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前,牛国栋出版了一册摄影文集《济南乎》,成为济南历史上首部以街区文化为构架的人文地理专著。十年后,这本书厚重为增订典藏版《济水之南》,以一种安详温暖的姿态,企图再次唤醒一座城市的记忆。
牛国栋一家四代济南人。其人生在历下,长在天桥,工作先在槐荫后到历下,老济南传统四区的容颜熟稔于心,老济南民间传统沉淀于血脉。
牛国栋父亲牛继曾是个弃儿,被牛氏收养。牛氏祖籍直隶大兴,明朝时家族就有人做到土木工程师了。1962年,牛继曾将一幅家传的宝贝(晒书图)画卷捐献给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山东省博物馆,画上有牛家十五代先辈的题款和钤印。直到文革之前,牛家在南山土屋还有家族墓田、祖坟;牛家还同看坟人李财有来往,李家进城总带些地瓜、柿子、小米等等。这样的情节会让人想起《四世同堂》里的祁家,也有墓田祖坟的看护者从城外来看望祁老太爷。牛氏年轻丧夫、儿女夭折,收养了孩子从牛姓,让孩子称呼自己“姑姑”。牛氏的夫家姓朱,公爹是辛亥老人朱照,曾在民国初年做过漠河金矿、山东实业银行兼招远玲珑金矿的经理。这又类似于《大宅门》里香秀碍于白家规矩收养孩子称自己为“姑姑”的桥段。牛国栋出生后8个月,牛氏去世。牛继曾每天用蝇头小楷写追思日记,写了很长时间。
牛家与朱家在“传承”上的讲究,其实是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慎终追远、起居有常、行事依礼…… 虽然之后盛行过破 “四旧”,但在牛家,这个传统却被牛国栋发扬广大为记录、收藏一个城市的记忆。
牛国栋在书中谦言道,家世微不足道,却和济南的街区地标文化联系在一起。牛氏带着养子曾在济南老城区新东门里东城根街。在牛继曾的回忆中,这条街上有关帝庙、酱菜店,还有一个掏粪工的行业组织,名字叫“金汁业”。 牛继曾幼时在东门外护城河畔的莪雅坊小学读书。该校因濒临旧时放养鹅鸭之所(鹅鸭坊)得名,后取了雅号。牛继曾有张14岁在济南一中就读时身穿长衫的全身像,是牛氏领着他到县西巷南口对面的子琳照相馆照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牛国栋就会想起老济南东城根老街风貌、想起自己的姑奶奶和父亲。这种情感既私人又公共。
《济南乎》问世不久,济南晚清状元陈冕的曾孙陈建邦先生就致电牛国栋,而后从五里牌坊来到千佛山下面谈,一是感谢牛国栋在书中写到他的先祖,二对书中鞭指巷状元府的描述提出建议。
牛国栋还接到了北京读者于长辉的的电话。于父曾是张宗昌的副官,住南门里刷律巷,他姐姐就出生在那条巷子。他父亲对那段往事缄默不语。他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看到《济南乎》,买回去一气读完。他拐了几个弯找到牛国栋,就是想表达他激动而复杂的心情。他很想来济南寻根,当得知刷律巷原址上建起了购物中心和豪华酒店时,电话那头的他一声叹息。
几年前,一组漫画《山之东》曾在网上热传。作者是曾在山财读书的宁波小伙苏大鱼。其中一幅画了一个人用一只手举着《济南乎》,所配文字是:“一本《济南乎》是当时买来留作纪念的,一直珍藏,看了无数遍。”
这座城市,对这些人而言,也许是生母,也许是养母,但无论是姓朱还是姓牛,他们都和牛国栋一样,珍惜着这个城市的只言片语,以各种形式寻根。
牛国栋懂得于长辉的一声叹息,在他一次又一次以田野考察的方式丈量老街老巷的青苔时,他深爱的老城一点一点地被蚕食,化做一栋一栋的卖场和商厦。
牛国栋懂得于长辉们基因里文化意义上的“叶落归根”和“认祖归宗”,血统上的祖要认,城市的根也要寻。
他至今记得,幼时随父亲住在典雅的传统建筑——广智院。院子里的白果树、女贞树、鹅卵石铺砌的小径,还有父亲单位的钟声。上班8点,钟声8下;下班5点,钟声5下。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激起一只只家燕和一羽羽白鸽。后来搬到母亲的单位——国棉一厂。该厂前身是山东最早的民族纱厂——鲁丰纱厂。厂里的建筑既有民国风格也有日据遗存。而附近的北园,不是这样的一条街上一座高架桥,而是十里荷香一片蛙声。78年,家里搬到济南道院那样古色古香的宅邸。他工作后,先是在济南饭店上班,那里曾是济南的日本总领事馆……济南日新月异,他心中那个家乡的影像开始变得模糊。“尤其看到我们的孩子,以及每年都大量涌入济南的新市民,没有见过老泉城路的高大梧桐,也不知道老广智院里的西洋景,更想象不到老火车站钟楼的经典雅致。我再也坐不住了,背起相机,游走在老街陋巷,做起了‘胡同串子’,不问寒暑。”他的作品形成作者亲历、访问记录、史料勾沉、纪实摄影等交织在一起的“复合型”文本。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济南一直在行走。我以私人化的叙述方式,以街区文化为篇章架构,将我所讲述的人和事都落脚到“街区”这个点和线上,以摄影和文字为双重表现形式,按照济南传统格局和街区的大致走向,自老城中心启程,走到旧时的关厢,再到百年前的商埠,最后止于城郊山水之中。与先人对话,向今人诉说。
