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语文味;诵读;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8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语文在所有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不难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强调: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诚然,语文课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那才叫真正的语文课;用浅尝辄止的美丽环节组成的语文课仅是语文课而已,那么浓浓的语文味从何而来?
一、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有这样一句话:“让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大家一定会从《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看出,要达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材的要求,非“读”不可!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堂都把朗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可是,要想让语文课真正有较好的韵味,朗读也必须有滋味。在讲《将进酒》一课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程翔老师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是发自内心的,听课的教师都露出会心的笑容。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要以生命投入的,朗读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他说出了朗读的真谛,只有融入生命的朗读,才能打动别人和自己。朗读的技巧有很多,速度、重音、语气、语调、情感,等等,但要使自己的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哪怕你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语文课的精彩。韩军老师的普通话带有家乡口音,吐字也不十分清晰,朗读的停顿在不少地方是不合常规的朗读技巧的。但是,在執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他的朗读感动了教室里所有教师和学生。随着他富含情感的诵读,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中年妇女的面容,许多学生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可以说,解析诗歌没有比这更好的的方法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定会让语文课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注意打造课堂情感亮点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语文课堂是让人失望的。我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上见过这样一个情景:教师在拓展时,给学生朗读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当读到“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时,教师竟然流下了眼泪。从学生的反应上,明显没有看出被教师感染的痕迹,听课的教师也茫然。下课后,更有听课的教师开玩笑说:“这位老师不当演员可惜了。”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没有错,关键是情感的真挚。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把自己父母的生活照投影给学生看,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带系在了孙老师的手腕上。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课堂上萦回着浓浓的亲情。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带走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 “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三、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在实际教学中,哪个语文教师不认真备课、精心上课?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这样:“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听这样的课,常有困乏之意。就像建国初期的战争影片,未看便知“我国胜”一样。刘霞老师执教的《使至塞上》荣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也是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听课之前,笔者觉得这节课不太好讲:新意难出。古诗嘛,不外乎重视朗读与想象,再激发情感罢了。可是,刘老师用她深入的研究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在诵读体会诗意时,她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加以标注,并通过范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接着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给学生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这些知识不但是学生觉得新奇,就连在座的教师都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刘教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渐入佳境。下课后,很多听课的教师围着刘老师要她的资料——人们钦佩于她的深入钻研及巧妙设计。后来,县教研室孔主任写了一篇名为《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 》的文章评价这堂课说:“这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生动。”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熏陶魅力,品味的人文关怀;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释放跃动的心声,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高梅.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中学时代,2014(12).
[2] 张尉,王长双.卓越语文,请调出“语文味”[J].中学语文,2015(2).
[3] 李可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突显“语文味”[J].时代教育,2015(18).
[4] 李静.例谈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2007(9).
[5] 章熊.语文知识教学的连带性思考[J].山东教育,2012(5).
关键词:语文素养;工具性;人文性;语文味;诵读;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8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从《语文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语文在所有课程中的主导地位,不难看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强调: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诚然,语文课就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那才叫真正的语文课;用浅尝辄止的美丽环节组成的语文课仅是语文课而已,那么浓浓的语文味从何而来?
一、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有这样一句话:“让学生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大家一定会从《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看出,要达到《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材的要求,非“读”不可!所以现在的语文课堂都把朗读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可是,要想让语文课真正有较好的韵味,朗读也必须有滋味。在讲《将进酒》一课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程翔老师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是发自内心的,听课的教师都露出会心的笑容。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要以生命投入的,朗读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他说出了朗读的真谛,只有融入生命的朗读,才能打动别人和自己。朗读的技巧有很多,速度、重音、语气、语调、情感,等等,但要使自己的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哪怕你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语文课的精彩。韩军老师的普通话带有家乡口音,吐字也不十分清晰,朗读的停顿在不少地方是不合常规的朗读技巧的。但是,在執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他的朗读感动了教室里所有教师和学生。随着他富含情感的诵读,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中年妇女的面容,许多学生的眼睛里饱含着泪水。可以说,解析诗歌没有比这更好的的方法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定会让语文课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二、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注意打造课堂情感亮点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语文课堂是让人失望的。我曾经在一次公开课上见过这样一个情景:教师在拓展时,给学生朗读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当读到“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时,教师竟然流下了眼泪。从学生的反应上,明显没有看出被教师感染的痕迹,听课的教师也茫然。下课后,更有听课的教师开玩笑说:“这位老师不当演员可惜了。”教师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没有错,关键是情感的真挚。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把自己父母的生活照投影给学生看,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带系在了孙老师的手腕上。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课堂上萦回着浓浓的亲情。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带走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 “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三、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在实际教学中,哪个语文教师不认真备课、精心上课?可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这样:“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听这样的课,常有困乏之意。就像建国初期的战争影片,未看便知“我国胜”一样。刘霞老师执教的《使至塞上》荣获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这节课最大的亮点,也是最成功的地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听课之前,笔者觉得这节课不太好讲:新意难出。古诗嘛,不外乎重视朗读与想象,再激发情感罢了。可是,刘老师用她深入的研究折服了在场的所有人。在诵读体会诗意时,她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加以标注,并通过范读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一二声,仄声即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接着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给学生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这些知识不但是学生觉得新奇,就连在座的教师都不是很熟悉。再加上刘教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渐入佳境。下课后,很多听课的教师围着刘老师要她的资料——人们钦佩于她的深入钻研及巧妙设计。后来,县教研室孔主任写了一篇名为《古诗词教学:要回归传统吟诵 》的文章评价这堂课说:“这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生动。”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熏陶魅力,品味的人文关怀;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释放跃动的心声,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参考文献:
[1] 陈高梅.怎样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J].中学时代,2014(12).
[2] 张尉,王长双.卓越语文,请调出“语文味”[J].中学语文,2015(2).
[3] 李可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突显“语文味”[J].时代教育,2015(18).
[4] 李静.例谈课堂教学中的巧妙引导[J].语文教学通讯,2007(9).
[5] 章熊.语文知识教学的连带性思考[J].山东教育,2012(5).