舍之等,后人总结为“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这里选了第一卷《识之》,供读者参考。  ——编者  【天地
期刊
1976年,12岁的我小学毕业,扛着自带的板凳离开了校园,从此成为了一名辍学少年。那时候,一般人家子女都比较多,生活普遍艰难,加上城里的孩子一旦读了中学就成了“知识青年”,按政策必须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不如让孩子识得几个眼前字就下来做家务,或找个临时工挣钱养家糊口。  那时,我家四代同堂,十多口人挤在四小间面积总共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的老旧公有瓦房内。我家兄妹五個,我排行最小,
期刊
在古人众多的情怀中,离别情是最为朴素而又浓烈的一种。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亲人挚友,一别而动人心弦。也正因为此,离愁别绪成为我国古代诗歌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人谈离别,总要进行一个动作,那就是折柳。柳,留也,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以柳留念,不忍分离,以示无限挽留之意。《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可谓这种感情的生动写照。  对于唐人而言,送别亲友,“折柳”这个动作还常常在一个
期刊
于人而言,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今中国,住的问题困扰了许多人。那么,古人究竟是怎样解决住房问题的呢?住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短期旅行的住宿,一是长期在某地生活的住房。住房可租可买,买又包括买现房和买地自建房。  为短期旅行提供住宿的是两个系统:一个是官营的驿馆,一个是私營的旅店。驿馆设置在官路之上,唐代原则上每三十里设一驿,宋代改为“六十里有驿,驿有饩给”,但是每二十里有马铺、歇马亭。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