他以此书构筑了一个城市的祖庙。
(11月9日上午10点,牛国栋将在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签售《济水之南》)
牛国栋一家四代济南人。其人生在历下,长在天桥,工作先在槐荫后到历下,老济南传统四区的容颜熟稔于心,老济南民间传统沉淀于血脉。
牛国栋父亲牛继曾是个弃儿,被牛氏收养。牛氏祖籍直隶大兴,明朝时家族就有人做到土木工程师了。1962年,牛继曾将一幅家传的宝贝(晒书图)画卷捐献给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山东省博物馆,画上有牛家十五代先辈的题款和钤印。直到文革之前,牛家在南山土屋还有家族墓田、祖坟;牛家还同看坟人李财有来往,李家进城总带些地瓜、柿子、小米等等。这样的情节会让人想起《四世同堂》里的祁家,也有墓田祖坟的看护者从城外来看望祁老太爷。牛氏年轻丧夫、儿女夭折,收养了孩子从牛姓,让孩子称呼自己“姑姑”。牛氏的夫家姓朱,公爹是辛亥老人朱照,曾在民国初年做过漠河金矿、山东实业银行兼招远玲珑金矿的经理。这又类似于《大宅门》里香秀碍于白家规矩收养孩子称自己为“姑姑”的桥段。牛国栋出生后8个月,牛氏去世。牛继曾每天用蝇头小楷写追思日记,写了很长时间。
牛家与朱家在“传承”上的讲究,其实是国人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慎终追远、起居有常、行事依礼…… 虽然之后盛行过破 “四旧”,但在牛家,这个传统却被牛国栋发扬广大为记录、收藏一个城市的记忆。
牛国栋在书中谦言道,家世微不足道,却和济南的街区地标文化联系在一起。牛氏带着养子曾在济南老城区新东门里东城根街。在牛继曾的回忆中,这条街上有关帝庙、酱菜店,还有一个掏粪工的行业组织,名字叫“金汁业”。 牛继曾幼时在东门外护城河畔的莪雅坊小学读书。该校因濒临旧时放养鹅鸭之所(鹅鸭坊)得名,后取了雅号。牛继曾有张14岁在济南一中就读时身穿长衫的全身像,是牛氏领着他到县西巷南口对面的子琳照相馆照的。每当看到这张照片,牛国栋就会想起老济南东城根老街风貌、想起自己的姑奶奶和父亲。这种情感既私人又公共。
《济南乎》问世不久,济南晚清状元陈冕的曾孙陈建邦先生就致电牛国栋,而后从五里牌坊来到千佛山下面谈,一是感谢牛国栋在书中写到他的先祖,二对书中鞭指巷状元府的描述提出建议。
牛国栋还接到了北京读者于长辉的的电话。于父曾是张宗昌的副官,住南门里刷律巷,他姐姐就出生在那条巷子。他父亲对那段往事缄默不语。他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看到《济南乎》,买回去一气读完。他拐了几个弯找到牛国栋,就是想表达他激动而复杂的心情。他很想来济南寻根,当得知刷律巷原址上建起了购物中心和豪华酒店时,电话那头的他一声叹息。
几年前,一组漫画《山之东》曾在网上热传。作者是曾在山财读书的宁波小伙苏大鱼。其中一幅画了一个人用一只手举着《济南乎》,所配文字是:“一本《济南乎》是当时买来留作纪念的,一直珍藏,看了无数遍。”
这座城市,对这些人而言,也许是生母,也许是养母,但无论是姓朱还是姓牛,他们都和牛国栋一样,珍惜着这个城市的只言片语,以各种形式寻根。
牛国栋懂得于长辉的一声叹息,在他一次又一次以田野考察的方式丈量老街老巷的青苔时,他深爱的老城一点一点地被蚕食,化做一栋一栋的卖场和商厦。
牛国栋懂得于长辉们基因里文化意义上的“叶落归根”和“认祖归宗”,血统上的祖要认,城市的根也要寻。
他至今记得,幼时随父亲住在典雅的传统建筑——广智院。院子里的白果树、女贞树、鹅卵石铺砌的小径,还有父亲单位的钟声。上班8点,钟声8下;下班5点,钟声5下。他在作文里这样写道:激起一只只家燕和一羽羽白鸽。后来搬到母亲的单位——国棉一厂。该厂前身是山东最早的民族纱厂——鲁丰纱厂。厂里的建筑既有民国风格也有日据遗存。而附近的北园,不是这样的一条街上一座高架桥,而是十里荷香一片蛙声。78年,家里搬到济南道院那样古色古香的宅邸。他工作后,先是在济南饭店上班,那里曾是济南的日本总领事馆……济南日新月异,他心中那个家乡的影像开始变得模糊。“尤其看到我们的孩子,以及每年都大量涌入济南的新市民,没有见过老泉城路的高大梧桐,也不知道老广智院里的西洋景,更想象不到老火车站钟楼的经典雅致。我再也坐不住了,背起相机,游走在老街陋巷,做起了‘胡同串子’,不问寒暑。”他的作品形成作者亲历、访问记录、史料勾沉、纪实摄影等交织在一起的“复合型”文本。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济南一直在行走。我以私人化的叙述方式,以街区文化为篇章架构,将我所讲述的人和事都落脚到“街区”这个点和线上,以摄影和文字为双重表现形式,按照济南传统格局和街区的大致走向,自老城中心启程,走到旧时的关厢,再到百年前的商埠,最后止于城郊山水之中。与先人对话,向今人诉说。
他以此书构筑了一个城市的祖庙。
(11月9日上午10点,牛国栋将在济南市泉城路新华书店签售《济水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